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核(瘰疬)民间偏方17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结核(瘰疬)民间偏方17则
传承中医精髓
颈淋巴结核是发生于颈项肤间的一种常见外科病。
中医学称为瘰疬。
其临床特点是在颈侧,颌下或延及缺盆处,有1枚或数枚结核,不痛不痒,继则瘰瘰如串珠,久则溃脓,穿破皮肤,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最后形成溃疡,窦道或瘘管,久不收口,经年不愈。
其重者伴有骨蒸潮热,盗汗,乏力,消瘦等证。
一、龟板散
【组成】龟板适量
【制用法】研细装胶囊,每次服3g,每日3次。
【功效】瘰疬。
【出处】《中医外科学》
二、蛋发油
【组成】鸡蛋黄10个碎头发1两
【制用法】捣匀后放铁锅内加热,出油过滤备用,浸泡纱条,填充瘘管。
【功效】颈淋巴结核溃破型。
【出处】《陕西中医》
三、四虎散瘰疬
【组成】全蝎、地龙、土鳖虫、蜈蚣各等分
【制用法】共研细末调匀,装胶囊内,每次服1g,每日3次。
【功效】瘰疬,阴疽,脱疽。
【出处】《中医外科学》
四、蝎蚣散
【组成】全蝎、蜈蚣、僵蚕、浙贝母各等量
【制用法】共为细面,每次用1~1.5g,和鸡蛋搅拌均匀,用植物油(以香油为佳)或不用油煎,以勿焦为度服下,每日2次,20~30天为疗程
【功效】颈淋巴结核,以未溃者为佳。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烟酒和一切辛辣刺激食物。
【出处】《广西中医》
五、治疬丸
【组成】煅牡蛎120g,玄参90g
【制用法】共为细末,面糊丸如桐子大小,早晚饭后,以及临卧前各服30丸,陈酒送下。
【功效】瘰疬。
【出处】《经验方》
六、庶虫散
【组成】鲜廑虫、陈瓦花(在屋上隔年者良)各适量
【制用法】瓦上煅存性,同捣烂,用膏药贴上。
【功效】瘰疬,未溃即消,已溃取敛。
【出处】《中医外科学》
七、蜥蜴散
【组成】红皮鸡蛋1个,活蜥蜴1条
【制用法】将鸡蛋的1端开小圆孔,把活蜥蜴装人,用纸封孔,放入炭火上烧焦,取出放凉,研成细面,在黄酒中浸泡1周即可服用。
每日30毫升,分2次口服,服前摇匀。
2周为1疗程。
【功效】颈淋巴结核,结核漏。
【出处】《中药》
八、蜂房膏
【组成】露蜂房1个(瓦焙存性),血竭3g,麝香0.4g,1山慈菇
g,明矾40g
【制用法】上药共研粉,用香油调匀外敷患处。
【功效】颈淋巴结核。
【出处】《新中医》
九、元牡川贝丸
【组成】元参、煅牡蛎、川贝母各等分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10g,日服3次,温开水送下。
【功效】颈瘰疬淋巴结核。
【出处】《百病良方》(四)
十、全蝎山甲散
【组成】全蝎12个穿山甲12g,火硝1g,蜈蚣1条
【制用法】共为细末,每次服0.5~1g,日服2-3次,黄酒送下【功效】瘰疬。
【出处】《祖传秘方大全》
十一、秘嗅灵
【组成】麝香2g,煅珍珠1粒,鸡爪皮烘干5个,蜈蚣3条,轻粉1.5g,壁虎半条,大枣3枚.
【制用法】上药共为细末,以大枣研泥调匀,装瓶石蜡密封瓶口备用用时取上药量的1半,用鼻嗅1~3小时。
【功效】瘰疬。
【注意事项】用药7日内禁食盐、碱、油;1个月内禁房事;孕妇及肝功能不良者禁用。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十二、雄黄蚯蚓末
【组成】雄黄6g,活蚯蚓2条,鸭蛋1个
【制用法】将鸭蛋开1小孔,倒出少许蛋清。
蚯蚓放入冷水内浸泡,待排出体内泥土后,切碎,与雄黄末共入鸭蛋内,搅拌均匀,用白面或胶布封口,置火边焙黄,熟透后食用,每天1个,间隔3天,再服第2个(如法炮制),3个药蛋为1疗程
【功效】瘰疬
【出处】《广西中医药》
十三、夏枯草汤
【组成】夏枯草90g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
【功效】瘰疬。
【出处】《广西中医药》
十四、白牡丹
【组成】白头翁15g,当归尾、牡丹皮、半夏各6g
【制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1.5g,每日2次。
【功效】瘰疬
【出处】《本草汇言》
十五、蜈蚣散
【组成】蜈蚣1条
【制用法】焙干研末,分作3份,鸡蛋1个,打入碗内,入蜈蚣1份,蒸熟食之,日2次,饭后服。
连服3个月可愈。
【功效】瘰疬
【出处】《家用偏百三》
十七、胡桃瓤膏
【组成】胡桃瓤适量
【制用法】烧黑,与松脂研敷疮面。
【功效】瘰疬。
【出处】《开宝本草》本馆提示: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