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初二文言文翻译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原文翻译
1.《和董传留别》
原文: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原文翻译:人生在世,四处奔波,究竟像什么?应该像飞翔的鸿雁踏在雪地之上。
鸿雁在雪地上偶尔留下爪印,当它们飞走后,又有谁去计算它们飞往何方?
2.《赤壁赋》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原文翻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五日,苏轼与客人一起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徐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客人敬酒,吟诵《明月》中的诗句,歌唱婉约的篇章。
过了一会儿,月亮从东山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与天相接。
任凭小船在江面上飘荡,越过茫茫无际的江面。
浩浩荡荡如同乘风飞驰,却不知道停歇的地方;飘飘摇摇如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二、解读
1.《和董传留别》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他认为人生如同飞鸿踏雪,留下的痕迹转瞬即逝,如同鸿雁飞走,无法预料其去向。
此诗体现了苏轼少年时期的豁达与超脱。
2.《赤壁赋》
这篇赋描绘了苏轼与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玩的情景。
文中通过对月亮、江水、风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苏轼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他认为人生如同
冯虚御风,飘忽不定,却又充满无限可能。
这篇赋体现了苏轼少年时期的豪放与旷达。
总结
苏轼初二时期的文言文作品,以诗歌和赋的形式,展现了其才华横溢、豁达超脱的个性。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
这些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位文学巨匠的少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