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检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 差使(chā)追溯(sù)发簪(zān)精神颓唐(tuí)
B . 两栖(qī)匀称(chèn)阻遏(yè)重峦叠嶂(zhàng)
C . 愧作(zuò)伧俗(cāng)蟠龙(pán)鸣钟击磬(qìng)
D . 面颊(xiá)吊唁(yàn)归咎(jiù)风雪载途(zǎi)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2. (10分) (2015九上·临海期末) 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②鸡声茅店月,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④日长睡起无情思,________。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⑤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
(柳永《蝶恋花》)
⑥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
(刘方平《月夜》)
⑦________,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⑧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在危难之际接受重任的语句是:(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
3.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⑤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文默写句)(《为政》)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⑪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⑫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不亦说乎________
②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论语》是佛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B . 《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 .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 . 《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四、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72分)
4. (17分) (2015八上·徐州期中) 课内阅读。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②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④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⑤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⑥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⑦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⑧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以________为主。
(2)“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3)“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一句中的“大多”能否去掉?为什么?
(4)为什么作者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用简明的语言回答。
5. (30分)快速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第1至9段,探究下面问题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2)刻画这些特征时,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找出来并说说作用。
(3)读了这一部分,再次观看肖像图片(或彩色插图)思考:你如何评价托尔斯泰的相貌?交流讨论。
(4)本部分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5)课文通过描写眼睛,还写出了什么?(标画原文回答)
(6)掩卷而思,结合全文,说一说作者为何要写托尔斯泰粗鄙的外貌?你是如何理解作者重点描写眼睛的用意?
6. (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小题。
黑暗中的花香
石兵
五岁那年他失明了,起初,他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停地问母亲,为什么总是黑夜,为什么不打开灯?
母亲告诉他,他头顶有一块乌云,挡住了太阳和所有的灯光,不过不用害怕,虽然不能见到光明,但乌云挡不住太阳散发的温暖,用心感受世界还是暖烘烘的。
他似懂非懂,却突然雀跃了起来,妈妈没有骗我,天上真的有乌云呢,有雨落在我手背上了。
母亲的身体微微颤抖着,紧接着,有更多的雨落在他的手背上、脸颊上,雨水咸咸的、涩涩的,那是母亲的眼泪。
黑暗中,他的听觉变得异常灵敏,甚至能听到一朵花开放的声音。
有一天,他听到角落中传来细微的“噼叭”声,于是摸着墙壁走到角落,他伸手轻轻触摸,发现那儿有一盆植物,一股香气随着他的触摸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那是一种淡淡的无可名状的味道,像是光明的味道。
母亲告诉他,那是一盆菊花。
从此后,他爱上这盆花,他触摸它的枝叶,会感到凉润沁心,聆听花开,则会在心中打开一扇门,恍惚中,有一束光注入他黑色的世界。
时光的流逝静寂无声,他渐渐顺从了黑暗,没有了最初的恐惧,反而变得有些依恋起来。
直到有一天,父母告诉他要上学了,那个学校很好,虽然仍然黑暗,却充满了花香。
随着父母跌跌撞撞走出家门,听到大街上车水马龙的声音时,他的身体变得僵硬起来,他感到强烈的阳光照射在自己身上,那温暖有些燥热,令他平静的心剧烈地跳动。
他进入的是一所盲人学校,果然如父母所说,这儿充满了淡淡的花香味道,在穿过一段坑洼不平的林阴道时,他感觉到阳光忽明忽暗,他紧紧握住父母的手,害怕自己会迷失方向。
那一天,他不知走了多少路,最后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房间,然后,他听到了一个温柔的声音在叫他的名字,你好,请坐下吧。
他坐了下来,父母不知何时松开了手,他无所适从地四处摸索着,突然摸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桌子,这时,他嗅到了一股熟悉的花香,循着花香探去,果然,家中角落里那盆菊被放在了桌子的一角,在熟悉的花香环绕下,他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然后,他听到四周传来了他异常熟悉的声音,那是一种呼吸的声音,只有身处黑暗之中的人才会那样呼吸,细微、悠长、平静……
在这里,他遇到了很多与他一样身处黑暗的年轻人,他学会了许多,生活能自理了,可以用盲文阅读书籍,甚至可以在操场跑道上与人赛跑。
他逐渐长大了,有了很多朋友,他觉得黑色不再是单调而封闭的,相反,黑色是深邃而包容的,他热爱上了生活,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与另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光明。
每天的课程很多,但他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伺候桌上的菊花,老师告诉他,这种菊花叫作墨菊,虽然朴质无华,却端庄稳重,在花的世界里,墨菊惬意舒缓、洒脱娴静、隽永鲜活、醇厚如酒,将其融汇到心境中,会凝聚起一份自然天成,飘逸出一份清绝品格。
他听得悠然神往,心中暗暗下了决心,自己也要做一朵墨菊,在黑暗中散发出淡淡的花香,把平凡的生命沉淀成一杯醇香的酒。
(摘自《当代青年》2014年第2期)
(1)标题中“花香”除了指菊花的香味之外,还有什么特殊含义?
(2)面对生活的遭遇,“他”经历了哪些情感上的变化?
“最初的恐惧”
(3)文中有三件事体现了父母对“他”的精心呵护,请简要概括。
①
②
③
(4)本文着重从触觉、听觉和嗅觉对“他”的内心展开描写,请从文中举一例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5)为什么“他觉得黑色不再是单调而封闭的,相反,黑色是深邃而包容的”?你从“他”的故事感悟到什么?
五、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7.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感谢有你,让我得到了更多,更多……
这段文字给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感谢你给了我更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2-1、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
3-1、
3-2、
3-3、
四、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72分)
4-1、
4-2、
4-3、
4-4、
5-1、
5-2、
5-3、
5-4、
5-5、
5-6、
6-1、
6-2、
6-3、
6-4、
6-5、
五、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