徐州市丰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市丰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2019·二道模拟) 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水结成冰
B . 铁丝弯曲
C . 木柴燃烧
D . 玻璃破碎
2. (2分)(2018·海淀模拟) 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骨质疏松的是()
A . Na
B . Zn
C . Mg
D . Ca
3.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再分
B .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C . 温度升高时,温度计里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变大
D .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4. (2分)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与被称量物的位置放反了,称量的结果是所加砝码是5g,游码移至标尺0.4g处,达到平衡,则称量物实际质量为
()
A . 4.6g
B . 4.8g
C . 5.4g
D . 5.6g
5. (2分)(2016·河南模拟) 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 . 合成材料:涤纶、塑料、玻璃
B . 氧化物:生石灰、铁锈、二氧化锰
C . 合金:生铁、锰钢、青铜
D . 复合肥料:磷酸二氢钙、尿素、硝酸钾
6. (2分)(2017·平南模拟) 由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 . 上述粒子属于五种不同元素的粒子
B . ①②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④⑤为金属元素的原子
C . ③为相对稳定结构,一般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
D . 上述粒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其质子数、电子数均发生改变
7. (2分) (2017九上·兰陵期末)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 . 铝
B . 氢气
C . 金刚石
D . 氯化钠
8. (2分) 2013年6月,我国拟用长征二号改进型火箭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火箭所用的燃料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发生的反应可写作:C2H8N2+2N2O4═3N2↑+2CO2↑+nH2O↑,则n等于()
A . 2
B . 3
C . 4
D . 5
9. (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 BaCl2 NaNO3 KOH MgCl2
B . Cu(NO3)2 NaCl H2SO4 KNO3
C . Na2CO3 NaCl KNO3 NH4C1
D . ZnSO4 Mg(NO3)2 NaNO3 KCl
10. (2分) (2019九下·淮阳开学考) 漳州水仙花中含有芳樟醇(C10H18O)。

下列关于芳樟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芳樟醇属于有机化合物
B . 芳樟醇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C . 芳樟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最小的
D . 芳樟醇含有10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11. (2分) (2017九下·宝山期中) 有关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 . 氢氧化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 . 氧气用作火箭燃料
C . 胆矾用于检验水
D . 食盐溶液用于消毒杀菌
12. (2分)(2018·梧州)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
B . 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 .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D . 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13. (2分) (2016九下·深圳开学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 . 钠比铝抗腐蚀能力强
C . 青铜、生铁、焊锡均属合金
D . 铁锈能阻止铁继续锈蚀
14. (2分)在FeO、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 . 10%
B . 25%
C . 30%
D . 35%
二、填空题 (共4题;共9分)
15. (2分)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活性碳 B.二氧化硫 C.高分子材料 D.食醋 E.金属铝 F.氯化钾
(1)可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 ;
(2)可用于生产食品包装袋的是________ ;
(3)可用作钾肥的是________ ;
(4)可用于填充防毒面具的是________ ;
(5)可用于生产炊具的是________ ;
(6)可用于除去水垢的是________ .
16. (2分)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探究燃烧的条件.
①据图实验探究分析,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 .
②炒菜时油锅起火,应采取灭火的措施是________ .
A.向油锅泼水;B.赶快跑开;C.用扇子向油锅扇风;D.用锅盖盖紧油锅.
(2)下列各图分别表示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图1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请从粒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 .
②图2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________ .
③图3所示,向“人”字型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加入少量的浓氨水和无色酚酞溶液,塞紧胶塞,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红色,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对该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 ,根据现象说明浓氨水呈________ (填“酸性”或“碱性”).
17. (2分)配平方程式:
________ C2H2+________ O2________ CO2+________ H2O
________ Fe2O3+________ CO________ CO2+________ Fe.
18. (3分) (2016九上·宁都期末) 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________)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用红磷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B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气体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D鉴别假黄金(铜锌合金)和黄金________
19. (2分)如图所示,按要求填写:
(1)甲中A管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甲的实验目的:探究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乙中 B 处的现象________,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乙的实验目的:证明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
20. (1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2)在t2℃时,将30g甲物质溶于50克水中,充分溶解,可形成________g甲溶液;
(3)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_____方法提纯.
21. (2分)观察“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天平________.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22. (3分)小强发现家里有一包纯碱(包装说明如右图),为了验证该纯碱的纯度,他把家里一小包纯碱样品带回学校进行实验:他准确称取5.5 g样品放入烧杯中,滴加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稀盐酸25 g,称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28.3 g(杂质溶于水且与盐酸不反应)。

请计算:
(1)
生成CO2的质量是________
(2)
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3. (1分)(2019·新乡模拟) 在点燃条件下,2.6gC2H2与7.2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 和1.4gX。

那么X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C2H2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

五、推断题 (共1题;共2分)
24. (2分)(2019·南岗模拟) A-F为初中常见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和全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且上述反应均在初中范围内),A为一种黑色固体单质,B有强烈的腐蚀性,且C、D、E、F为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B→D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E→F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六、流程题 (共1题;共3分)
25. (3分) (2019九下·岱岳期中)
(1)浓盐酸的质量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其质量为B,则A________(填“>”“<”或“=”)B。

(2)为除去氯化钾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钙和硫酸钾杂质,现做如下实验:
①取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a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b溶液,充分振荡。

③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量c溶液,成分反应后,蒸发,即得纯净的氯化钾。

请回答:a为________,c为________;加入过量b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填空题 (共4题;共9分)
15-1、
16-1、
17-1、
18-1、
三、实验题 (共4题;共8分)
19-1、
19-2、
20-1、
21-1、
22-1、
22-2、
四、计算题 (共1题;共1分)
23-1、
五、推断题 (共1题;共2分) 24-1、
24-2、
24-3、
六、流程题 (共1题;共3分) 25-1、
2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