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十二课《科教兴国》课件2 陕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①请你概括出我国教育和科技分别取得了那些 成就? 答:略。
②列举出你知道的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其他最新 成果。
我国科技最新成果:
(1).纳米量子结构可控性实验和理论研究新进展 . (2).绘制出天空中的宇宙线分布图,发现宇宙线分布是各
向异性的和宇宙线的运动规律 . (3).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开发及工业性试验取得重大突
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可以提 高我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可以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 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缩小 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你来问我来答
1、 材料一:目前,中国在产业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只有 日本和美国的1/30,只有韩国的1/4。中国只有万分之三 的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 2、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差距,体
会我国面临发达国家科技、教育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小树立热爱科学的 精神。 3、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 4、认识到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
材料二:我国的鼠标大部分是在苏州生产的,每个鼠标 在国际市场上能卖40美元,其中37美元被美国和瑞士的 合资公司拿走了,中国作为生产者仅能得到3美元。从这 个分割当中,我们看到:人家是靠脖子以上这一块来赚大 钱,用人的知识、人的智力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来赚大 钱。而我们呢?我们用脖子以下,我们的手、脚、体力以 及我们的自然资源来赚小钱。
2、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 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材料二、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 人才的基础;教育是提高现实生产力和国 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离开教育事业的发 展,离开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不可能完成的;
材料三、党中央、国务院从2000年起 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以国家的名义对为 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给予最高荣誉的奖励。
(2)现阶段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
大差距。
(现实依据)
(3)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
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是事关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
需要。
(重要意义)
材料二:根据联合国(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首次发布的 技术成就指数和排序,2000年中国这项指数为0.299,在72 个国家中排名第45位;我国平均技术水平不仅大大落后于发 达国家,甚至落后于马来西亚(0.396)、墨西哥(0.389)、阿根 廷(0.381)等发展中国家。
思考: 我国在
科技、教育 方面与发达 国家相比, 还存在着不 小的差距。 这给了我们 什么启示? 应该实施什 么战略?
年、法国13.1年、韩国是12.3年、日本是11.1 年,菲律宾是9.4年。
思考: 我国现
有的教育 水平与发 达国家相 比,存在 着哪些差 距?
高等教 育状况
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2%,而 发达国家的大学普及率一般为40%-50%,个别 国家甚至达到60%-80%。
成绩显著 差距仍在
材料一: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熟练劳动力、技术工 人和中高级人才较少,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研发的工程技术 人员不及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10,高等教育发展程度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
⑴、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什么问题?
⑵、两则材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⑴、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什么问题?
答:说明目前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这一 国情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 高。
⑵、两则材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答: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 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 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 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阅读材料
材料一、美国2001年出台的《加强21 世纪美国竞争力法》,其核心就是要吸纳 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人才,并计划3年内, 每年从国外吸收19万名技术人员。德国先 后推出了旨在吸收欧洲以外的信息技术人 才的“绿卡”计划和新移民法。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 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 竞争。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200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今年要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2020年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布置。
材料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谷超豪和我国 著名航天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 奖。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1月11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2009年度国家 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 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表示祝贺。他说, 过去的一年,在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的形势下,我国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 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立足当 前,着眼长远,把加强科技支撑作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政极 为困难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推动技术改造,加快实施重大科技 专项,超前部署、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措施对遏制经济下滑势头、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温家宝强调,最终战胜危机、 实现经济复苏要靠科技的力量。
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ARJ21-700
时速达350公里的武汉——广州高速铁路开始运营
2009年10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张 鹏研究员在试验田中展示收获的转基因甘薯。利用基因工程改良甘薯农艺性状 可加快甘薯新品种种质创新,因此这一领域研究为全球关注。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获得者—— 孙家栋 (左)和谷超豪 (右)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陕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第12课第2框
寺庄中学 王占仓
课标原文
4.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 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 提高自身素质。
结论:只有加快发展教,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 文化素质,才能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
材料五: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研究成 功的杂交水稻比常规稻增产20%,自20世纪70年代推 广至今,增产3.7亿吨。创经济效益3700亿元。
思考:材料五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说明了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生产 力转化的能力,改变我国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的状况。
科教兴国战略对当代中学生的要求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建设者,是社 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从小爱科学, 学科学,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 和思想道德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 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课堂练习
辨析题: 1、有人说,中国总体科技实力已居世界前列,你
是怎样认为的?
答:这种观点错误。我国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尖端 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建立起了坚实的基础,如 航天、电子、生物工程领域以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 上看,我国科技得总体实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 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 的地方。
答:我国生 产力水平还 比较低,科 技和教育落 后,因此, 要优先发展 教育 和科技。 实施科教兴 国战略。
三、选择出路
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科教兴国
向科学进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我们国家要赶上世 界先进水平,从何着 手?我想,要从科学 和教育着手。
科教兴国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只有教育创新,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科技的 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
链接问题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自主创新、建设 创新型国家?(创新的作用或意义)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力。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科技创新能 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理论依据)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想品德课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国家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说明了什么?
2、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有哪些?
同桌讨论
1、国家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国家高度重视人才、重视教育、重视科技、重视创新。 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2、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有哪些?
破性进展 . (4).龙芯2E通用64位处理器 . (5).水体污染的激光诱导荧光非接触监测技术装备系统 . (6).我国抗糖尿病新药研究取得开创性进展 . (7).揭示果蝇记忆奥秘,探索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 (8).饮用水质安全风险的末端控制技术与应用 .
二、认识差距
阅读材料
教育经费 投入
材料三:我国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2000年为0.9%,2005 年为1.3%,明显低于发达国家2.3%的水平,我国的科技水平 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相比,总体水平落后他们几十年
材料四: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近13亿人口中,初 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6.5亿,文盲人口有8507万。各种生产 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只有28%靠技术进步取得, 而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时经济增长的贡故率是60%-80%。
1、教育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作用。
2、我国十分重视发展科学技术事业。
思考:发展教育的意义。
材料四: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为 4.2亿人。初中升高中的比例在许多地区过小,在西部更少,有 的乡镇初中升高中人数甚至为零.高中、职高、初中学历甚至更 低学历的年轻务工人员产生,而且队伍不断壮大。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需要。 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 。只有优 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才 能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
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实现生产力 转化的能力,改变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的现状。
在公共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上,
2000年世界平均水平为4.8%,发达国家基本稳 定在6%,发展中国家也平均超过4%。我国财 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07年为 3.01%,在“十一五”期间将逐步使这一比例 达到4%。
2007年我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5年, 人均受教 而2005年统计数据表明,人均受教育年限,世 育年限 界平均水平是11年,美国是13.4年,英国是14
5、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发展科 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体会科技创新、教育创新 的重要意义,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自觉履 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
事业的必然选择。理解创新及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
一、感受成就
我国科教事业的历史性成就
知识链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不竭动力。实施科教兴国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和教育。 结合思考: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会受制 于人。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 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有利于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 气氛,使科技人员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成果大量涌 现。
1、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科技与教育事业进入了新 的发展时期,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
(1).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阅读教材129页“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从校园教变育化优看先教发育展发展
(2)、我国科技事业日新月异, 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阅读教材129-130页中关于“863计划的实施”和 “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