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经济时期失业问题研究(南开大学 罗润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供参考)
• 结合当代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分析“新经 济”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 加入WTO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转轨经济时期我国失业风险分担模式研究; • 企业劳动关系研究; • 关于就业社会保障问题。
三、如何研究转轨期失业?
1、思路、理论依据
理论渊源---J.S.穆勒“关于分割思想”
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2、模型 (1)城市失业:
劳动力群体特征 国有-非国有“两部门模型” 约束条件(劳动条件、资本条件、总条件)
(2)农村劳动力就业 • “民工潮”(单向流动)
阶段、特征
产品市场----劳动要素市场
• 城乡劳动力竞争与互补(双向流动)
原因:双重转变就业背景、信息化、城市化 对策:人力资本投资、教育、社会保障
四、结论
1、失业问题本质
供求失衡、历史现象(工业化)
转型期——人口因素、改革因素、发展因素 未来——市场经济、WTO、信息化
2、辨证看待其影响
消极:收入问题、稳定、社会保障
积极方面:效率、风险意识、人力投资等 解决途径:市场机制(社会保障)、风险分担主体
转轨经济时期失业问题研究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罗润东 2003.12
一、中国失业问题现状
1、目前中国宏观就业形势
失业率统计
国际比较
2、失业形态
城镇登记失业、下岗、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研究背景
1、代表性人物与观点
国内;国外
2、研究视角、工具
发展经济学、转轨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
3、研究趋势市场经济模Fra bibliotek、二元经济、新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