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时过关练习5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
读图,回答下题。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阶段Ⅰ,海山是由岩浆喷发冷却凝结形成,
年某位驴友在云南拍摄到的“孤峰残丘油菜花.下列能反映“孤峰残丘”景观的地形图(单位:m)是
9.石林地貌常见于()
A.云南省B.陕西省
C.辽宁省D.江苏省
解析:由材料可知,石林地貌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石灰岩主要形成于热带浅海环境,后因地壳抬升出露地表,我国石林在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分布最为典型。
答案:A
10.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丙→乙→甲
解析:石林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过程是:首先因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然后石灰岩因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受流水溶蚀作用地表变得高低不平,随着流水侵蚀程度的增加,地表形成山峰与山谷,地表水下渗量增加,最后,流水溶蚀作用进一步加剧,地表形成孤立峰林,地下形成暗河,形成典型的石林地貌。
答案:D
11.石林地貌发育过程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地表水资源变丰富
B.地表变得更加平坦
C.交通运输建设便利
D.旅游资源更加独特
解析:石林地貌发育过程中地表水下渗量增加,地表水资源变得短缺,地表变得更加高低不平,交通运输建设受地形地质影响,建设困难增加。
石林地貌发育形成喀斯特地貌,成为独特的旅游资源。
答案:D
二、综合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惊奇地发现青藏高原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移动。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简图。
(1)材料一图中板块a是________板块,和材料二图中________(A或B)处的板块一致。
(2)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主要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一,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从地质构造的角度分析宁夏平原的成因。
说出贺兰山东麓堆积地貌的类型及沉积物分布特点。
以河流出山口为界,分别说出AB段和CD段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特点及原因。
问,根据地形剖面图可知,宁夏平原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再经沉积物沉积而形成。
第(2)问,从等高线的数值及变化可知,该地为冲积扇,从扇顶到冲积扇边缘,由于流速变化,颗粒物大小发生变化。
第(3)问,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等高线的弯曲特点,原因可从前后所受外力作用不同角度解释。
岩层断裂下陷,黄河携带的泥沙以及贺兰山的洪积物沉积而形成。
呈扇形分布,从河流出山口到冲积扇边缘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
段所在地区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
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