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选择权利交给孩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选择权利交给孩子
林妮
一眨眼,十八年间就这么滑过去了。

没有惊心动魄,没有死去活来,小女已经顺利而快乐的进入了大学,去完成她的高等教育,去经历她人生中的又一次新的选择。

在女儿成长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的是一件多么重要和必要的事情。

“对孩子的不同见解,我们做家长的应该高兴而不应愠怒,因为这说明孩子试图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并尝试,不依赖大人的搀扶而自己独立前行。

这时,我们家长明智的做法是与孩子一起商量,在亲切的交谈中探讨、比较各种方案或观点的优劣,从而引导孩子作出正确的选择。


记得最早女儿行使“选择权”是在她4、5岁的时候。

那时一位我的同学——女儿大班的小朋友豆豆的妈妈来约我一道将孩子送到少儿舞蹈班去学舞蹈,理由很充分:不求成为舞蹈家,起码可以练练体形,长大后会具有艺术气质。

小女听后摇摇头。

过几天,另一个门栋的邻居——超超的妈妈来找我,说是她为儿子找到了一位美院教国画的老师做家教,每个星期天的下午上课,问我女儿去不去听课?小女还是不愿意。

一时间,我有些懊恼了。

女儿有些不解地睁大了眼睛望着我:“妈妈,你不是说小孩子就是需要玩吗?”
“是呀,可跳舞、画画也是更高雅的玩法。

你说说看,你最喜欢怎么样的玩法?!”
小女举起正在小沙堆上玩得起劲的小铲子,一个字、一个字的讲:“我最喜欢就这么玩!”女儿的“就这么玩”彻底颠覆了我的育儿计划,看来喜欢文艺是我的爱好,并非是女儿的选择。

那两位妈妈听到我的回答后,不以为然地说:“你怎么能这样?孩子的选择不一定正确,因为他们毕竟还小呀!”
我无言地笑了笑。

是啊,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不能保证孩子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尊重孩子选择权的同时,还应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

不过“辨别”的能力也只有在“选择”的实践中培养,所以,最好的培养办法还是多为子女提供“自作主张”的机会。

小女第一次应用自己的“选择权”是在她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电脑在我国刚刚开始兴起,小女在她舅舅家看到了“中华学习机”和舅舅用“BASIC”语言编写的一本电脑游戏的书,让她大开眼界,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几天后,从不愿意课余时间参加任何兴趣班的她,要主动参加学校的电脑兴趣小组。

对于女儿的这次选择,我给于了大力地支持。

我只对她讲了一句话:“自己选择的事情,就一定要坚持不懈。

”我们母女俩一块到书店去“淘”回不少学习电脑的书。

那段时间女儿的课余生活完全被电脑占据,什么“赋值语句”、“编程”这样深奥的语言常从她的嘴边溜出。

星期天喜欢睡懒觉的小女,自己上好闹钟,7点钟准时起床去兴趣小组活动、上机,也参加了武汉市的各种少儿计算机编程操作竞赛,获得的各项奖状、证书有一大摞。

这次的选择使她的自信心大增,各门功课也很出色。

在小女的日常生活里,许多事情也由她自己做主。

比如她最不喜欢穿皮鞋,认为不舒服。

所以从小到大,买鞋子都是她和我一道去穿试,我除了提一点看法外,一切都由她自己选择。

由于从小就要求小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人做事要有责任心”,所以,她平时作息时间和业余时间更是由她自己支配。

女儿从小学到高三,我们家里从没有因她要学习就影响家人的正常生活,经常是我们三个人各忙各的,互不干扰和干涉,我们和她一样都过的
非常地轻松。

她需要完成作业或看书的时候就钻进自己的房间,“躲小楼成一统”;她完成了作业或攻读完了自己安排的学习进度,就“出笼”来看电视或玩玩电脑。

就是在高考复习冲刺期间,她也没有放弃她酷爱的“世界杯”...
在高中的三年里,小女更加牢牢掌握了对未来命运的“选择权”。

由于女儿是从一所区里的普通初中进入一所省重点高中,原在初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小女在新学校里变成了一个“丑小鸭”,第一次期中考试排名竟到了二百名以后。

而要想“高考”上本科线就必须要是自己的成绩在二百名以内。

小女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开始发奋了。

她在一篇作文中写到“我不敢说高一的学习生活是如地狱一般,但那至少也是一座炼狱。

”经过一年的努力、拼搏,在高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时,她的排名已升到一百零几。

在家长会上,老师们都认为女儿很有前途,班主任更是看好她,说女儿是属那种还大有潜力的学生。

照她的这种势头,考上全国一流大学毫无问题。

但女儿不这样认为,她的兴趣所在在文学上。

在谈到高二选择读文科班还是理科班这个问题上,我们有了分歧。

我和她父亲认为学理科今后的选择面广,以后出国深造和找工作都相对容易一些。

女儿却讲:“学理科虽然前途宽广,但我毫无兴趣;文科虽不受社会重视,但我就是喜欢。

”听女儿一席话,我们也就没再讲下去。

没想到在她上高二时,开学不到几天回来突然递过来一张表格:“妈妈,今天下午我们已填表了,我填的是到文科重点班。

你签个字吧。


我真的有些意外,冷静了一会后我慎重地问道:“这真的是你人生中的重大选择,你想好了吗?”
“想好了!”
听到女儿认真地回答,看到女儿坚定的目光,我虽感到有些遗憾,但还是做出了尊重女儿的选择的决定。

果然,女儿认真对待了自己的选择,她的成绩更加的稳定,进入高三后就一直锁定在学校前三名内。

直到轻松、愉快地以高出重点线几十分的好成绩顺利度了高考这一关,为自己的花季生活划上了一个
完美的句号。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不单单是一个尊重独立个体的个人意愿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从小就教给孩子个人责任,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鼓励孩子走自己的路。

这恐怕是我们做父母能给孩子最宝贵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真正财富。

有位母亲对我讲:你对待女儿的态度完全是“靠天收”,不然的话,以你女儿的智商起码是个“哈佛女孩”。

但对自己的女儿,我感到很欣慰也很放心。

她并没选择做“神童”,而选择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平常人。

因为她可以拥有选择权,她就拥有很强的自信心。

她活得有目标、有追求,每每天天有声有色。

因为她可以独立自主,她就拥有宽容的胸怀和健康的心态。

她过得快乐、轻松,在集体之中如鱼得水。

在进入大学后,她又一次掌握了“选择权”,通过笔试和面试考进了“文学基地班”,准备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再次的冲刺。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吧,我们做家长的千万不要用“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责备来剥夺孩子的选择,甚至阻止孩子选择的实践,因为人生之路毕竟是由他们自己去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