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年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起始年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
摘要:对起始年级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不仅便于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利于教师上课,而且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的学风,有着重要的意义,甚至对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好的作风,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起始年级;学生;管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新学年伊始,一年级的学生,从不同的学校汇集在一起,开始了新的学校生活。
他们对新的学习环境,感到新奇,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信心。
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环境,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对起始年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就成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职业教育起始年级学生的管理和数育,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理想教育。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核心是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而这种理想应当紧紧地和四化建设、振兴中华联系在一起。
这点对新生来说,尤其重要。
首先,要教育他们热爱祖国。
如通过新生入校典礼大会、校会、班会、升旗仪式、政治课、历史课以及”爱我中华”专题报告会等形式,讲祖国的伟大,青少年的责任,把祖国和个人联系起来,把振兴中华和个人学习目的联系起来,教育他们学习要为祖国学习,成才要为四化成才。
其次,要教育他们树立成才的决心和信心,激发学习的动力。
有
了崇高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的,这只能说是有了远大的奋斗目标。
能否实现,还必须看是否具备拼搏精神。
我们曾以张海迪的拼搏精神为内容,召开专题班会,以2012年第三十届伦敦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运动员一举夺得三十八枚金牌的拼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另外,政治课、历史课也向学生介绍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的故事。
实践证明,从现实生活中和历史画卷上选取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形象的教育,示范作用很大。
再次,要抓好纪律教育。
纪律是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远大理想的保证。
一个人的成长,一是靠主观努力,二是靠好的学习环境。
好的教学秩序,好的学习环境,不是凭空来的,它是广大学生共同维持的结果。
因此,对新生进行纪律教育,是学校工作和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曾拿出三、四周的时间,集中对新生进行纪律教育。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如《课堂细则》、《文体活动细则》、《卫生细则》等。
教育学生遵守纪律,要强调一个”严”字。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不打折扣,不迁就,必须做到。
二、学习方法指导。
新生进校时,他们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以及情感、意志等,主要表现在:1、感知能力差,缺乏精确性和概捂性。
2、注意力不够稳定,缺乏持久性。
集中注意的时间大约持续30至40分钟。
3、意义识记能力差,习惯于机械性的记忆。
4、思维能力还处于较低级的水平。
尽管他们的思维在不断地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着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其逻
辑思维仍然是经验型的,还必须依靠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5、情感缺乏深刻性,喜怒哀乐,形于声色。
6、意志还比较薄弱,意志行为缺乏主动性和持久性。
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为此而奋斗的决心,这只能说具备了进步的条件。
路要一步步走,学好功课,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就有个方法问题。
新生进校后,我们利用校会,班会、课堂以及专题报告会等形式,着重向学生介绍了切实可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学习方法。
如,学习要有计划性。
一周、一天,甚至一个课时的自习个人都要有个计划安排,才能有条不紊地高效率地学习,才有利于发挥学习上的主动性,克服学习上的盲目性;要抓好学习过程中的几个环节: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及时复习并在此基础上按时完成作业,做单元知识小结。
另外还要任课老师向学生介绍学好各单科的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等于给了他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首先要以极大的热情关怀初中新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怀他们心身的健康成长,注意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品质,既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又要不断向他们提出新的要求,鼓起他们追求知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心。
第二,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全面培养,发展他们的心理品质。
学校的学生工作、团队工作,班主任的班级工作,课任老师的教学工作,都要以此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生们的认识、情感、意志诸方面得到不断发展。
第三,注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丰富他们的学校生活、发展他们广泛而健康的情趣,在快乐的活动中,施以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独立
自主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创造能力。
第四,、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买际出发,生动活泼,因材施教,切合他们的实际接受能力,决不可不顾学生的心理水平,急功求利。
教师不论在知识传授、教材处理还是在教法选择、课型设计等各方面,都要以学生的心理水平和状况为依据,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智力为目的,逐渐引导他们用科学的学习方面和思维方法武装自己。
最后,在注意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学生心理特征的个性差异,既要把握共性,又要研究个性,从而选择不同的方试和方法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
三、规范化训练。
一年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
他们在原学校所受的训练不同,其本身的爱好、志趣以及所遵循的规范要求也不同。
当他们在新的起点开始迈步的时候,了解他们原来的底子,做到心中有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对他们提出明确、具体而严格的要求,进行严格的训练。
当然,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切合实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有助于他们学好功课,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习惯。
几年来,我十分重视对起始年级学生的规范化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一二年进校的一年级学生,经过严格的训练,基本养成了认真的态度,严谨的学风,良好的习惯,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实践证明,帮助中学新生完成心理发展的过渡,促使其发生预期的质变是一项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
只要我们的工作能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洒在学生的心灵,就一定会结出累累
硕果。
对起始年级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不仅便于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利于教师上课,而且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的学风,有着重要的意义,甚至对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好的作风,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