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刺客都有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四⼤刺客都有谁
战国四⼤刺客有两种说法:⼀是专诸、聂政、豫让、荆轲;⼆是专诸、要离、聂政、荆轲。
来看看这些⼈都有哪些事迹吧。
专诸
春秋时吴国棠⾢(今南京市六合区西北)⼈,吴公⼦光(即吴王阖闾)欲杀王僚⾃⽴,伍⼦胥把他推荐给公⼦光。
公元前515年,公⼦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于鱼腹之中进献(鱼肠剑),当场刺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
公⼦光⾃⽴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乃以专诸之⼦为卿。
聂政
(公元前276年—公元前397年),战国时侠客,出⽣地是韩国轵(今济源东南),春秋末期,年少时侠义,惹上杀⼈之罪,带上母亲及其姐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是吴起的好友,聂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就是严遂)知遇之恩,⼀个⼈带着剑就去了韩都阳翟,以⽩虹贯⽇之势,刺杀侠累,就在台阶上,之后被侠累的数⼗位侍卫抓住。
怕连累与⾃⼰⾯貌相似的姐姐荌,之后⽤剑⾃⼰毁容,挖眼、剖腹⾃杀。
他的姐姐在韩市寻认弟弟⼫⾸,伏⼫痛哭,撞死在聂政⼫前(⼀说因悲伤过度,暴死于聂政⼫前)。
这个刺客虽然成功了,但是感觉有点糊涂,为了知遇之恩,就随便刺杀,⼤哥,你的刺杀意义何在?想过没有。
豫让
豫让是晋国⼈,在三家分晋前曾经做过范⽒和中⾏⽒的家⾂,然⽽不得重视,最后在智伯的门下,为智伯所尊重和器重。
智伯为⼈贪婪想吞并赵、魏、韩三家的封地,最后被三家联⼿消灭,晋国也被⼀分为三。
⽽豫让深感智伯的知遇之恩,决⼼刺杀赵襄⼦。
豫让为了刺杀成功,不惜改头换⾯,吞炭毁容,最后多次刺杀未遂,赵襄⼦也感念豫让的侠义,脱下⾐服给豫让连刺三剑以完成豫让的⼼愿。
荆轲
战国末期⼈,姜姓,⼈称庆卿,庆⽒(古时“荆”⾳似“庆”),出⽣地是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据说本是齐国庆⽒的后裔,后迁居卫国。
他的刺杀是意义最⼤的⼀位,虽然失败了,现在很多影视作品都有荆轲的⾝影,某⼿游⾥的阿珂(最早版本是荆轲)也是这个原型。
早年游历到燕国,经⽥光推荐给太⼦丹,秦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太⼦丹⼼急⽕燎探讨对策,荆轲献计带上燕督亢地图和秦国叛将樊於期⾸级去见秦王,伺机刺杀秦王,⼀切准备就绪后,临⾏前,燕太⼦丹、⾼渐离等许多⼈在易⽔边为荆轲送⾏,场⾯⼀度悲壮,“风萧萧兮易⽔寒,壮⼠⼀去兮不复还”诗句就是这么来的。
要离
要离是吴国⼈,住在⽆锡鸿⼭⼭北,主要是捕鱼为业。
他个⼦不⾼很瘦长相丑陋,但是却很勇敢成功刺杀庆忌,智勇双全历史上有关于他的记载于《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其中在吴越春秋中写道前513年吴王派要离去刺杀庆忌,使⽤了苦⾁计最后庆忌被杀死,最后逃回国之后吴王要庆封要离,要离不接受说⾃⼰只是为了吴国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于是⾃刎于⾦殿。
它的墓地位于鸿⼭东岭南麓杨梅坞专诸墓旁。
⼈物评价:他是⼀个不⽢于平凡的⼩⼈物,但是最后这个⼈才还是被埋没了,虽然为了百姓的安危,刺杀成功但是⾃杀了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