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业营改增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建筑业营改增的思考
摘要“: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税务工作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
也有消极的影响。
建筑企业要对“营改增”引起重视,从加强企业的合同管理,提
高税务筹划质量,完善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建筑企业税务
管理水平,为企业更好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企业;“营改增”影响分析;应对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税务改革为了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也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而“营改增”是税务改革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随着“营
改增”在建筑行业的推行,已经对我国建筑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影响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建筑企业要在实际工作中对“营改增”引起重视,从而为企业的更好发展做出保证。
本文将对“营改增”给建筑企业造成的税负影响
进行分析,探讨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的措施,希望为我国建筑企业税务工作的
发展提供帮助。
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的影响分析
(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的积极影响
1“、营改增”可以避免对建筑企业重复征税建筑行业是我国支柱性的产业,对
于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建筑企业进行“营改增”税务改革,能有效避免建筑企业重复征税的问题,同时也对建筑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
的推动作用。
下面以某建筑企业的税务活动为例,探讨“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我国某建筑企业在2015年末确认的收入是10亿元,在该会计区间内,能够
进行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是6亿元,企业的其他成本为2亿元。
在“营改增”之前,建筑企业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
经过计算得出建筑企业需要缴纳营业税10×3%=0.3亿元,要缴纳所得税(10-2-6-0.3)×25%=0.425亿元,两者合计为
0.725亿元。
“营改增”改革后,建筑企业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算出该年度增值税的销项税额:10(/1+11%)×11%=0.99亿元,进项税额:6(/1+17%)
×17%=0.872亿元,应缴纳增值税=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值税进项税额=0.990-
0.872=0.118亿元;建筑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10/1.11-6/1.17-2)×25%=0.470
亿元,合计0.588亿元。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营改增”后所缴纳的税负要比“营改增”前减少了0.137亿元,建筑企业的税负得到比较明显的减轻。
2、降低建筑企
业的运营成本我国实行的增值税特点就是企业在不用将购入固定资产增值税的款
额计入到成本,而是通过抵扣减少企业的税负。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企业需要
投入的资本,建筑企业可以将减少的税负投入到生产经营的项目中,从而在减少
了建筑企业运营资本的同时,增加了资金流转的速率,更加有利于建筑企业对开
展新的投资项目。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的消极影响
1、进项税额抵扣不足造成实际税负增加“营改增”后,建筑企业为了降低企业
的税负,需要在经营活动中,增加增值税进项税金,从而能进行更多的税金抵扣。
从比较简单的角度分析,建筑企业的营业税率为3%,增值税率为11%,因此为
了保证建筑企业的实际税负减少,必须要保证企业的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超过
建筑企业总收入的8%,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通常只有部
分建筑企业能够取得足额的增值税进项税专用发票,而其他建筑企业则在进项税
抵扣方面达不到要求,从而并没有达到实际税负减少的效果。
在“营改增”后,建
筑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从依据简易办法缴税
的供应商处购买原材料时,供应商不能开具专用的抵扣发票;建筑企业购买产品
作为职工福利时,得到的专用发票不能抵扣;在运输途中发生的非正常损耗对应
的税金等。
建筑企业要对相关的不能抵扣的情形进行关注,避免实际税负的增加。
2、专用发票管理不善造成税负增加根据规定,建筑企业只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才可以进项抵扣,因此,在“营改增”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工作变得非
常重要。
但在实际工作中,建筑企业专用发票的管理情况并不理想。
这主要是由
于建筑企业的经营范围比较广,在经营过程中有一系列的生产销售环节,会涉及
到大量的专业发票。
同时有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收集工作本身就具有较大的难度,有的单位也并不具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因此,造成目前建筑企业增值
税专用发票管理比较混乱的情况。
二、建筑企业对“营改增”的应对办法
“营改增”税务改革给建筑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建筑企业要通过认真的
研究和分析,积极探索应对“营改增”的办法。
具体来说,建筑企业可以从以下方
面加强税务工作。
(一)加强企业员工对“营改增”的认识
为了保证建税务工作的质量,在“营改增”中减少企业征缴的税负,建筑企业
首先就要加强企业员工对“营改增”的认识。
“营改增”后,在企业的税务活动中最
重要的就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获得,因此企业税务部门首先要在通过良好的宣传
手段在企业员工中树立良好的税务意识,要明确增值税专用发票在税金抵扣中的
作用。
同时,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来加强
建筑企业的税务工作质量。
另外,对于建筑企业生产运营各环节中可能涉及到增
值税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例如材料采购员、预决算的编制人员、工程项
目的管理人员等,确保相关人员的知识能够及时更新,增强“营改增”对建筑企业
税负的积极影响。
(二)加强建筑企业合同管理工作
“营改增”对于建筑企业财务活动具有较大的影响,企业要根据相关的法律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细则,改良原有的财务习惯,增
加专项的税务会计岗位,从而提高对“营改增”的适应能力。
同时,建筑企业要加
强合同管理工作。
具体来说,建筑企业在制定合同时,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开具
发票的类型,和发票开具的时间以及相关的违约责任来保证企业能够在规定的时
间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三)提高建筑企业税务筹划质量
提高企业的税务筹划质量,是保证建筑企业更好的适应“营改增”的重要措施。
首先,建筑企业要在财务活动中,对自身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准确的找到税收
工作的切入点。
例如,建筑企业在对分包商进行选择时,如果分包商是小规模纳
税人,建筑企业要明确以下内容:分包商是否能够委托其他机构代开增值税专用
发票,如果可以,那么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抵扣税率是多少。
目前,我国分
包商大多是小规模纳税人,因此在合同签订时,建筑企业就要和对方针对增值税
问题进行详细商谈,并在合同中进行明确的规定,进而促使税负能够合理转嫁。
其次,建筑企业对于自身的纳税人身份也要进行科学选择。
在“营改增”后,建筑
企业在达到相关要求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给企业税负减轻带来更
大优势的纳税人身份。
另外对于不能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项目要引起重视,例如作为职工福利购买的商品,从按照简易办法缴税的供应商处购买的原材料等,建筑企业要对不能抵扣的项目进行科学分析,从企业自身角度做好税务筹划工作。
(四)规范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
如果增值税发票管理混乱,很可能给建筑企业带来税务风险,造成实际税负的加重,因此,“营改增”后,建筑企业要严格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工作。
建筑企业要改掉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时管理发票的习惯,在实际的财务活动中,要建立严格的增值税发票管理细则,确保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规范性。
同时,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还要建立科学的监督检查机制,要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增值税专用发票能在规定的时间获取,从而达到抵扣的目的。
三、结束语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在实际工作中,建筑企业要对“营改增”进行正确的认识,从加强企业的合同管理,提高税务筹划质量,完善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建筑企业税务管理水平,为企业更好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