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对比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测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1期2019年2月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enan College of Finance&Taxation
Vol.33.No.1
Feb.2019
中部六省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对比分析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测算
汪彩玲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2.河南大学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外贸在地区经济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分别构造了出口和进口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采用2012年中部六省42部门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了外贸对六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进口和出口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都较小,中部五省(除湖北外)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小于5%,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小于2%。
这需要各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大外贸在地区经济中的作用,提高外贸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中部经济;投入产出法;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793(2019)01-0060-09
—、弓I言
自中国加入WT0以来,随着对外贸易规模逐步扩大,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外贸对一国经济增长显著的推动作用无论从经验证据或是国际贸易理论都非常显著⑴。
对于地区经济来讲,对外贸易的贡献也越来越大⑵。
合理准确地测算外贸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对于正确认识外贸和制定合理的外贸政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政策,而中部六省的外贸依存度在2013年均小于15%,如何发挥外贸的作用,让其成为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到目前为止,如何正确地测算外贸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没有达成共识。
常用的测算方法大体可分为4类。
一是支出法恒等式⑷。
支出法恒等式即在恒等式基础上计算各组成部分对GDP和GDP增长的贡献。
按照研究脉络又可分为净出口法、出口总量法、进口分解法⑶。
这种方法计算公式简单、易于理解,但也存在诸多缺陷,如只能测算净出口或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无法计算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忽略了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二是改进的支出法恒等式。
针对支出法恒等式的缺陷,林毅夫和李永军⑵建立了由投资、消费、进口和恒等式组成的联立方程模型,测算了出口对GDP的贡献,其好处在于方法简单且数据易于获取,但也存在很多难以解释和克服的问题。
三是生产函数法。
生产函数法从供给角度出发,通过出口对生产效率的提高作用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来反映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但这种方法在测算数据方面存在问题,不能准确测算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四是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是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这种方法将进出口与整个经济系统联系起来,在计算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时既包括直接影响,也包括间接影响。
汪彩玲⑷在沈利生⑸的研究基础上,结
[收稿日期]2018-12-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TJ036)
[作者简介]汪彩玲(1979-),女,河南新郑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统计学博士,河南大学统计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统计分析。
合易行健等⑹的模型分析,构建了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来测算外贸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中部六省外贸的描述性分析
表1为2000-2014年中部六省出口占GDP的比例数据。
从纵向上来看,河南省出口占GDP比例从2000年的2.45%上升到2014年的6.92%,14年间上升了4.47个百分点;山西省出口占GDP比例从2000年的5.48%上升到2004年的9.18%后,又回落到2006年的6.65%,之后两年再上升到8%以上,于2009年又猛然降至2.64%,然后又缓慢升至2014年的4.3%;湖北省出口占GDP比例从2000年的4.25%缓慢升至2008年的6.93%,然后略有波动,直至2014年的5.7%;湖南省出口占GDP比例从2000年的3.85%上升至2006年的5.28%,之后下降至2009年的2.87%,后又上升至2014年的4.55%;江西省出口占GDP比例从2000年的4.95%下降至2002年的3.55%,之后缓慢上升,到2014年达到12.51%;安徽省出口占GDP比例从2000年的6.2%下降至2002年的5.77%,之后基本处于上升趋势,于2014年达到9.28%o
表12000-2014年中部六省出口占GDP比例数据表
年份
出口占GDP比例(%)
河南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2000 2.45 5.48 4.25 3.85 4.95 6.20 2001 2.57 5.91 3.63 3.79 3.95 5.82 2002 2.91 5.83 3.93 3.58 3.55 5.77 2003 3.59 6.47 4.48 3.81 4.44 6.46 2004 4.049.18 4.97 4.54 4.78 6.85 2005 3.90 6.72 5.56 4.65 4.947.95 2006 4.28 6.65 6.26 5.28 6.228.92 2007 4.288.11 6.53 5.257.199.11 2008 4.17&64 6.93 5.057.768.91 2009 2.58 2.64 5.15 2.87 6.57 6.03 2010 3.09 3.47 6.04 3.369.61 6.80 2011 4.53 3.13 6.26 3.2512.107.21 2012 6.32 3.65 5.40 3.5912.249.81 2013 6.82 3.91 5.56 3.7312.169.10 2014 6.92 4.30 5.70 4.5512.519.28
注:此处的出口数据为货物岀口;数据来源于中部六省2001-2015年各年统计年鉴
图12000-2014年中部六省出口占GDP比例图
从图1可以看出,在横向对比上,河南省岀口占GDP比例从2008年以前的最后1名上升至2014年的第3名。
山西省出口占GDP比例从2009年以前的名列前茅,突然降至最后1名。
湖北省出口占GDP 比例在中部六省中一直居于中间水平,湖南省出口占GDP比例一直排名靠后。
而江西省出口占GDP比例从2008年以前的排名居中,到2009年以后一直位居第1名。
安徽省的出口占GDP比例2008年以前与山西省交替排名第1,而后一直排在江西省后面,位列第2O
表2是2000-2014年中部六省进口占GDP的比例数据。
从纵向上来看,中部六省的进口占GDP比例基本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具体来说,河南省进口占GDP比例从2000年的1.28%±升到2014年的4.51%,上升了3.23个百分点;山西省进口占GDP比例从2000年2.34%—直上升至2007年的6.25%,后又下降至2014年的3.52%;湖北省进口占GDP比例从2000年的2.80%缓慢上升至2005年的5.81%,后又缓慢下降至2014年的3.51%;湖南省进口占GDP比例自2000年以来都非常平稳,从2000年的2.00%到2014年的2.50%,一直在2%~3%波动;江西省进口占GDP比例从2000年的1.76%上升至2008年的5.93%,后又起伏下降至2014年的4.19%;安徽省进口占GDP比例从2000年的3.35%上升到2007年的7.34%,后又波动下降至2014年的5.24%。
从图2可以看出,在横向对比上,河南省进口占GDP比例2007年以前一宜在中部六省垫底,到2008年首次超过湖南省,2013年和2014年排名升至第2。
山西省进口占GDP比例一直位于中部六省中间。
湖北省进口占GDP比例从2006年的第2名慢慢降至2014年的倒数第2名,仅排在湖南省之前。
湖南省进口占GDP比例一直比较平稳,从刚开始的第4、第5名到2011年以后降至最后1名。
江西省进口占GDP比例一直位于中部六省中间。
安徽省进口占GDP比例基本上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1。
表22000-2014年中部六省进口占GDP比例数据表
年份
进口占GDP比例(%)
河南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2000 1.28 2.34 2.80 2.00 1.76 3.35 2001 1.61 1.90 3.59 2.17 1.87 3.41 2002 1.49 2.28 3.48 2.15 2.17 4.06 2003 2.09 2.34 4.14 2.82 3.01 6.07 2004 2.36 3.07 4.97 3.43 3.68 5.69 2005 2.02 3.84 5.81 2.80 3.29 6.02 2006 2.04 4.00 5.50 2.34 4.047.06 2007 2.25 6.25 5.33 2.55 5.287.34 2008 2.63 4.81 5.33 2.50 5.937.13 2009 2.14 5.31 3.75 2.44 4.83 4.58 2010 2.13 5.80 4.81 2.84 5.87 6.50 2011 3.16 5.37 4.50 2.99 5.32 6.02 2012 4.70 4.18 3.50 2.66 4.05 4.61 2013 4.54 3.81 3.30 2.60 3.69 5.60 2014 4.51 3.52 3.51 2.50 4.19 5.24注:此处的进口数据为货物进口;数据来源于中部六省2001-2015年各年统计年鉴
图22000-2014年中部六省进口占GDP比例图
三、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方法
本部分采用汪彩玲⑷的方法,构建既分离岀进口产品又分离出流入产品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见 表3),以分别考察出口和进口对地区GDP 的拉动作用。
表3地区投入产出简化表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
进口国内省外流入总产出
1 ,2,…,n
最终消 费支出资本形 成总额
出口
国内省 外流出
中间投入1,2,…,n
Xij
C I EX OF IM IF X
增加值
V,总投入
X,
(一)拆分地区投入产出表
■
在地区投入产出简化表基础上,首先求岀进口系数,然后将某省产品与进口产品进行分离,还要将省
内产品中的调入产品与省内生产的产品进行区分。
1. 计算进口系数
进口系数叫=进口 /国内总要求,国内总需求是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合计。
2. 分离进口产品
令勺为各产品的中间投入金额,则进口产品中间投入x«=Xij xm io 省内产品站的中间投入为对=
x :j - X[j x m i0
3. 计算调入系数
调入系数Z :=调入/国内总需求。
调入产品中间投入x 鲁=七xz,,将进口产品和调入产品分离后的 中间投入X 。
= x° +
+ o
拆分后的地区投入产出表如表4所示。
表4拆分后的地区投入产出表
中间使用
最终使用
进口
国内省占产屮 外流入忌广宙
1 ,
2 ,…,n
最终消 费支岀资本形 成总额
出口
国内省 外流出
合计
省内中间1,2,• 投入
•,n D Xij
cr
V
EX :OF,Y :x,
进口 1,2,・中间投入
•,n M Xij
c :
ir EX,OF :
Y,
IM :
省外流入1,2,・ 中间投入
• ,n Cf i-
EXf OF]
OF,
增加值Vj 总投入
Xj
(二)构建模型测度进出口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1.出口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模型
首先建立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关系式X=A d X+Y d o 其中,A°为中间投入系数矩阵,X 为总产出,Y° 为本地最终需求。
最终需求加总之后就是某省增加值。
Y D =C D +I n + EX d ,由以上可得X = (I-A d )-'
Y d=(I-A d)-1(C d+I d+EX d),岀口带来的总产出即为X ex=(I-A d)-1EX d0令A v为增加值对角矩阵,即对角线元素为各部门增加值占该部门总投入的比例。
最终需求Y可表示为Y=A V X=A V X C+ A v X,n+A v X ex,则出口对GDP形成的贡献为su:囂$;),令V EX=A v X EX,vr为其元素,则出口对i行业
ex
带来的贡献率为*。
2.进口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模型
D M
设省内各行业的投入系数为*=务,则X器=%xX i5进口产品的投入系数为叫=話,则X#=叫X
Z
IM,;调入产品的投入系数为Z»=头则边=Z»xZ,o代入列项平衡关系式可以得到X,=就+机+科+ Vj,上式可转化为Xj=2dijX:+2叫IM;+2z$Zi+Vj,写成矩阵形式为D t X+E t M+F t Z+V=X,即X= (I-D t)_1E t IM+(I-D t)_1F t Z+(I-D t)_1v=x1m+x z+x v o
其中,X"=(1-d t)-'e t im是进口产品用于投入时引起的总投入;x'=(I-D t)-]F t Z是调入产品用于投入时引起的总投入;xv=(i-d t)-!V是初始投入引起的总投入。
各部门单位投入产生的增加值为Av,则进口产品投入产生的增加值为A V X'M=A V(I-D t)-'E t IM0由此推算出进口对GDP的贡献率为。
由于各部门增加值的合计等于各部门最终需求的合计,也就是等于一省的GDP,因而上/A y IM、
式也可以表述为一,由此式即可算出进口对GDP的贡献率。
四、中部六省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对比分析
(一)对投入产出表的处理和说明
我国投入产出表每5年编制1次,2012年的投入产岀表为目前最新数据。
因此,本研究采用2012年的投入产岀表进行分析。
在中部六省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中,由于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3个省份的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这一部门的总产出为0,不便于计算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而特将这一部门与“煤炭采选产品”合并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产品”。
为了比较方便,笔者将中部六省的42部门投入产岀表均按此合并为41部门投入产出表。
然后依据前述计算方法推算出2012年出口与进口对各省GDP的贡献。
在中部六省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中,湖北省在编制地区投入产岀表时,其各行业国内省外流出和国内省外流入均为0,这意味着它未将国内省外流出从出口中分离出来,未将国内省外流入从进口中分离出来,这样其投入产出表中出口一栏的数据应为出口与国内省外流出的合计,进口一栏数据应为进口与国内省外流入的合计。
(二)进出口对各地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根据前述公式,利用2012年中部六省投入产出表计算岀总的出口对各省GDP的贡献率及分行业的商品出口对该行业带来的贡献率,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岀,湖北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率为17.70%,高于其他5省。
这主要是因为湖北省在编制地区投入产出表时,未将国内省外流出从出口中分离出来,因而测算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包含了国内省外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其他5省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是河南省(2.62%)、山西省(1.99%)、湖南省(1.52%)、江西省(4.93%)、安徽省(3.65%)。
可以看出,江西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湖南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小。
从行业角度来看,河南省对经济增长贡献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37.65%),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8.22%),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5.86%),批发和零售(5.51%),纺织品(4.47%)。
山西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排名前5位的行业是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62%),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业(4.58%),专用设备(4.57%),金属矿采选产品(4.43%),通讯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4.08%)o湖北省对经济增长贡献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通讯设备、
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53%),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49.74%),其他制造产品(47.55%),非金属矿和其他矿采选产品(45.91%),纺织品(39.22%)。
湖南省对经济增长贡献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9.36%),仪器仪表(7.06%),其他制造产品(6.77%),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6.16%),纺织品(5.03%)。
江西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20.26%),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17.94%),电气机械和器材(12.52%),纺织品(12.08%),非金属矿物制品(10.33%)。
安徽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21.03%),纺织品(17.83%),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14.88%),木材加工品和家具(13.27%),仪器仪表(9.53%)。
从总体上看,中部六省外贸出口产品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大体上集中在通信设备、金属矿采选和冶炼、仪器仪表、纺织品的出口上。
表5中部六省商品出口对各行业增加值的贡献率
部门序号---------------------------注如
河南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01 1.660.3924.650.96 2.49 1.98
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产品02 1.98 3.1722.41 1.84 5.85 2.43
金属矿采选产品03 1.89 4.4324.53 2.76 4.89 2.12
非金属矿和其他矿采选产品04 1.65 3.0245.91 1.25 3.89 2.70
食品和烟草05 1.090.7534.27 1.15 2.19 1.18
纺织品06 4.47 1.6839.22 5.0312.0817.83
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07 5.860.3715.249.3620.2621.03
木材加工品和家具08 2.310.4330.58 3.797.0613.27
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09&22 1.1723.77 1.748.1114.88
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10 1.87 4.5822.87 1.21 4.30 2.32
化学产品11 4.33 3.7734.82 2.44 6.09 6.46
非金属矿物制品12 1.64 3.147.11 1.5910.33 5.02
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13 2.10 4.6221.96 2.78 5.50 3.70
金属制品14 2.200.442&04 4.75 5.427.38
通用设备15 1.13 1.9034.29 1.87 4.12 5.47
专用设备16 1.24 4.5722.72 1.03 2.76 4.17
交通运输设备17 1.28 1.4014.62 3.24 5.67 6.72
电气机械和器材18 3.840.7514.20 3.6312.52 5.12
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1937.65 4.0853.00 6.1617.948.16
仪器仪表20 3.060.332&407.06 3.979.53
其他制造产品21 2.930.9047.55 6.77 5.31 6.62
废品废料22 3.17 3.7226.23 2.41 6.69 3.50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23 2.39 2.4849.74 2.27 5.68 4.58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24 2.19 1.7979 1.77 5.68 2.87
燃气生产和供应250.74 1.25 3.350.670.580.92
水的生产和供应26 1.49 1.26&220.80 3.96 1.65
建筑270.290.06 1.090.070.090.04
批发和零售28 5.51 1.60&70 1.86&70 5.2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29 2.19 1.457.28 1.25 5.29 3.61
续表
部门序号-
岀口贡献率(%)
河南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住宿和餐饮30 1.910.947.160.63 3.44 2.9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310.97 1.48 3.660.68 1.88 1.44
金融32 1.35 2.0612.010.94 3.98 2.57
房地产330.360.58 1.970.270.770.76
租赁和商务服务34 2.72 1.5311.64 1.27 4.81 2.53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35 1.380.07 3.100.34 1.630.8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360.250.12 2.420.160.570.14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370.63 1.25 6.070.66 2.93 2.04
教育380.170.07 1.790.080.950.16
卫生和社会工作390.000.000.030.040.020.03
文化、体育和娱乐400.620.10 1.870.42 1.07 4.22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410.050.01 6.300.040.580.05
总贡献率 2.62 1.9917.70 1.52 4.93 3.65
2.进口对GDP增加值的贡献率
根据前述公式利用2012年中部六省投入产出表计算出总的进口对各省GDP的贡献率及分行业的商品进口对该行业带来的贡献率,具体如表6所示。
表6中部六省商品进口对各行业增加值的贡献率
部门序号
进口贡献率(%)
河南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010.710.70 6.490.280.300.55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产品020.79 1.9616.220.66 1.240.44金属矿采选产品03 3.157.1417.76 3.73 3.78 2.90非金属矿和其他矿采选产品04 1.17 1.1910.350.79 1.540.70食品和烟草05 1.24 1.0310.710.430.720.85纺织品06 1.14 1.7314.340.520.66 1.14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07 1.03 2.4119.620.630.770.94木材加工品和家具08 1.02 1.7412.310.580.770.94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09 1.74 2.0426.08 1.16 1.91 1.46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100.98 1.4555.660.190.530.60化学产品11 1.26 1.6123.540.83 1.51 1.32非金属矿物制品12 1.13 1.6429.3750.95 1.45 1.10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13 2.8010.8026.62 4.98 5.73 6.01金属制品14 1.54 6.8222.15 2.03 4.66 1.99通用设备15 1.94 4.6515.71 2.13 6.53 1.98专用设备16 2.04 5.1314.10 2.28 5.30 2.33交通运输设备17 1.81 3.7415.62 2.15 2.68 1.77电气机械和器材18 2.78 4.5517.48 1.82 5.03 1.93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1910.04 2.5310.71 1.2513.58 2.04
续表
部门序号-
进口贡献率(%)
河南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仪器仪表20 6.47 1.5712.75 1.669.14 2.34
其他制造产品21 3.16 3.0121.240.83 5.61 2.96
废品废料22 1.500.969.690.95 1.58 4.50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23 1.63 5.4611.55 4.98 4.75 1.5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240.81 1.6037.173 2.030.830.55
燃气生产和供应25 1.780.9855.441 2.130.580.08
水的生产和供应260.98 1.6215.129 2.280.800.24
建筑27 1.27 4.7420.394 2.15 2.10 1.12
批发和零售280.220.11 3.969 1.820.910.1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29 1.060.7123.218 1.250.920.29
住宿和餐饮300.880.559.650 1.660.660.69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31 1.340.39&9180.42 1.800.71
金融32 1.140.29 4.9890.400.610.39
房地产330.250.14 3.9490.150.160.21
租赁和商务服务340.800.4514.4260.300.910.7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35 1.210.5513.9700.52 1.09 1.3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360.730.497.8440.160.670.98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37 2.290.57 4.0110.290.680.61
教育380.360.217.1900.160.380.53
卫生和社会工作390.81 1.3212.3770.49 1.20 1.86
文化、体育和娱乐40 1.420.647.5790.480.710.40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41 1.090.338.3010.200.370.31
总贡献率 1.32 1.9313.790.92 1.82 1.14
由表6可知,湖北省商品进口对增加值的贡献率最高,达13.79%,这主要是因为湖北省在编制地区投入产出表时未将国内省外流入从进口产品中分离岀去(与出口贡献率类似)。
其余5省进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排名由高到低分别为山西省(1-93%)、江西省(1.82%)、河南省(1.32%)、安徽省(1.14%)、湖南省(0.92%)o
从行业角度来看,河南省进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10.04%),仪器仪表(6.47%),其他制造产品(3.16%),金属矿采选产品(3.15%),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2.8%)。
山西省进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10.8%),金属矿采选产品(7.14%),金属制品(6.82%),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5.46%),专用设备(5.13%)。
湖北省进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55.66%),燃气生产和供应(55.4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37.17%),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26.62%),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26.08%)。
湖南省进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4.9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4.98%),金属矿采选产品(3.73%),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28%),专用设备(2.28%)。
江西省进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13.58%),仪器仪表(9.14%),通用设备(6.53%),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5.73%),其他制造产品(5.61%)。
安徽省进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6.01%),废品废料(4.5%),其他制造产品(2.96%),金属矿采选产品(2.9%),仪器仪表(2.34%)o
从行业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中部六省进口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行业大都集中在金属矿采选加工
和制品、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等3个行业。
五、研究结论与存在问题
笔者利用2012年中部六省投入产岀表构建外贸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方法,分别测算了中部六省进口和出口分别对本省经济增长的贡献。
与传统方法相比,利用投入产出表构建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外贸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最准确的测算方法。
测算结果显示,中部六省进口和出口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都较小,除湖北省外的中部5个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小于5%,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小于2%。
从行业角度来看,中部六省商品出口对各行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各不相同,但大体集中在通信设备、金属矿采选和冶炼、仪器仪表、纺织品的出口上。
进口对各行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表现也不一致,但大体集中在金属矿采选加工和制品、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等3个行业里。
笔者认为,中部六省需要加大外贸的作用,提高外贸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特别要在外贸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排名前5的行业上下工夫,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在对投入产岀表进行处理时,未区分加工贸易和非加工贸易,进而构造区分加工贸易和非加工贸易的地区投入产出表。
另外,湖北省的投入产出表国内省外流入和国内省外流出列项均为0,无法区分出口和进口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因而笔者在计算湖北省外贸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时,无法单独计算岀口和进口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未来会进一步收集数据进行更为精细的测算。
参考文献:
[1]沈利生.“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评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4):139-151.
[2]林毅夫,李永军.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需求导向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3(7):779-794・
[3]彭莉,黄国华.如何客观评估外贸对我国经济的贡献[J].调研世界,2015(8):46-49.
[4]汪彩玲.基于投入产出的外贸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方法探讨[J].经济统计学(季刊),2017(1):157-16&
[5]沈利生,吴振宇.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67-78.
[6]易行健,袁申国,戴艳娟.外贸对广东经济增长与GDP形成的贡献测算:2001-2012[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4):
82-91.
[责任编辑:杨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