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群行为与企业金融化投资动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rat, 2009) [7] 。 也有学者认为, 套利动机并不存
作为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 企业金融
虚的特征。 Seo 等 (2012) [5] 分别通过韩国的数据
化投资具有较强的透明度, 同时跟随者能够通过

二级市场获得模仿企业的金融产品投资价值, 进
为, 金融化投资及产生收益均对实体投资产生负
而直接影响金融化投资决策。 与传统投资相比,
面影响。
由于金融化产品的变现能力强、 门槛低, 短期资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更强, 当企业面临财务困境时,
企业能够迅速通过出售金融资产及时获得流动性,
收稿日期: 2020-02-24
作者简介: 俞毛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公司金融、 金融市场。 马妍妍, 通讯作者, 对外经
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 国 和 Jillian ( 2019) [15] 认 为,
过长期与短期金融化投资期限划分, 指出长期金
配 15%以上。
对于 “实体替代” 动机来说, 杜勇等 (2017) [4] 通
融化投资会对业绩造成负面冲击, 更具有脱实向
同群公司股利分配增加, 会增加目标企业股利分
DOI:10.3969 / j.issn.1004-910X.2020.06.008
〔 中图分类号〕 F832 5; F279 2
〔 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
业自身经营动因与蓄水池动因角度, 分析金融化
金融发展是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与重要支撑,
投资行为产生动因及对脱实向虚行为影响, 但鲜
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金融发展便成为无源之水、 无
同群行为与企业金融化投资动因分析
俞毛毛 马妍妍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北京 100029)
〔摘 要〕 本文选取 2009 ~ 2018 年 A 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从同群效应的角度研究企业金
融化产生的动因及其对脱实向虚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 ( 1) 企业同群金融化投资行为会直接影响企业
— 61 —
第 6 期( 总第 320 期)
工业技术经济
2020 年 6 月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No 6 ( General, No 320)
June 2020

态发展理念的提出与经济增速放缓, 实体经济发
认为, 金融投资与实体投资之间的套利动机并不
展出现了 “ 脱实向虚” 的迹象, 金融对实体经济
明显。 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同群角度分析了
上市公司脱离主业经营、 进行金融化投资的现象
理论对套利动机的理解; (3) 本文进一步指出了
支撑作用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 同时, 2012 以来,
从而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同时, 当企业认为未来
将面临着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或潜在的投资机会时,
sard (2014) [14] 认为, 企业投资决策受同群公司
估值影响明显, 当同群公司股价能够传递更多信
也会偏好于持有金融资产, 尤其是那些本身就存在
息时, 企业自身股价对投资行为的影响降低。 股
融资约束的企业 ( Almeida 和 Campello, 2007) [3] ;
验证了 “挤出效应” 的存在。 Tori 等 (2017)
[6]
同时, 也有学者从套利动机出发, 认为金融
金监管较为宽松, 金融化投资的跟风性、 模仿性
投资收益率较实体经济投资收益率更高时, 企业
更强。 同时,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企业能够快
会以金融资产投资替代实体经济投资 ( Demir 和
速获得收益缓解短期业绩与资金压力, 满足股东
会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影响, 同时又会造成系统
性风险的扩大。 企业金融化行为是否与同群效应
有关? 金融化同群行为的发生, 是基于企业的盲
性模仿动机上进一步为未来政策如何提升实体效
率提供了依据。
1 文献回顾及假设提出
1 1 金融化主要动因
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包括预防性储蓄动机和投
机套利动机。 对于 “ 蓄水池效应” 来说, “ 预防
自身金融化投资比例; (2) 从内部模仿机制来看, 同群获利会导致企业盲目跟随行为, 而同群亏损并不
会形成震慑作用; (3) 从外部模仿机制来看, 行业竞争而非过往投资经验, 是企业进行金融化同群模仿
行为的重要原因。 未来应进一步规范企业投资行为, 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扩散。
〔 关键词〕 金融化投资 同群效应 挤出效应 观察式模仿 竞争性模仿 金融风险
第 6 期( 总第 320 期)
工业技术经济
2020 年 6 月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No 6 ( General, No 320)
June 2020

有文献从同群效应视角分析同群金融化投资对企
本之木。 2019 年 2 月, 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
业自身金融化投资行为影响。 本文将同群效应分
脉, 两者共生共荣”。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
了进一步扩展和更为全面的认识; (2) 现有文献
局集体学习讲话中提出, “ 经济是肌体, 金融是血
析加入金融化动因分析中, 对金融化投资动因有
性储蓄” 理论认为, 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是
目追风模仿, 还是竞争压力下企业的必然选择?
流动性储备, 以防止现金流冲击带来的资金链断
同群行为表现为同群获利追逐, 还是同群亏损震
裂风险 ( 胡奕明等, 2017) [2] 。 相较于固定资产,
慑? 上述问题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 (1) 现有文献多从企
企业金融化投资具有盲目追随特征, 丰富了现有
越发普遍。
企业脱实向虚与业绩压力之间的关联性, 从竞争
“同群效应” 是指公司的财务决策不仅受到公
司自身发展与目标影响, 还受到同行业、 同地区其
他公司行为影响 (Leary 和 Robert, 2014) [1] 。 在企
业获得信息渠道有限的背景下, 模仿性同群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