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组织细胞病30例的消化系统表现临床分析
临床医学消化系统实训(病例诊断及分析)
![临床医学消化系统实训(病例诊断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7bb6f0aef8941ea76e0583.png)
临床医学消化系统实训(病例诊断及分析)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诊断的基本步骤: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2、分析、评价、整理资料;3、提出初步诊断;4、确立及修正诊断;诊断疾病步骤:1、搜集资料2、采集病史3、体格检查4、化验与特检观察疾病全过程一、搜集资料1.病史:全面系统,真实可靠;能反映疾病的进程和动态;具体病历应抓其特征;能解决约半数以上诊断问题;问诊内容(调查提纲)(一)一般项目(二)主诉促使病人就医的主要症状及其持续时间诊断的线索、意向性(指向意义)简明扼要,自己语言而非术语,时间顺序、多个症状(三)现病史即疾病的全过程,是病史的主体疾病的发生:日期、时间、缓急病因及诱因症状特点:部位、性质、时间、程度加重与缓解因素病情发展与演变:主要症状的变化新症状的出现伴随症状:重要阴性症状也应反映诊治经过:病名、药名、剂量、疗程…病后一般情况变化(三)过去史曾一般健康情况患疾病,包括传染病外伤手术史(四)预防接种史(五)过敏史(六)个人史一般生活史料(社会经历):出生、居留、教育、爱好、职业、工作条件、习惯与嗜好、婚姻史、月经、生育史(七)家族史双亲、兄弟姊妹及子女健康情况有否同类疾病、遗传疾病2.体格检查:全面系统重点深入;边查边问,边想边查,验证核实,融会贯通;可解决大部分临床诊断;3、实验室及其它检查:部署检查应注意的问题:检查的意义;检查的时机;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检查的利弊及安全性如何?成本效果分析。
二、分析资料判断资料的真假与价值对阳性发现按重要性排队选择1—2个主要临床表现,提出初步诊断从列举的诊断中选择复查全部临床资料,看看是否与此诊断相符二、分析、评价、整理资料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综合、分析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总结问题,比较与哪些疾病的症状、体征、病情相近或相同。
对辅助检查结果须与病史资料和体检结果结合分析、评价、整理,切不可单靠某项检查结果诊断疾病。
关于消化系统的实验报告
![关于消化系统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5c860226fff705cd170a54.png)
关于消化系统的实验报告篇一:消化系统实验报告篇一:蟾蜍的消化系统(生物技术实验报告)光镜下显微观察蟾蜍肠系膜毛细血管,蟾蜍消化系统的解剖实习一,实验目的:1,观察蟾蜍肠系膜毛细血管2,观察蟾蜍的消化系统二,实验原理:1,蟾蜍的正确握拿方法,动物探针的正确使用2,蟾蜍的“双毁髓”手术技术3,两栖类动物的解剖技术及手术剪的使用三,动物与器材:实验动物:雄性蟾蜍一只实验器械:显微镜,手术剪,骨剪,镊子,吸水纸,大头针,解剖针,解剖盘,有孔的蜡板。
四,实验步骤:1,左手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分别夹着前肢、后肢,握住蟾蜍,拇指按住吻端使头部上下活动,两耳后腺间出现一道褶线,此线中点或用金属毁髓针沿头背中线向后移动触到一凹陷处,即枕骨大孔。
拇指下压使头前俯与脊柱相连处凸起,同时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0.5~1mm,再将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平行刺入颅腔并在颅腔内搅动捣毁脑,然后再将毁髓针撤回至枕骨大孔,反向插入脊椎管破坏脊髓,检查蟾蜍四肢肌肉完全松驰后处死成功2,将蟾蜍置于有孔的蛙板上,腹部朝上,四肢伸展后用大头针固定。
左手用镊子提起腹部皮肤,用手术剪前端1/3处剪开一小口,并从小口处向前将腹部皮肤剪开至下颚前端。
向后剪至两后肢基部之间,泄殖孔稍前方再将皮肤向两侧拉开。
3,用镊子提起腹部肌肉,用剪刀沿腹部中线剪开腹壁,拉出一段小肠,用大头针将肠系膜展开并固定在有孔的蜡板上。
将肠系膜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找到毛细血管,观察血液的流动并拍摄照片。
4,向两侧拉开蟾蜍的腹部肌肉找到蟾蜍的消化系统,小心地用剪刀和手术剪将其分离,置于解剖盘上并拍摄图片。
5,处理掉蟾蜍,洗净解剖盘和实验器械,将显微镜收好放入柜中。
五,实验结果:1,2,六,实验结论:1,毛细血管是体内分布最广、管壁最薄、口径最小的血管,仅能容纳1个红细胞通过。
其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在内皮外面有一薄层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血流很慢,通透性大。
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之间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消化系统疾病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b3214be67ec102de2bd89fc.png)
龛影、继发 性变形、狭 窄等。
可进行分期、 活检,鉴别 良恶性病变、 检测HP
鉴别诊断与并发症
鉴别诊断
良恶性溃疡 慢性胆囊炎及胆结石 功能性消化不良
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
年龄 胃酸 溃疡直径 X线
胃溃疡 中青年居多 正常或偏低,无真性缺酸现象
<2.5cm 龛影壁光滑、位于胃腔轮 廓之外,周围胃壁柔软, 可呈星状集合征、
克拉霉素500mg Bid ×7
兰索拉唑30mg Bid ×7
阿莫西林1000mg Bid ×7
枸橼酸铋钾240mg Bid ×7
甲硝唑400mg Bid ×7
呋喃唑酮 100 Bid ×7
以上任选1种
以上任选2种
疗程7天
治疗方法
若上述治疗失败,可选用四联疗法:
• 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 • H2受体拮抗药+铋剂+两种抗生素
内镜
圆形或椭圆形、底平滑、 溃疡周围黏膜 柔软,皱襞 向溃疡集中
内镜活检
确诊
胃癌
中年以上居多 真性胃酸缺乏 可>2.5cm 龛影边缘不整、位于胃腔轮 廓之内,龛影周围胃壁僵硬 呈结节状,向溃疡集聚的 皱襞 有融合中断现象 形状不规则、底凹凸不平, 边缘结节隆起,污秽苔,溃疡 周围因癌性浸润而增厚,可 有糜烂、出血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胃镜检查
治疗方法
1、无症状者一般无需治疗。
2、一般治疗:饮食、忌烟酒、休息。
3、对症治疗:
腹痛、反酸 制酸、护胃药物
消化不良
胃肠动力药
萎缩性胃炎伴贫血者 补充维生素(B12及叶酸)
4、病因治疗:针对HP感染治疗。
治疗方法
早期胃癌的胃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临床分析倪晓伟俞凌燕
![早期胃癌的胃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临床分析倪晓伟俞凌燕](https://img.taocdn.com/s3/m/87961e8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1.png)
早期胃癌的胃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临床分析倪晓伟俞凌燕发布时间:2023-07-14T01:49:22.33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8期作者:倪晓伟俞凌燕[导读]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行胃镜检查与活检病理检查的结果。
方法:试验时间2014年2月-2018年3月,受试对象共30人,均为我院确诊早期胃癌患者,根据患者检查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为活检病理结果,研究组为常规胃镜检查结果;以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为参考,分析胃镜检查准确率。
结果:胃镜检查准确率高达90%,可以作为早期胃癌首选诊断方法,P<0.05。
结论:早期胃癌行胃镜检查可以初步判定组织恶性病变,使患者能够及时接受专科治疗,提高预后康复效果。
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锡市新吴区老年病医院)江苏无锡 214112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胃癌行胃镜检查与活检病理检查的结果。
方法:试验时间2014年2月-2018年3月,受试对象共30人,均为我院确诊早期胃癌患者,根据患者检查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为活检病理结果,研究组为常规胃镜检查结果;以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为参考,分析胃镜检查准确率。
结果:胃镜检查准确率高达90%,可以作为早期胃癌首选诊断方法,P<0.05。
结论:早期胃癌行胃镜检查可以初步判定组织恶性病变,使患者能够及时接受专科治疗,提高预后康复效果。
关键词:早期胃癌;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准确率近些年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作息逐渐改变,加之受国际大环境影响,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中胃癌作为肿瘤科常见病,已对人类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
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相混淆,患者感到不适时疾病通常已发展至中晚期,此时恶性肿瘤死亡率显著升高,且多伴随淋巴结转移,临床治疗难度大,预后多不佳。
基于上述形势,学界建议中老年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及时发现早期胃癌,给予针对性放化疗,挽救患者生命,延长患者生存期限[2]。
文章选取我院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胃癌的患者共计60例,分析胃镜检查、活检病理检查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技能操作部分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技能操作部分消化系统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68a5310740be1e650e9a98.png)
病例分析部分——消化系统疾病概述考纲要求胃食管反流病(助理不考)、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结核(助理不考)、结核性腹膜炎、溃疡性结肠炎(助理不考)、肝硬化、胆石病、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急腹症【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助理不考)、卵巢囊肿破裂★(助理不考)、急性盆腔炎】、肛门直肠良性病变、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助理不考)】、腹外疝、腹部闭合性损伤。
大纲中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囊肿破裂、急性盆腔炎被划入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但笔者认为临床上都属于急诊外科的范畴,将几种疾病归纳在这里进行讲解,这样能够更好的鉴别这几种疾病,特别在选择实验室检查方面更容易理解,故在编排章节上,仍将这几种疾病放于本章节进行讲解。
注意事项(1)消化系统的副诊断中常常低钾血症、失血性贫血、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
(2)消化系统诊断公式:每章节中分述。
消化系统疾病常用检查项目消化系统治疗原则溃疡性结肠炎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吡啶或美沙拉嗪器械上消化道大出血酌情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并非首选)手术切除(肿瘤、溃疡、肛裂、痔、结石等)、修补(溃疡、疝气等)、胆总管探查,急诊手术、开腹探查(急腹症)肿瘤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公式胃食管反流病=反酸(制酸剂有效)+胸骨烧灼感+胃镜示食管下段黏膜破损(红色条样糜烂带)+ ECG正常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注意事项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特点是胸骨后疼痛,所以在进一步检查当中需要和冠心病相鉴别。
【例】男性,46岁。
胸痛3个月。
患者近3个月进食辛辣食物后间断出现胸骨后隐痛,无放射,伴反酸、暖气。
症状多于饱餐后或夜间出现,每次持续时间不等,与活动无关,无呕吐、心悸、咳嗽。
自服“铝碳酸镁”后症状可暂时缓解。
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正常,体重无下降。
既往体健。
吸烟10年,15支/日。
查体:T 36.2℃,P 72次/分,R 18次/分,BP 120/80mmHg。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药学监护案例分析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药学监护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a89fd2e53a580217fcfe0c.png)
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学类型与预后分析
![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学类型与预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db3c4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3.png)
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学类型与预后分析引言消化系统肿瘤是指发生在消化系统器官中的肿瘤,包括食管、胃、肠道、肝脏和胰腺等。
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对于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学类型和预后分析的研究,可以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病理学类型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学类型多种多样,根据病理形态学和组织学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腺癌腺癌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
它起源于消化系统器官的腺上皮组织,包括胃腺癌、胰腺腺癌和结肠腺癌等。
腺癌的形态学特点是细胞分化程度低,细胞呈不规则形状,有明显的核及细胞浆异型性。
腺癌的预后较差,容易转移和复发。
2. 良性肿瘤良性肿瘤是指不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的肿瘤,如胃腺瘤、肠道息肉等。
良性肿瘤的细胞分化较好,形态规整,无明显的异型性。
大部分良性肿瘤预后良好,但一些特殊类型的良性肿瘤可能会发展成恶性肿瘤,需要密切随访。
3. 平滑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是一种起源于平滑肌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发生在消化系统的任何部位,如食管平滑肌肉瘤、胃平滑肌肉瘤等。
平滑肌肉瘤的细胞形态呈束状排列,细胞核呈椭圆形。
平滑肌肉瘤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预后较差。
4. 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常见于胰腺和小肠。
神经内分泌肿瘤分化程度较好,细胞排列成小团丛状或巢状结构。
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激素分泌功能,临床表现多样化。
预后因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病程的不同而异。
二、预后分析消化系统肿瘤的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肿瘤类型、分化程度、早期发现和治疗等。
以下是常见的预后评估指标:1. TNM分期TNM分期是评估消化系统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
它包括原发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受累情况(N)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M)。
分期越高,预后越差。
2. 组织学分级组织学分级是对肿瘤细胞分化情况的评估。
通常使用的是分级系统,如WHO分级系统。
分级越高,细胞分化程度越低,预后越差。
临床分析中的消化系统疾病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分析中的消化系统疾病指标及其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826922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b.png)
临床分析中的消化系统疾病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临床分析中的指标更是帮助医生识别和确定疾病的关键工具。
本文将就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常用指标及其临床意义进行详细探讨。
一、胃酸分泌功能指标1. 泌酸试验:通过给予刺激剂,如组织胺,检测胃液酸度,用于胃酸分泌功能的评估。
正常值范围在1.0-3.0 mol/L之间。
异常结果可能暗示胃黏膜炎、胃溃疡或胃酸过多症等。
2. 胃泌素:通过测定血清胃泌素水平,可以评估胃酸分泌功能。
常见胃泌素指标有胰高血糖素(PG)和胃泌素17(G-17)水平。
异常增高提示幽门梗阻、胃泌素瘤等疾病,而降低则可能与胃大部切除、胃腺瘤等相关。
二、肝功能指标1. 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它们是反映肝细胞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水平较低,若增高可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
2. 总胆红素: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其升高常见于肝功能异常,如肝胆管梗阻、肝内胆汁淤积等。
三、胰腺炎指标1. 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可以评估胰腺炎的程度。
当淀粉酶水平显著增高时,提示胰腺炎急性发作;而脂肪酶水平升高则可能暗示胰腺炎的慢性过程。
2. 胰岛素:通过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可以判断胰岛细胞功能是否异常。
胰岛素升高与胰岛细胞瘤、胰岛素抵抗相关;而降低则可能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相关。
四、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指标1. 总胆固醇(TC):TC是反映血脂代谢的指标之一,若升高可与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相关。
2. 甘油三酯(TG):TG是人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当升高时可提示脂代谢异常,如高血脂症。
以上仅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的简要介绍。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从而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某种消化系统疾病。
因此,准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指标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当出现异常指标时,医生应进一步进行综合分析,积极寻找病因,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胃癌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胃癌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a1acb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7.png)
胃癌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多样,难以早期发现。
本文将分析一个胃癌患者的典型病例,以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65岁,因长期腹痛、消瘦等症状到我院就诊。
患者既往无消化系统疾病病史,无明显病因暴露。
病史回顾:患者在约一年前开始出现胃痛,轻度发作,无明显规律。
最近几个月腹痛加重,并伴有消瘦、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近期体重减轻10公斤。
身体检查: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无腹部肿块、压痛及包块感。
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标志物全部正常。
辅助检查:1. 腹部超声:未检测到异常。
2. 胃镜检查:胃窦部可见一大小约3cm的溃疡病灶,呈浅表溃疡,底部覆盖灰白色黏液状分泌物,并有局部渗血表现。
3. 病理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示组织细胞异常、腺上皮细胞增生,结合临床资料,高度怀疑为胃癌。
诊断与治疗方案: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胃癌(胃窦部局限型浅表癌)。
治疗方案制定如下:1. 手术切除:考虑患者年龄较大,身体状况一般,选择以根治性胃切除术为主的手术方案。
2. 术前准备:包括术前评估、营养支持、肿瘤标志物监测等。
3. 术后辅助治疗:预计术后机会性放疗和化疗将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以提高疗效。
预后和随访:由于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因此本例属于中晚期诊断。
根据肿瘤的大小、范围和淋巴结侵犯情况,预后存在一定的差异。
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包括胃镜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监测等。
结论:本病例提醒我们,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
对于有相应症状的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或存在相关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早期发现和治疗胃癌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致命肿瘤之一的胃癌一直以来都是威胁着人们健康的疾病。
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希望能够提高大众对胃癌的重视程度,加强预防和早期发现的意识,从而减少患者的疾病负担。
内镜下诊治30例上消化道异物体会
![内镜下诊治30例上消化道异物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c89e5bf65ce0508763213fd.png)
3 结 论 .
预后进行判断。 参 考 文 献
AL T和 A T是肝细胞浆和肝细胞 的线粒体 中对肝细胞损害反应较灵敏 S 的血清酶 【 , 2 因此在本研究 中可见观察组 明显高于对照组 , ] 且急性肝炎患者 较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肝癌患者要高 ( 0 0 ), 随病情延续 , P< . 5 但 逐渐下降并 趋于平稳。G T为胆管疾病中的显著标志指标 J 因此在肝癌等实 质疾病 G , 中升高 明显 , 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癌患者 G T明显较高 。T A为肝脏分解代 G B 谢 胆固醇的产 物, 反应肝脏分泌 、 合成、 代谢 各个 方面的功能状态, 因此在肝 癌 患者肝功能损坏严重者 中明显升高 , 同时本研 究还表 明急性肝炎患者 由 于 T A变化敏感性较高。C B HE提示肝实质损伤导致酶活力下降程度 , 因此 随肝炎 、 肝硬化时间延 长甚至 是肝癌患者 中逐 步下降 , 性肝炎变化较小 。 急 f r r值提示肝细胞合成凝血功 能的能力-J 因此在急性肝炎 中改变较小 , 4, 但 在肝硬化和肝癌 中显著改变 , 提示肝细胞 功能损伤 。由此可 见血生化检测 及凝血酶原时 间检测有助 于肝病 患者的疾病鉴别 检测和对 病情严重程度、
内镜下 诊治 3 例 上 消化道异 物体 会 O
杨 红 江苏省赣榆县人民医院 。 江苏 赣榆 22 0 2 10
【 摘要】 消化道 异物是消化 系统疾病 中常见急症, 上 它是 由滞留在上消化道的非固有物质造成 的。其 临床表 现取 决于异 物、 形状、 位置、 类型和规模等。 临床上如病人不能 自 行排 出时, 统的做法是借助手术方法将其异物取 出。近些年来 , 传 随着 内镜技 术的发展 , 内镜治疗越 来越 多地应用于上消化道异物的 治疗。本文为笔者几年来参与 内镜治疗消化道异物的临床 实践体会 。 【 关键 词l 上消化道异物 ; 镜 治疗 内 :1 . 6 / i n 1 6 0  ̄ 0j s .0 —1 9 2 儿.96 1 9 .g 0 9 . 5 0 0. 9 文章编号: 0 — 9 9 2 l ) 0 — 80 0 1 6 15 ( 0 1 一 9 4 l — 2 0
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0例分析
![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0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bd753df111f18583d05a0b.png)
de t a e a t ss Co l so Su gc lr s c i s t l i vc h r a m e to FH . h o ossha er lton t a h w sm t s a i. ncu in: r ia e e ton i he n an de ieoft e te t n fM T e pr gn i v ea i o t e sz f t m ora d t e ia e e ton. ry dig ss, a ia r s c i n m a m pr vet e ci c uton e h ie o u n he r d c lr s ci Ea l a no i r d c le e to y i o h lmialo c l .
超 过 5年 。1年 生存 率 为 6 , O 3年 生 存 率 为 3 。5年 生 存 率 为 1 . 。死 亡 原 因远 处 转 移 多 见 。 结 论 : 原发 恶 性 纤 维 6 67 肺
组 织 细胞 瘤 主 要 治 疗 手段 为 外科 手 术 , 病 的 预 后 手 术 是 否根 治及 肿 瘤 大 小 密切 相 关 早 期 发 现 , 底 切 除 , 改善 预后 , 本 彻 可 提 高 患者 的 生 存 率 。
关 键 词 纤 维 组 织 细胞 瘤 ; 肺 肿 瘤 ; 预 后
中图 分 类 号 R 3 . 742
文 献标 识 码 A
Clnia i c lAna y i o 0 lss f 3 Pa int wih Prm a y M a ina b o s te s t i r lg nt Fi r u Hito y o a f t e Lu g s i c t m o h n W U un K
K e o d Ma i n n i r u it c t ma yW r s l a tf o s h s i y o g b o ; 1u g n o ls ; P o n ss . n e p a ms rg oi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肺炎支原体感染80例临床论文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肺炎支原体感染80例临床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550c8c8762caaedd33d4ed.png)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8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以消化系统为首发症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认识和诊疗水平进行提高。
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自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期间以消化症状为首发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结果两年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占就诊总病人的4.62%(1000/21600),具有消化症状的mp患儿占mp感染总人数的30.2%(302/1000),其中以消化系统为首发表现的mp 占26.49%(80/302)。
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3岁以下的患儿出现呕吐、腹泻,3岁以上的出现单纯纳差、呕吐等。
结论由于在儿科门诊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比例较高,经常伴有消化系统的症状,所以在注意不能误诊,减小误诊率,检测mp-igm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感染性疾病中的重要的病原体。
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发现,mp不仅能够导致呼吸系统受到侵害,同时能够导致多种脏器和组织的损伤,对疾病的预后产生严重的影响[1]。
而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与微生物的感染及饮食不洁等多种因素有关。
使用大环内酯类的药物对消化系统有副作用,所以不作为首选药物[2]。
如果是mp导致的消化系统感染经常会被忽略,从而误诊,错过治疗最佳时期。
本文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自我院儿科门诊活住院期间以消化症状为首发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自我院儿科门诊或住院病人共21600例,其中由于支原体的感染治病的患者1000例,伴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302例,以消化系统疾病为首发的患儿80例。
其中30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对患者病程7-10天时使用金标渗滤法肺炎支原体抗体速测试剂盒对血清中的mp-igm检测。
如果igm第一次大于1:80则确定为支原体感染。
对所有的病例都做血、粪、尿常规检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同选择性的做心电图、肝功能、胸片、心肌酶、肾功能的相关检查。
疾病的消化系统病理学
![疾病的消化系统病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e62780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f.png)
疾病的消化系统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食道、胃、肠道、胰腺等消化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疾病。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不良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消化系统疾病的困扰。
本文旨在介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学变化及其临床表现,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防治这些疾病的重要性。
一、食管疾病1. 胃食管反流病(GERD)GERD是一种由下食道括约肌失去作用所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为烧心、反胃和胸痛等。
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下食道黏膜上皮化生、肌层稀疏和粘膜下腺体缺失等。
2. 食管炎食管炎指食管黏膜炎症,常见症状为胸骨后灼热感、疼痛和咽喉痛等。
病理学变化包括黏膜充血、糜烂和溃疡形成。
二、胃疾病1. 胃溃疡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饱腹感和食欲减退等。
病理学变化包括胃黏膜深部溃疡和炎性细胞浸润。
2. 胃癌胃癌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恶性肿瘤,常出现消化不良、腹痛和黑便等症状。
病理学变化包括癌组织浸润和胃壁浸润。
三、肠疾病1. 炎症性肠病(IBD)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常见症状为腹泻、腹痛和贫血等。
病理学变化包括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和肠管浅表固有层的炎症细胞浸润。
2. 肠息肉肠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兆,常见症状为肠道出血和腹痛等。
病理学变化包括病灶上皮细胞增生和肠道腺瘤形成。
四、胰腺疾病1. 胰腺炎胰腺炎是由于胰腺的炎症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为腹部剧痛、恶心和呕吐等。
病理学变化包括胰腺间质细胞增生和胰腺组织纤维化。
2. 胰腺癌胰腺癌是一种高度致死率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为腹痛、黄疸和消瘦等。
病理学变化包括癌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反应。
总之,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危害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吸烟和酗酒等不良习惯,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以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严重后果的发生。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a8e623e0242a8956aece46e.png)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选择30例消化系统良性肿瘤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和30例肝癌、30例胃癌、30例结直肠癌患者,检测血清中Cys C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ys C水平较消化系统良性肿瘤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消化系统良性肿瘤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其中,肝癌患者Cys C水平升高幅度最大,异常率最高。
结论血清Cys C可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 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169-02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cystatin C in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system carcinomasLi Fei, Zhang Yong-qi(Changzhou Tumor Hospital, Jiangsu province, 213001)【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cystatin C(Cys C) in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system carcinomas. Methods Serum Cys C was determinedin 30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system benign tumors, 30 healthy subjects, 30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30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nd 30 colorectal carcinoma.Results The levels of serum Cys C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than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tunmor and controls(P<0.0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tumor andhealthy(P>0.05). The level of cystatin C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was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 Conclusion Serum Cys C can be used as a parameter to identify digestive system carcinomas.【Key words】Serum cystatin C Liver cancer Gastric cancer Colorectal carcinoma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如何有效早期诊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仍是世界性的难题。
临床分析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意义
![临床分析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98ed08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d.png)
临床分析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意义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分析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患者的病情、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出发,探讨临床分析在治疗中的具体意义。
一、胃溃疡的临床分析胃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对于患者的定位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临床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通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医生能够初步判断溃疡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存在并发症。
其次,通过胃镜检查和组织活检,医生可以进一步明确溃疡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最后,通过血液、尿液和呼气等实验室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炎症反应、胃酸分泌情况等指标,有利于指导药物的选择和调整。
二、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临床分析对于及时判断病情、确定出血位置和采取相应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通过患者的呕血、便血等症状,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出血的部位和原因,从而引导进一步的检查。
其次,通过胃镜、肠镜等内窥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出血病灶,进而进行止血治疗或手术处理。
此外,血常规、凝血功能、胃液和粪便潜血等实验室检查可以提供出血程度、止血效果和病因诊断的重要依据。
三、肝病的临床分析肝病是一类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
临床分析在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通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乏力、黄疸等,医生可以初步判断肝脏的损害程度和类型。
其次,通过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酶学指标、凝血功能、胆红素和肝素等,可以直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和损害程度,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此外,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病毒学检查,如HBsAg、HCV抗体等,可以明确病毒的感染情况和病情转归,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四、肠道感染的临床分析肠道感染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恶心等症状。
30例高危多系统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
![30例高危多系统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3de097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a.png)
30例高危多系统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刘玉洁;刘炜;陶箐;张红梅;赵丽颖;何楠;李慧霞【期刊名称】《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年(卷),期】2018(038)010【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多系统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multi-system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MS-LCH)的临床特点、病理表现及其对LCH-Ⅲ方案的治疗反应.方法:分析郑州儿童医院30例高危型MS-LCH患儿的临床资料、病理学表现和化疗反应,所有接受治疗患儿采用LCH-Ⅲ化疗方案.结果:30名患儿中,男17名(56.7%),女13名(43.3%),年龄1 d~12岁(中位1岁3个月),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贫血、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骨质破坏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提示阳性表达CD1α+,S-100+,LCH-Ⅲ方案化疗结束后有效率(完全缓解+好转)为92.6%(25/27).结论:MS-LCH临床表现复杂,诊断须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LCH-Ⅲ化疗方案有效率较高.【总页数】8页(P2094-2101)【作者】刘玉洁;刘炜;陶箐;张红梅;赵丽颖;何楠;李慧霞【作者单位】郑州儿童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郑州450000;郑州儿童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郑州450000;郑州儿童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病理科,郑州450000;郑州儿童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郑州450000;郑州儿童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郑州450000;郑州儿童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病理科,郑州450000;郑州儿童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30例高危多系统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 [J], 刘玉洁;刘炜;陶箐;张红梅;赵丽颖;何楠;李慧霞;;;;;;;2.以反复自发性气胸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韩锋; 刘辉; 赵顺英3.单独肺受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文献复习 [J], 刘佳;李玉荣4.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并文献复习 [J], 马云秀;李东海5.并发癫痫的多系统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并文献复习 [J], 林丽;王丽红;王陶然;谷翠红;张志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胞及其前身细胞异 常增生 的恶性 疾病。因病 变可 累及多脏 器. 故其临床表现错综 复杂。本病预后极差 . 治疗 , 不经 一般 3 6 月几乎 全部死亡 。积极进行 现代化治疗 , 年生存率 - 个 1
也不到 5 …。个别 生存 3 个 月以上 。本 文就 MH在 消 % 5
11 诊断标 准 .
mi ue t n e n a Inu e p r ̄ m snt tJ .  ̄ c a n dN C - dcdh e d s u a i y n Li h m [] e
A ioA ] 19 ,s 1— ) 8 卵 . m n c山,9 8 i ( 2 :9一
恶性组织 细胞病 3 O例 的消化系统表现 临床分析
以松果体 区多见 . 少见 于丘脑 下部 。下丘脑区肿瘤病程较 较 长, 主要 表现为尿崩症 、 视力 、 视野障碍及视丘下部一垂体功 能紊乱 . 部分病人 可出现颅 内压升高 , 尿崩症 几乎发 生 于所 有 的病人。此患 者以顽 固性 低钾为主要 表现 , 量正 常 , 尿 且 无 颅内高压 、 视力 、 视野改 变等鞍上 肿瘤 的特点。产 生这种 特殊症状的原 因主要 由于肿瘤受 累部位不 同。通 常该 区肿 瘤 多侵及 第 三 脑 室 底 部 , 上 核 受 损 , 致 抗 利 尿 激 素 视 导 ( 删 ) 泌减 少产 生尿崩 症。本 例患者肿瘤 侵及第 三脑室 分 前下壁 , 损伤下丘脑前的血管器终板即 A 3 V V区 的渗 透压感 受器及 口褐中枢 。文献报 道” . 此处损伤可} 起释放 A R l D 舶渗透压阔值升高 , A H分泌能力并 不丧 失 ,肾对 A H 而 D D
维普资讯
・
14・ 4
中 国医科大学学报
JC i du ; 第 3 hnMe nv l卷
第 2期 2 0 02年 4月
反应正 常。主要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生的高血钠 , 血容量
正 常或轻 度脱水 。尽管体 液渗透 压升 高 , 者仍排 低渗尿 , 患 同时满感减退 。 患者低钾 是继发 于高钠 : 】该 高钠导致细胞
赵釜满 , 秀英, 徐 傅宝玉
(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 临床学院消化 内科 . 辽宁 沈阳 10 ̄ ) 1 1 0
I 摘要】通过甘 3 制恶性蛆识细胞痛的消化幕境表现进行临床分析. 0 提示诸病多有肝、 辟肿大厦肝琦能异常. 部 分件有黄疽 。甘有以上临床表现件 长期发 鹅、 垒血细胞减 少或淋 巴蛄肿 大者应反复 壹找异 形组织细胞 . 充分 注
意奉病 的可能 。
I 关键词】恶性组织细胞病; 临床表现; 鍪别诊断; 消化系统 l 中国分类号】R4. 363 l 文献标识码】B l 文章编号】05 一 6620)2 04 m 2S 44(020 — 14一
恶性组 织细胞 病 ( a ga t iiot i, m lt n hso .s MH) 组织细 lt t os 是 1 材料 与方法
内钾穆至细胞外液 , 然后排 出体外 。在 肾脏” , 进人 主细 J钠
胞增多 . 激基 侧膜上 的钠泵 , 刺 使细胞 内 和小 管液之 间钾 的 浓度梯度增大 , 促进钾分 泌 , 远曲小管 和集台 管 中钠 回吸 收
增多 . 的电位梯 度加大 . 形成 也使 钾排 出增 多 。病 情进一步 发展可导致血容量降 低 , 刺激 肾素血 管 紧张索- 固酮系统 醛
0  ̄ ors t i hma[]A Pyi,9722 fa p sn.do  ̄ ei J mJ hsI1 ,1 s el l f e o 6
( { 3 9 4 4) 99— 4 .
[]M h ^ ^ 4 on , i n
c . he L Ce ̄
T . yeois i a f e D Hprn l ee rh t c sn Itot
0 D f 啦栅 # tTfntn J .^ bDaCi , p mi co [ ] 地 i hd m u i l
19 7 ( ) 4 1— 3 . 98.9 5 : 3 44
【 】M Bo M , u ̄ l . ai m N nd ni hn iu 5 er m J Qr h A Dv  ̄ .A fl  ̄ on n o d iu c f
分泌 , 肾脏进一步排钾保钠 。初 期全身钾 量减少但血钾正 使 常 , 内钾 的进一步排 出, 随体 血钾也降低 。该患者病程 较长 , 临床表现 不典 型 , 且下丘脑病变多样 复杂是 产生误诊 的主要
围l M I R 示丘脑 下部、 第三脑室 前下壁及垂体后 叶等 n 长 佗 信 号. 注^ c 后 可见均匀一致强化 d
以骨髓 或周 围血涂 片发 现异形组织 细胞 .
或淋 巴结活检找到异形组织细胞为前提条 件 , 并具备 MH临
化系统 的临床表现 进行分 析 . 探讨其 特征性 , 旨在 引起 同行
医生的重视 , 提高诊断率。
原因 , 其次诊治过程 中投有将低钾高 钠与其他表现相结台也
是误诊 的原 因之一 。本 例提示厩 固性低 钾可 以是下丘脑 肿
瘤的主要 临鞍外生 长、 咽管 瘤、 丘脑胶 颅 下 质瘤较常见 。生殖细 胞 瘤 9 %起 源 于大脑 中线 附近 , 5 男性
I 参考文截】
[]朱宪彝 临床内分泌学[ . 1 M】 北京|} 翠学技术出版杜 . 9 9 L 317 9
—
2 2. 0
[ ]张季平.临床内科学 [ .天津 : 津科学 技术出版 社,98 2 M] 天 l9 .
6 91—6 3 9.
[]J . N . bL .^ eonh 0 h ei m e dpp l 3 哪∞ F We G drB e龟hs m t m a ̄a Ii p n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