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行为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特征。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
操作能力,就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
• 才能是完成某一活动任务所必需的多种 能力的独特结合。
• 天才是才能高度的完善与创造性的发展。 天才能够高效率地、创造性地解决前人未曾 解决的问题。

(二)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 1、能力、知识、技能的区别

知识是人类历史上认识的结晶。
• ③气质表现的范围狭窄,局限于心理 活动的强度、速度等方面;而性格表 现的范围广泛,它几乎囊括了人的心 理的社会方面的特点。
• ④气质的可塑性较小,变化较慢;而 性格的可塑性较大,变化较快。
•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密切,二者互相渗 透互相影响。各种不同气质类型的人, 都可以形成爱国、勤奋、乐于助人等 性格,并且可以给性格带上个人色彩。 例如,同样是乐于助人的性格,不同 气质的人的助人表现是不同的。胆汁 质的人带有满腔热情的特点;抑郁质 的人是带有怜悯的特点。
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发展的速 度。自制力这个性格特征的形成,胆 汁质的人要经过极大的努力,而抑郁 质的人则比较容易。
性格对气质也有明显的影响。性格主 要是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掩盖和改造气质。例如, 从事精细操作的外科医生一旦形成了 沉着的性格,就有可能改造胆汁质的 冲动和不可遏止的气质特点。
• 3、对所从事的事业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会动摇 我的意志(是与否)。
• 4、我从来不干那些自寻烦恼的事情(是与否)。 • 5、聚精会神工作时,常常忘记时间(是与否)。 • 6、我特别关心周围的人们如何评价我(是与否)。 • 7、我最愉快的事情是对某个问题深思熟虑,精推细
敲(是与否)。
• 8、我不认为灵感能揭开成功的序幕(是与否)。 • 9、我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一旦产生了兴趣很难
※性格
(一)性格的定义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
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二)性格的结构 1、性格的静态结构(态度特征、意
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可以从一个人处理 社会活动中各方面的关系体现出来。如 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
• ※ 态度
• ① 态度的概念
技能是在训练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动化的
行为方式。而能力则是能影响和运用知
识技能的效率,使学习与工作顺利进行
的个性心理特征。

知识、技能的发展速度较快,随 着学习的进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 增多。而能力的发展一般比较缓慢, 它的发展趋势呈抛物线性的曲线。从 出生到26岁是能力的增长期,此后稳 定保持相对不变到36岁。60岁以后是 逐步下降期。
28 — 40分为A类; 16 — 26分为B类; 14分以下为C类。 A类:创造力强 B类:创造力一般 C类:创造力弱
• ◇ 性格与气质、能力
• (1)性格与气质

性格与气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①气质主要是先天的,更多地受人的生 理特点(主要是神经过程)的制约。
• ②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有好坏之 分。
• 15、我宁愿单枪匹马,也不愿和许多人搅在一起 (是与否)。
• 16、在和朋友争论问题时,宁可放弃我的观点, 也不使朋友难堪(是与否)。
• 17、对我来说,提出新建议比说服别人接受这些 建议更重要(是与否)。
• 18、我所关心的是什么,而不是可能是什么(是 与否)。
• 19、我总觉得我还有没用完的潜力(是与否)。
的态度都是在后天生活、工作中,在
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通过人与环境的
相互作用逐渐形成起来的。
• (2)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往往针对一定的对
象,如人、事、物、观点、制
度等。
• (3)态度的协调性

在通常情况下,态度
的三个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形
成一种影响人从事某种活动的
心理动力。
• (4)态度的稳定性

态度形成有一个较长的
特殊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 的能力。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的。一般能力愈是发展,就愈能为特殊能力的 发展创造条件,而特殊能力的发展也促进了一 般能力的发展。
创造力测验
• 1、即使是十分熟悉的事物我也常用陌生的眼光审视 (是与否)。
• 2、我评价资料的标准首先是它的来历而不是它的内 容(是与否)。
(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可以从一 个人能否自觉、有效地调节自己 的行为中体现出来。如抱负、理 想、信念、计划、独立、坚毅、 自制力等。
•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可以从一个
人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中体现出
来。如情绪稳定、乐观心境。
• (4)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可以从一个
人的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如遇事
冷静、有主见、独立思考、深思熟
虑等。
• 2、性格的动态结构
• ① 性格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而反映一个人 的性格整体。其中,态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要素。可以 说态度既体现了人们对待事物所特有的、比较稳定的行 为倾向,同时也决定着性格的其他特征。故而在观察和 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时,要抓住其态度特征,进而去推测 其他特征。
③良好的性格与能力的结合,是获 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 事业上的成功取决于智力因素与非 智力因素。性格是非智力因素中最 为重要的因素。
孕育过程,一旦形成之后,就比较
稳定而持久,并在行为反应上会表
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所以,态度形
成之后,往往不容易改变。
• (5)态度的内隐性(潜在性)

态度是人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它
深藏于内心之中。对一定态度对象的心
理估量并准备对它作出某中行为反应,
这一切都是深藏于内心之中,它体现出
态度的潜在性。

然而,一个人的态度可以从他的言
放弃(是与否)。 • 10、想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我认为是不明智的
(是与否)。 • 11、遇到问题,我能从多方面探索他的可能性,而
不是拘泥于一条思路(是与否)。 • 12、那些没报酬的事儿,我从来就不想干(是与
否)。
• 13、我对于事情过于热心,当把事情完成之后总 有一种兴奋感(是与否)。
• 14、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正确 的方法(是与否)。
论、表情、行为,间接地进行分析与推
测。
• (6)态度的价值性

态度来自价值。价值是指
态度对象对人的意义。人们对某一
事物所具有的态度,主要取决于该
事物对人的意义的大小,也就是价
值的大小。故态度来源于价值。事
物对人价值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
的态度。
※态度改变理论
(1)平衡理论 (2)认知失调理论 (3)参与改变理论 (4)沟通改变理论 (5)三阶段理论

态度是个体对一定对象所持
有的比较稳定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 ②态度的三个层次

认知层次、情感层次、
意向层次。
• ③态度的特性

社会历史性、针对性、
协调性、稳定性、内隐性、价
值性。
• (1)态度的社会历史性

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
在后天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如对老师、
同学、家长的态度,对劳动、对集体
• (2)性格与能力 • ①性格与能力是在相互制约中发展的。
一方面,能力制约性格的发展。如学生 精细的观察力的发展可以影响性格的理 智特征。另一方面,性格也制约能力的 发展。如学生责任心强,努力学习,刻 苦钻研,学习能力也因之得到迅速发展。

②勤奋的性格特征往往可以补 偿某些能力的不足。如“勤 能补拙”。
•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
提。人的能力发展水平,通常是掌
握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
和巩固程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是发展 能力的条件或因素。知识、技能掌 握越多,能力的发展越好。
一般能力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须的基 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等。其中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这些在认识 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般能力通常叫智力。
• 20、我不能从别人的成败中发现问题,吸收经验 教训(是与否)。
评分方法
上面共列出20个测验题,每题2分共40分。 凡是在单号题即(1、3、5、7、9、11、13、 15、17、19)答“是”的得 2分,答“否”的 得0分。在双号题(2、4、6、8、10、12、14、 16、18、20)答“是”的得0分,答“否”的 得2分。20个题测验后算出你的得分,分数在
• 如,对人对事有高度责任感,不论做什么往往能吃苦, 不畏难,对人往往有同情心,时时处处也能严以律己。
• ②性格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并 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组合,常常在不同的场合,人 们会反映出性格的不同侧面。
• ※能力:

能力是影响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效率,
使学习、工作、创造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