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经》与唯物主义辩证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 》这部集 古文化知识 、思想概念 、思维方式 于一体 的经 典 ,我们应 重新认识和研究它 ,揭示 它所包含 的秘 密和真 谛。正如 毛泽东 在 《实践论 》中讲 到的爻 :“人 们 的认识 ,不论对 自然界方 面 、对于社会方面 ,也都是一 步一步 由低级 向高 级发展 ,目『J由浅人深 ,由片 面到更多的 方 面 。
卦 、艮卦 、坤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说 :“阴在内 ,阳 守之 ;阳在外 ,阴之使也 。” 因此 阴 阳是 互相依存 、互相
作 用的。这简单 的阴阳符号小仅体 现 r任何事物都有 阴阳
两个方而 ,还说明无论在任何 一个事物 中都 是阴 中有 阳,
阳中有阴这一个辨证法 的观点 。如 白天 与黑夜 、太 阳 与月
Abstract: Yijing scripture is an ancient classic works that discusses a problem should be
of opposites and the methodology of dialectic mater ialism .A t the sam e tim e,it puts forward the natural law of things for the developm ent,changes and the rules of unity of opposites.
责任 编 辑 :刘 英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Yijing Scripture and Dialectical M aterialism
GUAO Tian—lei,SHI Qing—quan
(Society and Science Department of Jixi University,Jixi 158100,China)
亮 、男 女 、冷 热 ,都是一一对应 着 ,也在 运动着 、斗
争着 ,而又相互 转化 着 。 阴阳是万事万物矛 盾两个方 而的统 一性。这样万事万
物都有 阴阳,其 内部都 同时存 在着相反 的两剃嘱 性 , 存 在着对 的阴、阳两个方 面。如八圭 是 由阴阳两种对 立的 符号组成的 ,也是 由对它 的符号组 成八卦 ,再 Itii f二 种 对立 的符号组成 六 十 四卦 。《周易 乾凿度 》中说 :“乾坤 者 、阴 阳之根本 ,万物之祖 宗也 。”乾卦纯阳 ,坤卦纯阴 , 所以说 ,阴阳两种 对 的矛盾是一切事 物的根 本矛盾。阴
所 谓 “反 ”,指一个 卦体 中的六个爻 ,与另一卦体 中 的六个爻 的阴阳情 况完全相反 。例如 《乾 》卦中 ,从初爻 至 卜爻 .都为阳 :而 《坤 》卦 中,从 初爻至 f 爻都 是阴。 这 六 个 爻 的 阴 阳情 况 完 伞 峡 谷 内反 的 两 个 卦 之 间 的关 系 便称 为 “反 ”。
阳的概念 就是矛盾 的概念 。所 以阴阳对 统一 的思维核 心 ,是矛盾 的对 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也是万事万物 的运动 的根 本规律 。
《系辞 ·j:传 》中说 :“一 阴一 阳之谓道 。”讲 的是天 地 问一切事 物的变化现象 ,也 就是阴阳二气运动 的规律 , 是揭示 事物 运动的普遍规律 。宇 宙问的二 气运 动 ,决定事 物牛 长变化 、发展 和推动事物前进 。毛泽东说 :“唯物辩 证法认 为外 因足变化 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 的根据 .外因通 过 内囚而起作用 。”《易经 》思 想中 的这一阴一 阳的内因外 因,相对相反 ,但并 非对 、抗 争相克 。而足相互 的 ,或 阴或 阳,错综 变化 ,于变化 中发展 ,在无 穷反 复中 ,保持 和 谐 与 统 一 。
哈尔滨学院学报vbl23no62002年6月journalharbinuniversityjun2002文章编号1004一58562002060106一02论易经与唯物主义辩证法高天雷史清泉鸡西大学社会科学系黑龙江鸡西158100摘要易经这部古老的著作是通过论述阴阳八卦的形式和方法来论述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
《系辞 》中有 :“足故易有 太极 ,足生两仪 ,两仪生
四象 ,四象牛八卦 。”这段 足说从 天地混沌 时期 ,出现分
化 ,阴阳分 离 ,形成 r天 与地 ,即阴与 阳。构成 《易经 》 八 八六 卜四卦基本符号 ,也就 是这阴 阳二元 :“一 _二_”代
表 阳 ,“一 一 ”代表阴 。在 《易经 》中这两个 符号不但能 代表宇宙 万物 ,而且在 中围的思想史 f二第一 次提出 r把宇
第 23卷 第 6期 2002年 6 月
哈 尔 滨 学 院 学 报
JO U RN A L O F HA R BIN U N IV ER SITY
【文 章编 号】lo04— 5856(2o02)06— l0 —O2
维普资讯
Vb1.23 No.6
论 《易经 》与 唯物 主义 辩 证 法
《序卦 》说 :“有天地 ,然后万 物牛焉 ,盈天地 之问 者 唯 万 物 。”又 说 :“有 天 地 然 后 有 万物 ;有 万 物 ,然 后有 男 女 ;有 男 女 ,然 后 有 夫 妇 ;有 夫 妇 ,然 后 有 父 子 ;有 父 子 ,然 后 有 君 臣 ;有 君 臣 ,然 后 有 卜下 ;有 卜下 ,然 后有 礼义有所错 。”这 段所 论是认 为天地是万物 的根 源 ,有 万 物然后才有男女 的分别 , 有夫妇 的关 系 ,才有 父子 、君 臣 、上下 的关 系.然后 有道德规 范。父子君臣 L下的关 系是后起的 , 是本 来有 的 。这就是一种唯物 丰义观 。
敌 ,或鼓或 罢 ,或歌或 泣 。” 事物相矛盾 的双方 ,在一 定条件下是可 以互易位置 ,
相互转化 的。在 《易经 》卦辞 中 ,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并 且对矛盾双方互相转化 的条件 ,进行 了言简意赅的分析 , 开始时很顺利 。“王—锡命 ”。由于指挥官一时大意 .忽然 双陷入 了败北 的困境 “师或 与尸 ,凶”。后来 详细查看地 理 ,将部 队移驻 到左前 方 “师左次 ,无咎 ”,终于又从不 利转化为有利 ,避 免了载尸败北 的耻辱 。在这次战争 中, 军队从开始时节节胜利 ,转化 为身陷 困境 ,是 由于 “王互 锡命 ”使指挥官产 生 _r骄傲 隋绪这一条件 引起 的。后来 , 又从 ‘‘,或 与尸”的 困境 转化为 “无咎 ”,是 南于指挥官 吸 取教训 ,注意按军事规律 办事 ,把 军队移驻 到了有利 的地 理位置 。两次转化 ,都把所 以引起转 化的条件做 了明确 的 交待 。
《易经 》的卦爻辞 中明确具体 的反映 rr事物内部因素
【收 稿 El期 12001—12—26 【作者 简 介 1高天 雷 (1980-), 男 ,黑龙 江省鸡 西人 .现 为鸡 西 大学社会 科 学 系在读 学 生 ;史清 泉 (1982一), 男 ,黑 龙江 省鸡 西人 ,现 为鸡 西 大学社 会科 学 系在 读 学生 。
Key words: Yijing Scripture;materialism;dialectics;negative and positive
宙万物分为 I ̄[Jx, -J- :又统 一 的两 大类别 ,也是最早 的辩 证法 思想 的形象代表 。两仪牛 四象 ,四象生八卦 ,是阴阳相重 .
阴阳交合而至 。《剧易大传今 注 》中讲 :“少 阳、老阳 、少
l;月、老阴 四利I爻 ,乃象 四时 ,八卦有卦 、离卦 、震卦 、巽卦 、坎
《师卦 》中的几个爻辞 ,也是关 于事 物x, -j-,'t_统一规律 的叙述 。军纪 的严 j不严 ,是一 对矛盾 。如果 军纪严 明 “师 出以律 ”,就能打胜 仗 ;如果军 纪不严 ,就会 败北 “否臧 , 凶 ,”战争 的结果 ,或胜 或败 ;即便 胜利者一方 ,也存 在 着 打 r胜 仪 的人 和 打 rI 败 仗 的人这 两 种对 立成 分 :“得
在 《易经 》卦体之 间 “非复 即反 ”的构成 ,也是辩证 法 的一利,反映 。《易经 》六 十四卦 ,有五 卜四卦 以相 临的 两卦 为—组 ,六个爻嘶相互颠倒 。以 《师 《比》两卦 为 例 ,在 《易经 》符号 系统 中居于第七 卦位的 《师 》,它六 个爻 的顺序 ,一 经颠倒 (复 ),恰恰 就居于第 八卦的 《比
充分 的证 明 _r 《易经 》 与唯物主 义 、辩 证法 是统一 的。 《易经 》这部 书足 通过阴 阳八卦 的形 式和方法来论述
“ 一
分 为 二 ”,对
统 一 的 =亨:宙 观 。唯 物 主 义 和 辩 证 法
的方法论 ,揭示宇 宙问事 物发展变化 的 自然规律和对立统 一 的 法 则 。
“小”转 为 “大 ”的发展过程 。同时也说 明 _r事 物是不 断 运动 .变化 、发展 的过程 的集合 体 。
事物 的内部 矛盾对 的双方 ,并不简单 地保持 其 “阴 阳相抱 ”的平衡状态 ,另外还有 “物极必反 ”这 一事物 发 展规律对 I三:们 的作用 。这就是在一 定条件 下互易位置 、相 互转化 。在 《易经 》推 演过程 中,这一 “物极必反”的客 观规律通过 阴爻 与阳爻 的相互转化 ,得到 了形象 生动的体 现 。这 种阳极 而阴 、阴极 而 阳的辨证 思维方法 ,是 “阴阳 相抱 ”思维方法 的深化 。在前 面所说 的 《乾 》卦 。九五爻 为 飞龙在天 .利 见大人 ; f 儿爻为亢龙有悔 ,这 两个爻辞 可 以形象 的说 明 ,从 几五爻 的高 位到 }:九爻 的极位 的过 程 。也就是 “物极必反 ”的过程 。 I=JL的亢龙有悔 ,明言 久后此 位 比如 阳极 而衰 ,必牛 后悔之 念 。
高 天雷 ,史 清 泉
(鸡 西 大 学 社 会 科 学 系,黑龙 江 鸡 西 158100)
【摘 要 ]《易经 》这 部 古 老 的著作 ,是通 过 论述 阴阳八 卦 的形 式 和 方 法来 论述 “一 分为 二 ”、对
立 与 统一 的 宇 宙观 、唯物 主 义和 辩 证 法 的方 法 论 ,揭 示宇 宙 间事物 发 展 变化 的 自然规 律 和 对立 统一 的
法 则 。
[关键 词 ]易经 ;唯 物 主 义 ;辨证 法 ; 阴阳
[中 图分 类 号 ]B02
【文献 标 识 码 】A
《易经 》这古老 的著作 ,被 许多人所轻视 ,认 为其是 一 部 内容低俗 的占 卜之 书 ,足唯 心主义 、形而 1 学 的 ,没
有研读的价值 。而事实 l:愉 除相反 ,《易经 》的哲学思想 ,
维普资讯
第 6期
高 天 雷 ,史清 泉 :论 《易经 》 与唯物 主 义辩 证法
l07
有矛盾两个方面 的辨证思想 。《乾 》卦 “或跃 在渊”,说的 是 一 个人有 了很高 的社会 地位后 ,仍然有 两种对立因素 存在 ,_二种因素足继续 晋升 ,位登及顶 ;另一种因素是失 足堕人深渊 、身败名 裂。“或”字 ,揭示 了这两种对 因素 ; 一 方面是君i15天下 ,这一思之既久 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 。 另一 方 面是 物极 必反 的规 律 常使 人惶 恐 不安 。“亢 ” 与
“悔 ”,足矛盾 的两个 方面 的表现 形式 。 恩格斯说 :“世界不 是一成不 变 的事 物的结合体 ,而
是过程 的集合体 。”《泰 》卦 的几j 爻辞 中的 “无平不陂 、 无往小复 。”平地终会变成斜 陂 ,外 出的人总会 回转家 门。 因此 ,平 陂 、往 亏复 自构成一对 矛盾 ,并且相互转化 。 《尜 》卦 卦辞所言 “小 往大来 ,吉亨”来分 析 ,《易经 》 作者的意思似乎 比较 明确 。即 “往 ”后之 “复”是—个 从
卦 、艮卦 、坤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说 :“阴在内 ,阳 守之 ;阳在外 ,阴之使也 。” 因此 阴 阳是 互相依存 、互相
作 用的。这简单 的阴阳符号小仅体 现 r任何事物都有 阴阳
两个方而 ,还说明无论在任何 一个事物 中都 是阴 中有 阳,
阳中有阴这一个辨证法 的观点 。如 白天 与黑夜 、太 阳 与月
Abstract: Yijing scripture is an ancient classic works that discusses a problem should be
of opposites and the methodology of dialectic mater ialism .A t the sam e tim e,it puts forward the natural law of things for the developm ent,changes and the rules of unity of opposites.
责任 编 辑 :刘 英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Yijing Scripture and Dialectical M aterialism
GUAO Tian—lei,SHI Qing—quan
(Society and Science Department of Jixi University,Jixi 158100,China)
亮 、男 女 、冷 热 ,都是一一对应 着 ,也在 运动着 、斗
争着 ,而又相互 转化 着 。 阴阳是万事万物矛 盾两个方 而的统 一性。这样万事万
物都有 阴阳,其 内部都 同时存 在着相反 的两剃嘱 性 , 存 在着对 的阴、阳两个方 面。如八圭 是 由阴阳两种对 立的 符号组成的 ,也是 由对它 的符号组 成八卦 ,再 Itii f二 种 对立 的符号组成 六 十 四卦 。《周易 乾凿度 》中说 :“乾坤 者 、阴 阳之根本 ,万物之祖 宗也 。”乾卦纯阳 ,坤卦纯阴 , 所以说 ,阴阳两种 对 的矛盾是一切事 物的根 本矛盾。阴
所 谓 “反 ”,指一个 卦体 中的六个爻 ,与另一卦体 中 的六个爻 的阴阳情 况完全相反 。例如 《乾 》卦中 ,从初爻 至 卜爻 .都为阳 :而 《坤 》卦 中,从 初爻至 f 爻都 是阴。 这 六 个 爻 的 阴 阳情 况 完 伞 峡 谷 内反 的 两 个 卦 之 间 的关 系 便称 为 “反 ”。
阳的概念 就是矛盾 的概念 。所 以阴阳对 统一 的思维核 心 ,是矛盾 的对 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也是万事万物 的运动 的根 本规律 。
《系辞 ·j:传 》中说 :“一 阴一 阳之谓道 。”讲 的是天 地 问一切事 物的变化现象 ,也 就是阴阳二气运动 的规律 , 是揭示 事物 运动的普遍规律 。宇 宙问的二 气运 动 ,决定事 物牛 长变化 、发展 和推动事物前进 。毛泽东说 :“唯物辩 证法认 为外 因足变化 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 的根据 .外因通 过 内囚而起作用 。”《易经 》思 想中 的这一阴一 阳的内因外 因,相对相反 ,但并 非对 、抗 争相克 。而足相互 的 ,或 阴或 阳,错综 变化 ,于变化 中发展 ,在无 穷反 复中 ,保持 和 谐 与 统 一 。
哈尔滨学院学报vbl23no62002年6月journalharbinuniversityjun2002文章编号1004一58562002060106一02论易经与唯物主义辩证法高天雷史清泉鸡西大学社会科学系黑龙江鸡西158100摘要易经这部古老的著作是通过论述阴阳八卦的形式和方法来论述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
《系辞 》中有 :“足故易有 太极 ,足生两仪 ,两仪生
四象 ,四象牛八卦 。”这段 足说从 天地混沌 时期 ,出现分
化 ,阴阳分 离 ,形成 r天 与地 ,即阴与 阳。构成 《易经 》 八 八六 卜四卦基本符号 ,也就 是这阴 阳二元 :“一 _二_”代
表 阳 ,“一 一 ”代表阴 。在 《易经 》中这两个 符号不但能 代表宇宙 万物 ,而且在 中围的思想史 f二第一 次提出 r把宇
第 23卷 第 6期 2002年 6 月
哈 尔 滨 学 院 学 报
JO U RN A L O F HA R BIN U N IV ER SITY
【文 章编 号】lo04— 5856(2o02)06— l0 —O2
维普资讯
Vb1.23 No.6
论 《易经 》与 唯物 主义 辩 证 法
《序卦 》说 :“有天地 ,然后万 物牛焉 ,盈天地 之问 者 唯 万 物 。”又 说 :“有 天 地 然 后 有 万物 ;有 万 物 ,然 后有 男 女 ;有 男 女 ,然 后 有 夫 妇 ;有 夫 妇 ,然 后 有 父 子 ;有 父 子 ,然 后 有 君 臣 ;有 君 臣 ,然 后 有 卜下 ;有 卜下 ,然 后有 礼义有所错 。”这 段所 论是认 为天地是万物 的根 源 ,有 万 物然后才有男女 的分别 , 有夫妇 的关 系 ,才有 父子 、君 臣 、上下 的关 系.然后 有道德规 范。父子君臣 L下的关 系是后起的 , 是本 来有 的 。这就是一种唯物 丰义观 。
敌 ,或鼓或 罢 ,或歌或 泣 。” 事物相矛盾 的双方 ,在一 定条件下是可 以互易位置 ,
相互转化 的。在 《易经 》卦辞 中 ,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并 且对矛盾双方互相转化 的条件 ,进行 了言简意赅的分析 , 开始时很顺利 。“王—锡命 ”。由于指挥官一时大意 .忽然 双陷入 了败北 的困境 “师或 与尸 ,凶”。后来 详细查看地 理 ,将部 队移驻 到左前 方 “师左次 ,无咎 ”,终于又从不 利转化为有利 ,避 免了载尸败北 的耻辱 。在这次战争 中, 军队从开始时节节胜利 ,转化 为身陷 困境 ,是 由于 “王互 锡命 ”使指挥官产 生 _r骄傲 隋绪这一条件 引起 的。后来 , 又从 ‘‘,或 与尸”的 困境 转化为 “无咎 ”,是 南于指挥官 吸 取教训 ,注意按军事规律 办事 ,把 军队移驻 到了有利 的地 理位置 。两次转化 ,都把所 以引起转 化的条件做 了明确 的 交待 。
《易经 》的卦爻辞 中明确具体 的反映 rr事物内部因素
【收 稿 El期 12001—12—26 【作者 简 介 1高天 雷 (1980-), 男 ,黑龙 江省鸡 西人 .现 为鸡 西 大学社会 科 学 系在读 学 生 ;史清 泉 (1982一), 男 ,黑 龙江 省鸡 西人 ,现 为鸡 西 大学社 会科 学 系在 读 学生 。
Key words: Yijing Scripture;materialism;dialectics;negative and positive
宙万物分为 I ̄[Jx, -J- :又统 一 的两 大类别 ,也是最早 的辩 证法 思想 的形象代表 。两仪牛 四象 ,四象生八卦 ,是阴阳相重 .
阴阳交合而至 。《剧易大传今 注 》中讲 :“少 阳、老阳 、少
l;月、老阴 四利I爻 ,乃象 四时 ,八卦有卦 、离卦 、震卦 、巽卦 、坎
《师卦 》中的几个爻辞 ,也是关 于事 物x, -j-,'t_统一规律 的叙述 。军纪 的严 j不严 ,是一 对矛盾 。如果 军纪严 明 “师 出以律 ”,就能打胜 仗 ;如果军 纪不严 ,就会 败北 “否臧 , 凶 ,”战争 的结果 ,或胜 或败 ;即便 胜利者一方 ,也存 在 着 打 r胜 仪 的人 和 打 rI 败 仗 的人这 两 种对 立成 分 :“得
在 《易经 》卦体之 间 “非复 即反 ”的构成 ,也是辩证 法 的一利,反映 。《易经 》六 十四卦 ,有五 卜四卦 以相 临的 两卦 为—组 ,六个爻嘶相互颠倒 。以 《师 《比》两卦 为 例 ,在 《易经 》符号 系统 中居于第七 卦位的 《师 》,它六 个爻 的顺序 ,一 经颠倒 (复 ),恰恰 就居于第 八卦的 《比
充分 的证 明 _r 《易经 》 与唯物主 义 、辩 证法 是统一 的。 《易经 》这部 书足 通过阴 阳八卦 的形 式和方法来论述
“ 一
分 为 二 ”,对
统 一 的 =亨:宙 观 。唯 物 主 义 和 辩 证 法
的方法论 ,揭示宇 宙问事 物发展变化 的 自然规律和对立统 一 的 法 则 。
“小”转 为 “大 ”的发展过程 。同时也说 明 _r事 物是不 断 运动 .变化 、发展 的过程 的集合 体 。
事物 的内部 矛盾对 的双方 ,并不简单 地保持 其 “阴 阳相抱 ”的平衡状态 ,另外还有 “物极必反 ”这 一事物 发 展规律对 I三:们 的作用 。这就是在一 定条件 下互易位置 、相 互转化 。在 《易经 》推 演过程 中,这一 “物极必反”的客 观规律通过 阴爻 与阳爻 的相互转化 ,得到 了形象 生动的体 现 。这 种阳极 而阴 、阴极 而 阳的辨证 思维方法 ,是 “阴阳 相抱 ”思维方法 的深化 。在前 面所说 的 《乾 》卦 。九五爻 为 飞龙在天 .利 见大人 ; f 儿爻为亢龙有悔 ,这 两个爻辞 可 以形象 的说 明 ,从 几五爻 的高 位到 }:九爻 的极位 的过 程 。也就是 “物极必反 ”的过程 。 I=JL的亢龙有悔 ,明言 久后此 位 比如 阳极 而衰 ,必牛 后悔之 念 。
高 天雷 ,史 清 泉
(鸡 西 大 学 社 会 科 学 系,黑龙 江 鸡 西 158100)
【摘 要 ]《易经 》这 部 古 老 的著作 ,是通 过 论述 阴阳八 卦 的形 式 和 方 法来 论述 “一 分为 二 ”、对
立 与 统一 的 宇 宙观 、唯物 主 义和 辩 证 法 的方 法 论 ,揭 示宇 宙 间事物 发 展 变化 的 自然规 律 和 对立 统一 的
法 则 。
[关键 词 ]易经 ;唯 物 主 义 ;辨证 法 ; 阴阳
[中 图分 类 号 ]B02
【文献 标 识 码 】A
《易经 》这古老 的著作 ,被 许多人所轻视 ,认 为其是 一 部 内容低俗 的占 卜之 书 ,足唯 心主义 、形而 1 学 的 ,没
有研读的价值 。而事实 l:愉 除相反 ,《易经 》的哲学思想 ,
维普资讯
第 6期
高 天 雷 ,史清 泉 :论 《易经 》 与唯物 主 义辩 证法
l07
有矛盾两个方面 的辨证思想 。《乾 》卦 “或跃 在渊”,说的 是 一 个人有 了很高 的社会 地位后 ,仍然有 两种对立因素 存在 ,_二种因素足继续 晋升 ,位登及顶 ;另一种因素是失 足堕人深渊 、身败名 裂。“或”字 ,揭示 了这两种对 因素 ; 一 方面是君i15天下 ,这一思之既久 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 。 另一 方 面是 物极 必反 的规 律 常使 人惶 恐 不安 。“亢 ” 与
“悔 ”,足矛盾 的两个 方面 的表现 形式 。 恩格斯说 :“世界不 是一成不 变 的事 物的结合体 ,而
是过程 的集合体 。”《泰 》卦 的几j 爻辞 中的 “无平不陂 、 无往小复 。”平地终会变成斜 陂 ,外 出的人总会 回转家 门。 因此 ,平 陂 、往 亏复 自构成一对 矛盾 ,并且相互转化 。 《尜 》卦 卦辞所言 “小 往大来 ,吉亨”来分 析 ,《易经 》 作者的意思似乎 比较 明确 。即 “往 ”后之 “复”是—个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