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二十五,二十六回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
贾宝玉被贾环弄伤休养渐好,闲的无聊,跑到潇湘馆对紫鹃胡说八道,大有调戏的味道,表面上黛玉很生气,嫌宝玉轻薄,心里面却并不很恼,这涉及两个人的感情问题。
随后宝玉被薛潘以贾政的名义叫走。
二十六回末,是此日傍晚,黛玉担心贾政对宝玉不利,心里放不下,特来探看,却赶上晴雯因为闹性子,胡说是宝玉交待的谁都不给开门,很伤心。
二十七回接着说,当黛玉正在暗自伤感,却见宝钗从门里出来,这下子一切都误会得深不见低了,怎么解释都不可能化解黛玉受伤害的心灵。
况且这种误会根本没法解释。
这回的主要内容就是“黛玉葬花”,自比残花、与花同怜。
从此黛玉身体一天差似一天,导致宝黛之恋演化成凄惨的悲剧结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两回是红楼梦思想主题的转折,个人命运、贾府命运从此转向没落。
篇二
上半回主要写小红和贾芸事。
小红心中暗恋着贾芸,她从怡红园到宝钗住处拿笔描花样。
走到蜂腰桥时,遇到丫头坠儿引着贾芸来了。
正想着他,他就来了。
但又不好意思向他表示爱,便一面假装和坠儿说话(设言也),一面把眼去一溜贾芸。
正好贾芸也正用眼睛溜她,四目相对,心事传矣!蜂腰桥,逢妖桥也;妖,至高之美也,爱也,迷醉也。
(蜂腰,美女腰)《荷马史诗》中有逢妖岛,岛上有女妖莎琳(一译“塞壬”),会征服所有的天下男人英雄好汉。
《简爱》中,少女简爱把她的偶像罗契斯特尔看成是妖。
下半回写的宝玉到潇湘馆访黛玉,正是二妖相逢了。
德国诗人海涅有诗:“春天春天,爱情的季节,你的到来使我多么抑郁!”回目中的“春困”,就是这个意思;林黛玉的心语“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也是这个意思。
“春困”的“春”,既是春天的春,又是心中的春,双关。
幽情,内心隐秘的爱情欲望。
春困发幽情,所蕴内涵多多,读时需要细品,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来补充字里行间潜藏着的内容。
《西厢》莺莺有诗:“兰闺多寂寞,无计度芳春;料得夜吟者,应怜长叹人。
”寂寞,长叹,到了无计无耐无法度日乞求异性垂怜的程度,莺莺亦可怜也夫。
《牡丹亭》写杜丽娘的这种情思最出色,最到位。
她在无可奈何之中做梦,在梦中与一书生幽会,醒后忆梦寻梦,艰难地,痛苦地回忆并寻找梦中的场景,终至一病不起而死;死后仍在苦苦寻觅她的爱。
托尔斯太笔下的安娜,爱情之渴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她一听到渥伦斯基的求爱声时,她的眼睛里发出了可怕的光,不是一般喜悦的光,而是在深更半夜突然发生了火灾时的那种惊恐的光。
《红与黑》中的贵族德瑞拉夫人,夜半深更,在无限痛苦的思想斗争中,忍着耻辱里的最耻辱,战战竞竞去叩恋人于连卧室的门,而于连,是她府中的仆人。
等等。
(评:旁征博引,趣味无穷)黛玉的幽情是有专一对象的,而且主要是纯情的相思。
另一件是薛蟠邀宝玉、冯紫英等过生日。
作者用这个情节之庸俗,来反衬宝黛谈爱之雅。
贾宝玉和薛蟠等人在一起也染上了庸俗之气,他是一个矛盾。
篇三
主要描写了赵姨娘贾环母-子与凤姐儿、宝玉之间的矛盾冲突。
赵姨娘之所以忌恨凤姐儿和宝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争夺贾家的财产。
先是贾环恶意烫伤宝玉的脸,后赵姨娘暗中让马道婆作法,使凤姐儿和宝玉中邪。
足可讽刺的是,给宝玉作法中邪的马道婆,竟是宝玉寄名的干娘,这在这一回中作者也有交待。
在金钱的驱使下,虚伪与冷酷皆出。
展现出人性之中的善恶美丑。
通过这一强烈对比。
篇四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注:"五鬼"是指马道婆使用的巫术之类,"双真"是指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主要描写了赵姨娘贾环母子与凤姐儿、宝玉之间的矛盾冲突。
他们之间的矛盾根源在这一回中也有交待——赵姨娘对马道婆说:“……你若果然法子灵验,把他两个绝了(“他两个”即指凤姐儿和宝玉),明日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
…….”——可见,赵姨娘之所以忌恨凤姐儿和宝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争夺贾家的财产,同时她恨凤姐把家中财产转移给了娘家(这在这一回中,赵姨娘说过这类的话)。
为此,赵姨娘想方设法要害死他俩。
先是贾环恶意烫伤宝玉的脸,后赵姨娘暗中让马道婆作法,使凤姐儿和宝玉中邪,令他们不省人事。
在这里,贾环烫伤宝玉的脸,是很直接的,是明的,这很符合小孩的不计后果的单纯的报复行为。
而赵姨娘是来暗的,她不敢明目张胆地算计别人,以她的地位和处境,她也不敢,只能玩阴招儿。
至于说马道婆的巫术,只不过是作者的一个手法而已,不必信其真有,它不过是作者给赵姨娘使用阴招儿的一个道具而已。
足可讽刺的是,给宝玉作法中邪的马道婆,竟是宝玉寄名的干娘,这在这一回中作者也有交待。
“寄名”是为了得到神的保佑(注:不是这个“佑”,是示字旁的,但是电脑打不出来),以免除灾难,而正是这个干娘,让宝玉这个义子非但没有免除灾难,反而使其陷入灾难之中。
这不仅揭露了马道婆的虚伪、自私与贪婪,更显露其人性的冷漠与残酷。
在金钱的驱使下,什么义子,什么出家人应有的善良,统统被作者冷静而毫不客气地晾晒在读者面前令人心寒。
亦或作者有意通过这一事件描写,揭露道家的虚伪与冷酷,亦未可知。
然而,在读者心寒的同时,作者又给读者以希望,他同时展现了另一人性的美好和善良。
当宝玉被贾环恶意烫伤了脸后,宝玉道:“…….还不妨事,明儿老太太问,就说是我自己烫的罢了。
”可怜其善良悲悯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