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残快速检测技术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农残快速检测技术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发布时间:2021-03-30T06:23:42.50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1期作者:廖株
[导读]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农残快速检测技术及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百色市食品安全监测评价中心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农产品上的农药残留会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清除农药残留对农产品满足食用要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农残快速检测技术为相应检测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同时促进了检测及其相关工作的高效开展。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农残快速检测技术及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农残;快速检测;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1农残快速检测原理
在目前国内已被研发的农药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这两种农药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量最大。
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农药会直接与生物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相融合并压制其活性,这将会直接造成乙酰胆碱酯酶在人体内不断累积,引起神经的过度兴奋反应,这会直接造成人体出现中毒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直接导致人体死亡,因此在水果,蔬菜等不需要经过加工的作物是不允许使用这两种农药的。
而乙酰胆碱酯酶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对蔬菜,水果等样品进行萃取,观察萃取液的反应,通过观察酶的活性变化来判断其是否能正常分解乙酰胆碱,即萃取液中酶的活性若受到抑制则表示该农产品表面含有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这两种农药的残留物。
2 农残快速检测技术应用流程
2.1准备阶段
在检测开始前,首先要结合相关检测要求选择合适且功能良好的仪器,选择完毕后对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测,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智云达 ZYD-NP6D检测仪,该系统能够通过多个不同的通道对蔬菜,水果进行全面的扫描,判断其表面是否含有氨基甲类酸酯类农药,得到的数据更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检测过程中,为保证充足的光源,机器需要提前打开,预热十分钟到十五分钟,同时打开农残快检系统,将端口和检测的相关仪器连接到一起,另外为了保证检测机器的相关功能都能够正常使用,需要将系统数据格式化,用检测到的新数据替换以前检测得到的相关信息。
2.2制备对照液并测试
在技术检测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扩大它的应用范围,让其能够在农药残留的检测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此,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由酶、缓冲液和显色试剂在充分配合下得到的对照液,不断摇晃对照液,摇匀后将比色皿放进盛有对照液的容器,开始进行对照测试,正常情况下,该测试结果应在0.3至0.8,若在实验过程中没有遵循实验相关规则,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偏大,因此,我们需要不断重复进行对照测试,记录每一次的测试结果并进行比对,让测试结果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为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依据,确保该项技术能够有效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3录入信息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明确记录各项检验产品的名称和各种检验的标准全部记录在检测系统中,保证整个检测过程都在专业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的,这样不仅能够推进农残检测技术能够更快的发挥作用,而且可以给测试数据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让测试结果更具有准确性和有效性。
2.4制备检测液
准备2克的蔬菜或者水果,蔬菜剪成边长为一厘米的正方形薄片,而水果切成一厘米的正方体块状,将准备好的材料放进三角瓶里,倒入十毫升的缓冲液,持续摇晃三角瓶两分钟后,将三角瓶中的清液过滤出来,单独放在一边作为待测试液备用。
在比色皿中倒入一百毫升的酶,加入2.5毫升的待测试液,轻轻摇晃比色皿,待混合均匀放在平坦桌面,静置十分钟后,倒入一百毫升的显色剂,同时加入一百微升的显色剂和二十微升的底物,用玻璃板盖紧比色皿,上下颠倒两次后放进仪器里开始测试。
2.5判定结果
正常情况下,通过实验得到的数值中是不会存在负值的,若在检测过程中的吸光值比对照检测的吸光值要高,系统会发生故障,则会导致实验数据出现异常,若出现该情况应当立即重新开始实验,重新记录实验数据。
因此检测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规范,提高数据的真实性,避免因为操作不当出现的实验误差。
若在检测过程比色池中出现无数值的通道,我们应当从各方面考虑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第一,可能是由于检测仪器出现故障或者是紫光灯出现异常的工作状态;第二,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超量添加酶,显色剂等。
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对检测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开展全面,仔细的检查,只有顺利解决各项问题,才能保证检测的后续相关流程顺利开展,同时,在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需要牢记错误的原因
及解决办法,确保在未来的工作中不会出现同样的错误,这是为了提高农药检测技术检测人员的工作水平,让农残快检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
3 农残快速检测中常见问题处理方式 3.1处理“假阳性”问题
工作人员在对农药残留物进行检测时,经常能够得到一些假阳性的结果,笔者通过翻阅大量资料可得工作人员针对这类情况的处理方式通常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检测员在进行复检时,要确保空白对照值保持其特有的准确性,并且参考检测值与空白对照值之间的比率得出抑制率。
由此可见,空白对照值对最终的检测结果有着关键性影响,如果检测人员在结果中发现所得结果大多呈阳性,那么就要考虑是否是空白对照值出现了问题,以此来提升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检测人员还应当复盘检查过程,观察是否是取样时方法流程出现错误。
因为,取样过程出现错误,也会导致上述情况发生。
以香葱和香菜为例,这两者自身有较大的酶活性,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结果。
故而在检查这两者的时候,应当先将植株用浸泡液进行浸泡,如果浸泡液流出或浸泡不充分,则会导致检测结果假阳性。
所以,要保证整个检测过程符合规范,以此来避免结果出现差错。
第二种,检测人员要着重对农作物的反应温度进行统一调查,保证其结果的一致性。
因为酶的稳定性和活性受温度影响,当检测人员在冬季对其进行检查时,可以利用水浴的方法观察酶的反应,而在夏季时,则可以在上午温度较低时配置好试剂,保证对酶的检验在恒温中进行。
总的来说,检测人员要确保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实验的温度保持恒定,并将结果进行对照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种,检测人员要对酶受到抑制时的反应时间进行控制和检查。
在检测时,酶受到抑制时所需要的时间对检测结果将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时间较长,得到的抑制率也会增长。
而未将加入底物的待检测样品及时放置进入比色池中,将会延长酶的反应时间,这样也极易导致结果假阳性。
所以,要想检测结果符合科学规范,必须要高效的制定检验的计划,并且保证空白对照组的准确性以及控制好酶的反应时间。
3.2处理无效数值问题
正常情况下,通过实验得到的数值中是不会存在负值的,若在检测过程中的吸光值比对照检测的吸光值要高,系统会发生故障,则会导致实验数据出现异常,若出现该情况应当立即重新开始实验,重新记录实验数据。
因此检测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规范,提高数据的真实性,避免因为操作不当出现的实验误差。
若在检测过程比色池中出现无数值的通道,我们应当从各方面考虑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第一,可能是由于检测仪器出现故障或者是紫光灯出现异常的工作状态;第二,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超量添加酶,显色剂等。
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对检测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开展全面,仔细的检查,只有顺利解决各项问题,才能保证检测的后续相关流程顺利开展,同时,在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需要牢记错误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确保在未来的工作中不会出现同样的错误,这是为了提高农药检测技术检测人员的工作水平,让农残快检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
4提升快速检测技术应用水平的措施 4.1?建立并完善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过程
首先,要确保农残快速检测技术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检验人员要着重整合有关控制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其次,应当形成有关技术应用方面完整的控制体制,并且在运用时不断总结其中经验,完善体制机制,落实制度实施,以此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2?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残快速检测中的专业性?
首先,踊跃展开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面的专业培训活动,改进奖励和惩罚的制度,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基本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的专业性,降低人员因素对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运用成效的作用。
4.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重视农残快速检测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
贯穿信息化时代的变化趋向,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人员在实际行动中应该提高本身的信息化意识,把信息技术运用在检测工作当中,达到提升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率的作用,进而持续提高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在信息化方面的运用程度。
结语
综上所述,完整的流程对农作物检查结果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检测人员发现检测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当及时找出问题并解决。
以此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提高。
与此同时,由于农药的种类日益增长,故而检测的技术也要随之发展,适应其日益增长的需求。
最后,技术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总结以往经验,分析检验出错的原因,并用先进的技术加以辅助以此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保证结果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兰芳,袁正伟,彭芳芳,刘勇军,赵志英.快速农残检测技术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探讨[J].农家参谋,2019(09):52.
[2]李志成,郑晓冬,闫新焕,刘雪梅,孟晓萌,潘少香,宋烨.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果菜,2016,36(12):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