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压面中的“高高低低”规律

合集下载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等压面的判读技巧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等压面的判读技巧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等压面的判读技巧一、知识讲解等压面的判读技巧(1)判读气压高低①同一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

即P A>P C、P B>P D。

②作一辅助线即可判定同一水平面(同一高度)上的气压高低,如上图中C处比D处气压高;同理,A处气压低于B处。

即P C>P D、P B>P A。

③综上,P B>P A>P C>P D。

(2)判读气流流向①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近地面B处空气流向A处。

高空气流方向与近地面相反。

②A处气压低,说明该地受热,空气膨胀,气流上升;而B处气压高,说明该地较冷,空气收缩,气流下沉。

③该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

(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地区,多阴雨天气,日较差小,如上图中A地;等压面上凸地区,多晴朗天气,日较差大,如上图中B地。

二、例题分析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答案 B解析从题干信息结合图示可以看出,甲、乙位于同一经度,在37.5°N~60°N之间,为北半球中纬度,P1等压面大致平行于等高面;而P2等压面出现倾斜,38°N上空为高压,37.5°N 上空为低压,所以气流垂直运动在38°N上升,在37.5°N下沉。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地面37.5°N形成高压,38°N形成低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甲地吹西南风,所以选B。

等压面

等压面

关于等压线图与等压面图判断的一些认识(2012-05-06 09:23:03)分类:地理教学标签:气压教育一、等压线图的判读在同一水平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可见,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

所以等压线分布图是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

“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在等压线图中,可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判读:1、根据气压高低状况(1)判断气温:相邻地区,尤其是同纬度地区,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

(2)判断气流垂直运动:一般情况下,气压高的地方气流下沉,气压低的地方气流上升。

2、根据气压分布状况(1)判断天气:低压区或低压槽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区或高压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2)判断海陆分布:夏季,副热带地区,大陆内部有低压中心;冬季,副极地地区,大陆内部有高压中心。

3、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1)判断风向:先判明高低气压,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受两个力,无摩擦力);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受三个力,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夹角越大)。

(2)判断风力:在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说明该地区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也越大;等压线越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气压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也越小。

解题时应注意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差和不同地图的比例尺。

二、等压面图的判读气压是指从观测高度以上到大气上界的空气柱重量。

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就是等压面。

在等压面图中,可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判读:1、根据等压面的分布(1)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

(2)若海拔相同、冷热均匀,等压面与等高线重合且与地面平等(如图A)。

系列5——等压面的判读

系列5——等压面的判读
A. 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 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D. 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2009年高考天津卷)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和文字信息,回答第12题。
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天气的空间变化
12.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2010北京卷)图3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13题。
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
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开封市2013届高三二模)下图为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图中②地为
A.西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4、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
5、在图中画出高空的等压面。
【答案】1、甲>乙>丙>丁 2、逆时针方向 3、乙 阴雨 甲 4、西南风 5、略
等压线的判读
等压线是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成的封闭曲线,其可以显示空间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具体有一下应用:
1、判断气压场
(1)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如A处。
21. 若图中出现锋面天气系统,则锋面出现的位置及锋面的类型是( )
A.①—冷锋B.②—暖锋C.③—冷锋D.④—冷锋
22. 有关图中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蒙古地区一定出现沙尘暴天气B. 天津的天气将可能出现降温和阴雨天气
C. M点的气压值为995hpaD.④处风力较②处小
(2013届陕西二模)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23~24题.

微专题04 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原卷版)

微专题04 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原卷版)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微专题04 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考点梳理】(一)等压面图的基本特征1.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2.若海拔相同、冷热均匀,等压面与等高面重合且与地面平行(如图A)。

3.若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如图B)。

4.同一地区,高空和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等压面凹凸方向相反(如下图所示)。

(二)等压面判读的基本要领1.判断气压高低(1)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

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图,在空气柱L1中,P A′>P A,P D>P D′,在L2中,P B>P B′,P C′>P C。

(2)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

如图中P D′=P C′、P A′=P B′。

综上分析可知:P B>P A>P D>P C。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

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1)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2)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类似陆地,绿地类似海洋。

(3)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1)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

(2)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

【好题精练】一、单选题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低于P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N地风向为()A.西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东北风2.当M地处于月平均气压全年最高的月份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澳大利亚北部降水多B.南非开普敦温和多雨C.贵阳多晴朗温暖天气D.我国沿海易受台风影响飑线是指范围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

等压面的判读

等压面的判读

图一、等压面判读1.气压:是指从观测高度以上到大气上界的空气柱重量。

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气压单位一般用百帕或毫米汞柱。

2.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就是等压面。

不同海拔高度上,越向高空,气压值越低:同一高度上各地的气压不等,等压面就象山丘一样起伏不平,气压比四周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而且气压愈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的愈厉害;气压低的地方,等压面下凹,而且气压愈低,等压面下凹的愈厉害。

3.等压面的判读⑴根据等压面的凸向判断气压的高低:“高高低低”法则:等压面往高处(指的是海拨高度)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往低处凸的地方为低压区。

右图中,据等压线的分布,同一高度面上A 处等压线向上凸出, 说明该处气压较高,而处于同一高度的B 处气压较低⑵判断风向⑶根据等压线(面)的弯曲状况确定下垫面的冷热:在近地面附近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

据此可反推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场中的气温高低(不能用于动力原因的气压场)进而判读海陆季节等⑷判断天气和日较差大小例题1:读某区域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近地面气温a 点<b 点B .近地面气压a 点>点bC .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D .从冬夏季上说,一般是在冬季出现例题2: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判断1~2题。

1.若abcde 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B 、乙>甲>丁>C 、甲>乙>丁>丙D 、乙>甲>丙>丁2.若abcde 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 、甲→乙→丁→丙→甲B 、丁→丙→甲→乙→丁C 、乙→甲,丙→丁D 、乙→甲→丙→丁→乙例题3:读“温压场配置垂直剖面示意图”, 温压场配置正确的是( )A .① ③B .② ④C .②③D .①④ 例题4:上图是“北半球部分区域高空500百帕等压面天气形势图”,图中等值线表示地势高度,读图完成1-2题。

微课等压线(面)的高高低低规律及应用

微课等压线(面)的高高低低规律及应用

• M点处等压面向高处,N处等压面向低处。
采用描点绘图法,把等 高线图转化为等压面图。
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线段MN为 脊线或槽线(谷线)的一部分。读图回答。
• 若MN为海平面气压场中槽线且M气压比N高, 则( D ) • A.a区域温差大于b B.a区域温度高于b • C.a区域为偏南风,阴雨天气 • D.a区域为偏北风,阴雨天气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时的气压状况,是由 热力作用引起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近地面A、B何处是高压区?何处是低压区?
(2)用箭头绘制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3)A、B都位于同一纬度,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则A点处 在 (陆地、海洋)。
思路点拨
• 判断各点的气压高低是解题的关键。 • 第一步,从图中可知1、2、3三点位于同一等压 面上,所以三点的气压相等; • 第二步,又因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 所以P1>P5、P4>P3; • 第三步,根据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下凹 的地方为低压区,判断5点的气压比4点小,在高 空产生自东向西的气流,近地面的气压与高空的 相反,所以A>B,气流由西向东。
等压线(面)的 “高高低低”规律及应 用
磐安二中
范淑莲
等压线的基本知识
• 1.气压:单位面积上垂直空气柱的重量。在 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 2.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 面。
• 3.等压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 连线。
等压线的基本知识
• 通常所说的高压和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而 言。所以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 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 •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 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下凹的地方为 低压区——“高高低低”规律。 • 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 面受热不均,则引起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 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也要结 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

等压线图判读

等压线图判读

等压线图的判读重点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就是等压面。

不同海拔高度上,越向高空,气压值越低:同一高度上各地的气压不等,等压面就象山丘一样起伏不平,气压比四周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而且气压愈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的愈厉害;气压低的地方,等压面下凹,而且气压愈低,等压面下凹的愈厉害。

(2) 根据等压线(面)的弯曲状况确定下垫面的冷热:在近地面附近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

据此可反推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场中的气温高低(不能用于动力原因的气压场)。

和等面图上所反映出来的气压场型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可概括出如图中的5种基本型式。

(1)低气压(简称低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向外逐渐增高。

空间等压面向下凹,形如盆地。

(2)高气压(简称高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向外逐渐减低。

空间等压面向上凸形状,形似山丘。

(3)低压槽(简称槽):是低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高的方突出的部分。

在槽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槽线。

气压沿槽线最低,向两边递增。

槽附近的空间等压面类似山谷(4)高压脊(简称脊):是高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低的方突出的部分。

在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

气压沿脊线最高,向两边递减。

脊附近的空间等压面,类似山脊。

(5)鞍形气压区(简称鞍部):是两个低压与两个高压交错组成的中间区域,其附近空间等压面形如马鞍。

不同的气压系统天气情况不同:低气压区和低压槽,由于气流的辐合上升,容易造成云和降水;高压区和高压脊,由于空气下沉辐散,一般天气晴好。

鞍部:阴沉,不稳定。

二、判读要点1.判断风向(1)做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根据半球确定偏转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根据高度确定受力情况:①高空(1500米以上)一一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受两个力,无摩擦力)②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受三个力,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夹角越大)。

等压线图判读

等压线图判读

等压线图的判读重点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就是等压面。

不同海拔高度上,越向高空,气压值越低:同一高度上各地的气压不等,等压面就象山丘一样起伏不平,气压比四周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而且气压愈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的愈厉害;气压低的地方,等压面下凹,而且气压愈低,等压面下凹的愈厉害。

(2) 根据等压线(面)的弯曲状况确定下垫面的冷热:在近地面附近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

据此可反推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场中的气温高低(不能用于动力原因的气压场)。

二、判读要点1.判断风向(1)做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根据半球确定偏转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根据高度确定受力情况:①高空(1500米以上)一一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受两个力,无摩擦力)②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受三个力,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夹角越大)。

结论: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摩擦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

2.判断风力大小原理:计算水平气压梯度力,该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越小。

①同一图中:等压线密集处→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②不同图中:可计算水平气压梯度=两点气压差/(两点图上距离÷比例尺)。

结论:风力大小与气压差成正比;风力大小与比例尺成正比。

3.根据海陆气压中心判断南北半球的季节(月份)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夏季)大陆内部有低压中心,海洋中有高压中心(切割副高)。

南半球7月,北半球1月(冬季)大陆内部有高压中心,海洋中有低压中心。

4.根据近地面等压线判断天气系统(1)封闭等压线:高压中心→反气旋→水平气流由内向外,中心气流下沉→晴朗天气。

①北半球顺时针,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南半球反之。

②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高压脊。

③实例:我国秋季秋高气爽;冬季我国位于亚洲高压的东部吹偏北风。

(2)封闭等压线:和等面图上所反映出来的气压场型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可概括出如图中的5种基本型式。

等压面中的“高高低低”规律

等压面中的“高高低低”规律

等压面中的“高高低低”规律山东东营市第一中学杨爱红高中地理必修1在讲热力环流的形成时,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引起了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上升和下降运动,从而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故等压面不再是和等高线相平行的平面了,而是发生了弯曲,即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的位置等压面向高空凸出,气压低的位置等压面向近地面凹。

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高高低低”规律。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很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对于这一结论的推导过程,我听过很多教师的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讲解方式,先把我个人的理解和大家共享,还望多多批评指正!如图所示:这是一种理想状况(假设地表受热是均匀的)下的一组等压面,此种状况下,等压面是和等高线平行的。

实际中,地表受热是不均匀的,如图中B地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A、C两地较少。

由于B地受热较多,气流在垂直方向上有上升运动,而B、C两地垂直方向上是下降运动,这样由于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导致了近地面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不再相等,图中B1由于气流上升使得气压值比原来降低了(假设原来是1000百帕,现在降到了950百帕),而A1、C1两地由于气流的下沉运动使得气压值比原来升高了(假设原来是1000百帕,现在升高到了1050百帕)。

注意:此时,近地面在同一等高线上的A1、B1、C1三点的气压值已经不再相等了,分别是1050百帕、950百帕、1050百帕。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再次找出这一海拔高度的等压面呢?方法如下:在近地面这一海拔高度处,要想在B1附近找和两侧的点A1、C1的气压值1050百帕相等的点的话,要在B1的上方找还是下方找呢?当然是在下方找了,因为在垂直方向上气压值的减小是绝对的。

发生弯曲后的等压面如图所示。

高空中A2、B2、C2这三个在同一等高线上的点,气压值由于气流的上升和下沉运动也发生了变化,A2、C2气压值比原来降低了(假设由原来的500百帕降到了450百帕),B2气压值比原来升高了(假如由原来的500百帕升高到了550百帕)。

等压线与等压面

等压线与等压面

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判读与练习一、【等压面的判读】等压面是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1.等压面的判读(1)垂直递减规律: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下高上低是绝对规律。

(2)水平凸凹规律:地面受热均匀的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引起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一般规律是,地面温度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地面温度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

因此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即“凸高凹低”,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凹方向相反。

(3)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的高低状况。

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是相对而言的。

因此高空的“高压”其气压值比低空的“低压”还低。

2.应用(1)判断气压高低:据垂直递减规律和水平凸凹规律判读。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为城区,上凸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

二、【等压线的判读】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如下图),所以等压线分布图表示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

1.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读气压场2.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判断风力3.判断风向(1)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高空的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直接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等压面的判读

等压面的判读

低压
C 冷却
水平 气压
近地面 高压到低压
小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面 根本 气
冷 原因 垂






同一
水平 直接
面气 原因 空气
压差 异
水平 运动
2、等压面的判读规律:
(1)等压面上凸为高,下凹为低 (2)近地面为热低压,冷高压.
高空气压与地面气压相反。 (3)上升多阴雨,下沉多晴朗。
等压面
(温度高 气流上升
多阴雨
降水量多)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基础)
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高度水平气压差异—大气 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2、等压面的判读(理解与迁移)
(1)高空:上凸为高,下凹为低
(2)近地面为热低压,冷高压.高空与地面相反。 (3)上升多阴雨,下沉多晴朗。 (4)可判断海陆分布与季节状况。
A.位于海洋
B.位于陆地
C.气压高于乙地 D.气压低于乙地
特别提醒:
此类题需要明确气温气压和气温的关系.气
温和气压都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达C读A..准13等..温71℃℃差<<TT<<23..明09确℃℃区域DB温..度22..范95围℃℃<<TT<<33作..出05℃℃差值
(04高考)北京城市郊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
答下题。
8.夏季A、B、C、D四个地点降水量可能稍多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思路:温度 、降水量、天气间的关系
将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的下 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 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
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避免相 互污染。

等压线高高低低原则

等压线高高低低原则

等压线⾼⾼低低原则
等压线判断原则:凸⾼为低,凸低为⾼。

等压⾯判断原则:⾼⾼低低。

等压线的⾼值区对应等压⾯上凸区,即为⾼⽓压,反之则对应为低⽓压,符合“⾼⾼低低”原则。

等压线分析原则
等压线是等值线的⼀种,必须遵守等值线分析的共同原则。

处处相等:
同⼀条等值线上,该要素值处处相等,即分析时,必须使等值线通过数值相等的测站。

⼀侧⾼于另⼀侧:
等值线⼀侧的数值必须⾼于另⼀侧的数值,即等值线应在⼀个⾼于等值线数值的测站和⼀个低于等值线数值的测站之间通过,⽽不能在都⾼于(或都低于)等值线数值的测站之间通过。

封闭曲线,3不:
等值线不能相交,不能分⽀,不能中断。

恒差:
在两个⾼值区或两个低值区之间,必须有两条相邻的等值线,其数值相等,并且这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在两⾼值区之间是最低值,在两低值区之间是最⾼值。

⾼值区和低值区相邻的等值线之间,数值恒差⼀个间隔。

等压线密集,⽔平⽓压梯度⼒⼤。

反之亦然。

等⾼线和等压线的关系
等⾼⾯上的等压线分布图指某⼀海拔⾼度相等的等⾼⾯与空中若⼲个不同等压⾯相切割,等⾼⾯上形成的许多交线。

在该类图上⽓压的判断⽅法:等压线的⾼值区等压⾯上凸区,即为⾼⽓压,反之则对来应为低⽓压,符合“⾼⾼低低”原则。

等压⾯上的等⾼线分布图指某⼀等压⾯上“海拔⾼度”相等的点连成的曲线,⽤来表⾃⽰空间等压⾯的形势,亦称为⽓压形势图或等压⾯图(⽓象台分析⾼空天⽓形势的主要⽅法)。

在等压⾯图上分析等⾼线与在等⾼⾯上分析等压线的⽓压分布特点亦符合“⾼⾼低低”原则,即等压⾯⾼度较⾼(或较低)的地⽅,其⽓压值也⽐相同⾼度的其它区域⽓压偏⾼(或偏低)。

等压面中的“高高低低”规律

等压面中的“高高低低”规律

等压面中的“高高低低”规律山东东营市第一中学杨爱红高中地理必修1在讲热力环流的形成时,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引起了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上升和下降运动,从而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故等压面不再是和等高线相平行的平面了,而是发生了弯曲,即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的位置等压面向高空凸出,气压低的位置等压面向近地面凹。

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高高低低”规律。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很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对于这一结论的推导过程,我听过很多教师的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讲解方式,先把我个人的理解和大家共享,还望多多批评指正!如图所示:这是一种理想状况(假设地表受热是均匀的)下的一组等压面,此种状况下,等压面是和等高线平行的。

实际中,地表受热是不均匀的,如图中B地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A、C两地较少。

由于B地受热较多,气流在垂直方向上有上升运动,而B、C两地垂直方向上是下降运动,这样由于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导致了近地面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不再相等,图中B1由于气流上升使得气压值比原来降低了(假设原来是1000百帕,现在降到了950百帕),而A1、C1两地由于气流的下沉运动使得气压值比原来升高了(假设原来是1000百帕,现在升高到了1050百帕)。

注意:此时,近地面在同一等高线上的A1、B1、C1三点的气压值已经不再相等了,分别是1050百帕、950百帕、1050百帕。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再次找出这一海拔高度的等压面呢?方法如下:在近地面这一海拔高度处,要想在B1附近找和两侧的点A1、C1的气压值1050百帕相等的点的话,要在B1的上方找还是下方找呢?当然是在下方找了,因为在垂直方向上气压值的减小是绝对的。

发生弯曲后的等压面如图所示。

高空中A2、B2、C2这三个在同一等高线上的点,气压值由于气流的上升和下沉运动也发生了变化,A2、C2气压值比原来降低了(假设由原来的500百帕降到了450百帕),B2气压值比原来升高了(假如由原来的500百帕升高到了550百帕)。

等温面与等压面

等温面与等压面

等温⾯与等压⾯
⾼中地理教学⾥⾯,等值线属于常考内容,特别是等⾼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量线等,判读等值线少不了等值线的判断规律,其中“凸⾼为低,凸低为⾼”是常⽤的规律。

但对于等值⾯学⽣理解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常考的有等温⾯和等压⾯。

等值线与等值⾯⾸先应该让学⽣区分空间分布,等值线是分布在⽔平⾯上的,⽽等值⾯主要反映垂直⽅向上⽓温和⽓压的变化状况。

在等压⾯图中判断同⼀⽔平⾯上⽓压⾼低⽤“凸⾼为⾼、凸低为低”的判断规律,当然这个规律也适⽤于等温⾯。

例如下图:
根据规律,①⾼温⾼压②⾼温低压③低温⾼压④低温低压
等值线“凸⾼为低,凸低为⾼”,等压⾯、等温⾯“凸⾼为低,凸低为⾼”,让学⽣分辨不清,搞不清到底怎么⽤。

实际上等压⾯、等温⾯“凸⾼为低,凸低为⾼”的规律反映的含义⾮常重要,凸⾼,指等温⾯、等压⾯向海拔⾼的⽅向凸,⼜因为⽓温⽓压随海拔⾼度的升⾼⽽降低,所以把等值⾯如果看成等值线的话,就是向⽓温⽓压低的⽅向凸。

为⾼,指对应的同⼀⽔平⾯上⽓温或⽓压⾼;凸低,指等温⾯、等压⾯向海拔低的⽅向凸,⼜因为⽓温⽓压随海拔⾼度的降低⽽升⾼,所以把等值⾯如果看成等值线的话,就是向⽓温⽓压⾼的⽅向凸。

为低,指对应的同⼀⽔平⾯上⽓温或⽓压低。

所以尽管规律不同,但实质含义是相同的,并不⽭盾。

等压面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

等压面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集合,同面等压,异面异压, 所以等压面图表示的是气压的垂直分布状况。
理想状态下,等压面是一组水平分布的等压面,而且气 压由近地面向高空递减。受下垫面性质和大气环流等因 素的影响,等压面会出现上凸和下凹等弯曲。
·
·
C
D


等压面图的判读
1、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高压和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
3、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4、同一地区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
5、判读出天气状况和日较差大小,下垫面的性质
· 6、画·

等压线是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等压线 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图表示在 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高压”和“低压” 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高 低






4、根据风向可判读
⑴等压线值大小的确定:顺着风向,等压线数值减小。
⑵南北半球的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南半球
⑶近地面和高空位置的确定: 近地面的风向: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高空中的风向: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⑷高气压和低气压位置的确定: 北半球:背风而立,右后方是高压 南半球:背风而立,左后方是高压




高 低






等压线图的判读
1、气压系统的判读 高压中心、低压中心 高压脊、低压槽 鞍形气压场
2、判断风向(风向的画法)
3、判断风力大小 (1)同一副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 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 (2)不同图中,若比例尺相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 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3)不同图中,若比例尺不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 相等,则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高高低低等压面凸向高空为高压课件

高高低低等压面凸向高空为高压课件

实例二:冬季寒潮天气
总结词
冬季寒潮天气通常伴随着高气压系统, 等压面向高空凸起,形成高压态势。
VS
详细描述
在冬季,由于冷空气南下,气温骤降,空 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等压面向高空凸 起,形成高压态势。这种情况下,天气通 常晴朗寒冷,风力较大,可能出现霜冻、 冰冻等灾害。
实例三:台风天气
总结词
台风天气是由热带气旋引起的强烈天气现象,等压面向高空凸起,形成高压态势。
高空等压面通常是指高度较高 的等压面,其形态和变化规律 与低空等压面有所不同。
低空等压面通常是指接近地面 的等压面,其形态和变化规律 与高空等压面有所不同。
02
高低等压面的特点
高等压面的形成与特点
形成
在地面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 受热上升,在高层冷却后向四周
辐散。
特点
气流下沉,温度较高,水汽不易凝 结,天气晴朗。
高高低低等压面 凸向高空为高压 课件
目录
• 等压面的基本概念 • 高低等压面的特点 • 等压面凸向高空的原理 • 高低等压面对天气的影响 • 等压面凸向高空的实例分析 • 等压面凸向高空的预测与应用
01
等压面的基本概念
等压面的定义
01
等压面是指在气压场中,同一气 压值所对应的所有点构成的曲面 。
天气现象
高压区域通常天气晴朗干燥,而 低压区域则多阴雨湿润的天气。
05
等压面凸向高空的实例分 析
实例一:夏季高温天气
总结词
夏季高温天气通常伴随着低气压系统,等压面向高空凸起,形成高压态势。
详细描述
在夏季,由于太阳辐射强烈,地表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系 统。随着气温的升高,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等压面向高空凸起,形成高压 态势。这种情况下,天气通常晴朗少云,气温较高,空气干燥。

高低规律”在等温线(等压线、等高线)中的应用

高低规律”在等温线(等压线、等高线)中的应用


向凸出,则 % 点温度高,为夏季。


答案(:")# 点 % 点 ( !)% 点

三、反馈练习
!"
下图为等值线图,图中等值线数值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该图若为等高线图,则 +" 为
,!" 为

( !)该图若为等压线图,则 +" 为

!" 为

( ,)该图若为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则图示
一“、高低规律”在等温线( 等压线、等高线)中的应用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若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等高线高度值较高的方向凸
出,则该弯曲部分所示为山谷(“ 低”);反之,若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等高线高度
值较低的方向凸出,则该弯曲部分所示为山脊(“ 高”)。
"!在海平面等压线图中,若等压线的弯曲部分向等压线气压值较低的方向
!"
二、典例解析
[ 例 !] 下面甲、乙两图所示洋流为暖流还是寒流?
解析:甲图中等温线的弯曲部分向等温线温度值较高的方向凸出,则甲图所 示洋流为寒流;而乙图中等温线的弯曲部分向等温线温度值较低的方向凸出,则
完美的人生不在于成功,而在于永不言弃。 ——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高三( "#$)班 郭倩倩
经 验 乙图所示洋流为暖流。

答案:甲图所示洋流为寒流,乙图所示洋流为暖流。

[ 例 !] 下图表示某地区夏季等温线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图中 #、$、%、& 点中表示陆地的为


( !)若图中阴影表示陆地,则 #、$、% 点中表示夏季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压面中的“高高低低”规律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在讲热力环流的形成时,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引起了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上升和下降运动,从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的位置等压面向高空凸出,气压低的位置等压面向近地面凹。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很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这里把我个人的理解和大家共享,还望多多批评指正!
如图所示:这是一种理想状况(假设地表受热是均匀的)下的一组等压面,此种状况下,等压面是和等高线平行的。

实际中,地表受热是不均匀的,如图中B地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A、C两地较少。

由于B地受热较多,气流在垂直方向上有上升运动,而B、C两地垂直方向上是下降运动,这样由于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导致了近地面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不再相等,图中B1由于气流上升使得气压值比原来降低了(假设原来是1000百帕,现在降到了950百帕),而A1、C1两地由于气流的下沉运动使得气压值比原来升高了(假设原来是1000百帕,现在升高到了1050百帕)。

注意:此时,近地面在同一等高线上的A1、B1、C1
三点的气压值已经不再相等了,分别是1050百帕、950百帕、1050百帕。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再次找出这一海拔高度的等压面呢?方法如下:在近地面这一海拔高度处要想在B1附近找和两侧的点A1、C1的气压值1050百帕相等的点的话,要在B1的上方找还是下方找呢?当然是在下方找了,因为在垂直方向上气压值的减小是绝对的。

发生弯曲后的等压面如图所示。

高空中A2、B2、C2这三个在同一等高线上的点其气压值由于气流的上升和下沉运动也发生了变化,A2、C2气压值比原来降低了(假设由原来的500百帕降到了450百帕),B2气压值比原来升高了(假如由原来的500百帕升高到了550百帕)。

所以此时,高空中在同一等高线上的点A2、B2、C2三点的气压值分别为450百帕、550百帕、450百帕。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不再相等了,所以等压面肯定是发生弯曲了。

发生弯曲后的等压面用上面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找到,即在B2的上方才能找到和两侧A2、C2两点的气压值相等的点。

新的等压面如图所示。

在变化后的气压场中再认真观察变化后的等压面发现:等压面的弯曲是有规律的。

即不管是高空还是近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的位置等压面向高空凸出,气压低的位置等压面向近地面凹。

实践证明,此方法对于学生理解这一重难点内容颇见成效!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