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治理不完善。
我国的公司治理是建立在以董事会、监事会为核心的双层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完善的公司治理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但目前我国公司治理仍然不尽完善,主要体现在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弱化和监事功能不足等方面。
(二)组织机构设置混乱。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组织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些重要部门和岗位缺乏严格的监督,以权谋私,特别是在重大决策上不进行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独断专行,导致决策失误的事项屡有发生。
另外,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对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同级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
(三)管理者素质不高,内控意识淡薄。
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绝对重要的作用,业务素质高低不同,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未形成一个约束、监督和激励经理人员的内外机制。
管理者享有的权利大于承担的责任,激励机制欠缺,导致管理者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比较小,造成了管理层整体素质偏低,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效率。
(四)内部审计的无效性。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是控制环境的要素之一。
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协助管理部门监督,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
我国不少上市公司未成立审计委员会,而且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独立工作的环境,无法实施有效的内部审计。
(五)人事政策不合理。
一个好的人事政策和实务,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
而我国上市公司中有一部分是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在人员的聘用上或多或少都带有国有企业的色彩,同时也没有完全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流转机制,再加上外部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约束不力,导致雇员极易产生短期行为。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对策
(一)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建立管理全程递进式的内部控制措施。
即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一线,建立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内控制度,重要业务最好采用双签制,所以业务均要经过复核,禁止一个人处理业务的全过程,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
在会计部门常规性核算的基础上。
内审部门对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
通过内部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纪律检查、专项审计等手段,建立以“查”为主的监控防线。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内控措施,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对于防范和化解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
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使之真正发挥应有的效能,就必须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首先,应形成一个经理人的竞争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把真正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吸引进来。
建立健全经营者资格认定制度和选聘制度,使经营者的资格认定、任命、考核更具规范化、民主化、法制化。
其次,加强对经营者的制衡约束,通过所有者约束机制、市场约束和国家法律约束来完善对公司经理层的约束机制。
再次,健全经营者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
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推行适当的经营者持股制度,实施长期激励。
如股票期权制度,即通过让经营者拥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期权,使经营者利益与公司长期利益联系起来,实现经营者与所有者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一种激励制度。
(三)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建设。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由内审部门结合财务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来具体执行内部检查工作。
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
对执行情况做出客观评价。
并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
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迁挂钩。
只有做到压力和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四)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
企业信息与沟通系统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环境的运行效率。
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可以使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能够促进内部控制环境的有效运行。
如通过存货记录和收发记录,有助于保证存货的安全完整,通过业务发生的批准和授权记录,可以判断业务活动是否合法等。
(五)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
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运行,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有很大关系。
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并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反之,若没有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无论设计如何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会流于形式而难有好的效果。
其次,公司治理中一些内容也属于内部控制,如组织规划控制实际上就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之间的组织规划,二是经理领导的内部管理机构、岗位和人员之间的组织规划。
前一个层次实际上是公司治理问题。
因此,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内容上有一些重合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程新生.企业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4(04)
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龙文英
(湖北省电力公司鄂州鄂城供电公司湖北鄂州436000)
摘要:内部控制历来是包括企业在内的所有组织和机构正常运转的制度基础,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应当从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开始。
而内部控制环境又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没有一个有效的控制环境,其他控制要素不管质量如何,都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结果。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内部审计
龙文英: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