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院开庭通知当事人的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ltivating ability must be done continuously, improving learning methods at any time, and improving learning
efficiency.(页眉可删)
民事诉讼法院开庭通知当事人的时间是怎
么规定的
导读:法院应该在确定了开庭时间以后的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如果法院决定公开审理的话,就应该向社会各界公告案由,开庭时间和地点,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规定法院立案后具体的开庭时间。
一、民事诉讼法院开庭通知当事人的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法院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六条开庭通知和公告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二、法院延期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三、民事诉讼审理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审限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审限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七十六条二审审限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四、民事诉讼的流程是什么?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
综上所述,对于民事诉讼活动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来讲,只有在开庭前三天才能准确的知道开庭时间,知道开庭时间以后,原告被告必须要在法院规定的开庭时间内到指定的地点参与庭审的,被告不出庭的,不排除法院会缺席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