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创建冬春管理技术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约占粮食总面积的22%,总产约占粮食总产的21%。

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的口粮作物,全国约有60%的人口以小麦制品为主食,因此小麦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发展小麦生产,通过选育优良品种和改进栽培技术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提高效益是农业科技人员和广大种麦农民面临的重要任务和主攻目标。

近年来,农业部提出的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取得了很大成绩,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高产创建管理技术在增加小麦产量方面优势明显。

近年小麦主产省涌现出一批万亩高产典型,为挖掘小麦潜力提供了有效途径。

据统计,2012年全国2400个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00kg 以上,比全国平均亩产提高50%以上。

由此可见,通过高产创建的有力推动,实现小麦大面积平衡增产仍有较大潜力可挖。

高产创建对主产区小麦整体生产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高产创建集成项目、集约技术、集中力量,辐射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已成为我国小麦连续丰产的重要经验。

高产创建的最终目标不只是示范片这些“点”上的高产,更应体现在辐射带动更大范围、更大面积的麦田在“面”上实现平衡增产。

从2012年的小麦生产来看,高产创建示范片对其他田块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品种和技术两方面。

在品种选用上,高产创建示范片率先推广适播对路的品种,有利于发掘品种增产潜力。

在技术落实上,高产创建示范片辐射带动了防灾减灾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有利于
小麦生产总体上稳产增产。

在高产创建示范田中,小麦生长关键时期的各项技术到位率高,关键技术落实好。

现就小麦冬春管理的关键技术简介如下,以供在小麦高产创建及一般麦田生产管理中参考。

1落实播后镇压,保证苗全苗壮
北方冬麦区(包括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及
冬春兼播区(包括新疆冬春兼播区和青藏春冬兼播区)的冬小麦播后镇压对出苗保苗非常重要,这在近年的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充分证实。

尤其是秸秆还田麦田,由于前茬秸秆数量多,粉碎细度不够,深耕面积少,旋耕深度浅,致使很多麦田土壤暄松、透风,土壤水分蒸发快,墒情散失多,造成小麦出苗不整齐,或出苗后由于墒情不足而出现黄苗、死苗、缺苗断垄。

还有些由于土壤表层松软,造成播种过深,麦苗出土过程中消耗养分多,出苗时间长,造成麦苗黄弱,难以形成冬前壮苗。

实践证实,通过适时进行播后镇压,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确保苗全,有效培育冬前壮苗。

通过实地考察,仍有一些地区播后镇压落实不到位,或镇压力度不足,效果不理想。

因此,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把播后镇压这项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技术落实到位。

2提倡适时冬灌,确保安全越冬
北方冬麦区及冬春兼播区的冬小麦存在小麦不
能安全越冬问题。

在有条件的地区,适时冬灌,可以使麦苗根系活动层墒情充足,以供小麦越冬返青时对水分的需求。

因为水的热容量较大,充足的墒情可
小麦高产创建冬春管理技术建议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IS-3-1-26),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0-15)作者简介:赵广才,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

赵广才
常旭虹
王德梅
杨玉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摘要:通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并根据当前小麦生产实际,提出小麦高产创建冬春管理技术参考,主要内容为:落实播后镇压,保证苗全苗壮;提倡适时冬灌,确保安全越冬;早春适时镇压保墒增温促早发;用好春季关键肥水,建立丰产群体结构;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做好一喷三防;预防干热风、烂场雨,确保丰产丰收。

关键词:小麦;高产创建;管理技术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