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37分)
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2分)
A.褒.贬(bǎo )埠.头(bù)攒.(cuán)聚分道扬镳.(biāo)
B.汲.水(jí)别墅.(sù)栈.桥(zhàn)销声匿.迹(nì)
C.褴褛.(lǚ)拾.级(shè)腻.烦(nì)万壑.藏云(hè)
D.殷.红(yīn)贮.藏(zhù) 恣.睢(zì)矫.揉造作(jiǎo)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分)
A.过了一会儿,那辆奔驰的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停了下来。
B.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出类拔萃,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C.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 各种形式的周刊、杂志,分类细密的专业报刊,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
....之势。
B. 参加了今年中考作文阅卷的张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
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
....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
C.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
....地汲取新知识,使自己获得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D.面对梅里雪山扑朔迷离
....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了莫言,评委会给出的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
”
B.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C.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文约而事丰”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
(南宋姜夔《白石诗说》)
D.日前,扬州市著名心理教育专家李万华应邀为汶河小学200多名三四年级的学生家长作专题讲座。
5. 下列说法有错误
...的一项是(3分)
A.《鼎湖山听泉》是一篇写景散文,全文以游山的行踪为序,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
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B.《故乡》以作者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了旧时代的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
病苦,表达了作者憎恨旧社会、同情劳动人民、渴望创造新生活的感情。
C.《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了当
时英国统治阶层的腐败和罪恶。
D.《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
冷酷自私、惟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6. 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得句子排列恰当
..的一项是(3分)
①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黄山迎客松。
②穿过一线天,再过“蓬莱三岛”,直上玉屏楼。
③它的一根长枝低垂伸展,仿佛是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
意。
④玉屏楼文殊洞顶上,有一棵破石而出、寿逾千年的古松。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书是一池清水,一本本的书就是一泓泓清澈的泉水,我们怡然地将自己浸泡其中。
书里qián坤,纸上心迹,让书的清泉荡dí着浑身的污gòu,就会让我们远避世俗的侵蚀,心灵就会少一点浮
8.默写。
(每空1分,共9分)
⑴,后天下之乐而乐。
⑵,在河之洲。
⑶晓战随金鼓,。
⑷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⑸,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⑹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飞瀑落下深潭。
⑺宋晏殊《浣溪沙》中
“,
”两句,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9.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8分)
在九年级我们学习了“气象物候”专题及综合实践活动,请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⑴人民网旅游频道曾开展“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评选活动,江苏兴化、云南罗平、青
海门源排在前6位。
兴化赏花期为4月2日至4月25日,云南罗平赏花期在2月至3月,平均海拔2866米的青海门源赏花期则在7月。
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云南罗平赏花期比兴化早,而青海门源赏花期比兴化晚几个月的主要原因。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仔细观察左面这幅招贴画,按要求答题。
(4分)
①请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
(不超过30字)(2分)
②说说这幅画给我们的启示。
(不超过30字)(2分)
二、阅读理解(53分)
(一)阅读晏殊的《采桑子》完成10—11题。
(5分)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0.这首词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宋词中的派。
(1分)“好梦频惊”是全
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2分)
1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2-题。
(17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
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
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
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
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
”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
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
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
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1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4分)
(1)今亡.亦死()(2)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3)或.以为死()(4)诸兄奇.之()
13.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
..的—项是()(3分)
A.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辍耕之垄上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⑵此教我先威众耳。
⑶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15.【甲】【乙】两段文字各侧重写了什么?陈胜和马援身上有什么共同精神品质。
(4分)
让“责任感”与孩子的成长同行
①暑假刚开始,一位在机关工作的家长,就对读初三的孩子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要求孩子洗涮每天晚饭后的饭碗。
开头几天,这个孩子做得还有些兴趣,但5天后,就嚷着要父亲用“奖励”来兑现,不出半月就再也不愿做了。
可这位家长很顶真,一定要孩子坚持。
他说,不在乎孩子做家务的多与少,而在乎孩子有否责任意识和行为。
②这位家长的话颇有道理。
据笔者所知,现在不少孩子似乎并不真正“认”得“责任”两字,即使对自己的生活琐事也少有责任的概念。
某所寄宿制学校就有过政教主任帮学生洗袜子的事情。
至于住宿学生将更换的衣服,从外衣到内裤、袜子,周末统统带回家让家长代劳就更不是新鲜事,许多家长也习以为常。
就是一些好学生也不乏其例。
某市有关部门在对优秀学生候选人进行考察时,曾有意将扫帚、抹布横在他们必经的走道上,结果绝大部分候选人或视而不见,或绕道走开了,而他们在道德知识的书面试题中却能对答如流。
更令人感叹的是,某所高校不久前在校报上发表了“同学:你的自行车放好了吗?”的文章,也反映出乱停放这种不该在大学校园里出现的现象很是严重。
因此,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感到:现在一些孩子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太淡漠了。
③而在这方面,上海杨浦中学作了有益的探索。
他们调查过许多著名学者专家、企业领导及先进人物,发现支撑他们成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责任感,于是率先从身边的小事抓起,加强高中生责任感的培养,并作为增加德育实效性的切入口,开展得很有成效。
上海师专附小采取高年级学生帮助辅导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也颇有特色。
可见,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积极培养的。
④人若一旦没有责任,就会放弃现在;忽略责任,就会贻误机会;背弃责任,就会埋没事业。
不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我们的教育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们就会愧对历史和使命。
⑤在责任面前,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游戏人生。
一个连对自己也没有责任的人,很难想象其会对集体、国家尽责。
杨浦中学名誉校长、特级教师于漪说得好,责任感教育是把“自然人”通过读书明理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现在多元文化和思想对学校的冲击很大,培养责任感显得更加重要。
我们应当使责任感成为孩子们的一种行为习惯,成为生命的有机部分,与成长和使命同行。
⑥培养责任感,重在明白事理后的自觉践行,难在价值取向多元下的思想升华,深在情意事例中的观念内化。
杨浦中学的做法值得借鉴,那就是:感受现实,增加学习责任感;从小事做起,在岗位上体验对他人的信任;与长辈对话,理解家庭责任;走向明天,将自我责任和社会责任融为一体。
这也许是责任感培养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阶梯。
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有高度责任感的人。
而在孩子刚刚踏入人生的起跑线之际,让责任感培养与他们的成长同行,会使这些未来的国家有用人才终身受益。
在这方面,教师和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教育的使命。
教化孩子成“责任人”,这是今天我们培养文明人、高明人、精明人的始点,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
16.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
17.第①段在文章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18.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9.你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回顾一下自己成长的历程,一定有过“认”得“责任”两字与“不认”得“责任”两字的经历,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分别概括出自己这正反两方面的一次经历。
(4分)
正面:
反面:
(四)阅读【甲】【乙】两文,完成20-23题。
(18分)
【甲】雨的四季
刘湛秋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
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
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
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
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
这时候,雨不大出门。
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
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
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
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
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
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
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⑥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⑦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乙】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
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
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
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
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
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20.【甲】文的第③小节写到:“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其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内容?(4分)
21.【甲】文第⑤段和【乙】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各有什么作用?(4分)
22.【甲】文开头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文章的最后说“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喜欢雨”的原因。
(4分)
23.【甲】【乙】两文所描写的雨的特征及其所表达的中心有什么不同。
(100字左右,6分)
三、写作(60分)
24. 题目:陪伴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答题纸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33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74分)
8.默写。
(每空1分,共9分)
(1) (2)
(3) (4)
(5
(6)
(7) 9.(1)(4分)
(2)(2分)
(3)(2分)
10.(3分)
11.(2分)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2)()
(3)()(4)()
13.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
..的—项是()(3分)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15.【甲】【乙】两段文字各侧重写了什么?陈胜和马援身上有什么共同精神品质。
(4分)
16.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
17.第①段在文章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18.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9.(4分)
正面:
反面:
20. (4分)
21.【甲】文第⑤段和【乙】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各有什么作用?(4分)22.(4分)
三、写作(60分)
24. 题目:陪伴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12—2013学年度第一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4分)
1.(2分)c2.(2分)C 3.(3分)C4.(3分)B5.(3分)B6.(3分)C 7.略
8.略
9.⑴云南罗平赏花期比兴化早,是因为纬度的差异;而青海门源赏花期比兴化晚几个月,是由于高下的差异。
⑵①招贴画题为“绿色家园”,一片大树叶中有一个地球,(1分)整个图似只眼睛。
(1分)②像保护眼睛(眼珠、眼球)一样保护地球,爱护绿色家园(人类的生存环境)。
或“关注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家园。
”(2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53分)
(一)10.婉约(1分)答案示例: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淡月胧月、高楼雁鸣。
评分:两点1分,共2分。
11.答案示例: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苦思恋。
评分:2分,答出两点即可。
(二)(17分)
12.(4分)(1)逃走(2)屡次(3)有的人(4)觉得……惊奇(奇怪) 13.(3分)D 14.(6分)⑴扶苏因为多次劝戒秦始皇的原因,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
⑵这是教我们首先威服众人罢了。
⑶大丈夫立志,(志向受到)贫困反而更加坚持,年龄越大越有雄心壮志。
15.(4分)【甲】文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的经过(1分)。
【乙】文侧重写马援将自己与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功劳少封赏多,反应出他的谦逊不傲(1分)。
两人都有远大志向,都有为国献身的精神(2分)。
(意思对即可。
)
(三)(13分)
16.(3分)让“责任感”与孩子的成长同行
17.(2分)用事例引出论题
18.(4分)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1分)。
从反面说明了培养青少年责任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下文的论述奠定基础(3分,意思对即可)。
19.正反两个方各个举一例即可。
(四)(18分)
20.(4分)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光头浇雨,更有滋味;一切不掩饰地敞开,花朵、树叶、杂革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吸收;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雨的交响曲。
(答4点即可。
)
21.(4分)【甲】文运用了拟人(1分)。
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1分)。
【乙】文运用了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暴”(大等,意思对即可。
1分)
22.(4分)雨给作者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雨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
23.(6分)甲文所描写的是四季的雨,春雨美丽娇媚;夏雨热烈粗犷;秋雨端庄沉思;
冬雨自然平静(2分,写对两点即。
)表达了对雨的爱恋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1分)。
乙文所描写的是夏日雨的“暴”(恶劣等,意思对即可。
)(1分),用恶劣的暴雨环境衬托祥子痛苦的境遇,铺垫故事情节的发展。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