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模版(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模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改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全体职工。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工伤的发生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职业卫生管理的组织和职责
第四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明确各级职责。

第五条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委员会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组成。

企业主要负责人为职业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职业卫生管理的方针和策略,组织实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第六条职业卫生管理委员会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职业卫生管理目标和计划,协调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第三章职业病防护
第八条企业应制定和实施职业病防护措施,包括职业病危害评估和监测、职业病预防和控制、职工健康监护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第九条企业应定期对工作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和监测,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并监督落实。

第十条企业应加强对职工的职业病预防和控制知识的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一条企业应建立职工健康监护制度,对职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病的早期征兆和危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护和治疗。

第四章工作环境的保护
第十二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工作环境保护措施,包括空气质量、噪声、震动、有害物质等方面的措施。

第十三条企业应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噪声、震动等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四条企业应采取措施控制和防止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泄漏,对有害物质进行正确存储和处理,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

第五章工伤防护
第十五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工伤防护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管理、事故预防、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措施。

第十六条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指导书等,并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第十七条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机制,制定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计划,并组织演练和培训,提高职工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八条企业应做好工伤报告和赔偿工作,及时处理工伤事故的赔偿和理赔事宜,确保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六章监督检查和奖惩措施
第十九条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职业卫生管理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报告上级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第二十条对于违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处理,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二十一条对于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并激励职工和企业积极参与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生效,之前的相关制度和规定相应废止。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所称的职业卫生包括职业病危害防护和工伤防护。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部门。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模版(二)
这里是一个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范本,供您参考:
一、总则
为了保障员工职业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减少职业病危害,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制定本《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二、职责分工
1. 公司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其有效执行。

2.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企业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测和评估工作。

3. 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职业卫生管理的组织、实施和培训工作。

4. 员工:应自觉遵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参加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三、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控制措施
1. 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控制空气污染物的浓度。

2. 建立良好的工作卫生习惯,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清洁。

3. 采取适当的个体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4. 控制噪声、振动、辐射等物理因素的危害,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四、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估
1. 对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

2. 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诊断职业病。

五、职业卫生培训
1. 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能力。

2. 对从事危险作业的员工进行专门的培训,确保其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

六、职业卫生事故的处理
1. 及时报告和处理职业卫生事故,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紧急救护和事故调查。

2. 制定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对事故的应对能力。

七、监督和评估
1.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管理的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监督和检查职业卫生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其有效实施。

八、违反职业卫生制度的处理
对违反职业卫生制度的人员,将依法进行处理,包括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或者追究法律责任等。

以上是一个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范本,您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建议您在制定和实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时,可以咨询专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法律顾问,确保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模版(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出台本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员工的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在职员工和实习生。

第三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确保职业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企业应当配备专职职业卫生工作者或者委托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负责职业卫生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第五条企业应当组织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知识水平。

第二节主要内容
第二章职业卫生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一节职业卫生管理的组织机构
第六条企业应当设立职业卫生管理委员会或者职业卫生管理小组,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第七条职业卫生管理委员会或者职业卫生管理小组由企业领导、职业卫生工作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二节职业卫生管理的职责
第八条企业领导应当高度重视职业卫生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确保职业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职业卫生工作者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技能,负责职业病的防控工作。

第十条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当积极配合职业卫生工作,提供所需的信息和协助,落实职业卫生措施。

第十一条职业卫生管理委员会或者职业卫生管理小组应当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工作的评估和调查,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第三章职业卫生的评估和监测
第一节职业卫生评估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组织开展职业卫生评估,评估职业卫生风险的程度。

第十三条职业卫生评估应当依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剂量、暴露情况等。

第二节职业卫生监测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职业卫生监测系统,监测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第十五条职业卫生监测应当包括职业病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病危害物监测。

第四章职业病的防控
第一节职业病防治的总体要求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根据职业卫生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控措施。

第十七条职业病防控措施应当依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包括工艺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等。

第二节工艺工程控制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采取工艺工程控制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物的产生和排放。

第十九条工艺工程控制措施应当包括工艺流程的优化、设备的改造和清理等。

第三节管理控制
第二十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控管理制度和职业病防控责任制。

第二十一条职业病防控管理制度应当包括职业病防控目标和措施、责任分工和考核、职业病危害物的管理和监测等。

第四节个体防护
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当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并对员工进行个体防护的培训。

第二十三条员工应当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确保职业病的防护效果。

第五章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
第一节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第二十四条企业应当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知识水平。

第二十五条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应当包括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职业病的危害和防护措施等。

第二节职业卫生技能培训
第二十六条企业应当组织员工参加职业卫生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技能。

第二十七条职业卫生技能培训应当包括职业病的识别和监测方法、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估和控制技术等。

第六章职业卫生事故的处理和应急措施
第一节职业卫生事故的报告和调查
第二十八条发生职业卫生事故后,企业应当立即报告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调查,查明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第二十九条发生严重的职业卫生事故后,企业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二节职业卫生事故的防控措施
第三十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事故防控措施,包括预防控制、应急管理和事故救援等。

第七章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一节职业卫生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应当定期对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应当依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包括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职业病的防控措施等。

第二节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制度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由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机构依法予以处罚。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十五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业领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