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2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2 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2 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2 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16世纪~19世纪俄国在欧亚两洲扩张的概况。
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对复杂的史事进行简化、概括的能力.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明治维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沙俄的发展史也是不断侵略扩张的历史。
沙俄是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中国是它侵略的国家之一,启发学生对帝国主义丑恶本质的认识。
同时让学生认识捍卫领土、维护和平的根本条件是国家的强大。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以大名、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为主体的改革力量,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而后新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逐步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认清明治维新的局限性。
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重点和难点
重点:1、1861年俄国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2、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1、两次改革是日本和俄国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学生回答:英国、美国、法国等。
教师导入:
这三国完成历史转折的过程中,都发生了战争,都采用了暴力革命的手段.当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并巩固之后,由于它们在政治上比封建制度先进,在科技上发明成果累累,在经济上迅速富裕起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体现出全方位的优越性,形成了资本主义时代潮流,世界各国必然要被卷入进来。
今天要了解的俄、日两国的历史转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请大家阅读课本,完成助学“预习笔记”内容。
二、教师引导,合作探究:
(一)、“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废除农奴制
提问: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
学生:速度缓慢,水平落后。
思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总结:农奴没有人身自由——生产效率极低;
农奴生活水平低下-—市场难以扩大;
农奴时常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
展示图片:
俄国农奴处境:
政治:受压迫没有人身自由;
经济:受剥削
生活贫困不堪。
农奴为农奴主劳作农奴的贫困生活
1801-1860年农民暴动频繁
年份
次数出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
——亚历山大二世
得出: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师:指导阅读1861年改革内容。
探究:方案的主要规定怎样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供资本主义劳动力;
收取份地赎金——增加资本主义发展的资金。
得出:1861年改革的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出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提问:他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出示: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
探究活动:
根据课本118页“动脑筋”: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俄国农奴在改革后的得与失?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老少双方的观点.
学生:分组讨论、说出见解。
总结:老人说的话,反映了俄国1861年改革的积极作用。
小孩说的话,反映了这场改革的消极作用。
结论:他们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是站在不同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观察的结果,因此也都不够全面。
不过,评价历史事件,首先要看它对历史产生的客观影响,这是问题的主要方面。
相比之下,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得出:俄国1861年改革的历史作用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补充:但是,1861年改革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对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存在这严重的影响。
(封建军事性的资本主义)
过渡:美国的历史是两次革命的历史,英国的历史也是两次革命的历史,只不过一次是政治上的,一次是经济上的。
而日本的历史是两次改革的历史,一次是“大化改新”,另一次是……
(二)、“日本历史上的第二次重大转折”——明治维新
教师:19世纪中期的日本封建社会等级如何划分?
学生:天皇→士[将军—大名-武士]→民[农、工、商])
教师:幕府统治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幕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日本处于封建落后状态之中.
展示:“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
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幕府禁令
提问:列强怎样打开日本国门?
学生:1、1853年美国“培里舰队"叩关;
2、1854年签订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港口;
3、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接踵而至。
总结:日本当时社会背景
闭关锁国政策,落后的封建国家,幕府统治岌岌可危.
思考: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怎样分化?
学生:一部分中下级武士成为改革派,并且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
教师:指导阅读明治维新的内容并思考:
明治维新如何挽救当时日本所面临的危机?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总结:分层启发剖析:
1、政治:废藩(大名的世袭领地)置县(由中央任命官员管理的行政区域),加强中央
集权;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一控制与管理。
2、经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3、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打破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生。
4、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摆脱西方列强武力威胁,为对外侵略创造条件。
探究活动:
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明治维新也给周边国家带来了哪些灾难?
学生:影响-—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
)
灾难——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补充:(朝鲜和中国都深受其害,甲午战争就是一例。
)
比较:俄国1861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归纳。
总结:
1.相同点:
1)所处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2)形式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结果相同:都成功了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4)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不同点:
1)原因不同:日本是在内外交困,尤其是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倒幕运动取得胜利后进行改革的,俄国1861年改革是由国内农奴制危机引起的.
2)内容不同:1861年改革主要是在国内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是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学习西方,在国内进行改革。
3)目的不同: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防止人民革命运动,维护自己的统治,迫不得已而进行改革.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摆
脱外来的压迫而进行改革
4) 意义不同: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而俄国1861年改革没有这一意义。
讨论:“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明治维新与发生于19世纪末的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提示:结合助学P61“学习拓展”完成。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课后“练一练”
2、本课助学“达标练习"
板书设计: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
俄国1861年改革
二。
日本明治维新
三。
比较俄国1861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要注意难点的突破,即:两次改革是日本和俄国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俄国的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日本明治维新后,疯狂对外侵略——这些都是俄、日改革的消极作用,我们深切地同情受害者。
但是,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局来看,俄、日当年的改革都顺应了时代潮流,积极作用占主要地位,毕竟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另外还要注意比较法的运用,如:比较俄国1861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整体完成较好。
只是有些同学的主动参与性不高,今后还有待于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