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外伤后危险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外伤后危险因素分析
随着医疗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由于运动机能退化,反应迟钝,容
易受伤,同时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症使得外伤的几率大大增加。

目前,认为老年外伤后
的危险因素可能是老年人生理状况、手术打击、术后康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了解
老年外伤后的危险因素可以提前对患者进行预测,尽早进行预防。

1、患者自身情况
1.1 年龄老年人器官老化、功能低下,在外伤作用下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心肌梗塞并发症。

Kanis等[1]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外伤患者死亡率急剧上升,如60-70岁外伤患者较80岁以上
外伤患者死亡率高30%以上。

1.2 性别男性对创伤抵抗力差,应激反应差,较女性脆弱;此外男性患者伤前多有吸烟、酗
酒等不良习惯,术前脏器功能较女性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外伤后的风险性。

1.3 合并症及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人器官老化,容易合并各种慢性疾病,以心脑血管疾病、慢
性肺部疾病等最为常见。

外伤合并症的数量及种类是影响老年外伤后存活的直接因素,合并
慢性疾病越多,死亡率越高。

1.3.1 心血管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对应激的反应能力下降,
在外伤以及手术应激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心率失常、心肌梗死,直至心脏衰竭。

有学者发现
老年外伤死亡中有超过1/3的患者伴有心脏合并症,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心脏合并症是老年
死亡的重要原因[2]。

笔者分析老年人生理储备差,合并症多,而患有心脏合并症是对机体影
响较大。

1.3.2 慢性肺部疾病肺脏不仅是呼吸器官,而且还是代谢器官。

体内许多物质的生成、释放、激活及灭活的代谢过程都是在肺脏进行的。

肺脏的重要生理结构决定了肺脏本身疾病和功能
失常必然影响肺外器官功能。

笔者分析肺是全身血流循环中心,在创伤等应激情况下释放大
量的炎性介质,一方面作用于肺脏,另一方面随血流作用于全身各个器官产生损伤作用;此外,组织器官的缺氧也是发生其衰竭的重要原因。

因此,合并有肺部疾患的老年外伤患者更
要敏感,手术后更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1.3.3 肾脏损害肾脏功能失常可以影响老年外伤后存活率。

笔者分析原因可能是老年人肾脏
器官功能下降,合并肾脏疾病时,肾脏功能处于失代偿的边缘状态,外伤诱发肾脏衰竭,进
而导致机体其他器官功能衰竭。

1.3.4 精神疾病老年人外伤前常常合并精神疾病,包括老年痴呆、认知障碍、抑郁、狂躁等。

通常认为这类患者死亡率高,可能与此类患者较难护理,容易并发各种并发症有关。

1.3.5 独立生活能力伤前独立生活能力好的老年患者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并存症较少,入院
后住院时间短,可以避免由于长期卧床带来的各种并发症;而伤前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的老年
患者,一般年龄较大,并存症多,伤后危险因素相对较大。

1.4 外伤类型头部外伤较其他类型的外伤风险性增大。

各种类型的骨折优于胸部外伤,老年
外伤后的脆弱还与他外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2、医源性因素
2.1 麻醉方式老年外伤后手术麻醉方式一般有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和局部麻醉。

既往认
为麻醉方式对老年外伤死亡率影响不大,但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可提高术中的安全,减少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硬膜外麻醉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浆粘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有利于减
少老年患者术后血栓形成;此外硬膜外麻醉阻滞完善,能够充分减轻应激反应,术中生命体
征较平稳,术后恢复较好。

而气官插管全身麻醉刺激较强,术后因麻醉消失,心血管反应较
明显。

但少数合并有呼吸疾病的老年患者,为便于术中呼吸道管理仍然选择全身麻醉。

2.2 手术时机早期手术可以及时减轻患者疼痛,减少老年患者卧床时间及由长期卧床导致的
各种并发症。

但早期手术可能不利于患者度过外伤后的应激反应期,可能会加重患者生理负担,导致患者由于不能耐受手术而死亡。

目前的观点是全身情况较好的老年患者入院后选择
早期手术,而一些自身状况差的患者,外伤后不得不待身体条件允许后进行手术。

2.3 输血老年人脏器血流灌注差,创伤或手术后容易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输血可以使患者
早期康复,因此,临床上很大一部分老年人需要输血。

但输血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
发生感染,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发生感染。

2.4 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是老年外伤的主要特点之一,且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
间及死亡率成正相关;此外并发症种类也是影响老年人术后成活的重要因素。

老年外伤后并
发症主要有心脏事件(心肌梗死、心脏衰竭等)、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认知功能障碍等,是影响老年人存活的重要因素,其中心脏事件和肺部感染最常见,同时对其术后存活影响最大。

麻醉、手术及术后不适、体液重新分布都与术后心脏事件有关,手术后患者内环境紊乱,同时受伤口疼痛,精神紧张等影响,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此外,术中
失血及伤口暴露、体液蒸发导致第三间隙液体进入血管,从而导致心脏负荷明显改变,导致
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

肺部感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随着年龄增大,呼吸道粘膜与肺的弹性逐渐变小,咳嗽机能受
到损害,同时纤毛功能降低,免疫抗体下降等造成局部防御功能低下。

此外,全身麻醉时器
官插管对器官的损害,术后切口疼痛,使呼吸运动受限,可促进炎症的产生。

老年外伤后一般需要留置尿管,会对尿道造成损伤,术后泌尿系统感染也是老年人常见并发症。

老年人营养状况差,翻身不便,受压部位容易发生褥疮;无论是泌尿系统感染还是褥疮
均容易导致死亡。

老年外伤后由于长期卧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心脏病等作用,容易发生肺
栓塞,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3、术后康复
老年外伤后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仅有不到一半的患者可以恢复到术前功能状况,而死亡患
者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生活质量差,长期卧床导致。

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明显提高患
者生存质量。

老年外伤后的危险因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自身因素、医源性因素、术后康复
都可以对外伤后死亡率造成影响。

因此,为提高老年人术后生存率,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
几点:详细了解患者自身情况,对于合并有自身危险因素的患者,不排除非手术治疗或调整状
态后手术;加强住院期间护理,尽可能避免各种并发症,此外还有注意输血对老年人的影响;应在患者身体能够耐受、术者熟练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式;④加强出院后管理,早期积极康复,努力提高老年外伤后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Kanis JA,Oden A, Johnell O,et al. The components of excess mortality after hip
fracture.Bone,2003,32(5):468-473
[2]方秀统,张新,王博.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死亡分析.骨与关节损伤,2004,19(7):442-4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