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改革文言文教学思考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改革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一、对文言文教学现状的反思
1. 以知识为中心, 一味强调接受
长期以来, 文言文教学囿于“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 , 强调知识的接受,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古汉语语法讲深讲透。

如: 文言文中相应的文化背景,历史条件,语言的表达形式,词语的含义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距离。

让学生在毫无体验, 难以理解的情况下死记硬背, 久而久之,使得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惧怕、排斥的心理, 视古文为“老虎” , 怯于靠近。

2. 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老师们也尝试着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对文言文教学仍然施行“师讲生记”的传统方式,教学关系依然是:我讲,你听;我问, 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造成教师死输硬灌,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 使整个教学失去了主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3. 以诵记为中心,一味强调记忆
文言文作为课程内容,似乎已被反复固化, 精确性、示范性的特征被反复强调, 师生独特的体验无法融入教学过程, 最终文言文教学被简单化地处理成了文言文诵记过程, 并越来越呈现为单一化、模式化的过程。

4. 忽视文言文特点, 割裂文言文教学的“教”与“学”
文言文由于历史久远而存在着自身特点。

首先, 社会文化的革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