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目标责任制年度考核体系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0
某高校目标责任制年度考核体系解析
■周 宁/云南师范大学
摘 要:本文对某高校目标管理的考核体系,包括其考核原则、考核方案等内容进行简要的剖析,希望笔者在文章中对于此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的分析,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 二级单位 目标责任制 考核体系
一、考核原则
(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目标管理机制,实施二级单位分类管理,结合各二级单位工作性质和职能职责,科学设置责任目标和考核指标,增加考核的透明度,保证考核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在目标考核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并且要加强考核的过程管理,对二级单位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在平时给予充分的关注。

如此才能确保工作目标设定的有效性,才能使得工作目标设定更具有实际意义。

(三)综合考评与服务对象代表考评相结合的原则
考核应当根据考核指标体系规定的目标任务,对二级单位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工作绩效,实行综合考评,同时考核应当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评价。

二、考核方案(一)考核对象
该高校目标考核对象为所属二级单位,根据各考核对象的主要工作职能和特点,按照不同的考核内容和指标,对考核对象进行分类考核,综合计分。

考核对象主要分为学校机关处级部门、学院(部)、直属单位、后勤服务发展中心。

根据工作性质和任务的不同,学校机关处级部门在考核中又分为党委工作部门和行政部门,各学院(部)又分为综合性学院、以教学为主的单位、以科研为主的单位及以教学及学生管理为主的单位。

(二)考核内容
针对考核对象的不同,考核的内容也不同。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党建、思想
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及各单位业务工作两大指标体系。

不同类型的二级单位考核内容具体为:机关各部门考核党建、思想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党务工作或业务工作(包括公共目标、业务目标和创新性目标);各学院(部)考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业务工作(包括综合管理、教学与教书育人、科技与学科、学生工作、综治维稳、档案管理和其他工作)。

(三)考核分值计算考核实施分类考核,综合计分。

各考核指标体系均实行百分制。

不同类型二级单位考核分值权重具体为:机关各部门中的党委工作部门,其党建、思想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成绩占综合考评的40%,党务工作考核成绩占综合考评的60%(其中公共目标部分40分,业务目标部分60分,创新型目标部分20分);机关各部门中的行政工作部门,其党建、思想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成绩占综合考评的30%,业务工作考核成绩占综合考评的70%(其中公共目标部分40分,业务目标部分60分,创新型目标部分20分)。

各学院(部)的党建、思想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成绩占综合考评的30%,业务工作考核成绩占综合考评的70%(其中综合管理又占业务工作的10%、教学与教书育人工作占业务工作的20%、科技与学科工作占业务工作的20%、学生工作占业务工作的20%、综治维稳工作占业务工作的10%、档案管理工作占业务工作的10%、其他工作占业务工作的10%,另设不超过20分的加分项目)。

直属单位的党建、思想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成绩占综合考评的30%,业务工作考核成绩占综合考评的70%(其中管理目标部分为40分,业务目标部分为60分,创新目标部分为20分)。

后勤服务发展中心的党建、思想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成绩占综合考评的30%,业务工作考核成绩占综合考评的70%(其中管理目标部分为40分,业务目标部分为60分,创新目标部分为20分)。

(四)考核等级设定及奖惩措施
学校对各二级单位的考核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综合考评成绩为90及以上方可参加优秀评比,60-89为合格,59分及以下为不合格。

考核优秀的评选按照各单位综合考评成绩由高到低顺序评定,比例不超过考核单位总数的40%。

学校设定了一些一票否决措施,对发生一票否决情况的,单位考核为“不合格”。

考核结果与各单位的领导、中层干部和教职工个人年度履职考核结果挂钩,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其主要领导、中层干部个人年度履职考核只能评定为
“基本称职”或“不称职”,并且三年内不得参加任何推优评选;同时考核结果与财务非独立核算的各单位的奖励性绩效津贴总额挂钩。

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单位,学校对其下一年度奖励性绩效津贴总额增加20%;考核结果为合格的单位,学校对其下一年度奖励性绩效津贴总额增加10%;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单位,必须写出书面整改报告并限期整改,学校对其下一年度奖励性绩效津贴总额保持不变。

综上分析,该高校的目标考核方案实行了分类考核,对各类型的二级单位设定了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完善,并且学校通过考核的最终结果与单位的奖惩直接挂钩,丰富了考核结果的含金量,这使得各单位也更加重视考核结果,该高校的目标考核从2012年开始实施,如果考核落实到位,经过多年的实践,对学校的发展应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当然,在目标考核的实施过程中,也应该不断地根据考核的实践对考核
体系进行实时动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统筹完善,使其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化以及合理化。

参考文献:
[1]王靖.新常态下高校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10):186~187.[2]胡水华.高校院系工作目标责任制评价体系初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4):42~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