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2018·潍坊)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观潮》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B . 《陈涉世家》中“足下事皆成”的“足下”和《惠子相梁》中“子知之乎”的“子”,都是古人称呼对方的敬辞。
C . 《公输》体现了道家反对战争的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了孟子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的思想。
D . “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2. (2分)鲁迅先生的籍贯是()
A . 浙江杭州
B . 浙江温州
C . 浙江绍兴
D . 浙江嘉兴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3. (4分) (2017七上·扬州月考) 默写填空。
(1) ________,以观沧海。
________,山岛竦峙。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________,若出其里。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4)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7)“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4. (1分)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旌旗阎罗血雨腥风应有涯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
5. (9分)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2016·秦淮模拟)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②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着的火炉。
②才有:同“一有”。
(1)诗人描绘“________”的场景,侧面烘托出主客相聚畅谈的热烈情形。
(用诗中原句填空)
(2)请结合内容说说这首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对比阅读 (共1题;共9分)
7. (9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 ,与母湛氏同居。
同郡范逵(kuí)②素知名,举孝廉③ ,投侃宿。
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qìnɡ)④ ,而逵马仆甚多。
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bì)⑤ ,卖得数斛(hú)米,斫(zhuó)⑥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cuò)⑦诸茬⑧以为马草。
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
逵既叹其⑨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逵曰:“路已远,君宜还。
”侃犹不返。
逵曰:“卿可去矣。
至洛阳,当相为美谈。
”侃乃返。
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zhuó)、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①酷贫:非常贫困。
②范逵:人名。
③举孝廉:被举荐为孝廉。
④室如悬磬: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
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
悬,挂。
磬,乐器,中空。
⑤下为二髲: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
髲,假发。
⑥斫:用刀斧砍。
⑦剉:同“挫”,割。
⑧茬:草垫。
⑨其:指代陶侃。
(1)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同郡范逵素知名 ________
②悉割半为薪 ________
③明旦去 ________
④侃犹不返 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③路已远,君宜还。
(3)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8. (15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
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下列选择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丈夫钱钟书是我国著名学者和作家,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小说《围城》。
B . 镶嵌:本文指一物嵌入另一物里,突出老王瘦弱无力,行动不灵活,僵直的状态。
C . 强笑:勉强做出笑容。
含义:对他给“我”送鸡蛋、香油,表示感激;“我”看到形容枯槁的老王不愿意搭理他。
D . 前3段使用的描写手法有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其中着笔最多的是神态,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突出老王极差的健康状态,暗示他不久于人世。
(2)选文第三段画线部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老王在重病的情况下仍然拿鸡蛋来给我,报答我对他的关照,令我非常的感动。
B . 我看到形容枯槁的老王很紧张,所以才数不清具体的数目。
C . 在我看来,这份情谊弥足珍贵,是无法用鸡蛋的数目来衡量的。
D . 老王死的前一天给“我”家送香油和鸡蛋,“我”给他钱,表现了老王和作者的善良。
(3)“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对于“愧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
而作者对外表不美、甚至有点丑的老王的同情、宽容一直持一种俯视态度,所以“愧怍”。
B . 老王这个不幸的人,是可尊敬的,值得赞美的,可是在他生前,作者却没有充分理解他,没有充分被感动。
这就使作者,在后来渐渐明白过来时,感到十分“愧怍”。
C . 作者愧怍自己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应有所同情、有所宽容的人,却没有理解他的高贵的品格,甚至连感都没有,就那一点感动都是在他死后才有的。
但这时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D . 作者的愧怍是因为人家在生命最后时刻来关顾自己的时候,却没感觉,没有感动。
她惭愧、她内疚集中在,当时自己只对人家的外貌有感觉,而对人家崇高的内心却没感觉。
(4)学了本文,你有怎样的感悟?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每一个人都应善待不幸者。
B . 从政策如何倾向善良的不幸者的角度。
C . 从善良者个人如何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的角度。
D . 加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
9. (20分) (2017七下·仪征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
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
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
”我说,“特别美。
”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
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
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
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
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
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
”我说,“那才舒服。
”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
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
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
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
“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
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
”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
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
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
请概括其中两件事。
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2)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品析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②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
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4)优秀的故事,总能带给人温暖和力量!读完秦文君的《一个走运的人》,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80-100字)
八、名著阅读 (共2题;共4分)
10. (2分)从下列《西游记》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近200字的人物简介。
孙悟空猪八戒白骨精红孩儿
11. (2分)在铁路就要修完时,无情的________和________最终夺去了保尔的战斗力。
九、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9八下·陆川期末) 作文
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奔跑。
在学习的跑道上奔跑,是为了获得丰富的知识;在生活的跑道上们奔跑,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在人生的跑道上奔跑,是为了创造灿烂的人生;……
奔跑是信心,是乐观,是上进。
只要你敢于奔跑,乐于奔跑,不断奔跑,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奔跑吧,同学们!
请以《我在不停地奔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叙述真实经历,可以虚构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
①内容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可套作,不得抄袭。
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3-1、
3-2、
3-3、
3-4、
3-5、
3-6、
3-7、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4-1、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
5-1、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1、
6-2、
六、对比阅读 (共1题;共9分)
7-1、
7-2、
7-3、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八、名著阅读 (共2题;共4分)
10-1、
11-1、
九、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