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化城乡美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途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9.15.008
“互联网+”平台化城乡美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途径探索
赵高林(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050081)
摘要:广大乡村学校美术教育资源匮乏,缺乏专业的教学指导。
本文通过“互联网+”平台化美术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使城乡的美术教育互通有无,为城乡老师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为城乡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使得城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美术教育;城乡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15-0008-01
Abstract:themajorityofruralschoolsareshortofarteducationresources,lackofprofessionalteachingguidance.Throughtheco-constructionandsharingof"Internet+"platform-basedarteducationresources,thispapermakesarteducationinurbanandruralareasmutuallybeneficial,providesaplatformforteachersinurbanandruralareastocommunicatewitheachother,andprovidesabroaderlearningplatformforstudentsinurbanandruralareas,soastoeffectivelytrainandimprovetheinnovationabilityanddiver gentthinkingofurbanandruralstudents.
Keywords:"Internet+";Arteducation;Urbanandruralresourcesharing
当前,我国城乡美术教育存在明显的差距,有些乡村学校没有配备专业的美术教师,由非专业老师来顶替上课。
为了减小农村美术教育的差距,有必要开发城乡美术教育资源共享系统。
既要促进城乡美术教育资源共享,还要建立城乡美术教师在教育方面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城乡美术教育共同发展。
另外,乡村拥有着优秀的民间艺术资源和民俗文化等,是城市学校所欠缺的一项重要资源。
基于当前的需要,引入“互联网+”平台化构建城乡美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使城乡美术教师都可以运用城乡美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查找教学资料,交流教学方法,取长补短。
通过该平台不断的提升城乡教学的知识层面和教学效率,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更为广阔的美术知识学习。
1 采用“互联网+”平台化技术的授课模式
通过“互联网+”技术授课模式将城市和乡村的优质艺术资源引入美术课堂,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和见识,延伸城乡学生的艺术思维。
搭建城乡美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直通车,将城市优质的师资、良好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到乡村学校的美术教育之中,同时将乡村的优秀民间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对接到城市学校的美术课程之中,还将“互联网+”平台化模式灵活的应用到城乡美术优质课程之中,以新颖的、实用的授课形式,促进城乡美术教育共同发展。
结合慕课、微课、云课堂、谷歌教室、可汗学院、百度云服务、腾讯课题、淘宝同学等其他“互联网+”授课模式,共同打造城乡美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可以加强跨地区、跨行业的教学资源合作交流,促进资源的流动与共享形成教学资源的平等均衡化利用,降低乡村和城市在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师资差异上所产生的美术教育资源差异。
让乡村孩子也能有机会接触高品质的美术资源。
同时,城乡老师可以基于“互联网+”技术共同开发基于美丽乡村的民间美术课程,为城市孩子带来更接地气的民间艺术鉴赏。
2 建设虚拟现实的城乡美术艺术空间
通过VR、MR和720°全景图技术等打造沉浸式艺术空间,创建虚拟现实技术形式的城乡师生美术作品展等。
将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和优质艺术展览等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搬到乡村美术课堂,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和学习机会,同时也可以将乡村的优质艺术资源引入到城市的美术课堂,让城市学生与民间艺术建立深厚的情感。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课堂活力。
根据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师生特点和需求等因素综合考究,选择适宜的“互联网+”技术,将城市的高水平老师、教学方法等资源引进到乡村,为城乡两校建立优质的美术课堂。
将城乡的特有资源通过VR、MR和720°全景图技术等,引进到美术教育之中,增加学生的见识。
同时,打造一个独特的数字虚拟世界,将美术教育的视觉信息转变为多维立体空间,给学生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提高知识的传播效率。
学生可以通过交互媒体所带来的多维度感官体验,获得更加贴近现实的感受。
沉浸式体验学习能够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学生不仅是美术课程的观赏者,还是交流者。
3 通过新媒体手段进行城乡美术优质教育共享
美术是一门具有非常强的观赏性的艺术。
可以采用现在广为流行的、低门槛的快手和抖音等短视频媒介,老师把美术课程分解成若干个短视频教程,快速而有效的分享于学生。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每个掌握基础操作的学生都能从网上获取海量信息。
短视频的参与门槛非常低,所以其参与者和受众群体也更加庞大,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短视频的制作者和传播者。
使用快手和抖音等短视频软件将这些数字化的美术教育等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且上传至相关媒体中进行传播,可以获得更多学生的关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记录美术教育过程的趣味时刻。
同时,这也是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一个主要方式。
通过“互联网+”平台化将美术教育资源得以在城乡共享,并赋予其崭新的生命。
促成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的城乡美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对接;打造沉浸式艺术空间,创建虚拟现实技术形式的城乡师生美术作品展等;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制作美术优质教育资源课程,并进行推广传播;通过“互联网+”模式将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和优质艺术展览等搬到乡村美术课堂,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和学习机会。
通过“互联网+”模式将乡村的优质艺术资源引入到城市的美术课堂,让城市学生认知民间艺术精髓;结合慕课等其他“互联网+”授课模式,共同打造城乡美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总之,通过“互联网+”平台化,可以拓宽城乡学生对于美术教育的认知、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培养艺术素养。
“互联网+”平台化的融入,可以开阔城乡学生的视野,加强对其他地域文化的认知,将城市美术优质教育资源搬到乡村美术课堂,也可以将民间民俗艺术搬到城市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马碧峰.“互联网+”环境下的美术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艺术科技,2017.
[2]张燕豪.“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实践[J].艺术科技,2018.
作者简介:赵高林,男,1985年生,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现工作于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艺术、影视制作研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