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图文转换(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解析
一、高中语文图文转换
1.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2)试阐述作者设计这幅漫画的用意。

【答案】(1)这张图里有一个鼠标,连着一个木工手中的电锯,而电锯正在锯的是一支支正在写字的笔。

(2)讽刺了现在的人们总过于依赖网络中的输入法,觉得方便所以无论做什么都喜欢用电脑和手机,从而导致养成了越来越容易提笔忘字的现象。

【解析】【分析】(1)本题画面中出现了三个关键点:鼠标、工人和写字的笔,所以答案应扣紧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叙述漫画:这张图里有一个鼠标,连着一个木工手中的电锯,而电锯正在锯的正是那一支支正在写字的笔。

而揭示漫画寓意,要找到漫画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

(2)漫画有标题的,一般多注意标题的含义;还要多注意漫画的夸张、变形之处,这些地方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另外,还要多联系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这幅漫画讽刺了现在的人们总过于依赖网络中的输入法,觉得方便所以无论做什么都喜欢用电脑和手机,从而导致了越来越容易提笔忘字的现象。

故答案为:⑴这张图里有一个鼠标,连着一个木工手中的电锯,而电锯正在锯的是一支支正在写字的笔。

⑵讽刺了现在的人们总过于依赖网络中的输入法,觉得方便所以无论做什么都喜欢用电脑和手机,从而导致养成了越来越容易提笔忘字的现象。

【点评】⑴此题考查把握漫画的能力。

画面内容用说明性文字表达,言简意赅按照一定次序描述。

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寓意一般是讽刺或者揭露社会现实中某些方面。

⑵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
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2.共享单车解决了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要。

下面是“ofo和摩拜单车月度和日均活跃用户对比”图表,请根据图表内容写出统计结论(不出現具体数据),不超过100字。

【答案】两家的活跃用户都是从2016年8月起开始持续快速增长。

其中摩拜单车新进入北京、深圳和成都后当月的日均活跃用户增长非常明显。

ofo在10月走出校园之后增长加快,但是增速慢于摩拜单车。

【解析】【分析】概括本题的思路是先从整体上比较两家的异同,本图表要注意的有效信息有:红线代表“ofo”,绿线代表“摩拜单车”,横坐标表示月度和纵坐标表示日均活跃用户数,然后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进行统计比较,从图表中的数据看,ofo的活跃用户从2016年8月的1.06万户到9月增长到6.97万户,摩拜单车的活跃用户从2016年8月的11.24万户到9月增长到30.34万户,两家都是从8月份之后增长快速;然后再分别比较两家的日均活跃用户数,摩拜单车8月进入北京当月活跃用户达到11.24万户,9月进入广州后当月活跃用户达到43.87万户,11月进入深圳和成都后当月的日均活跃用户达到81.27万户,增长非常明显;ofo在10月走出校园之后11月、12月、2017年1月这几月数据显示增长明显加快,但是增速比摩拜单车慢,由此概括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两家的活跃用户都是从2016年8月起开始持续快速增长。

其中摩拜单车新进入北京、深圳和成都后当月的日均活跃用户增长非常明显。

ofo在10月走出校园之后增长加快,但是增速慢于摩拜单车。

【点评】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所给图表是一张思维导图。

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首先审清题干,勾画出要点;然后解读图片,确定中心主题,找出主干分支及子分支,确定内容。

表达时要注意准确连贯,内容全面完整,思路清晰。

3.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字数4字以内。

【答案】①五月初五;②起源;③别称;④习俗、活动;⑤插艾蒿、划龙舟、回娘家;⑥影响、意义。

【解析】【分析】端午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另外本题结合高考推断题型,利用图标来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难度并不太大。

①空白对应的是“时间”,考生只需知道端午节的农历时间即可。

②空白根据图中“纪念屈原、曹娥、伍子胥等不同说法”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起源。

③空白根据图中“龙舟节、五月节、五日节、诗人节”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别称。

④空白根据图中“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系彩线”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习俗。

⑤空白根据图中“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影响。

⑥空根据图中“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推断,对应的是影响、意义。

故答案为:①五月初五;②起源;③别称;④习俗、活动;⑤插艾蒿、划龙舟、回娘家;⑥影响、意义。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和把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首先要读清图示的标题注释,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

找出图示中每一个重点环节,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主干”;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

按照箭头方向用文字转述出来。

注意,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简洁、通顺、准确。

①应填端午节的具体时间,农历五月初五;②说明端午节的起源;③是端午节的各种别称;④是端午节的习俗;⑤是端午节对世界的影响。

4.下面是漫画家丁聪为老舍的小说《四世同堂》设计的一幅插图。

插图意在表现祁老人对自家房子的自豪与喜爱,可是画家却不多画房子,你觉得画家为什么这样设计?请结合画面加以分析。

(不超过120字)
【答案】示例:画面上四世同堂的全家福设计意在体现祁老人对“家”的理解:家庭和美、多子多福、代代绵延。

人物脚下的台阶与身后的门窗,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解析】【分析】插画主体是四世同堂的全家福,寓意家庭和美、多子多福、代代绵延。

人物脚下是台阶,身后是门窗,结合插画的文字“北平城是不朽之城,他的房子也是不朽的房子”,体现了祁老人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故答案为:示例:画面上四世同堂的全家福设计意在体现祁老人对“家”的理解:家庭和美、多子多福、代代绵延。

人物脚下的台阶与身后的门窗,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点评】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题目要求,分析构图要素。

学生要能够看出所给图形的构图特点,提取重要信息并按一定规律形成文字,注意文字表达的流畅性。

此题注意点出“全家福”“台阶”“门窗”等重要因素。

5.下面是某校学生自己制定的考试题目总结与反思的过程,请把这一过程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案】考试总结与反思,首先是核对答案,找出问题,就这些问题和同学讨论或者请教老师,自己再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如果自己仍存在问题,重复上面的流程,直到解决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是考试题目总结与反思的过程,方框里是事件的主干,箭头是发展
趋势或行为走向。

本题难点在“找问题”到“针对性训练”之间的叙述。

叙述中要使用适当的连接词,如“首先”“然后”“直到”等。

故答案为:考试总结与反思,首先是核对答案,找出问题,就这些问题和同学讨论或者请教老师,自己再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如果自己仍存在问题,重复上面的流程,直到解决问题。

【点评】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题型上属于图文转换题,对提供的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运用。

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内容的相互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注意流程图中的箭头指向,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例如本题:是考试题目总结与反思的过程,方框里是事件的主干,箭头是发展趋势或行为走向。

本题难点在“找问题”到“针对性训练”之间的叙述。

叙述中要使用适当的连接词,如“首先”“然后”“直到”等。

6.下图是温州市首届民营企业文化节徽标,请写出构图要素(文字及拼音除外),并说明图形构成特点及效果。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

【答案】构图由字母“W”和汉字“民”、旭日和彩带等要素构成。

图形采用中国书法传统笔触挥洒而成,体现了深厚的民营企业文化内涵和历史人文积淀。

整体构图简洁明快,立意鲜明,富有动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解析】【分析】本题的标识是温州市首届民营企业文化节徽标,构图由字母“W”和汉字“民”、旭日和彩带等要素构成。

寓意要结合图标产生的背景,具体分析各组成部分所代表的寓意和设计意图,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推断。

如图形采用中国书法传统笔触挥洒而成,体现了深厚的民营企业文化内涵和历史人文积淀。

故答案为:构图由字母“W”和汉字“民”、旭日和彩带等要素构成。

图形采用中国书法传统笔触挥洒而成,体现了深厚的民营企业文化内涵和历史人文积淀。

整体构图简洁明快,立意鲜明,富有动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7.下面是某校为学生选课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案】学生进入选课系统后,需先阅读学校发布的选课公告和排课公告,然后开始选课,在系统显示选课结果后完成选课;如果想要重新选课,退课后重复选课过程。

【解析】【分析】此题注意“进入选课系统”“显示选课结果”的两个分支,以及“退课”的返回。

故答案为:学生进入选课系统后,需先阅读学校发布的选课公告和排课公告,然后开始选课,在系统显示选课结果后完成选课;如果想要重新选课,退课后重复选课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图文转换的能力,注意审清题目要求,先看清题目的要求,然后要分析图表的整体内容及细节的变化,最后要客观直接的描述内容。

8.补白,指填补空白,主要用来填充报纸或期刊的空白的短文。

请观察画面内容,以“二十年匆匆而过,我长大了,奶奶啊,您却老了”为开头进行补白。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感情饱满,语言连贯、生动,不少于80字。

二十年匆匆而过,我长大了,奶奶啊,您却老了。

________ 。

【答案】二十年,回忆不曾离开,您用小小的童车推着我童真的笑颜,推着我无忧的童年。

二十年,您身后的小树早已枝繁如伞,而您却已华发苍颜。

如今,奶奶,我愿用我的青春年华,推出您安康的晚年!
【解析】【分析】两张照片摄于同一地点,表达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之感。

观察两张照片,地点相同,不同的是人与景:孙子长大成人,奶奶白发苍苍,小树枝繁叶茂。

续写的话从孙子的角度考虑,需表达对奶奶的感激与照顾之情。

考生作答时,注意突显主题,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二十年,回忆不曾离开,您用小小的童车推着我童真的笑颜,推着我无忧的童年。

二十年,您身后的小树早已枝繁如伞,而您却已华发苍颜。

如今,奶奶,我愿用我的青春年华,推出您安康的晚年!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9.下面是自然选择过程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分点概述自然选择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

(注)基因型,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表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

【答案】①环境变化使得物种中成员之间为获得资源而产生竞争。

②各种不同表型的成员中只有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应付环境的变化,得以生存繁衍。

③能繁衍的才能使基因传递下去,进入下一轮竞争。

【解析】【分析】第一步,找好图示框架的流程:环境压力(环境的变化)→成员间竞争(为了获得资源)→最适表型的选择(从各种表型中)→繁殖成功→基因型(和表型)增加的频数(在下一代中)→成员间竞争(为了获得资源);
第二步,分析流程框架中的文字,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环境压力(环境的变化)→成员间竞争(为了获得资源):可以得知随着环境的变化,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物种间成员为了获得资源,产生了竞争;
最适表型的选择(从各种表型中)→繁殖成功:可以知道各种不同表型的成员中,只有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应付环境的变化,得以生存繁衍;
基因型(和表型)增加的频数(在下一代中)→成员间竞争(为了获得资源):可以推知能繁衍的才能使基因传递下去,进入下一轮竞争。

故答案为:①环境变化使得物种中成员之间为获得资源而产生竞争。

②各种不同表型的成员中只有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应付环境的变化,得以生存繁衍。

③能繁衍的才能使基因传递下去,进入下一轮竞争。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10.某中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结合下图写一段解说词,介绍红军长征的大致经过和精神。

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

(选自《红军长征路线简笔图》)【答案】答案示例:红军长征起于瑞金止于延安,行程二万五千里。

途中,将士们爬雪山、过草地,历经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无数次战役,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长征是人类精神的丰碑,它体现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介绍红军长征的大致经过和精神。

所给的图是“红军长征路线简笔图”,从箭头的指向来看,可以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叙述,起点是瑞金,终点是延安,图中方框有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这就要求考生在转述的时候,要把方框的具体内容补充到每一个相关的经过中去。

至于长征精神要调动学生对于长征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和所表现的民族精神等。

最后要注意字数限制,把长征中重要战役表述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答案示例:红军长征起于瑞金止于延安,行程二万五千里。

途中,将士们爬雪山、过草地,历经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无数次战役,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长征是人类精神的丰碑,它体现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