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精品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开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然而,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教育竞争的压力,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尽管新课改的实施已近10个年头,但至今全新的教学模式尚未真正落实。

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上;课堂上满堂灌、题海战术的现象依旧有增无减。

在学生心灵深处,他们多么想给自己一点独立思维的余地,多给他们一点探究、赏识、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渴望有一个展示自己智慧的舞台,可是机会实在太少。

为使数学课堂教学能沿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健康发展,进一步走向深入,笔者以为:
一、数学课堂应成为学生轻松、活泼的乐园
数学就其自身特点,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等特点。

我们应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合作的伙伴,让学生感到课堂生活的温馨,体验到课堂生活的乐趣,感受到课堂学习的愉悦。

让学生主动配合、积极思维、自觉实践、生动活泼的发展。

让教与学在和谐融洽的联系中进行,以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让数学课堂成为师生共同进行创造的乐园。

首先,教师应建立正确的学生观。

我们的学生天真活泼,隐藏着一种美好的理想愿望,精力充沛、爱动、充满好奇、有满脑子的疑问,这种天性是我们难得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发现每
个学生的闪光点,走进学生的心灵,尤其要善待后进学生。

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渴望得到解决;有时问题多了,很有可能丧失信心,我们要少指责学生,多给予关怀和帮助,与学生建立亲和感,让学生在心灵深处真正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地关心爱护他们。

教学过程中对于偏深偏难的问题应作为选做题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传授知识尽量以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为主。

让每个学生都有“动”的机会,都有展示自己智慧的舞台,都有得到表扬的感受,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课堂的幸福。

其次,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情绪,随时调整教学方式,营造高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如发现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时,可适当布置一些讨论、观察、猜想、小组竞赛等。

教学设计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客观实际和生活实际,寻找数学与生活的切入点,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的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背景中提出问题,体验数学,感知数学,进而建立数学,运用数学。

二、数学课堂应成为学生探究创新的主阵地
创新意识、探究意识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每个儿童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同层次或不同领域的潜能,有一股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

如果我们顺应儿童的这种天性,在平凡的教学中,注意重视、保护、诱发、激励这种天性,满足他们的欲望,这不仅仅是他们精神上的极大愉悦,对他们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也将是一
种很好的培养。

对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的积极性,奋发向上的精神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和鼓舞。

然而教育竞争一天比一天激烈,使得我们的教育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应试教育”上,放在奔“分数小康”上,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很少关注、爱护、培养。

(一)注重数学课堂的开放式
教育家袁振国在《教育新理念》一书中谈到,数学本身是人为的、开放的、丰富多彩的。

课程改革给了我们大量的开放空间。

我们应努力去探索,让数学教育多贴近生活。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数学探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让学生的思维更开放,更富有创造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猜想、标新立异以拓宽学生视野,让怀疑、探究、争辩在课堂里生根发芽。

(二)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三)注意正确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受阻,解题出错是难免的,也是很正常的。

我们无需把学生出错的路口堵得滴水不漏。

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我们宝贵的教学资源,当学生处于“山穷水尽”甚至出现错误时,只要我们及时地因势利导,抓住问题的切入点,让学生“柳暗花明”,这比我们原原本本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产生的效果更显著。

对我们的教学更有指导意义。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灵感
为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直觉能力、观察能力、预测能力铺路搭桥。

三、数学课堂应成为考验成就教师的熔炉
新课改对教师能否适应这一改革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我们教师自身素质的修养提出的要求更高。

实践证明,无论是从知识水平方面,还是业务能力方面,仅靠我们在大学里学得的知识来应付这一场面远远不够,我们还有必要加强学习,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把数学课堂当作我们数学教师成长园地,当作锻炼,成就我们教师的熔炉。

(一)必须加强相关理论学习
多参与相关活动,保持开放心态,不断接纳新知识,吸取知识营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二)不断丰富社会、自然、生活知识
我们的学生走出社会后,能否成为社会的主人,能否在这种千变万化的社会中有自己独立的地位,首先取决于我们教师能否有这种培养能力。

所以,我们有必要多了解一些学科以外而又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生活知识。

所以有必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必须加强对学科知识的学习
对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要有深刻的了解,对教材内容要善于“再加工”。

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重组,有自己明确的教学主张,平时
努力训练自己思维敏捷、缜密、思考广延深刻,拓展自身专业成长领域,能随时对教学进行有效调控,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我们即然选择了人民教师这一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我们就应该对教育事业负责,对祖国人民负责,对民族的兴旺负责,对学生的成长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