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人之初_第2课时-人教一下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部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人之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

3.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含义,从中明白道理。

难点: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精选《三字经》的两个片段进行识字教学,共8行,4句。

第一个片段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第2个片段讲述了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也是古代蒙学教材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它以三字断句,句句压韵,读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两个片段意思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大体了解意思,并熟读成诵,为今后更好地理解、领悟、印证打下基础。

本课的学习,也应注重培植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诵读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复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汉字朋友,你还记得它们吗?(出示13个课文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把生字放到课文里你还会不会读呢?(出示课文)
[设计意图]利用典型练习题和游戏的方式来检测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效果和复习情况,便于学生检测旧知,并以此为基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的课文学习中。

二、课文学习
(一)学习课文第一个片段
1.引导学生拍手读,读出节奏。

2.学习第一句。

(1)出示词语注释,指导学生结合注释说一说对句子的理解。

(2)教师讲解文句的含义。

(3)课外延伸“性善论”,帮助学生加深对“人之初,性本善”的理解。

3.学习第二句。

(1)出示词语注释,指导学生结合注释说一说对句子的理解。

(2)教师讲解文句的含义。

4.引导学生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说启发。

5.课外延伸“周处除三害”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二个片段
1.引导学生拍手读,读出节奏。

2.学习第一句。

(1)出示词语注释,指导学生结合注释说一说对句子的理解。

(2)教师讲解文句的含义。

(3)课外延伸《长歌行》(节选)。

3.学习第二句。

(1)出示词语注释,指导学生结合注释说一说对句子的理解。

(2)教师讲解文句的含义。

(3)课外延伸“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4.引导学生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说启发。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对重点字词的解释说明和补充课外延伸知识,帮助学生层层递进理解文句,从中受到启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巩固练习
1.组词。

看谁吹的泡泡多。

2.读下面的《三字经》,想想里面说的是哪个故事,和同桌说说你的理解。

(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 )
(2)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 )
参考答案:
1.略。

2.(1)孟母三迁 (2)孔融让梨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懂得要好好学习、勤学上进的道理。

这两个片段的内容都选自《三字经》,它具有通俗、顺口、易记的特点,还饱含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

只要我们平时多朗诵,多理解,就能了解更多关于《三字经》的知识了。

五、课后作业
了解《三字经》其他内容,把喜欢的句子说给同学听,也可以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人之初
《三字经》——故事——启示



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