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语文教学就是听说读写的教学,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四大内容之一。

在中考中,作文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据统计,在2009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中,有95%以上的作文比重占到了中考部分的1/3以上。

可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不少学生听到作文就头痛,腹中空空,无从下笔,依样画葫芦,写出的文章都是一个模式,言之无物,对作文抱“平时睡大觉,写时显奇效”的敷衍搪塞态度。

可见,作文成了学生的苦恼。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从教材来说,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基础较好;读写训练中,阅读训练的分量较重,时间多,范围广,可是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还是数量上都相对较少,收效甚微。

从学生自身来讲,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存在以下问题:脑袋空空,寻找素材难;假话连篇,书写真情难;题材老旧,立题新颖难;语言贫乏,准确表达难;不懂层次,完整结构难。

学生每天就是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生活面狭窄,接触生活太少。

因此,作文教学不得不引起每位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对此状况,我从这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出发,有以下几点作文教学方法,愿与广大同仁探讨,以改变当前学生作文的尴尬现状,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激发作文的兴趣,使其想写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必须使学生感到作文是一件愉快的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作文练习之中。

当然激发作文兴趣的方法很多。

例如:要记一次活动,可让学生回忆活动中的趣事,然后迁移到作文中来;要写动植物,可让学生猜谜语或讲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也就跃跃欲试地想写作文;还可借助游戏来作文,通过激趣和教师科学的引导安排设计,使他们创造性地寻找出灵活巧妙的游戏内容,然后作文。

此外,还可创设情境,精心设计好的作文题目等方法。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尤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了才会顿生灵感,有了灵感也就想作了。

二、使学生有内容可写,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面对作文,没得写,恐怕是师生最为头痛的问题,很多学生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可写起作文来文思枯竭、苦恼万分。

究其原因,学生不知要写些什么。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生活、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关键是教师对作文教学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方法。

那么,究竟学生应写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写他们想写的。

在平日的大量的习作中,应给学生广阔的空间,让他们“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写出自己的见解、观点和主张,这就需要给学生营造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深沉的内心世界。

平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环境,激发学生达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

此外,
观察了还要思考。

将客观的事变成眼中的事、客观的景变成自己眼中的景,有了细致的观察,加上自己想写的激情,就拥有了描述的语言,随后就有了作文的素材。

三、循序渐进,教会学生怎么写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同字词句段篇,作文也一样由易到难。

教会学生怎么写,我从三方面着手:
1、从日记入手,为作文打下铺垫。

写日记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最佳途径,让学生留意身边精彩的人、事,自己的酸甜苦辣记在日记里,为作文课提供素材,于是,日记成了作文的雏形,记日记就是积累素材的过程,日记中的素材都可以当成作文的材料,这样作文就不会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

2、多阅读,提高写作的能力。

一位教育家说过:“读与写之间,读是写的基础,必须在多读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

”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每个人对社会了解总是有限的,要积累素材不可样样亲历,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最有效的途径便是阅读。

教师在注意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触多元化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潜心阅读的过程中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在与作品沟通和撞击的过程中燃起写作热情,提高写作的能力。

3、多练笔,建构习作素材库。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说过:“只有写,你才真正会写。

”因此,作文不要怕写不好,只有勤练笔,才能熟能生巧。

在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位作家一开始就成为作家的,有的投稿几十次,甚至几百次后才得到发表。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是从一人多高的草稿纸上站起来的。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让学生每天坚持练习写日记,写片段;在阅读中,对优秀文章进行仿写;读书之后还可练习写读书笔记;对给材料作文,可以练习扩写、缩写、改写、续写等等,以多种形式进行。

对学生的成果,教师可借助黑板报这一空间,让学生扮演作家,使其优秀文章得以“发表”,给予及时肯定,满足学生的发表欲,从而激发学生更好地习作,为作文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