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太后:掌握实权,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 孝文帝:精通汉族先进文化(尤其是儒家经 典),决心实行改革。
❖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 帝先后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学习汉族先进 文化的旨在维护统治的封建化运动,统称为 孝文帝改革。
小结:孝文帝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 ➢ 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为改革奠定了基础(前提) ➢ 北魏早期汉化改革的奠基作用 ➢ 北方民族的融合的加强 ➢ 冯太后临朝听政,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深受影响(推动力) 2.必要性 ➢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改革迫在眉睫
民族融合
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 耕经济的过程; 2.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3.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 过程。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各地豪强地主聚族而居, 纷纷以宗族乡党的形式,占据有利地势筑坞立堡,割据一方,武 装自卫,从事生产,维持生存。这些豪强地主称为宗主,坞堡里 的农民实际上是坞堡主控制的依附程度不等的农民,向坞堡主交 纳地租,承担劳役和兵役。魏道武帝建立北魏政权时,为了取得 各地宗主的支持,被迫承认宗主在地方上的势力和他们的政治经 济权利,并任命他们为政府收纳地方租税,征发兵役、徭役。这种 宗主督护制有许多弊端,宗主往往隐瞒户籍借此逃避赋役。
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谢灵运
3.人民起义不断:拓跋贵族盘剥人民
阶级矛盾:宗主督护制、赋役制度混乱 民族矛盾:民族歧视政策 社会动荡不安,起义不断 影响: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三 、冯太后和孝文帝
“千古第一后”,是周思 源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对她 的评价。 思考:冯太后在孝文帝改 革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
北
北魏政权
魏
的
行
阶级矛盾尖锐:宗主
政
1)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
体
2)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制
农民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 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 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2.民族矛盾激化: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
北
东 方魏 汉 南蜀
方吴
十六国 西晋
东晋
北朝 东魏 北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
宋 齐 梁 陈朝
南朝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嘎仙洞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 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是鲜卑族 拓拔部的发祥地。
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有何危害?
1.北魏前期赋税制度混乱 北魏前期征税分为“三等九品”.九品是按资产多少而规定 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等第将税收送到不同地区.但实际 上却无法做到.一方面由于世家大族隐瞒大量田地和人口,造 成贫富不分;另一方面,由于官吏与地主勾结,把负担压在广大 人民身上。
源于东北→魏晋之际游牧→西晋建立代国
386年,拓拔部 的首领拓拔珪乘 机复国,改国号 魏,后来定都平 城(今山西大 同),历史上称 为北魏。
383年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陷入分裂混战。
2.统一黄河流域——马背上得天下
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 398年迁都平城,巩固新生政权 439 拓拔焘统一北方
政治:解散部落组织,实行编户 仿汉制设官制
经济: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文化:延揽人才,重用汉族儒生
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民族融合在十六国时期进一步加强。 ➢北魏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 ➢北魏接受了汉文化,加快了发展。
影响: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社会 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 交流和民族融合。
“鲜卑”作为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约始见 于东汉。鲜卑一名,有学者认为鲜卑即“犀 毗”,亦称“师比“,指胡人的带钩而言。 “鲜卑”意为瑞祥或神,合之为瑞兽或神兽。
“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 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 纪契……” ——《魏书·序记》
游牧为生,流动性强 擅长射猎,骑兵凶猛 文化 水平相对较低
谥文明皇后。(442-490年),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452 年,北魏第六任皇帝拓跋濬即位,将冯氏封为贵人。456年, 立为皇后。465年,拓跋濬去世,献文帝继任。冯氏被尊为 皇太后。476年,孝文帝即位,封冯氏为太皇太后。477年至 490年,北魏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她聪明果决﹐猜忌 而长於权术﹐以重管﹑重罚驾御群臣﹐为其所用。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 姓名:元宏 曾用名:拓拔宏 • 庙号:高祖 谥号:孝文帝 • 出生地:平城(今山西大同北) • 民族:鲜卑族 • 在世:467-499 在位:471-499 • 信仰:佛教 • 传世佳句:白日光天无不曜(yào ),江左一隅独未照。 • 历史评价: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精通诸子百家、儒家经典,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 化底蕴.促使他后来推行汉化政策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 民据族史封书建记化载的,进北程魏;孝有文利帝于“民雅族好融读合书。,手不释卷,《五经》 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 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 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 马上口授,及其 成也,不改一字” 。 孝文帝在推动改革时自身有哪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