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测试 2 新人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一、选择题
1·(某某省荣达高考补习学校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中,为经济腾飞奠定基础的是
A·挖掘国内资源,拓展海外市场
B·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行对外开放
C·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
D·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答案 D
2.(某某省某某希望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①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②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经济体制④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③C.②③D.①③④
答案 B
3.(某某省某某湖滨中学、启悟中学、某某十中2011届高三10月联考)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
A.建立欧洲共同体
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倡导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答案 D
4.(某某省高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
①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②改革社会制度;
③实行计划经济;④政府对经济加强宏观管理。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
③D.①④
答案 D
5.(某某省余姚七中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1945年4月14日《新华日报》为罗斯福逝世发表评论:“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高度评价罗斯福,主要是因为他
A.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
B.使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
C.不囿于陈规,勇于改革
D.所实施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影响了中国
答案 A
6.(某某省某某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①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
③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④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答案 D
7.(某某省某某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有学者如此评价二战后初期美国政府的一项举措:“美国统治当局似乎找到了一种途径,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溶为一体。
一箭双雕,成了真正的受益者。
”这项“一箭双雕”的举措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建立“北约”组织
答案 C
8.(某某省四校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和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井且产生各种新问题”。
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因后果关系完整()
A.新型工厂制度的产生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答案 A
9、(某某省潍坊三县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
一箭几雕的目的。
”这里的“几雕”是指①稳定了西欧经济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10.(某某省某某一中2011届高三10月阶段考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当今全球性的金融
危机在西方引发了一股“马克思热”,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有关理论。
这一现象给我们最主要的启示是
A.必须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克服
C.必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大力提高经济的国有化程度
答案 B
11.(某某省某某一中2011届高三10月阶段考试)20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旅游发
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
以下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正确的有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就业染道②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③有力地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④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具体表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C
12.(某某省某某一中2011届高三10月阶段考试)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
里德曼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
主X通过对货币供应的管理调节经济,反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1976年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战后至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了米尔顿·费里德曼这一主X的是
A.二战后,经济进入2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
B.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C.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D.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复苏并低速持续增长
答案 D
13.(某某省开原市六校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右
图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总量柱状图,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①美国的扶植②战后政治某某化改革③科技教育的发展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A
14.(2010.某某市六校联考)仔细观察下表:
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
(转引自《经济衰退的历史答案》) 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带来的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
答案B
15.(2010.某某十三校高三联考)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答案B
16. (2010.某某十三校高三联考)“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这段话中的“我”是下列哪国人
A.德国
B.捷克斯洛伐克
C.波兰
D.奥地利
答案B
17、(2010.某某十校高三考试)影响下图曲线变化的因素有:①第一次世界大战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③新经济政策④斯大林经济体
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18、(2010.某某十校高三考试)《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答案B
19.(2010.某某省某某市二高模拟)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中,最能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是()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D.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答案C
20.(2010.某某省普通中学高三质检)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美国国内成立了
法西斯协会、黑衣社、银衣社、美国民族主义党等法西斯组织。
面对着整个社会不满情绪和法西斯主义思潮的兴盛,下列罗斯福政府的措施中最有利于缓和社会不满情绪,打击法西斯苗头,维护美国资产阶级某某政治的是
A.放弃金本位制
B.成立农业调整署
C.加强社会福利救济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21·(某某省荣达高考补习学校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材料一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方案.1948年4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对外援助法案》,正式向欧洲提供经济援助,到1951年底美国向欧洲拨款131·5亿美元,其中88﹪为赠款。
材料二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朋友,是的。
盟友,是的。
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的那种挑战。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的正常化。
”
材料四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国际环境,尤其是欧洲发生的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机会,”“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善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美国战后在欧洲实施了什么计划?其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一中美国的目的能否实现?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尼克松在任期间,在调整与中国关系上进行了哪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
答案(1)马歇尔计划。
目的:通过经济扶持从而控制西欧,抑制苏联。
(2)二战后初期美国目的基本实现,20世纪70年代以后破灭。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西欧衰落;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3)·活动:1972 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意义: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促成了中美关系的缓和,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4)·美国霸权地位削弱,侵越战争失利,实力削弱;苏联军事上赶上美国,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西欧、日本崛起;中国实力增强。
(5)影响:加快了欧洲经济发展步伐,增强了经济实力,提高了国际地位;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2、(某某省潍坊三县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当这个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的苏联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
”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1)材料一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2分)西方
人士为什么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2分)
材料二“总统先生!”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过富兰克林·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
”“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
”这位记者对罗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哪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到:“那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有点迷惑不解的总统说:“哲学?我是基督教徒,是某某党人……如此而已。
”
(2)材料二中的记者为什么要质问罗斯福总统是“共产党”、是“社会主义者”呢?(4分)
材料三 1946年至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
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
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
(3)依据材料三说明法国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干预的?(2分)
(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拟订一个题目,要求紧扣材料主题。
(2分)
答案(1)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2分)新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分)
(2)罗斯福在新政中规定了劳工的一些基本权利,触动了垄断集团的利益;罗斯福采取的国家干预方式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原则,不被理解。
(4分)
(3)制订经济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
(2分)
(4)计划与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