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垃圾填埋场设计计算说明书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a5dbc3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7.png)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1:引言1.1 目的和背景本文档旨在提供垃圾填埋场设计的详细说明,以满足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理的需求。
1.2 术语和缩略语在本文档中,以下术语和缩略语适用:- 垃圾:指待处理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 垃圾填埋场:指用于垃圾填埋和处理的特定地区。
- 固体废弃物管理:指对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过程的组织和管理。
- 监测:指对垃圾填埋场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环境和公共健康的保护。
2:规划与布局2.1 选址- 所选址应远离居民区和环境敏感区,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2 地形和地质条件- 详细描述所选址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情况等。
2.3 大小和容量- 根据垃圾处理需求和预测数据,确定填埋场的总面积和容量。
2.4 垃圾分类和处理区域划分- 将填埋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用于垃圾分类和不同处理方法的实施。
3:工程设计3.1 垃圾填埋方法- 详细描述填埋方式,包括开挖、覆盖、压实等步骤。
3.2 排水系统设计- 设计适当的排水系统,以防止雨水渗入填埋区域,并收集和处理排水。
3.3 气体收集与处理系统设计- 设计气体收集系统,以收集并处理填埋产生的有害气体。
3.4 环境保护设施设计- 包括垃圾填埋场围护墙、垃圾污水处理设备和垃圾渗沥液收集系统等。
4:监测和评估4.1 环境监测- 设计环境监测程序,对填埋场周围的土壤、地下水和空气质量进行定期检测。
4.2 填埋场运营评估- 设计填埋场运营评估程序,对填埋场的运营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核。
5:废物处理计划5.1 废物收集与运输- 设计清理和收集垃圾以及运输到填埋场的系统和程序。
5.2 垃圾分类和处理- 设计分类和处理垃圾的系统和流程,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可降解垃圾的处理方法。
5.3 垃圾填埋场维护- 设计填埋场维护程序,包括垃圾覆盖、压实和维护设施等方面的工作。
6:风险评估和管理6.1 灾害风险评估- 评估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对填埋场的影响,包括地震、洪水等。
填埋场工程计算书
![填埋场工程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9e0187cb5fbfc77da269b1f9.png)
灌顶的竖向压力值,垃圾厚度45~60m,垃圾的重力密度为10kN/m3,所以:
Fvk=γ垃圾×Hs+qvk=450~600kN/m2
因为填埋深度过大,上式中qvk近似为0
,因此选用环刚度为8的HDPE管道,能满足管道结构计算要求。
式中:
:导流层最大积液深度
:渗滤液产量(0.0007m3/s)
:导流层面积(7880m2)
:渗滤液导排管的间距(40m)
:导流层渗透系数(10-3m/s)
:渗滤液导排管的水位(0.1m)
所以:
从安全性考虑,渗滤液导流层的厚度应保留一定的富余性,所以,本工程渗滤液导流层的厚度为0.3 m(300 )
填埋气体导排系统的计算
地下水产量计算
地下水导排管管径的计算
管道尺寸的计算
式中:
:渗滤液导排管净流量( )
:管壁糙率,无量纲(HDPE管取0.011)
:过水断面面积( )
:管道坡度,无量纲
:水力半径( )( )
:湿周( )
管道尺寸以下游管道设计为依据,因为Q下游>Q上游,D下游>D上游,如果下游能够满足流量的要求,上游管道就不会出现尺寸偏小的情况。
设计管道充满度为0.5,管道半径为R
所以:
把 、 代入到管道尺寸计算公式:
所以:
设计所需的管道的直径D=2R=212 ,考虑到渗滤液产量的不可预见性,实际设计的管道尺寸应大于计算值,本工程所选用的管道尺寸取值为315 。
导流层的计算
导流层厚度是根据垃圾渗滤液产量、导流层面积和排水管间距L来计算;渗滤液导流层的渗透系数为K,渗滤液导流管的水位为h1,则渗滤液导流层的最大积液深度为hmax;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befc4c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e.png)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垃圾填埋场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不可缺少的设施,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环保、安全的垃圾填埋场是各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关注点。
本文将从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布局、设施、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垃圾填埋场的设计要点。
一、选址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1、远离居民区:垃圾填埋场产生废气、臭味和噪音,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应选址远离居民区。
2、避免地质灾害区:垃圾填埋场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而地质灾害区往往地势起伏,地质条件较差,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因此应避免在地质灾害区建设垃圾填埋场。
3、便捷的交通环境:垃圾填埋场需要大量的垃圾车运输,应选址在交通便捷、交通网络完善的地区,以便保证垃圾运输的畅通。
二、布局垃圾填埋场的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划分区域:垃圾填埋场应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划分不同的区域,如垃圾填埋区、控制区、生产区等,同时还应考虑到安全、环保和卫生等因素,为每个区域划分相应的安全距离。
2、保持通风良好:垃圾填埋场的通风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排出产生的臭气和有害气体,还可以保证填埋材料的干燥和稳定,因此应尽可能设计通风系统,保持填埋场的通风良好。
3、规划垃圾焚烧炉:在一些大型垃圾填埋场中,还需要建设垃圾焚烧炉,以便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提高填埋效率和环保效益。
三、设施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包括主要设施和辅助设施两部分。
1、主要设施(1)填埋场:填埋场是垃圾填埋场的核心设施,是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至地下的设施。
填埋场设计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保证填埋场的安全、环保和卫生性。
(2)雨水排放管道:垃圾填埋场会在雨季增加水量,在排水方面应设置雨水集水井,将雨水与垃圾的渗滤液分开处理,避免二者混合污染环境。
2、辅助设施(1)检测设施:检测设施是监督填埋场运行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包括压力计、气象观测站、水质监测站等。
(2)清洗设施:清洗设施包括车辆清洗设施和油污处理设施,以保证车辆进场前后的清洁和油污的处理。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e05021aaaea998fcd220e14.png)
目录设计说明书1、绪论1.1生活垃圾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1.3卫生填埋场概述2、工程概况2.1项目背景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2.3项目设计要求设计计算书3、填埋场的选址3.1选址的考虑因素3.2选址的程序3.3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4.1填埋区基底工程4.2填埋场的防渗系统4.3防渗材料4.4防渗系统的构造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5.3渗滤液收集系统5.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5.4.1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5.4.2渗滤液调节池设计6.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6.1填埋气的组成6.2填埋气体产生量的预测6.3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导排6.3.1填埋场的导排方式及选择6.3.2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的设计7.终场覆盖7.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7.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8.封场后续工作结语参考文献附图主要符号说明1、绪论1.1生活垃圾概述1.1.1生活垃圾的定义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亦称城市固体废物,是由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馆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市政环卫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文教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工矿企业等单位所排出的固体废物。
其主要组成为:厨余物、废纸屑、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废编织物、废金属、玻璃陶瓷碎片、庭院废物、废旧家用电器、废旧家具器皿、废旧办公用品、废日杂用品、废建筑材料、给水排水污泥等。
1.1.1生活垃圾的危害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如处理、处置不当,其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体进入生态系统形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不可逆生态变化。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不加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而且如填埋处理不当,不进行严密的场地工程处理和填埋后的科学管理,容易污染土壤环境。
垃圾填埋场计算内容
![垃圾填埋场计算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f61a8300029bd64793e2c43.png)
工程建设规模垃圾填埋场的工程建设规模,应根据所选场址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库容能力,结合实际情况,预测生活垃圾产量,进行综合比较,在相关规范指导下,最终确定垃圾填埋场规模和使用年限。
场址设计总库容设计总库容计算见表1。
2.2 人口预测由于最新规划资料,提取规划人口数据。
2.3我国中小城市的人均垃圾产量一般在1.0~1.3kg/人.d左右,主要与城市性质、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消费习惯、城市气候特征、城市燃气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选择***~***年,人均垃圾日产率按照1.*kg/d计算。
2.4 垃圾产量预测按照垃圾场服务区域内人口变化和人均垃圾日产量,考虑垃圾填埋覆土量,计算若干年内需要的库容。
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未压实前密度为0.5~0.6t/m3,填埋压实后压实密度可达到0.8t/m3。
填埋以后经过固结沉降、慢速压缩沉降和自然降解,体积减少,密度增加,参照秭归县县城垃圾填埋场的数据,垃圾堆体平均密度可以达到1.0t/m3。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垃圾填埋场在日覆盖层和中间覆盖层材料的选择,确保适当的透气性和水力渗透系数的问题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
很多垃圾填埋场发现采用黄、粘土覆盖垃圾堆体,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蝇虫密度,消除恶臭,但是经常造成粘土衬垫隔水层,使得垃圾渗沥液下渗速度减低,造成淤堵。
因此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垃圾填埋场使用HDPE膜作为垃圾堆体日覆盖和中间覆盖的材料,不但减少了覆土用量和工作量,而且有效保证雨季垃圾填埋作业,减少渗沥液产生量,而且能循环利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由于当地垃圾产量较小,作业单元和作业面积较小,作业时覆盖采用HDPE膜覆盖和粘土覆盖相结合的方法。
作业高度达不到填埋单元时采用HDPE膜覆盖作为日覆盖材料。
填埋单元按照5m一层考虑,其中垃圾压实厚度4.7m,覆土厚度0.3m。
若干年内垃圾填埋所需要的库容如表3所示。
根据表2.3,从工程建成投入使用2011年到***年,垃圾填埋所需要的库容为***m3。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aa9064d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8.png)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加。
为了实现对垃圾的科学处理和环境保护,本垃圾填埋场的设计旨在提供一个安全、环保、高效的垃圾处置场所。
本填埋场位于_____(具体地理位置),占地面积为_____平方米,设计使用年限为_____年,预计处理垃圾总量为_____吨。
二、选址分析1、地质条件选择地质稳定、地层渗透性低的区域,以减少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
避免地震断裂带、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区。
2、地形地貌场地地形应有利于填埋作业和雨水排放,尽量选择地势较高、地形开阔的区域,便于填埋气体的收集和排放。
3、水文条件远离水源保护区、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确保垃圾填埋不会对周边水资源造成污染。
4、交通运输交通便利,便于垃圾运输车辆的进出,减少运输成本和对周边道路的影响。
三、填埋场总体布局1、填埋区填埋区分为若干个填埋单元,每个单元设置独立的防渗系统和渗滤液收集系统。
填埋作业采用分层压实的方式,每层垃圾厚度控制在_____米左右,压实密度达到_____千克/立方米以上。
2、渗滤液收集与处理区设置渗滤液收集管网和调节池,对渗滤液进行收集和初步处理。
处理工艺采用_____(具体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质达到_____(排放标准)后排放。
3、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区安装填埋气体收集管道和火炬燃烧装置,对填埋气体进行收集和处理,防止气体无序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4、办公与生活服务区包括办公区、宿舍、食堂等设施,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四、防渗系统设计1、水平防渗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作为主要防渗材料,膜的厚度为_____毫米。
在膜下设置黏土保护层和地下水导排系统,膜上设置渗滤液导流层和保护层。
2、垂直防渗在填埋场周边设置垂直防渗帷幕,采用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等技术,深度达到不透水层以下_____米,以阻止渗滤液的侧向渗透。
五、渗滤液收集与处理系统1、收集系统在填埋层底部铺设渗滤液收集管网,管网采用穿孔花管,管径为_____毫米,间距为_____米。
垃圾填埋场计算内容
![垃圾填埋场计算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f61a8300029bd64793e2c43.png)
工程建设规模垃圾填埋场的工程建设规模,应根据所选场址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库容能力,结合实际情况,预测生活垃圾产量,进行综合比较,在相关规范指导下,最终确定垃圾填埋场规模和使用年限。
场址设计总库容设计总库容计算见表1。
2.2 人口预测由于最新规划资料,提取规划人口数据。
2.3我国中小城市的人均垃圾产量一般在1.0~1.3kg/人.d左右,主要与城市性质、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消费习惯、城市气候特征、城市燃气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选择***~***年,人均垃圾日产率按照1.*kg/d计算。
2.4 垃圾产量预测按照垃圾场服务区域内人口变化和人均垃圾日产量,考虑垃圾填埋覆土量,计算若干年内需要的库容。
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未压实前密度为0.5~0.6t/m3,填埋压实后压实密度可达到0.8t/m3。
填埋以后经过固结沉降、慢速压缩沉降和自然降解,体积减少,密度增加,参照秭归县县城垃圾填埋场的数据,垃圾堆体平均密度可以达到1.0t/m3。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垃圾填埋场在日覆盖层和中间覆盖层材料的选择,确保适当的透气性和水力渗透系数的问题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
很多垃圾填埋场发现采用黄、粘土覆盖垃圾堆体,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蝇虫密度,消除恶臭,但是经常造成粘土衬垫隔水层,使得垃圾渗沥液下渗速度减低,造成淤堵。
因此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垃圾填埋场使用HDPE膜作为垃圾堆体日覆盖和中间覆盖的材料,不但减少了覆土用量和工作量,而且有效保证雨季垃圾填埋作业,减少渗沥液产生量,而且能循环利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由于当地垃圾产量较小,作业单元和作业面积较小,作业时覆盖采用HDPE膜覆盖和粘土覆盖相结合的方法。
作业高度达不到填埋单元时采用HDPE膜覆盖作为日覆盖材料。
填埋单元按照5m一层考虑,其中垃圾压实厚度4.7m,覆土厚度0.3m。
若干年内垃圾填埋所需要的库容如表3所示。
根据表2.3,从工程建成投入使用2011年到***年,垃圾填埋所需要的库容为***m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说明书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676315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5.png)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说明书一、背景为了有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保护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我市决定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建设。
本说明书将详细描述该工程的目的、主要内容、施工要求、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以便明确工程的实施计划和相关要求。
二、工程目的该卫生填埋工程的目的是将城市生活垃圾在安全、卫生的条件下填埋,以减少并消除一切可能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的危害,并确保填埋地的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
三、工程内容1.地点选择:根据城市规划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填埋工程。
2.土地准备:对选定的填埋地进行清理、平整等预备工作,并确保填埋地的承载能力。
3.垃圾清运:将城市生活垃圾运输至填埋地,并按照规定的分类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4.垃圾填埋:将垃圾按照一定的深度进行填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异味和污染物的扩散。
5.垃圾封土:在每一层填埋完成后,对垃圾进行封土处理,同时加强填埋地的监控和管理。
6.填埋场建设:建设填埋场的管理楼、巡视道、安全设施等,确保填埋地的安全和顺利运行。
7.沼气利用:利用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行能源回收和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四、施工要求1.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资格和培训,并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
2.施工过程中,应设置相应的安全标志和警示牌,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工人和居民的人身安全。
3.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噪音、粉尘和振动的产生,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4.施工过程中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5.施工中应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填埋地的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
五、环境保护措施1.垃圾填埋场应与周边居民区、水源地、生态保护区等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对环境和居民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2.对填埋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填埋地的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
3.沼气收集利用系统应建设完善,并进行有效的沼气收集和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垃圾填埋场说明书
![垃圾填埋场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46ff6d7360cba1aa811da24.png)
目录目录 (I)1概述 (1)1.1工程概况 (1)1.2 设计原则与范围 (1)1.3设计依据 (2)2基础资料 (4)2.1 城市概况 (4)2.1.1 地理位置 (4)2.1.2 B县概况及城市性质 (4)2.1.3 城市规模与城市人口 (4)2.1.4 交通、通信与公共设施 (4)2.2 自然条件 (5)2.2.1 地形地貌 (5)2.2.2 工程地质 (5)2.2.3 地层 (5)2.2.4 河流水系 (6)2.2.5 气候 (6)3垃圾量预测 (8)4场址概况 (10)4.1 填埋场类型 (10)4.2 填埋场选址条件 (10)4.2.1 场址禁设地区 (10)4.2.2 场址比选与场址确定 (11)5总图布置 (14)5.1 设计内容 (14)5.2 设计原则 (14)5.3 场区布置方案及特点 (14)5.4 竖向布置 (15)5.5 道路运输 (15)5.6 绿化工程 (16)6卫生填埋库区工程 (17)6.1 填埋库容及使用年限 (17)6.2 防渗工程 (18)6.2.1填埋场防渗方式的选择 (18)6.2.2防渗方案比选 (18)6.2.3防渗方案的确定 (21)6.2.4水平防渗材料的锚固 (23)6.3 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 (23)6.3.1渗沥液产生量计算 (23)6.3.2渗沥液收集系统 (24)6.4 填埋气体收集导排及利用 (25)6.4.1堆体气体收集系统 (25)6.4.2填埋气体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26)6.5 防洪系统 (26)6.5.1 填埋场洪水计算 (26)6.5.2 排洪构筑物工程 (28)6.6 垃圾坝设计 (29)6.7 监测井 (30)6.8 填埋工艺 (30)6.8.1填埋总体工艺 (30)6.8.2垃圾填埋作业 (31)6.8.3对场底及靠近边坡作业要求 (32)6.9 填埋作业设备选择 (32)6.10 封场工程 (33)7 渗沥液处理工程 (35)7.1 处理工艺 (35)7.1.1工艺流程简图 (35)7.1.2工艺流程简述 (36)7.1.3主要单元预期处理效果一览表 (36)7.2 主要处理设备 (37)7.2.1调节池及预处理系统 (37)7.2.2一级反硝化硝化反应(A1/O1) (37)7.2.3二级反硝化(A2)反应 (39)7.2.4 MBR膜分离 (39)7.2.5 反渗透膜分离 (40)8环境保护与监测 (41)8.1 设计依据 (41)8.2 环境污染来源及污染物分析 (41)8.3 环境监测 (42)8.3.1大气监测 (42)8.3.2 地表水监测 (42)8.3.3渗漏扩散监测 (42)8.3.4噪声监测 (42)8.3.5 填埋堆体内气体产生监测 (43)8.3.6 蚊蝇监测 (43)8.3.7 环境监测设备与设施 (43)8.3.8 监测周期 (44)9工程效益分析 (45)9.1服务的有效性 (45)9.2环境与社会效益 (45)9.3 结论 (46)10附图 (47)11致谢 (48)12参考文献 (49)1 概述1.1工程概况名称:B县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主管单位:B县城管综合执法办公室。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c45569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c.png)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
为了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垃圾填埋场显得尤为重要。
本垃圾填埋场设计旨在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需求,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选址分析(一)地理位置选址位于城市郊区,距离市区约_____公里,交通便利,便于垃圾运输。
周边居民较少,减少了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二)地形地貌场地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填埋作业和设施布置。
场地周边有一定的自然坡度,有利于雨水排放。
(三)地质条件经过地质勘察,场地地质稳定,不存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
地下水位较低,减少了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四)水文条件附近无河流、湖泊等重要水体,且场地的土壤渗透性较低,能有效防止污水渗漏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
(五)气象条件该地区主导风向为_____,填埋场设置在城市下风向,减少了异味对城市的影响。
三、填埋场规模与服务年限(一)垃圾产生量预测根据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垃圾产生系数等因素,预测未来_____年内的垃圾产生量。
(二)填埋场规模根据垃圾产生量预测结果,确定填埋场的占地面积为_____平方米,总库容为_____立方米。
(三)服务年限本填埋场设计服务年限为_____年,能够满足城市在规划期内的垃圾处理需求。
四、填埋场布局与分区(一)填埋区划分将填埋场分为若干个填埋分区,按照填埋顺序依次使用,便于管理和控制填埋作业。
(二)作业道路布置设置专门的垃圾运输道路和填埋作业道路,保证车辆通行顺畅,提高作业效率。
(三)渗滤液收集与处理设施布置在填埋场底部设置渗滤液收集系统,将渗滤液收集到调节池,然后进行处理。
处理设施布置在填埋场附近,便于管道连接和运行管理。
(四)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设施布置设置填埋气体收集系统,将气体收集后进行处理和利用。
利用设施布置在填埋场周边,减少气体输送距离。
五、填埋工艺(一)填埋作业流程垃圾运输车辆进入填埋场后,经过称重计量,在指定区域卸料。
卫生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卫生填埋场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bc1262471fe910ef02df855.png)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覃练专业班级:环工1202 指导教师:陈水平,杨列工作单位: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题目: S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艺方案设计初始条件:一、设计任务及目的1.任务:完成D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2.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城市垃圾填埋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巩固教学中所学知识,并学会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二、设计规模服务人口6、7、8、9、10、11、12万人,现状垃圾产量1.2.人,人口增长率5%,垃圾容重量4003,服务年限15年。
(一)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根据生活垃圾成分现状表,将垃圾中的橡胶塑料、纸类、纤维、竹木、玻璃陶瓷和金属全部回收利用。
(2)垃圾压实密度取值为9003。
(3)由于垃圾中的含水率太高,故在垃圾填埋之前将其在固定垃圾堆放场地堆放4~5天,待垃圾含水率降至35%以后,再运往填埋场地进行填埋。
(4)覆土体积取垃圾体积的1/4。
三、设计条件1.气象资料1)气温平均气温在14℃,极端最低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41.0℃。
2)降水年平均降水量692.3毫米,最大降雨量162.4毫米,最低降雨量为411.7毫米。
3)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为1495.9毫米4)风向风速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2.填埋库区场址概况:填埋场库区周围汇水面积0.82。
场底表土厚度0.8~4.8m 不等,平均2.2m。
土壤渗透系数为9×10-4m。
场址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0.8m。
3.填埋场渗滤液必须经过处理,出水水质必须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16889-2008)中的一级标准,填埋场2公里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紧挨填埋场有水、电源及公路。
4. S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地形图。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一、设计工作量1.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包括设计手册,技术规范,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资料。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0104d3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b.png)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设计单位:______________设计人员:______________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编写时间:______________1.前言1.1 背景和目的1.2 本说明书的范围2.环境影响评价2.1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2.2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步骤2.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要求3.场地选址和规划3.1 场地选址原则和要求3.2 场地规划设计的考虑因素3.3 设计图纸和说明书4.工程建设4.1 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目标4.2 垃圾填埋场的具体设计要求4.2.1 垃圾填埋场的类型和布局 4.2.2 人员设施和建筑物设计4.2.3 垃圾填埋设备和工艺选择4.2.4 外部设施和配套工程设计5.环境保护措施5.1 垃圾填埋场的环境保护目标和要求 5.2 土地利用和土地复垦设计5.3 水资源保护设计5.4 大气环境保护设计5.5 噪音和振动控制设计5.6 生态保护设计6.安全管理6.1 安全管理的原则和目标6.2 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6.3 灾害事故防治措施6.4 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7.运营和监测7.1 运营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7.2 运营设备和工艺流程7.3 监测方案和监测结果分析7.4 运营报告和改进措施8.结束语附件:附件1.场地选址图纸附件2.垃圾填埋场设计图纸附件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附件4.安全管理规程附件5.运营监测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从而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土地复垦:对填埋场用地进行整治和恢复,使其重新回归农田或其他合理用途。
3.应急预案: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为保护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而制定的应急应对计划。
4.监测方案:对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的计划和方法。
5.环境保护措施:在垃圾填埋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的各项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常德市垃圾填埋场设计计算说明书
![常德市垃圾填埋场设计计算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040d1dc76eeaeaad1f330c9.png)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 常德市垃圾填埋场设计计算说明书院系:地球与环境学院专业班级:环境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地球与环境学院院系环境工程教研室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设计题目常德市垃圾填埋场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技术参数1、设计常德市垃圾填埋场,人口15万2、人口机械增长率,1.53%;自然增长率1.02%3、垃圾压实密度,0.6kg/ m34、生活垃圾人均日产量,1kg/(人*天)设计要求1、确定填埋场厂址2、确定填埋场库容、种类等参数3、设计渗滤液、填埋气收集系统及处理处置方式工作量1、设计说明书一份2、垃圾填埋场平面设计图一张3、垃圾填埋场气、液收集系统布置图一张4、垃圾填埋场剖面图一张工作计划1、周一、周二收集资料2、周三,设计报告书书写3、周四,图纸绘制4、周五,整理与总结参考资料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2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建标[2001]101号”文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学生姓名:课程设计题目:常德市垃圾填埋场设计计算说明书指导教师评语:成绩:评语人: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1)一、设计原则 (1)二、设计编制依据 (1)三、项目背景 (2)四、设计的主要内容 (2)第二章区域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3)第一节自然地理 (3)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5)第三章垃圾填埋场选址和总体设计 (9)第一节垃圾填埋场选址 (9)一、填埋场的选址原则 (9)二、本设计场址的选址 (10)第二节工程建设规模总体设计 (11)一、填埋场类型和填埋方式 (11)二、服务面积及垃圾产量 (11)三、库容 (12)五、覆盖厚度 (13)第三节填埋场主体工程和辅助设施 (13)一、堤坝填筑 (13)二、防渗系统 (14)三、导气系统 (17)第四章填埋作业工艺 (18)第五章渗滤液处理工程 (20)第一节垃圾渗滤液特征 (20)第二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 (21)一、渗滤液的产生量 (21)二、调节池容积的计算 (21)三、渗滤液处理工艺 (22)第六章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 (23)一、填埋气体的主要组成 (23)二、填埋气体收集方式 (23)三、冷凝液收集和排放 (23)四、气体输送系统 (24)五、填埋气体的利用 (24)六、设计概要 (24)第七章配套工程 (24)第八章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 (26)第一节环境保护 (26)第二节环境监测 (27)第九章封场工程 (28)第十章小结 (29)第一章概述一、设计原则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作为城市环境治理项目,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场址、处理工艺,严格控制产生二次污染,防止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垃圾填埋场计算书
![垃圾填埋场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e02d9d629ec3d5bbfd0a74c9.png)
某地470t/d垃圾填埋场设计计算书1、垃圾产生量、垃圾填埋量的计算该填埋场的服务人口在2014年月45.82万人,在服务期限内的人口增长如下计算。
设垃圾清运率为95%,则垃圾产生量和处理量如下表。
本工程人均垃圾产量取值0.95〜1.05千克/天•人,人口预测及垃圾产生量预测见表服务面积人口采用下式计算:A 二代(1 P)n式中:An——第n年的服务人口数,人Ao——初始服务人口数,人P——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之和(根据城市人口调查情况,本次设计中取0.20%)n 第n年,年表6垃圾产生量和处理量预计年份服务区人口数量(万人)人均垃圾产量(kg/d.Cap)日垃圾产生量(t)清运率(%)填埋处理量(t/d)2014 45.82 0.95 435.29 95 413.532015 45.91 0.95 436.15 95 414.352016 46.00 0.95 437.02 95 415.182017 46.10 0.95 437.89 95 416.012018 46.19 0.95 438.77 95 416.842019 46.28 0.95 439.64 95 417.682020 46.37 1.00 463.73 95 440.542021 46.47 1.00 464.65 95 441.422022 46.56 1.00 465.58 95 442.312023 46.65 1.00 466.51 95 443.182024 46.74 1.00 467.45 95 444.072025 46.84 1.00 468.38 95 444.962026 46.93 1.00 469.32 95 445.852027 47.03 1.05 493.77 95 469.082028 47.12 1.05 494.76 95 470.002、垃圾填埋场库容和垃圾填埋面积的计算2.1垃圾填埋场库容需求量计算本工程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为填埋,由工程服务区域内垃圾产量的预测结果,填埋场库容需求量计算如下表。
垃圾填埋场计算内容
![垃圾填埋场计算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02611bbd0d233d4b14e69e3.png)
2.3 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率 我国中小城市的人均垃圾产量一般在 1.0~1.3kg/人.d 左右,主要与城市
性质、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消费习惯、城市气候特征、城市燃气使用等因素 密切相关。选择***~***年,人均垃圾日产率按照 1.*kg/d 计算。
1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通根保1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0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体2资2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写5交、卷重底电保要。气护设管设装备线备置4高敷、调动中设电试作资技气高,料术课中并3试、中件资且卷管包中料拒试路含调试绝验敷线试卷动方设槽技作案技、术,以术管来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 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 常德市垃圾填埋场设计计算说明书院系:地球与环境学院专业班级:环境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地球与环境学院院系环境工程教研室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设计题目常德市垃圾填埋场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技术参数1、设计常德市垃圾填埋场,人口15万2、人口机械增长率,1.53%;自然增长率1.02%3、垃圾压实密度,0.6kg/ m34、生活垃圾人均日产量,1kg/(人*天)设计要求1、确定填埋场厂址2、确定填埋场库容、种类等参数3、设计渗滤液、填埋气收集系统及处理处置方式工作量1、设计说明书一份2、垃圾填埋场平面设计图一张3、垃圾填埋场气、液收集系统布置图一张4、垃圾填埋场剖面图一张工作计划1、周一、周二收集资料2、周三,设计报告书书写3、周四,图纸绘制4、周五,整理与总结参考资料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2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建标[2001]101号”文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学生姓名:课程设计题目:常德市垃圾填埋场设计计算说明书指导教师评语:成绩:评语人: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1)一、设计原则 (1)二、设计编制依据 (1)三、项目背景 (2)四、设计的主要内容 (2)第二章区域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3)第一节自然地理 (3)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5)第三章垃圾填埋场选址和总体设计 (9)第一节垃圾填埋场选址 (9)一、填埋场的选址原则 (9)二、本设计场址的选址 (10)第二节工程建设规模总体设计 (11)一、填埋场类型和填埋方式 (11)二、服务面积及垃圾产量 (11)三、库容 (12)五、覆盖厚度 (13)第三节填埋场主体工程和辅助设施 (13)一、堤坝填筑 (13)二、防渗系统 (14)三、导气系统 (17)第四章填埋作业工艺 (18)第五章渗滤液处理工程 (20)第一节垃圾渗滤液特征 (20)第二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 (21)一、渗滤液的产生量 (21)二、调节池容积的计算 (21)三、渗滤液处理工艺 (22)第六章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 (23)一、填埋气体的主要组成 (23)二、填埋气体收集方式 (23)三、冷凝液收集和排放 (23)四、气体输送系统 (24)五、填埋气体的利用 (24)六、设计概要 (24)第七章配套工程 (24)第八章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 (26)第一节环境保护 (26)第二节环境监测 (27)第九章封场工程 (28)第十章小结 (29)第一章概述一、设计原则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作为城市环境治理项目,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场址、处理工艺,严格控制产生二次污染,防止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本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 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从当地垃圾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兼顾垃圾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利用,搞好能源转化,提高利用率,减少占地,逐步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走符合国情的路子。
根据国家的垃圾处理技术政策,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寻求垃圾处理的技术和模式,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配套技术。
3. 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改进及完善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为环卫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4. 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量力而行、留有余地、务求实效。
二、设计编制依据1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2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建标[2001]101号”文4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7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2349-90)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11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1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1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14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5 《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039-1995)16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三、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日渐增加。
而目前市内还没有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工程措施,基本上所有的垃圾都是简易堆放处理,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卫生要求远达不到环境法规的卫生标准。
这些简易的垃圾堆放场已经造成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
表现在:一,垃圾露天堆放,散发阵阵恶臭,污染大气环境,周围几平方公里的地方都可以闻到,严重影响景观。
二,垃圾无隔离措施,其产生的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和周围的地表水,极大地威胁居民的健康。
三,污染周围的土壤,使土壤失去应有的功能。
城市的经济持续增长,人口数量在上升,消费物品也在增加。
若不处理对垃圾无害化处理,将引发重大的灾难,故建立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工程。
四、设计的主要内容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平面布置(选址和场区总体设计等等),填埋工艺,防治工程,渗滤液收集导排工程,渗滤液处理工程,地下水、地表水导排处理工程,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设计,环境监测设计,封场工程,辅助工程(如绿化、道路等),设备选型,二次污染防治设计,经济分析等等。
第二章区域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第一节自然地理1、地理位置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东北端。
常德市东据西洞庭湖,与益阳市的南县、沅江市湖汊交错;西倚湘西山地,与蜿蜒在张家界市慈利县、永定区及怀化市沅陵县的武陵山脉相承;北枕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宜昌市五峰县的山地以及荆州市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的平原相连;南抵资水流域,乌云山脉是常德市与益阳市资阳区、桃江县、安化县之间的分水岭。
常德最北端在石门县壶瓶山镇桐木山村(北纬30°07′53″),最南端在桃源县西安镇薛家冲村(北纬28°24′31″),最西端在国营东山峰,最东端在汉寿县百禄桥乡烟包山园艺(东经112°17′52″)。
市境东西极宽174.6公里,南北极长187.2公里,常德市总面积18190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及地质常德市西北部属武陵山系,多为中低山区;中部多见红岩丘陵区;其间也出地形地貌。
常德地貌大体构成是“三分丘岗、两分半山、四分半平原和水面”。
山地面积677.61万亩,占常德市土地总面积的24.8%,平原面积978.98万亩,占总面积的35.9%,水面220.76万亩,占8.1%,丘陵岗地853万亩,占总面积的31.2%。
现断块隆起山(如太阳山)和蚀余岛状弧形山(如太浮山);东部为沅、澧水下游及洞庭湖平原区;西南部为雪峰山余脉,组成中山区。
由此构成区内南、北高,中间低,两山夹一凹的基本地貌轮廓。
常德市地貌的形成,自远古代武陵运动以来,已经受多次构造运动。
远古代末,市境为一广阔的古海槽,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武陵山区随江南古陆上升,海水退出。
此时,常德、临澧、石门等县成为陆地。
印支运动,使全区海水全部退出,基本上结束海相沉积的历史。
燕山运动,奠定了区内地貌轮郭的基础骨架,大致和今日相仿。
新构造运动对现在地形影响最大,使西部地区继续上升,导致侵蚀作用强烈,形成构造地貌。
中部常、桃盆地上升微弱或稳定,引起强烈的堆积和微弱的侵蚀、剥蚀、形成流水地貌;东部地区间歇沉陷,湖积盛行,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形成湖积~人为地貌和生物地貌。
常德市整个地势由西向东部倾斜,地貌类型呈中山,中低山或山原,低山~侵蚀剥蚀丘陵,岗地-流水堆积平原和湖积围是平原的顺序展布。
常德市有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515座(澧县1座、石门县469座、桃源县45座),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43座,最高峰壶瓶山标高2098.7米。
3 河流水系沅江又称沅水,是中南省份湖南的第二大河流,分南北两源,南源龙头江,源自贵州省都匀的云雾山,北源重安江,源自贵州省麻江县平月间的大山,两源汇合后称清水江,至銮山入湖南省芷江县,东流至黔城与潕水汇合处称沅江,流经会同、洪江、中方、溆浦、辰溪、泸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县市,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
干流全长1033公里(湖南568公里),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其中位于湖南省5106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93.3亿立方米。
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干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为主,北源源于湖南省桑植县杉木界,中源源于桑植县八大公山东麓,南源源于湖南永顺县龙家寨,三源于桑植县南岔汇合后东流。
沿途接溇水、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津市市小渡口注入洞庭湖。
干流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18496平方公里(湖南1550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31.2亿立方米。
4、水文与气象常德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
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热量丰富,雨量丰沛,春温多变,夏季酷热,秋雨寒秋,冬季严寒。
常德市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无霜期272天,适宜水稻、棉花、油料等作物生长。
由于受地形影响,该地气候呈现非地带规律。
西部山区,东部比西部略低,石门东山峰农场年平均气温9.2℃,而石门等澧水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16.8℃。
中部丘陵区、太浮山与太阳山对峙形成向北敞开的簸箕形盆地,致使临澧、桃源一带冬季易受冷空气袭击。
平原区安乡县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常德属于中国经济中部崛起重心地带,位于泛珠江三角洲和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域结合部,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黄金地段。
常德市形成了烟草、铝业、电力、食品、纸业、纺织、机械、建材、医药、电子等主导的产业,已建成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津市工业园等11个县级工业园区。
2012年常德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常德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
2013年常德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64.9亿元,增长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