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教学设计(1)学习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对力有清楚的认识,使同学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
和技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过程
与方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情感、
态度、
价值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

重点
难点
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

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
准备
斜面、钢球、磁铁、弹簧、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提要
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
引入
新课
一、引入新课1.创设力的作用
效果的情景,
引入新课:
我们经常谈到
力,我们可以通过
力的作用效果感受
它。

播放录像使学
生得到亲身感受,
进一步提问:物体
受力后,发生了什
么变化?
1.回答:速度
的大小、方向发
生了变化、形状
发生了变化。

播放视频“力的作
用效果”。

2.实验:教材31
页想想做做。

通过实验进一
步分析:钢球、弹
簧受力后发生了什
么变化。

2.回答:钢球速
度的大小、方向
发生了变化、弹
簧形状发生了变
化。

3.引入新课:物
体的速度的大
小、方向的变
化、物体形状
的变化是因为
受到力的作
用。

总结一下,力可以
产生哪些作用效果
呢?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
二.
力的作用效果1.引导学生归纳力
的两种作用效果。

1.学生归纳:
力可以使物
体速度的大小、
方向发生改变。

力可以使物
体的形状发生变
化。

2.引导学生举出力
使物体的状态和形
状发生改变的事
例。

2.学生举例。

3.力的单位是牛
顿,简称牛,
符号N。

托起两个鸡蛋
的重力大约是1N。

一个成年人
的质量大约是
70kg,他对地面的
压力大约是700N。

提问,使学生对
力的单位“N”产
生感性认识。

你对地面的压
力大约是多少?
你抱起一只小
猫需要多大的力?
3.学生回答。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三.
力的大小
、1.利用课件,分析
哪些因素会影响力
的作用效果。

1.观看、思考。

使用课件
“力的大小、方向
和作用点”。

方向

作用点2.启发学生再举出
一些事例。

2.学生举例
踢球的部位不同,用力大小不同,踢
出的方向不同(作用点不同、大小不
同,方向不同),球飞出的路线不同。

3.归纳:除了力的
大小、方向外,力
的作用点也会影响
力的作用效果。

习惯上把力的大
小、方向、作用点
称为力的三要素。

3.
4.启发:我们在物
理学习中,经常用
图表示有关现象和
过程例如,光路图,
电路图。

4.学生回答:用图表示。

5.如何用图表示一
个力呢?
启发学生:如果我
们用一条线段来表
示力,如何反映力
的大小,方向,作用
点呢?
5.学生思考回答。

线段的长短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箭头
可以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
作用点。

6.指导学生画力的6.学生练习。

示意图
强调:
(1)图一定用刻度尺画,培养学生的认真学习态度。

(2)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可以在力的旁边用数值、单位表示力的大小。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作用点。

线段末端的箭头表示方向。

四. 力的作用是相对的1.指导学生探究:
力的作用是相
对的,激发学生的
探究热情。

2.提问:两个同学
击掌,谈谈有什么
感觉,为什么?
2.都感到疼,施力的同时,也受到
力的作用。

播放动画“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

3.能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吗?
启发学生将两种颜色的松紧带系在一起,将它拉长,观察看到的现象。

3.学生讨论,设计实验。

学生观察到:两条松紧带都被拉长了,彼此都对对方施了力,也都受了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生活中还有能证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事例吗?4.学生回答:划船时,用力将另一只船推开,自己的船也会动起来。

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
节内容。

2.对学生的探究精
神给予鼓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