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12区优快钻井液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河12区优快钻井液技术探讨
发布时间:2023-02-13T02:24:39.12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9月第17期作者:厉明伟
[导读] 水平井一直是勘探油气资源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厉明伟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液技术服务中心,山东省东营市 257000
摘要:水平井一直是勘探油气资源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近年来,我国水平井钻井技术发展迅速,为难采储层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条件。

西北油田的难采储层含有的油气储量是老油区稳产的主要部分,水平井在高效开发低品位储层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一些复杂地层施工时,钻井液漏失、井壁塌陷、气侵和井涌等成为钻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复杂的地质情况导致机械钻速大幅下降、钻井作业成本迅速增加,因此如何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复杂成为钻井液提速的关键。

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结合优化现场工艺,实现了12区阶段提速要求。

关键词:塔河12区;钻井液;优快钻井技术
一、现状与存在问题
塔河12区为西北油田的主要老油区位于南疆油区东北部,地层隆起,上部地层普遍较深,目前施工井主要采用新三级井深结构,井深不到7000米,12区主要面临2大难点:一是二开大井眼快速钻井减少井壁不稳定阻卡,二是主要目的层为奥陶系一间房组,尽可能实现一间房组长裸眼串珠,面临严重井漏、井塌、油气侵、井涌、小钻具摩阻阻大等风险。

如何低成本安全实现钻井提速是本区块的重点难点。

本文将从二开如何提速和三开减少井漏,结合施工井进行钻井液技术探讨。

二、地质情况和工程情况简介
2.1地质情况:主要施工地层为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奥陶系,上部地层相对完整,下部地层存在部分缺失。

上部为疏松地层,中部为砂泥岩互层,二叠系含有凝灰岩和英安岩特殊岩性,奥陶系目的为钻遇断层串珠。

2.2工程情况:
表1 新三级井深结构
三、室内配方研究
上部钻进中常出现的复杂为表层垮塌,如果采用粘切过高,经常造成糊井眼,造成短期下阻卡,特殊井段的井壁不稳定问题,需要整体思考,从体系出发,建立体系思维,因此对比分析合适的体系配方对于性能控制非常必要。

3.1膨润土浆基浆配方优选,通过调整不同比例进行配方的优选,配方分别如下:
配方1、6%膨润土+0.2%纯碱+0.4%烧碱,水化24h,低搅30min ,测得性能
配方2、8%膨润土+0.2%纯碱+0.4%烧碱水化24h,低搅30min ,测得性能
配方3、10%膨润土+0.2%纯碱+0.4%烧碱水化24h,低搅30min ,测得性能
配方4、6%膨润土+0.2%纯碱+0.2%烧碱水化24h,低搅30min ,测得性能
配方5、6%膨润土+0.4%纯碱+0.2%烧碱水化24h,低搅30min ,测得性能
表2 不同配比对钻井液性能影响
根据表2实验结果,在疏松地层需要选择配方3有利于防止井壁垮塌,转型时配方1钻井液性能更适合。

3.2聚合物钻井液配方优选,选择配方1作为基浆,进行聚合物体系钻井液的优选。

配方6、基浆+0.3%聚丙烯酰胺钾盐+2%聚合物降失水剂低搅30min 加热至60℃配方7、基浆+0.3%包被剂+2%聚合物降失水剂低搅30min 加热至60℃配方8、基浆+0.2%聚丙烯酰胺钾盐+0.2%包被剂+2%聚合物降失水剂低搅30min 加热至60℃表3 不同配比对钻井液性能影响
根据表3实验结果,配方8在增加抑制性的基础上,性能依然满足性能需要。

3.3低复合盐聚磺合物钻井液配方优选,选择配方8作为下一步实验的基浆。

配方9、基浆+4%KCL+2%NaCL+2%SMP-2+2%褐煤+4%沥青低搅30min 加热至90℃冷却至60℃配方10、基浆+2%KCL+4%NaCL+2%SMP-2+2%褐煤+4%沥青低搅30min 加热至90℃冷却至60℃配方11、基浆+4%KCL+2%NaCL+1%SMP-2+1%褐煤+2%沥青低搅30min 加热至90℃冷却至60℃表4 不同配比对钻井液性能影响
根据表4实验结果,配方9流变性较好,满足性能需要。

3.4混油聚磺钻井液的优选,以配方9为基浆,通过不同比例的混油,优选性能满足的钻井液。

配方12、基浆+4%油基润滑剂配方13、基浆+6%油基润滑剂配方14、基浆+8%油基润滑剂表5 不同配比对钻井液性能影响
根据表5实验结果,润滑剂6%后,再提高润滑剂含量Kf降低不明显。

根据地质和工程基本情况,确定4种钻井液体系,结合现场性能要求选择体系转换便利、成本低的配方,最终确定配方为:配方3、配方8、配方9、配方13,形成钻井液体系搭配。

四、现场钻井液维护处理
4.1一开井段(60~1200m)
(1)上部胶结疏松地层发生垮塌,采用高坂含浆开钻,0.3%聚丙烯酰胺钾盐胶液维护。

(2)大排量洗井携岩,排量大于60L/S,四级固控设备,清除劣质固相。

(3)钻达设计井深后,彻底循环洗井,配置提高粘切降低失水封闭浆,确保套管顺利到位。

4.2二开井段(1200~6000m)
(1)二开前将基浆性能调整至配方1,采用两种抑制剂复配提高抑制性。

(2)上部快速钻进,钻井液维护以聚合物抑制为主,采用大、中、小分子量聚合物复配,保证聚合物含量大于5kg/m3,调整钻井液的流变性和降低滤失量。

(3)提高密度前,全程使用四级固控,保持固相含量小于8%。

(4)钻至渗透性好的砂岩地层,逐渐向井浆中加入超细碳酸钙、单向压力屏蔽剂,改善泥饼质量,减少渗漏。

(5)适量补充润滑剂,确保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润滑性,防止快速钻进过程中钻头泥包和卡钻的发生。

(6)舒善河组棕褐色泥岩易吸水膨胀,进入该层位之前控制API滤失量小于5mL。

(7)侏罗系、三叠系地层防塌是重点,采用改性沥青、磺化沥青/阳离子乳化沥青粉复配,配合有机硅醇抑制剂等处理剂,加量应不低于20kg/m3,充分保证钻井液的抑制防塌性。

(8)随着井温升高,建议侏罗系底部将体系转化为复合盐聚磺钻井液体系,根据室内实验,转换前调整好流变性和固相,防止体系转化前后性能产生较大波动。

4.3三开井段(6000-7000m)
(1)开钻前调整基浆性能,补充4%的润滑剂,降低摩阻系数。

(2)4%复合盐和2%磺化材料维护,提高体系抗污染能力和抗温稳定性。

(3)保持35kg/cm3左右的坂土含量,提高钻井液的携岩能力。

五、结论与建议
(1)上部地层松软,井眼扩大率较大,钻屑较多,采用两种聚合物抑制剂复配,抑制性明显,合理使用固控设备,配合工程技术提速工具,应用的TH121164井、TH12547CH、TH12113X二开周期平均结余30%,提速效果明显。

(2)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是二开钻进提速的关键井段,使用封堵性良好的的复合盐聚磺钻井液,短期下畅通率提升明显,能给快速钻井提供很好的保障。

(3)水平段钻进,钻井液应该保持良好的润滑性,但是对于反复调整轨迹的井段,磨阻降低不明显,需要提高轨迹平滑度和保持好的携岩。

(4)目的层井漏依然是难以克服的困难,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还是降低密度,采用主动降低密度的混油微泡钻井液应该是下步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鄢捷年. 钻井液工艺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348-360.
[2]刘乃震.定向井井眼轨道的最优化设计方法[J].石油钻探技术,2001,29(4):14-16.
[3]张焱,李骧,刘坤芳,等.定向井井眼轨迹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天然气业,2000(1):57-60.
[4]窦玉玲.长水平段大位移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1,38(7):50-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