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阶段检测试题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检测
高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总分16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座位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空格内或横线上,不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埋.藏/埋.怨亲.家/相亲.相爱脉.络分明/时代脉.搏
B.尽.管 /尽.快解.元/浑身解.数赴汤.蹈火/浩浩汤.汤
C.靓.妆/靓.女辟.邪/鞭辟.入里肩扛.手提/力能扛.鼎
D.创.伤/创.造纵横./横.行霸道隽.语箴言/相貌隽.秀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斯诺克神奇小子丁俊晖虽然再次无缘世界锦标赛正赛,但他的防守控制能力和坚韧意志均有较大提高,相信他明年一定会梦想成真。
B.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C.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的改善所致。
D.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让“中国制造”尽快成为“中国创造”,是时代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3.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代际公平”的三项基本原则。
(不超过30字)(4分)
“代际公平”指当代人和后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
每一代人应该为后代人保存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多样性,避免限制后代人的权利,使后代人有和前代人相似的可供选择的多样性。
每一代人都应该保证地球的质量,在交给下一代时,不比自己从前一代人手里接过来时更差,也就是说,地球没有在这一代人手里受到破坏。
每代人应该对其成员提供平等接触和使用前代人的遗产的权利,并且为后代人保存这项接触和使用权,使下一代人也能接触到隔代遗留下来的东西。
(1)(2)(3)
4.城市建设中,有的地方特别重视文化古迹的保护;有的地方出于种种需要,拆毁了一些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古迹,在回应外界质疑时,称此为“维修性拆除”“保护性拆除”。
(1)苏州有一处建于清朝的名人祠堂,保护完好,其中有一副楹联:“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唯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这副楹联纪念的人是______。
(2分)
(2)你对“维修性拆除”“保护性拆除”的说法赞同吗?请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虞延少为亭长,时王莽贵人魏氏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
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胄,拥卫亲族,扞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
建武初,除细阳令。
后去官还乡里,太守富宗闻延名,召署功曹。
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
延谏曰:“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
以约失之者鲜矣。
”宗不悦,延即辞退。
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揽涕而叹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迁洛阳令。
是时阴氏有客马成者,常为奸盗,延收考之。
阴氏屡请,获一书辄加篣二百,信阳侯阴就乃诉帝,谮延多所冤枉。
帝乃临御道之馆,亲录囚徒。
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
成乃回欲趋东,延前执之,谓曰:“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
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成大呼称枉,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置之。
帝知延不私,谓成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
后数日伏诛,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
迁南阳太守。
永平初,有新野功曹邓衍,以外戚小侯每豫朝会,而容姿趋步有出于众,显宗目之,顾左右曰:“朕之仪貌,岂若此人!”特赐舆马衣服。
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
帝既异之,乃诏衍令自称南阳功曹诣阙。
既到,拜郎中,迁玄武司马。
衍在职不服父丧,帝闻之,乃叹曰:“‘知人则哲,惟帝难之’。
信哉斯言!”衍惭而退,由是以延为明。
(选自《后汉书•虞延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宗果以侈从被诛从:跟从
B.后去官还乡里去:辞
C.赖其全者甚众全:保全
D.莫敢干法干:违犯
6.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延“执法严明”和有“知人之明”的一组是()(3分)A.①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②汝犯王法,身自取之
B.①宗果以侈从被诛②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
C.①“宜当尽法!”后数日伏诛②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
D.①成乃回欲趋东,延前执之②知人则哲,惟帝难之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虞延年轻时为官勇敢有为,敢抓王莽贵人放纵的门客,也常披甲戴盔,保全了很多人的生命财产。
B.太守富宗生活奢侈放纵,不听虞延劝谏,结果没过多久被杀。
富宗临刑前擦泪叹息,十分悔恨。
C.阴氏门客马成作恶多端,被虞延收捕审问。
阴氏求情不成便到皇帝面前诬陷虞延,虞延还是依法处死了马成。
D.皇帝认为功曹邓衍长得很像自己,且容貌举止出众而对邓衍宠爱有加;直到向虞延了解了邓衍的为人之后才幡然醒悟。
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以此见怨,故位不升。
(3分)
译文:
(2)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
以约失之者鲜矣。
(4分)
译文:
(3)帝既异之,乃诏衍令自称南阳功曹诣阙。
(3分)
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初夏之景的?试简析。
(4分)
答:
(2)试析“燃”字的妙用(3分)
答:
(3)简析划线句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3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2)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3)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4)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5),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6)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7)__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1~14题
落花枝头
谢大光
①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
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
院子中,一丝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
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②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为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
③循着被雨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
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
树只有一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
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徜徉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
④早就听说石榴树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
如今看去,果真如此。
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
⑤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
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
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
是的,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花落的深情。
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
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定庵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
人常说:开花结果。
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
据说有一种火石榴树,开起花来复瓣繁英,十分好看,却是从来不结果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
⑥然而,千百年来,关于落花的诗却多是伤感的,哀婉的。
黑暗的时代,狂暴的风雨常令未果之花
....备受挫磨而夭谢,于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就成了千古名句。
它们的作者,或是伤春怨女,红颜薄命,或是落魄文人,怀才不遇,只好将花喻已,抒解愁肠。
君不见,《红楼梦》中“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小姐的一首葬花词,哭痴了多少人的心。
对于摧残人才、践踏新生的社会,这是一个曲折的控诉和抗争。
今天,这样的时代应该是过去了。
⑦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
“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
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请明年再向枝头上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
11.文中加点的“未果之花”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在本段中应如何理解?(4分)
答:
12.第①段中加有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收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
答:
13.文章的第⑤自然段是作者对“落花”的礼赞,“落花”究竟有哪些品格值得作者礼赞的呢?请分条概括。
(6分)
答:
14.文章的③④两个自然段,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石榴花果满枝的景象,而文章的标题却是“落花枝头”,这样写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5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15~17题。
生化学家邹承鲁
因为有糖尿病,几次提出想吃冰激凌都被拒绝。
女儿最终还是给他买来了,吃完这杯他喜爱的甜美的冰激凌,83岁的邹承鲁心满意足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在南开中学和西南联大求学期间,邹承鲁似乎没有节假日,整天沉浸在查阅文献、思考问题和撰写科研论文之中。
为人师后,有一次一名学生准备发表一篇论文,论文中涉及的数据比书本上列出的数据高出了一倍。
他苦苦思索,在论文发表前,突然发现数据之所以高出一倍,是采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
正是因为对科学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尊重,他才不敢对科学有丝毫懈怠。
上个世纪60年代,邹承鲁作为主要参与者,共同完成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研制工作。
这一重大成果,使他成为中国生化科学界的权威之一。
由于种种原因,他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有人为他惋惜,他说,做研究的时候就没有想得奖的事情,为得奖而工作,不可能成为好的科学家。
邹承鲁最大的憾事是各种政治运动使他花在科研上的时间太短,否则或许可以做出更多的事情。
他无法逃脱时代给他的局限,所以晚年一直在一种追赶时间的心态下工作。
先前没有安定的研究环境,如今有了,科学界却刮起了浮躁之风,所以他着急,所以他批判。
如今人们在纪念他的时候,议论最多的不是他的科学成就而是他的“说真话”。
当年剑桥求学,邹承鲁在向《自然》杂志投的第一篇论文中习惯性地署上导师的名字,却被导师删掉,他很是震撼。
担任导师后,邹承鲁首先打破了中国科学教育界导师署名的潜规则。
他曾说:“最可恶的是仗势署名,这是一种欺人的方式。
”当选中科院院士不久,面对逐渐蔓延的学术造假现象,邹承鲁首次在科学界提出“科研道德”问题:“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个别人甚至不择手段剽窃他人成果,就更令人不能容忍。
”,邹承鲁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委员。
有一次评选院士,候选人来找他,希望得到照顾。
他不客气地说:“院士选举条例有规定,如果个人搞公关,就取消资格。
你最好别再找我了,下次再这样我就公开了,这样你的资格就会被取消。
”
2004年他和同行联名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严辞抨击人治下的科技体制。
认为计划经济时代的科技管理体制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这是邹承鲁晚年向中国科学界投下的最后一颗重磅炸弹。
这个有性格的老人“不识时务”的举动,使他在公众中赢得了“科学界真理斗士”的赞誉。
回顾邹先生的一生,有一幕令我们难以忘怀:上世纪50年代,刚从英国回来的邹承鲁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一位老先生正在前面慷慨激昂地发言,突然,他从后排座位上站了起来,直率地说:“我不同意您的看法……”
15.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邹承鲁是“科学界真理斗士”的。
(6分)
16.从全文来看,邹承鲁为什么会坚持“说真话”?(6分)
17.文章开头和结尾刻画传主都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必修课,与“选修课”相对,是指必须学习的课程。
从小到大,从校内到校外,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一门又一门的必修课。
有的是按规定必须学习的,有的是你自觉完成的;有的费时不多,有的需终生研习……
请以“必修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检测
高二语文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3分) 2. (3分)
3. 、 、 (4分) 4.(1) (2分)
(2)
座位号
(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 6.(3分) 7.(3分)
8.(1)译文:
(3分)(2)译文:
(4分)(3)译文:
(3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
(4分)
(2)
(3分)
(3)
(3分)四、名句名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10.(1)(2)
(3)(4)
(5)(6)
(7)(8)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
(4分)12.
(5分) 13.
(6分)
14.
(5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15.
(6分)16.
(6分)17.
(6分)
七、作文(70分)
题目:必修课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检测高二语文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C (A项mái/mán,qìng/qīn , mài; B项 jǐn ,jiè/xiè,tāng/ shāng;
C项jìng/liàng, bì/pì, káng/ gāng; D项chuāng/chuàng,héng,juàn/jùn) 2. D( (A项,“坚韧意志”不能与“提高”搭配;B项“站在”缺宾语中心语,应在“小康”后加“的高度”;C项,杂糅。
)
3.(1)保存选择的多样性原则;(2)保存质量原则;(3)保存接触权与使用权原则。
(答
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
)
4.白居易(2分)
不赞同。
理由:(示例)不论是“维修性拆除”还是“保护性拆除”,其本质都是拆除。
这是狡辩。
这些不可移动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城市文化的标志,是民族精神的薪火。
赞同。
理由:(示例)这些文物经风雨侵蚀,已经破败,无法正常修复,在现代化都市中,犹如美人脸上的疤痕。
必须拆除,使它浴火重生。
(观点1分,理由2分;没有修辞扣1分;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
意思对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 A(从:放纵)
6. C(A 项的第(2)句是皇帝对马成的看法;B项的第(1)句写富宗被杀,第(2)句写虞延对马成的揭露;D项的第(2)句写皇帝的感慨。
)
7.D(皇帝最后幡然醒悟,并非是向虞延了解了邓衍的为人的缘故,而是因为邓衍“在职不服父丧”。
)
8.(1)虞延因为这件事被怨恨,所以官位不能升迁。
(“以”译为“因为”1分,“以之”也可翻译成“因此”,“见”表被动1分,“故位不升”译为“所以官位不能升迁”1分。
语意不顺扣1分。
)
(2)季文子辅佐鲁国,妾不穿丝绸衣服。
因节俭而犯错的人少得很啊。
(“相”译为“辅佐”或“做丞相”1分,“衣”译为“穿”1分,“约”译为“节俭”1分,“鲜”译为“少”1分。
语意不顺扣1分。
)
(3)皇帝已经认为邓衍与众不同,于是下令让他自称南阳功曹到皇宫来。
(“异”为意动用法1分,“诣”译为“到”1分,“阙”译为“皇宫”或“宫殿”1分。
语意不顺扣1分。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诗人分别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角度描写初夏之景:写看到了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的景象;听到了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感受到了怡人的熏风(和风)。
(答对一个角度并分析得1分,答对两个角度并分析得3分,答对三个角度并分析得4分。
)
(2)榴花本是静物,但用了一个“燃”字,又使它仿佛动了起来,化静为动。
(1分)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气。
(1分)对活跃气氛,丰富画面无疑起了有益的作用。
(1分)(此处或答烘托女主人公的喜悦心情,也得1分)
(3).要点:这位女主人公索性端着漂亮的瓷盆到清池边玩水。
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
(1分)真切地展示了这位少女喜悦、兴奋的心情。
(或答: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
)(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略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字面义:还没有结出果实的花朵(2分);在本段中喻指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怀才不遇的落魄之人(2分)。
12.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答比喻得1分)(2分);形象地写出了石榴花热烈、鲜艳、红火的开放盛况(或答写出了石榴花的生机与活力)(2分);流露出作者的愉悦之情(或答:对比反衬,为下文写落花作铺垫)(1分)
13.①它为花蕊挡风遮雨;②它不留恋枝头的繁华,也不夸耀自己的功绩;③它落而无憾,又在准备滋养明年的花。
(或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6分,每点2分)
14.并不矛盾;作者描写花果满枝的景象是为了从侧面写落花(2分),因为正是有了“落
花”的无私奉献,才会有如此花果满枝的盛事(2分),从而巧妙点明主题(1分)。
六、15.(1)批判科研道德的堕落;(2)痛恨院士评选的公关行为;(3)抨击科技管理体制的弊端。
(每点2分)
16. (1)热爱并尊重科学;(2)痛恨当代人浮躁,不珍惜良好的科研环境;(3)崇敬导师的品质;(4)忧虑于中国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受到阻碍。
(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17.(1)细节描写(2分);(2)①突出了传主纯真、直率的性格(2分);②增强了传记的可读性(2分)。
七、作文(70分)
建议作文切入分50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虞延年轻时做亭长,当时王莽的贵人(女官名)魏氏的门客放纵,虞延带领官吏冲入魏氏家逮捕了那门客,虞延因为这件事被怨恨,所以官位不能升迁。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虞延常常披甲戴盔,护卫亲族,抵御掠夺的强盗,依赖他保全生命财产的人很多。
东汉建武初年,他被任命为细阳县令。
后来离职回乡,太守富宗听到虞延的名声,征召他任功曹。
富宗性情奢侈放纵,车子及其装饰器物,很多不符合法度。
虞延劝谏说:“过去晏婴辅佐齐国,穿粗陋的皮衣还不完整;季文子辅佐鲁国,妾不穿丝绸衣服。
因为节俭而犯错的人少得很啊。
”富宗不高兴,虞延就辞官离开了。
过了不久,富宗果然因为奢侈放纵被杀,临处死刑时,他擦着眼泪叹息说:“我痛恨自己没有听取功曹虞延的劝谏!”虞延升迁为洛阳县令,此时阴家(阴皇后家族)有个叫马成的门客,常常干抢劫偷盗的事,虞延收捕审问他。
阴家屡次请求免他的罪,虞延得到一封说情的信就增打二百板子。
信阳侯阴就(阴皇后之弟)于是告诉了皇帝,诬陷虞延冤枉过很多人。
皇帝于是到皇帝巡行道路的馆舍,亲自检查囚犯罪状。
虞延让那些案情有可论辩的囚犯站在东边,无理可讲的站在西边。
马成于是回身想到东边,虞延上前捉住他,对他说:“你是人中的大蠹虫,长久地依托权势,不怕熏烧。
现在审查核实没完,应当完全依法制裁!”马成大喊说自己冤屈,皇帝的近卫军官用戟刺着虞延,呵斥虞延放开马成。
皇帝知道虞延公正无私,对马成说:“你犯了王法,是你自己造成的灾祸!”呵斥让他快走回去。
几天后马成被处死刑。
从此外戚收敛行为,没有人敢犯法。
虞延后升任南阳太守。
永平初年,有个新野功曹邓衍,凭外戚侯爵子弟的身份常常参加朝会,而他的容貌姿态举止比一般人出色。
显宗皇帝看见他,回头对身边的人说:“我的仪表相貌怎么像这个人!”特地赐给他车马衣服。
虞延认为邓衍虽有容貌仪表,可是没有实际品行,不曾对他有高于一般人的礼节。
皇帝已经认为邓衍与众不同,于是下令让他自称南阳功曹到皇宫来。
他到了以后,被任命为郎中,升为玄武门司马。
邓衍在做官期间不为父亲服丧,皇帝听到此事,就叹息道:“‘了解人就是明智,只有皇帝难做到’,这话确实对啊!”邓衍很惭愧,辞去了官职。
因此(当时人)认为虞延有知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