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城市化历程及动力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城市化历程及动力分析
新疆城市化历程及动力分析
本文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城市化历程,分析新疆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进一步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剖析影响新疆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得出结论:新疆城市化进程受国家宏观政策及设市镇标准的影响较大;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城市化并没有快速发展;新疆城市化的动力呈现出阶段性差异;影响新疆城市化因素的变化趋势不同。
提出建议:改革现行的国家设市镇标准,降低对西部地区设市镇的经济和人口的标准;增强资源开采及加工业对新疆财政和就业的责任和义务,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非农产业;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快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
关键词:新疆城市化历程动力灰色关联度
引言
城市化是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自然历史的过程,也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实质上是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
新疆特殊的经济发展路径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等因素,导致城市化进程缓慢。
截至2009年底,新疆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9.86%,比全国平均水平46.6%低6.74个百分点。
本文通过分析新疆城市化的历程和动力,找出破解新疆城市化进程瓶颈的方法,以加快新疆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历程及动力研究简述
国内对城市化历程及动力的研究主要分为:
(一)对城市化历程的反思或评价
如徐璋勇和朱选功(1999),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经验的总结分析,对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应担当的角色、所处的地位、干预调控的内容、功能界定及方式选择等作了探讨,王公达和王建军(2007)通过对新疆的城市化历程的评价分析得出,新疆城市化进程与农民的富裕程度呈正相关,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关系密切,在城市的产出与消费中,城市化进程更倾向于消费。
(二)研究某种因素对城市化历程的影响
如武力超和孙浦阳(2010)借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研究思路,探讨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的构建,对其发展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三)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
如杨德刚等(2003)在分析新疆城市化现状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手段,对新疆1978-2000 年间城市化发展过程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