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让困神远离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教育故事让困神远
离课堂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让困神远离课堂
王坟初级中学
马荣国
着名德育教师专家高金英老师说,“学生睡觉很正常,关键是看这个觉攒到谁的课堂上去睡,那就看你老师的本事了,老师如果有本事,就让他去别的课堂上去睡,如果老师都有本事,就让学生回家睡觉去”。
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出现大面积睡觉的学生,有时甚至能达二三十人。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睡觉?毛泽东在1964年就讲过“先生讲课要允许学生打瞌睡,你讲的不好,还让人家一定听。
与其睁着眼睛听这没味课,不如睡觉,还可以养养精神”。
我所面对的学生,相对来说成绩要差一点,学习习惯也要差一些,甚至于有的品行都要差一点。
上课睡觉从高效课堂管理角度来看,无庸置疑属于违纪行为,无论对学生本人还是对整个班级以及授课教师,都是不利的。
睡觉是一种权利,但是权利的行使必须得看是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在教室这个地点与上课这个时间来做“睡觉”这件事情,绝对是不允许的。
凡事都事出有因,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治病必先寻找病因。
我认为学生课堂睡觉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因:一、作息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晚上熬夜或早上起得较早,导致上课睡觉。
上午最后一节课和下午第一节课是学生最爱睡觉的,上午最后一节课睡觉的原因是上午学习半天,已经身心疲惫,尤其是体质差的学生就容易犯困,下午第一节课睡觉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有的学生中午根本就不休息,另一种是休息的时间太长,到教室了还没有缓过神来,对于这些原因造成学生犯困。
二、学生厌学甚至弃学,学习兴趣不浓,对学习内容难以理解,从而不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师备课不精,授课缺乏艺术,缺乏吸引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四、教师责任心不强,只教不导,不够关注学生。
五、学生的不良嗜好及习惯侵占着他们的正常睡眠时间。
我在教学中也碰到了上课睡觉比较严重的现象,这里我主要谈谈以小组形式相互比赛学习,本班有学生30名,刚开学就把人数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自己推荐一名同学当组长,学生们很积极响应分别给自己小组取了名字,有理想彩虹、深学海、天道酬勤、懿之梦组等等。
接着我引导学生大胆的设计,设计出自己小组的组徽,每个小组给自
己设计了口号。
平时我们分组来做,并且制定了课堂加分标准,回答一个问题加一分,在黑板上讲一个题加二分,由当堂课课代表进行记录,一周下来进行评比,对后三名的小组做出相应的惩罚,刚开始执行效果并不好,还是有很多学生混水摸鱼,不参与小组讨论,趴着睡觉。
针对问题我就把任务下到每位组长,明文规定,那个小组的成员在上课的过程中只要有成员睡觉,就在总分里扣2分,这样学生之间就相互督促,慢慢形成团队精神。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学生,但还存在个别睡觉的学生,例如我班的李杰同学,每天上课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纪律方面可以算得上是好学生,但最大的问题是上课睡觉,后来经调查,该学生喜欢上网,在被窝里用手机上网,经常晚上不睡觉,周末有时还会到网吧去,经证实该情况后,找李杰同学谈了几回,也与学生的母亲交流该孩子的情况,原来这个学生从小父母娇生惯养,过于溺爱,本来是寄宿的,可是受不了学校的纪律约束,自作主张,改为一天一跑,天天通校,家长每天一接一送,苦不堪言,也拿孩子没办法。
李杰在家不做作业,上网玩游戏,通宵达旦。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主动与家长沟通,家长改变了其教育思维,主动劝孩子住校,学生也答应了在校不上网影响休息。
让宿舍的孩子督促他的行为,慢慢转变了许多。
还有一节化学课我记忆犹新,我正在讲台上归纳酸的化学性质,忽然发现最后一排的一个同学趴在了桌子上,我虽然嘴上没有停止讲解,但内心对这个现象早就懊恼不已了。
我知道这个同学在其他老师的课上也有类似表现,但我一向对自己的课堂气氛充满自信,现在竟有人趴下来睡觉,我心里不是滋味。
怎么办?一时间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对他采取措施,而是检讨了自己讲解魅力不够方式不对,没有调动起人家的学习兴趣。
如果现在马上请谢霆锋唱一首歌,请赵本山演一个小品,保证不会有人睡觉,这样一想也就释然了。
当讲到合适的部分,安排同学们做练习以后,我蹑手蹑脚地来到这个同学跟前。
我和他周围的同学都可以听到他均匀的打起了呼噜,我举起食指作“嘘嘘”状制止了大家的笑声,脱下外衣盖在了他的身上,便离开了他的位置。
下课以后,这个同学红着脸把外衣送到了我的办公室,他的脸上明显地带着熟睡时在桌子上硌出的印痕,而神态早就羞愧不已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再也没有发现他在我的课堂上打过瞌睡。
类似的情况几乎每个教师都会遇到,即使水平再高,你也很难保证每一节课都让每一个孩子满意,更何况每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理状况,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我们怎样对待“瞌虫”。
在我的另一节课上,又有一个学生闭眼张嘴,神情倦急,就差一点没把双手举过头顶了。
正好课程告一段落,我就当场发挥讲了一个故事:
“大家听说没有,学校前面的这个村子里,昨天夜里丢了一头驴,公安部门正在调查。
”
这与课程内容风马斗不相及的故事使那个闭眼张嘴的同学也瞪起了眼睛,可是还没有一个人猜透下文和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
我接着说:
“偷驴的这个人肯定一夜未睡,他前半夜不敢动手,得手以后又得销赃,那么第二天他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呢?”
已经有不少同学爽朗大笑了,当事人也似乎明白了什么低下了头。
“现在,XX同学神情倦怠,两眼无神,我真怕公安局来我们学校带走一个无辜的偷驴嫌疑人呢。
”
至此,故事的目的真相大白,全班哄堂大笑。
睡意随之也就跑到爪哇国去了。
除我和瞌睡者以外,几乎没有人知道我说的是谁。
故事用时不到三分钟,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里幽默固然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内涵却是对学生自尊心的尊重和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保护,远比勃然大怒大发雷霆要好得多。
学生打瞌睡或许与老师的讲解之乏味有关,黑板上直呼其名的貌似犯上或许是想试一试你的水平和定力,这都不值得去上纲上线。
你可以雷霆大发语出犀利,使其无地自容之能事,但这无疑是伤了他的自尊,使他因犯错而自知理亏的心理得到了平衡,失去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实为下策。
我掌握的原则是既不伤其自尊又可让他受到教育,在这个前提下,灵活机智地采取适当的办法。
困神是可以赶走的,当发现有孩子打瞌睡时,就立马停下我们的教学,做一些小的魔术,开个玩笑,讲一些笑话,讲一讲故事,活跃一下气氛,消除一下疲劳,然后再组织教学,如果发现有孩子睡觉,而不去立马制止,这样就一传十,十传多,导致大多数学生都会睡觉,这样的课我们上下去还有意义吗?
教育是爱的事业。
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风更催人”。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更要有爱的艺术。
无论我
们采取什么样好的方法,就是把我们课堂中的困神赶走,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