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II)卷(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 呼啸(xiào)海域(yù)辽阔(kuò)湛蓝(shèn)
B . 桅杆(wéi)刹那(shà)默契(qì)瞬间(shùn)
C . 澎湃(pài)沸腾(fèi)丧生(sàng)绽放(zhàn)
D . 凛冽(lǐn)承载(zǎi)浩瀚(hàn)镌刻(juān)
2. (2分)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拖泥带水的。
B . 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
C . 历经二十余年的风霜,他原本英俊潇洒的面庞变得憔悴不堪。
D . 我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妈妈对我大发雷霆。
3. (2分)对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A . 这本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光辉的事迹。
修改:把“事迹”改为“形象”。
B . 通过节能降耗,工厂的生产成本降低一倍。
修改:把“降低”改为“减少”。
C . 高速发达的宽带网可以智能化、个性化为我们提供网上视频点播。
修改:把“智能化、个性化”调到“提供”后面。
D . 有人利用震灾哄抬物价,仿造伪劣产品,对此不法行为我们应给予严厉打击。
4. (2分) (2017八下·深圳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
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①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
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鹜
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
A . ②④①③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④③①
D . ①②④③
5. (2分)(2018·深圳模拟)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 . “这一回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一句中“丰富”为动词。
B .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
C . “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此句的主干是“海燕飞翔”。
D .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用了“设问”的修辞。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5分)
6. (13分) (2017七上·颍上期中) 某班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晓乐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
春天里,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正是人们强身健体的最佳时机。
春天到处生机勃勃,正是人们长身体、增强肌肉的大好时光。
进行春季锻炼,可吸入更多的氧气和负离子,改善机体新陈代谢;[A]春光中的紫外线极具杀菌功能,利于青少年骨骼的发育和成长,能促进人体形成维生素D。
春天容易犯“春困”,此时若加强积极的健身活动,就会克服“春困现象”。
[B]尤其是整天对着电脑的人,更要注意加强锻炼,防止颈椎病的不发生。
①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使之能概括中心内容。
________
②[A]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可以调整为:________
③[B]处画线句子否定不当,请你进行修改:________
(2)经班委会研究决议,该班决定在4月28日早上八点出发前往森林公园郊游。
大家很想邀请语文老师丁老师参加,请你向丁老师发出邀请。
(3)春游即将结束,同学们决定返程回家,王薇同学想把春天带回家,所以随意采摘路边的花朵,你该怎样劝说她不要随意采摘路边的花朵呢?
7. (12分)(2019·太仓模拟)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蚊子为何喜欢叮咬喝酒人
①《美国蚊子控制协会杂志》早在2002年就发现,喝酒的人被蚊子叮咬的可能性似乎会显著增加。
这项只有13人参与的小型研究表明,那些喝了一瓶啤酒的人更有可能被蚊子叮咬。
至于蚊子为何更容易被喝酒的人所吸引,原因尚不确定。
②我们确实知道蚊子会叮咬人类,这要归因于我们呼吸时会呼出的两种化学物质,即二氧化碳和辛醇。
辛醇是亚油酸分解后产生的仲醇,通常也被称为“蘑菇醇”,因为它是帮助赋予蘑菇香味的化合物。
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吸醉鬼的血的蚊子也会醉吗?尽管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以醉酒人类的血液为生的蚊子数量众多,但针对这个课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昆虫学家谭雅·达普基表示:“我怀疑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人类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非常低。
”
④实际上,蚊子对酒精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昆虫学家科比·沙尔最近指出,喝了10杯酒的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可能只有0.2%。
即使蚊子吸了那个人的血,其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
因为蚊子吸血量
非常少,相当于把酒精浓度稀释到1/25的程度。
⑤进化可能也给了蚊子许多额外的帮助。
除了血液以外的任何液体都要先被转移到蚊子的单独消化囊中,那里的酶会将其分解。
所以很可能酒精在进入蚊子的神经系统之前就被中和了。
⑥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昆虫专家艾丽卡·麦卡利斯特说:“很多成年蚊子体内都有储存汁液的系统,随后会将汁液缓缓释放出来。
酶能分解一切有害物质,比如酒精和细菌。
”麦卡利斯特之前就有过关于酒精对果蝇影响的研究,这些小昆虫对富含酒精的腐烂水果有着强烈的味觉。
她说:“我不知道蚊子是不是醉了,但我们在果蝇身上看到过醉态。
它们确实会喝醉,但它们的忍耐力很强。
在微剂量的情况下,它们会变得非常活跃,而且轻浮,比如对伴侣不再挑剔。
增大剂量后,它们就会醉倒。
”
⑦蚊子也偏爱腐烂的水果,腐烂的水果会产生酒精,因为其中含有发酵的糖分。
只有雌性蚊子以血液为食,以便获得产生卵子所需的蛋白质。
雄性和雌性坟子也以花朵产生的花蜜为食,蚊子是关键的传粉者,并利用花蜜中所含的糖为它们提供生存所需的能量。
这种花蜜有时也能发酵成少量的酒精。
⑧有些人的基因组成使他们对蚊子更有吸引力,多达20%的人可能携带着使他们更容易被叮咬的特征。
其中包括血型:O型血被咬的几率是A型血的两倍。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体温过高、孕妇(可能与体温有关)、大量呼气(排放更多二氧化碳)以及体型较大的人。
⑨你喝的酒中含有的乙醇以及通过汗液排出的微量乙醇,可能在向蚊子暗示附近有美餐。
蚊子也会选择叮咬的位置,这取决于它们攻击的种类。
有些蚊子更喜欢腿和脚,而其他蚊子更喜欢叮脖子和脸,这可能是因为它们关注的是你嘴巴和鼻子排放出的二氧化碳。
⑩达普基解释称:“如果你饿了,四处走动,更有可能让你朝某个方向走的是食物的味道,例如强烈的热狗香味。
”酒精可能成为敲响晚餐的钟声,但麦卡利斯特指出,吸引蚊子靠近你的主要因素可能与你的基因构成有关。
(选自《大众科学》2019年3期,有删改)
(1)文章以“蚊子为何喜欢叮咬喝酒人”为题有何好处?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A . 蚊子会叮咬人类,主要是因为人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蘑菇香味”的蘑菇醇。
B . 谭雅·达普基认为蚊子不会醉酒,因为它们吸血量非常少,稀释了酒精浓度。
C . 蚊子以血液为食,因为血液中所含的蛋白质能够为它们提供生存所需的能量。
D . O型血被咬的几率是A型血的两倍,说明其基因组成可能对蚊子更有吸引力。
(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蚊子喜欢叮咬喝酒人可能有哪些原因。
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
8. (6分)(2012·莱芜) 名著阅读。
①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
忽一日,开炉取丹。
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颠虎,疯狂的独角龙。
老君赶上抓一把,被
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②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踺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王行山”,轻轻地把他压住。
(1)根据选文故事情节,补全标题,要求字数相等,结构一致。
________ ,五行山下定心猿
(2)联系选文之前的故事情节,举例简析“大圣”的形象。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9. (1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
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
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1)选文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
(2)翻译文中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迄无佳文”,原因是读书不深入。
B . 写孔子、苏轼读书的事例,表明圣贤要有所成就也必须勤奋苦读。
C . 作者反对“过目成诵”和“无所不诵”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D . 作者认为《史记》中最值得“反复诵观”的只有《项羽本纪》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阅读《江城子》,完成小题。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便作:纵使。
(1)概括“杨柳”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六、默写 (共1题;共16分)
11. (16分) (2018七下·武邑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秋风萧瑟,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2) 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阐明了《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的深刻含义。
(5)把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7)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8)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9)《<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12. (20分)(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五月槐花香
王溱
朋友打来电话,让晚上去他家吃槐花包子。
他母亲刚从老家赶来,带来许多新鲜槐花,知道我喜欢吃这口,于是热情相邀。
确实,我喜欢吃用槐花做馅的包子。
以前住在大杂院,每到槐花盛开时,院里的大人孩子便会提着篮子,搬着小凳,拿着铁钩子去摘槐花。
那时马路两侧种满了开着白色花瓣的槐花树,远远望去,像白色的花海,煞是壮观。
树多,花也多,一会儿就能摘一篮子。
拿回去用清水略微一冲,便可以做各种菜肴。
最简单、最普通的是炒鸡蛋,把鸡蛋和槐花搅在一起,放进锅里炒,鸡蛋熟了,菜就成了。
然后是蒸槐花。
把槐花和面粉混在一起拌匀,再划线儿盐、味精,放进笼屉里蒸,出锅便可以蘸着大蒜或面酱之类的吃了。
这些都是“小儿科”,复杂点儿的是槐花包子。
猪肉、槐花是主打原料。
猪肉要肥瘦兼顾,只肥不瘦太腻;太瘦没味道。
槐花最好先用热水过一下,一方面更卫生些,一方面更实落,还有就是槐花有点苦,水一过也可以淡化一下味道。
有的还喜欢放点韭菜大葱,说实话,我没觉得这样好吃,反而感到有点儿多此一举,或者是喧宾夺主。
我最喜欢的是纯槐花和猪肉馅的包子。
那味道,想起来就抑制不住大馋虫一个劲地往上涌。
朋友家的槐花包子味道正宗,这源于他母亲是鼓捣槐花的“老手”。
许多人喜欢吃但未必会包。
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馅的味道很难调到好处。
这就需要经验。
南方人似乎在这方面逊于北方人,原因是槐树属于温带树种,不但喜欢光,而且更喜干冷气候,多生长在黄土高原、东北、华北平原。
见得多吃得多,日积月累,自然熟能生巧。
槐花开花时节,北方不少饭店有槐花系列菜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槐树是大自然的产物,有着植物共有的特质,却又是适应性极强的物种。
它不像其他花卉树木那样“矫情”,只适合在安谧的环境中生长。
它耐得住烟尘,不惧吵闹,能在嘈杂的城市环境中茁壮成长,且寿命很长。
我们大院门外的槐树打我记事时就有,母亲说,她20世纪30年代搬来时,那些槐树就矗立在那儿,算起来怎么也有百八十年了。
马路上每天要经过无数汽车、自行车和来来往往的人群,尾气、呼吸、汽车喇叭声、喧闹声,对槐树似乎没有任何影响。
要不是拆迁改造伐树让道,槐树再生长个百十年恐怕也不会枯萎。
只可惜,城市进化,反而株连了无辜的自然生态,让其变为记忆,铭刻在人们脑海之中。
槐树开花在每年的四五月间,五月为多。
主要看气候。
往往先是极少花蕾吐芳,白天露出一点白头,一夜间突然变成满树花瓣,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树枝,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
这时凡从槐树下走过的人,都会换上一种愉悦心情,情不自禁地张开嘴巴,大口呼吸着清新的槐香,脸上荡起甜蜜的微笑。
我们院里的人傍晚时还会搬一个马扎子或小凳坐在槐树下拉呱、说笑、打闹,当然也少不了顺手摘些槐花含在嘴里,慢慢品尝滋味。
槐花赏心悦目,但花期不长,短则十天八日,长则超不过半月。
所以,槐花更多的贡献,是满足了人们的味蕾和食欲。
槐花鸡蛋饼、槐花肉末饼、槐花鸡蛋汤、蒸槐花、肉米槐花麦饭、两样面蒸槐花、槐花炒蛋、槐花饺子、猪肉槐花大包子、槐花包菜、槐花麦饭、蒸槐花饼、槐花疙瘩、槐花煎蛋、槐花肉丸汤,这名目繁多,花样迭出的食谱,都离不开两个字:槐花。
人们用普普通通、皱缩而卷曲的花瓣,烹饪出溢满自然香气的美味佳肴,丰富着人们的餐桌,实在是天赐所致。
槐花以自己的美丽让人们心花怒放,同时又以自己的美味满足人们的口福。
许多文人墨客赋诗作文赞美槐花,“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
”这首作者不详的诗作,被无数人引用,可见人们对槐花的钟情之意。
白居易在《秋日》,子兰在《长安早秋》中都提到槐花:“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这些年城里的槐花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可供欣赏的花木,这有点遗憾。
不过在朋友家吃槐花包子时获知,我的老家——山东莱西市,种了万亩槐花,已经连续四年举办了槐花节。
这消息让我振奋,欣慰,眼前立时呈现出那一棵棵浓密而高大的槐树,一股槐花香味扑鼻而来。
明年五月我一定要回去看看我喜爱的槐花。
(1)这篇散文所描写的槐花有哪些特点?
(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朋友家的槐花包子味道正宗,这源于他母亲是捣鼓槐花的“老手”。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②这时凡从槐树下走过的人,都会换上一种愉悦心情,情不自禁地张开嘴巴,大口呼吸着清新的槐香,脸上荡
起甜蜜的微笑。
(赏析句子)
(3)文章写的是槐花,为什么在第五段还要写槐树?
(4)简要概括本文的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
13.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世上最好的地方
冯雪梅
①母亲总说,这世上最好的地方就是家。
我不这么想。
②最早的时候,我的家在大院中,里外两间的平房里。
那个城市对于我的父母而言曾经很陌生。
他们一无所有,就那么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开始营建一个家。
我记得小院里的槐花香,记得在大树下跳皮筋时唱的儿歌,记得母亲在公用的自来水龙头下洗一大盆的衣服,父亲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刨木板做家具。
那时候我对家的理解就是小院里那间挂着竹帘的小屋——院子里的房子都是相同的结构,唯一不同的是各家挂在门口的竹帘。
父亲把买来的竹帘细细打磨光滑,以免扎着人,母亲用旧的格子布将竹帘的边细细缝了,既好看又耐用。
父亲是那种闲不住的人,就那两间小平房,也被他动着脑筋规划过——家具都是比着屋的尺寸做的。
我实在不知道父亲如何有这样的手艺,只是觉得天底下没有他做不了的事儿。
原先屋里的地上铺着砖,父亲弄了水泥来,将地重铺了一遍。
那在全院是独一无二的。
那个夏天里,我最得意的事就是在地上铺了席子,摆上跳棋,然后请同伴来玩,并让他们参观我带着书架的小床。
③我一直认为我的家是最好的家,直到有一天,我去了同学住在高楼里的家。
当我站在阳台上看着都市的车水马龙,看着远处暗红的云彩和一点点落下去的夕阳,突然觉得我的家和这里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我的愿望不再是躺在水泥地板上看小说,而是在高楼的阳台上支一张椅子,看风景。
④这样怀想了许久,我的家就真的到了高楼上。
楼房建造的那段日子,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跑去看,然后想象着阳台的位置和摆一把什么样的椅子在阳台上。
家搬进高楼的那天,我几乎在阳台上站了一下午。
我不仅有了可以看夕阳的阳台,还有了自己的一间小屋。
家真的不一样了。
当我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悠然自得地看着楼下的人群和远远的树影时,觉得再也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初夏的黄昏,风轻轻吹着,天气好极了,能见着远远的一抹青山。
⑤那一抹青山让我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幻想。
那应该是秦岭的一点影子吧,山这边的景色我知道,山那边呢,是什么模样?由此而来,想象也一天一天地扩大,这种不着边际的幻想终于使得我离开家去了他乡,因为我重新觉得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⑥我在江南江北穿行了几年之后,找到一个停留的地方,开始自己的生活——与我的家,我的父母完全不同的生活。
我挑选明快的装饰布,让屋里的色调一致,而不是像母亲那样计算哪一种布做窗帘更耐用或是哪一种床单的价格更实惠;我打掉屋的墙让客厅适应我喜欢的家具,而不是比着屋子的大小买家具;我找小时工做家务忘记了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家训;我甚至不开伙今天肯德基明天麦当劳。
我按着自己的想象构建着自己的生活和幸福。
⑦突然有一天,当我在西餐桌上舞刀弄叉对付意大利通心粉的时候,猛地记起父亲说的一句话:还是自家的手擀面好吃。
母亲的笑和家的影子就在不知不觉中到了眼前。
⑧隔着电话线,听母亲的乡音。
北方的冬日,阴着天,风很冷。
暖暖地母亲在问:过年回家吗?
⑨冬天的晚上,我回到了家乡的城市。
车晚点了,当我远远地看到家时,长长地出了口气。
天晚了,楼梯的灯都熄了,走到家所在的那层楼,却见那盏灯亮着。
猛然间明白,我只是飘在天上的风筝,线牵在家的手里。
⑩这世上最华丽的地方也许不是家,但他永远是一个最好的归处,是牵扯不断的惦念和牵挂,是在不知不觉中渗入的生命的一部分。
⑪家是那盏燃起的灯光,为着行色匆匆、漂泊的脚步。
(1)第②自然段作者幼年在大院中生活情景有何特点?详写这一段情景有何作用?
(2)理解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
我只是飘在天上的风筝,线牵在家的手里。
(3)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变,作者对家的感受也有变化。
请概括其心理变化过程。
(4)作者认为“世上最好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通读全文扼要作答。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2016·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表彰其发现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历经艰辛,尝试200多种中药、380多种提取方法。
青蒿素,用去了屠呦呦大半生时间,她却依然痴迷于此,未曾停歇。
获奖后,85岁的屠呦呦显得异常平静:“我确实没什么好讲的,科研成果是团队成绩,我觉得荣誉本身就是一个责任。
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5分)
6-1、
6-2、
6-3、
7-1、
7-2、
7-3、
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
8-1、
8-2、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9-1、
9-2、
9-3、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0-1、
10-2、
六、默写 (共1题;共16分)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12-1、
12-2、12-3、12-4、
13-1、
13-2、
13-3、
13-4、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4-1、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