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题。
1.下列关于“河流文化生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河流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关联,正是河流使原始人类获得了简朴的生活和初级的生产方式。
B.人类早期文明的形成,都与大河有关,因此可以说大河文明就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代称。
C.河流的活动和人类对它的利用,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和与之适应的科技、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
D.源于河流或以河流为背景所生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倾向,使得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答案1.B(程度变化,原文为“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民族凝聚力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
B.河流承载着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和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民族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C.《保卫黄河》超越了党派和地域,在抗日战争和改革开放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D.河流激发了人类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滋润着人类的情感,成为文艺创作的源泉,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答案 2.C(范围扩大,《保卫黄河》仅在抗战时期是精神旗帜。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流作为人类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是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
B.我们可以通过河流触摸历史,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河流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
C.河流不仅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而且还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战略资源和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
D.河流是人类珍贵的人文遗产,它激发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产生了独特的河流美学,掀开了地球自然和生物史诗中瑰丽、壮美和绵长的诗意篇章。
答案 3.D(偷换概念,河流是自然遗产)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节选自《宋史? 张亢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 ? ? ? ? ? 丁:。
? ? ? ?B.? ? ? ? ? 顾:。
? ? ? ?C.? ? ? ? ? 引:。
? ? ? ?D.? ? ? ? ? ? ? 累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亢有智谋的一组是(3分)? ? ? ?①?驭军严明,所至有风迹,民图像祠之? ? ②势必难制,宜亟防边
? ? ? ?有持首级来献者,亢以锦袍赐之 ? ? ?
? ? ? ?⑤使骁将伏短兵强弩数千于山后 ? ? ? ? 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
? ? ? ?A. ? ? B. ? ? ? ? C. ? ? ? ? D..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张亢琉璃堡之战,他先赏赐勇士,激起禁兵斗志后夜袭破敌;兔毛川之战,他巧诱敌军,最终取得了胜利? ? ? ?B.在他守边期间,蕃汉回归的人很多,戍边士兵人数大为减少,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劳,百姓非常爱戴他? ? ? ?C.他预见到元昊反叛,及时提出西北攻守策略;元昊反叛后,他手写奏章,建议大多被仁宗采纳。
张亢有政治远见。
? ? ? ?D.张亢胆魄过人他单骑入城,解除州民忧患;后来为增建堡砦,搁置停修公文,。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
当时禁兵都打了败仗,没有斗志,张亢于是招募敢于战斗的士兵,夜里埋伏在险隘的道路上,半路阻击夏人的流动骑兵。
(“败北”,“隘道”,“邀”各1分,句子通畅2分)
(2)
参考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刘(1023-1089年),字贡父,一作赣父,号公非。
与哥哥刘敞一同中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从此步入仕途。
曾上书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贬为泰州通判,后改为曹州知府。
晚年任中书舍人作品译文
夏日初晴,诗人午睡醒来,只看到窗外的绿树和青苔。
忽然一阵南风把房门吹开,又掀起桌上的书页,诗人说这是他的老相识,来偷偷访问他了。
作品鉴赏
!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参考答案】(5分)2)“第二人格”对荣格一生的影响有哪些体现?请结合全文进行概括。
(6分) ①小时候荣格就隐约感知到第二人格的存在,他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他在他的第二人格中寻求并发现了避难所。
②当他的第一人格辉煌灿烂时,他的第二人格却受着残缺不完的痛苦煎熬,这使他后来付上一生来追求生命的完善。
③与弗洛伊德的决裂,表明他的第二人格已经成为独立个体,他的全部事业始露端倪。
(或答“与弗洛伊德的决裂,成为他生命道路上至关重要而最富创造性的关口。
”)④ 荣格完全致力于他的第二人格,因此使得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去拜访他鼓励他。
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3)文中画线处的“旁人期待他走的道路”是什么道路?他为什么没有走这条道路?请
简要分析。
(6分)
①旁人期待荣格所走的道路就是按照第一人格的需要去发展的道路。
(2分)②荣格凭借他的第一人格,已经在他的人生之路上获得了一次次成功;但是他内心的混乱一直困扰着他,刺激着他,把他从旁人期待他走的道路上引导出来。
(2分)他的第一人格辉煌灿烂时,他的第二人格却受着残缺不完的痛苦煎熬。
(2分)所以他没有走旁人期待他走的道路。
(4)有人说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决裂虽然“把他抛入他以前从未体会过的黑暗之中”,但也成就了他的事业。
请结合文本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
(8分)
观点一:认同这一说法。
二人的决裂的确成就了荣格的事业。
他们之间的决裂让他意识到,他的第二人格已经成为独立的个体。
决裂虽然让他陷入以前从未体会过的黑暗之中,但当他摆脱黑暗之后,他为之付出一生的全部事业始露端倪。
决裂使他的一些创新观念随之产生,这成为他生命道路上至关重要也是最富创造性的关口。
③ 人的成功,需要一些类似本文中决裂一样的外力作用,仅仅靠内在的努力,是很难实现的。
观点二:不认同这一说法。
并非二人的决裂成就了荣格的事业。
二人的决裂只能说是促进荣格事业发展的一个因素,并没有起决定作用。
是长期坚持不懈的追求,才让荣格终于等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完成了对第二人格的认知。
即使没有这一决裂,凭借荣格的执着、专注的精神,他一样可以达到事业的巅峰。
③ 人的成功,往往内因起决定作用,决裂等外因只能是促人成功的一部分。
观点三:辩证理解。
决裂本身不能成就荣格的事业,决裂可能只是一个契机。
因为荣格的执着、专注,才让这一契机成就了荣格的事业,所谓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③ 如果没有为机遇到来而做的充分准备,再令人震撼的决裂也不可能成就某个人的事业。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联系实际,给2分。
)
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B.C.D.)。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知识和人才方面. B.。
不仅,而且。
C.为了文化,教工自编自导自演的《》,月日下午D.15.下面填入空白处的几句话,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 。
, 。
甚至不考虑其他什么范围存在
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
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
④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运动
⑤ 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得到提高的地位
⑥但是神要求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
A.B.C.D.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守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而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有其它范围存在。
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变得高尚的地位。
16.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
要求:紧扣主题,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0个字。
(5分)
积苦力学的经历给了曾国藩独特的启示。
他发现。
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
笨拙的人,因此抗打击能力特别强。
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
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困勉之功
”,,基础打得松松垮垮。
所以,,其实却是最快的,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答: ② ③ ④ ⑤
答案.笨拙有笨拙的好处比别人更虚心从小接受挫折教育
遇到困难绕着走“拙”看起来慢 17.把下面一例新闻报道改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
答案:英科学家获资研发微型生物传感器诊断早期癌症。
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1.选角度,自主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X。
X。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