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读高三的小文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成人礼”仪式你觉得下面加粗词中与他年龄最接近
的一项是()
A. 始龀跳往助之
B.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C.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 豆蔻梢头年纪芙蓉水上精神
【答案】C
【解析】A.“始龀”指七八岁
B.“不惑”指四十岁
C.“加冠”指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行加冠的礼节
D.“豆蒄”指女子十三四岁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作品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王安石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
B. 小说《驿路梨花》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和误会使情节富有戏剧性
短短的篇幅却形成了路转峰回跌宕起伏之势读来很有味道
C.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
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答案】A
【解析】A项《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
3.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取材于俄罗斯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小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科托夫斯基的影
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B. 反对殖民压迫是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尼摩船长身上体现了作
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C. 简•爱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她热忱刚烈又是一个敢于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
人格的女性
D. 《朝花夕拾》既有温馨回忆又有理性批判其中《五猖会》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至
今引人深思
【答案】A
【解析】A.有误应该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
道路
BCD.正确
4.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年与时驰学而时习之
B. 静以修身可以为师矣
C. 非淡泊无以明志博学而笃志
D. 三人行三十而立
【答案】C
【解析】A项时间时光/经常
B项来/凭借
C项两个“志”都是“志向”的意思
D项概数多/确数
故选C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食物总有相互抵触发生反应的时候所以牛奶中切忌不要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去掉“切忌”或“不要”)
B.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蚊子和狮子》和《杞人忧天》
C. 《周亚夫军细柳》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比喻和夸张生动地写出了富春江激流奔腾动人心魂气势不凡的景象)
【答案】B
【解析】B项《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
6.(1)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jiǎo jié()
6.(2)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 liáo yuán()的一把烈火!
6.(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 jì()
【答案】(1)皎洁
【解析】(1)“jiǎo jié”应写作“皎洁”
【答案】(2)燎原
【解析】(2)“liáo yuán”应写作“燎原”
【答案】(3)销声匿迹
【解析】(3)“xiāo shēng nì jì”应写作“销声匿迹”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7.(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①吾日三省吾身()
②传不习乎()
③诫子书()
④无以致远()
⑤年与时驰()
7.
(2)翻译句子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7.(3)诸葛亮提出的“君子之行”应包括哪些内容?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7.(4)两文都强调了古代治学之人要修身养性请结合其中一篇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①多次, ②老师传授的知识, ③告诫、劝勉, ④达到, ⑤疾速逝去
【解析】(1)①句子译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三多次
②句子译为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③句子译为告诫、劝勉儿子的信诫告诫、劝勉
④句子译为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⑤句子译为年华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答案】(2)①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②放纵懈怠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解析】(2)①不义用不正当手段于对于
②淫慢放纵懈怠励振奋治修养
【答案】(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析】(3)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再作具体分析结合文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4)示例【甲】文告诉我们在修身做人时要忠诚诚信要做到安贫乐道不取不义之财
【乙】文告诉我们在生活当中也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解析】(4)作答此题可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中心再联系实际生活任选一篇谈谈自己的认识【甲】文从这几个角度告诉我们如何修身做人要忠诚要诚信要安贫乐道不义之财不能取【乙】文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8.(1)诗中“_______________”一词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
8.(2)在众多景物中作者为什么唯独选择“杨花”与“子规”?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愁心
【解析】(1)阅读诗歌可知本诗前两句写景兼点时令后两句抒情诗人与友人相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故将“愁心”寄与明月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由此可以看出诗中“愁心”一词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
【答案】(2)“杨花”“子规”既写景又写物点明了暮春时令渲染了悲凉、伤感的气氛为后两句抒发情感作了铺垫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表达了作者对故友贬谪遭遇的悲痛之情
【解析】(2)阅读诗歌可知首句选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这两个意象交代了时令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于景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悲痛之情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9.(1)文章题为“漓江情韵” 文中写了哪些“情韵”?
9.(2)文中有几处都运用“设置悬念”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分别概括一下
9.(3)赏析第⑨段画线句
9.(4)品读第⑮段中的画线句为什么“我”想问却张不开嘴?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①“我”对漓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②“我”对摇船人自强自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敬佩之情
③摇船人买下一条腿的鹦鹉并与之相依相伴、和谐共处的有爱之情
④摆船夫妇收养先天残疾婴儿的养育之情
⑤摇船人赡养两位老人的反哺之情
【解析】(1)“漓江情韵”中的“情韵”并不仅仅是对漓江的美景还有作者对漓江所见的人和事的理解那些能够表达感情的事就是文章的“情韵” 从文章整体来看首先写的是对漓江美景的喜爱之情其次是通过鹦鹉了解了摇船人的事被他那种自强自立、积极乐观的精神所感动随着了解了摇船人的残疾后也知道了他买的鹦鹉也是残疾被他和鹦鹉之间的相依相伴之情所打动通过摇船人讲述自己的身世表达了他自己对收养他的摇船夫妇的养育之情的感激以及他赡养两位老人的反哺之情
【答案】(2)①由会背唐诗的鹦鹉引出对鹦鹉主人的好奇
②由等待摆船人时的期盼引出发现摇船人残疾时的失落
③由摇船人的残疾引出摇船人的身世
【解析】(2)通读全文可知文章中对于摇船人的描写从写鹦鹉会用诗来招揽生意引起作者的好奇想进一步了解摇船人结果发现是个残疾人失落后知道了他的身世这样一步一步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答案】(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被笑声惊飞的“水鸟”比作“省略号” 生动地写出了水鸟渐飞渐远的身影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
【解析】(3)赏析句子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词语的运用等角度进行赏析分析画线句子可知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被笑声惊飞的“江边的水鸟”比作“一串黑色省略号”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飞鸟的身影富有诗情画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喜爱之情
【答案】(4)①“我”同情摇船人担心他没有多少收入真诚地想帮助他所以想问他
②摇船人阳刚、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我”觉得在他面前谈困难和帮助都是多余的所以张不开嘴
【解析】(4)解答此题要先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再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注意把握关键语句文中写“我”在被鹦鹉吸引后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于是耐心等待他的出现但最后却发现摇船人是个其貌不扬一走一歪的残疾人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所以“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 这样写与“我”在后文被摇船人的身世经历所感动并赞叹他的身残志坚形成对照突出摇船人高尚的精神品质所以“我”想问他的原因是同情摇船人真诚地想帮助他而张不开嘴则是因为摇船人阳刚、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使“我”感到他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10.(1)全诗一共选取了几个鲜明的诗歌意象来写?
10.(2)从全诗看作者在诗中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10.(3)本诗的开头作者为什么将自己假设成一只鸟?
10.(4)品析下面诗句所包含的意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答案】(1)“土地”“河流”“风”“黎明”四个鲜明的诗歌意象
【解析】(1)意象是指文艺作品中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形象阅读诗歌可知本诗中艾青共选取了四个鲜明的诗歌意象即“土地”“河流”“风”“黎明” 来抒发自己情感
【答案】(2)诗中的土地突破了土地本身的意义上升到了象征祖国的层面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解析】(2)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然而这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祖国即使为她痛苦
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 诗中表达了作者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抒发了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解答时语言要准确能表达出“爱国”和“献身”两层意思即可
【答案】(3)用假设语句以“鸟”为意象生动形象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具有感染力而且能够让人产生联想鸟既如此何况人乎?拓展了诗的意境
【解析】(3)作者不是从实处落笔直写自己与土地的关系而是从虚处落笔通过想象自己是“一只鸟” 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以“鸟”对“土地”的感情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感情具有感染力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鸣从中更能感受到作者对祖国执著、坚贞和顽强的爱
【答案】(4)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越深心中的痛苦就越强烈
【解析】(4)“土地”这一意象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其中聚集着作者对祖国和大地母亲深深的爱诗歌最后两句再次回归到“土地”这个意象上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目睹祖国的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爱之深痛之切透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1.
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两处画线句都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
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①这种错觉令人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脑袋却感觉冲下②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
修改① ________
修改② ________
【答案】修改① 把“脑袋”移至“感觉”后
修改② 在“任务”后加“完成”
【解析】①中途易辙“明明是朝上坐的”的主语是“人” 下一句话的主语应与其保持一致故应把“脑袋”移至“感觉”后
②成分残缺应在“任务”后加“完成”
七、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2.(1)《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_______________” “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12.(2)“我”平时叫带领我的女工“_______________” 但到憎恶她的时候就叫她
“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卧冰求鲤, 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 肉麻当作有趣
【解析】(1)《二十四孝图》讲的是鲁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针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答案】(2)阿妈, 阿长
【解析】(2)根据《朝花夕拾》原著内容“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 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可知“我”平时称呼带领我的女工“阿妈” 但到憎恶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