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中山市石岐区北区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中山市石岐区北区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
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
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
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急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
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人有了能耐,脾气准格色。
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
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
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
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
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
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
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
“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
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
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着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呲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
”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
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
”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
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
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
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
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
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情节曲折。
作者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块赠药退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B. 小说主人公苏七块是当地的一个治疗跌打损伤的医生,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说明他既无医德,也无医术。
C. 小说采用欧·亨利式的结尾,令读者在对苏七块的性格、人品感到惊疑、怪异之际,又油然对之萌生敬佩之情。
D. 小说中大量使用天津方言以及古典小说的白描手法,极具有故事性和传奇性,让人读起来拍案叫绝。
2. 请结合句子含意和背景谈谈你对“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这句话的理解。
3. 小说主人公苏七块是小说《俗世奇人》中的一个人物,请结合文本分析苏七块身上的“奇”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的曙光
在前不久,霍金描述了人类的命运:“在未来100年内,结合人工智能的计算机将会变得比人类更聪明。
”但他强调:“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可能为人类征途画上句号。
”特斯拉汽车公司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CEO 伊隆·马斯克则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人类生存所要面临的最大威胁。
人们害怕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会反客为主成为自己的主宰,或是刽子手——虽然这种观点还很新,但已然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新趋势。
而这一观点也被用来反对诸如谷歌、微软等大公司对于人工智能开发的巨大投资。
随着超级电脑的日益普及,机器人在各个战场的无往不胜,只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定义在科学领域就显得太自欺欺人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该担心什么?
得益于加工工艺的发展以及越来越丰富的数码数据,人工智能的能力得到了爆炸性增长。
通过模仿人类大脑的神经元以及摄入大量的数据,如今的“深度学习”系统可以教会它们自己完成诸多任务。
从图形识别到翻译,人工智能几乎可以和人类做得一样好。
结局就是,那些需要动脑完成的游戏,如“青蛙过河”,现在
已经可以通过电脑程序解决了。
尤为关键的是,这项能力是有特定用途的。
如今的人工智能是通过简单粗暴的数值计算来伪装成“智能”,而不是像人类智能一样是在自主地思考,或是出于对某物的兴趣和渴望进行思考。
现在的人工智能尚无法像人类那样拥有灵活的推测判断能力。
不过,人工智能已有足够的力量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
它可以与人类互补,从而增强人类的能力。
有了人工智能的帮助,医生可以更方便地标记癌症;智能手机中的语音识别系统可以将互联网带给数百万发展中国家的文盲人群;数字助理会对学术研究提出有用的假说;图像分类系统让可穿戴电脑将真实世界的有用信息直观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从短期来看,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乐观的。
比如,人工智能又唤醒了机械设备对于国家安全的作用。
无论是专制国家还是民主国家,这种可以监视上亿个场景,并且可以通过人脸或声音从人群中识别出每一个市民的能力,都会对民众自由构成重大的威胁。
即使整个社会都能从人工智能那儿得到巨大的好处,仍会有许多个人遭受损失。
人工智能可能会让整个白领阶层都丢了工作。
当然,更多的教育和训练会有所帮助,而借助人工智能产生的财富也会被用于创造新的工作,不过工人们注定会失去位置。
监视手段和混乱并不是霍金、马斯克所担心的,也不是好莱坞近期密集推出未来人工智能电影的原因。
他们所担心的是更长远、更具启示的问题:这些具有超人的智慧与能力的机器人最终会与人类作对。
不过,离这样的人工智能出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实际上它们可能根本不会被创造出来。
人工智能危机重重,不过这也不能掩盖它的曙光所带来的巨大利益。
链接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说过,智能机器人很难说比人聪明,当前的人工智能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
要想造出超越人类智能的机器人,人类在科学研究上还有不小的距离。
在看得见的未来,人工智能整体水平还难以超越人类智慧,不足以威胁人类的生存。
链接二:
有人问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我们难道一点都不需要担心人工智能的安全性么?”扎克伯格解释道:“我们现在担忧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就如同两百年前担心要是以后有飞机了飞机坠毁怎么办一样。
如果我们总是过度担心安全性,我们就不可能造出飞机。
不管怎么样,我们要先造出飞机,再担心飞机的安全性。
”
链接三:
计算机世界研究院在面向普通民众的调研中,向受访者询问:“您认为未来人工智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吗?”调查结果如下图。
链接四: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不仅关乎科学,还关乎伦理。
如无人驾驶车,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也就是司机是否该信任无人驾驶车或信任工程师写的程序。
这是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正如美国那场著名的电车难题争论,当惨痛的牺牲在所难免时,该如何选择?无人驾驶汽车程序应该设计保证车里人的安全,还是保证行人的安全?换句话说,作为同时是行人也有可能是车主的你,愿意生产商制造哪一款车?这就是伦理方面的问题。
4.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对人工智能的害怕,是反对谷歌、微软等公司巨额投资人工智能的理由。
B. 人工智能的能力得到了爆炸性增长,因此产生了越来越丰富的数码数据。
C. 人工智能有足够的力量影响生活,在医疗、学术研究等领域能一展所长。
D. 人工智能可能会让整个白领阶层丢掉工作,但是也会创造新的工作机会。
5. 下列对人工智能与人类或人类智能的概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模仿人类大脑神经元,它的图形识别与翻译能力几乎与人类相当。
B. 人类智能能自主思考,或出于某种情绪思考,当前人工智能做不到这一点。
C. 人工智能可以与人类互补,以增强人类能力,并帮助人类改变他们的生活。
D. 如今人工智能靠简单粗暴的计算伪装成“智能”,不具有推测判断的能力。
6. 下列不同对象对人工智能的看法或态度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霍金对人工智能发展充满乐观,认为将来聪明的人工智能会快速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B. 特斯拉汽车公司的CEO伊隆·马斯克认为人工智能可能会最大程度威胁人类生存。
C. 扎克伯格认为人类应像二百年前对待飞机那样永远不需要担心人工智能的安全性。
D. 计算机世界研究院的调研表明半数普通民众认为未来人工智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满秀的发家史
芦苇
李满秀的娘家在高家山,人们说李满秀好命,能嫁到我们庄上,毕竟我们离县城近一些。
李满秀自己说她的命不好,她上当了。
人们说:“上啥当了?那就是命,别不信!”
李满秀是我家邻居,我还是信她的话。
要不是她当年想着能嫁到县城,又怎么能跟着那个叫兰子的表姐从高家山过来,草草地嫁给胡爱成呢?后来想想算了,虽然李满秀高中毕业当了民办教师,但毕竟胡爱成还做点生意,倒腾蓬灰呢。
啥叫蓬灰?就是把蓬草拔下晒得半干的时候,点火焚烧,炼成了一块块石头
疙瘩。
嘿!这石头疙瘩里有碱类。
熬成水加在和面的水里,做出的牛肉面又筋道又韧性,还有股草香。
李满秀就是跟着胡爱成每年秋天把蓬草烧灰呢。
李满秀说从那时候起,她知道,自己的命不好。
到了90年代,先是蓬灰忽然卖不出去了。
有一种叫拉面剂的东西充斥市场。
胡爱成赔了几次,心里不服,就让李满秀把蓬灰熬成水,叫做灰水,装在塑料桶里,拉到城里卖,没想到还是卖不出去。
最后,塑料桶腐蚀透了,灰水全部撒了,胡爱成一下子变成了穷光蛋。
李满秀倒能看得开,她说不成就养猪吧。
就像她当年从高家山过来的时候,把自己民办老师的工作辞了一样毫不犹豫。
李满秀已经生过两个小孩,长得人高马大。
力气和奶水一样,用也用不完。
胡爱成和李满秀就商量把山坡挖挖,再掏几口窑当猪圈。
眼看着就可以开始养猪了,胡爱成偏偏就出事了,一块大土块毫无征兆地砸下来。
胡爱成像一堵墙一样倒了,他的腰被浮土一下子埋了,李满秀大呼小叫地把胡爱成刨出来的时候,胡爱成已经走了。
李满秀大哭:“老天爷呀,我咋这么命苦。
”就一下子昏了过去。
身边两个不懂事的娃,翻开李满秀的衣服,开始吃奶。
全村的人都说,这寡妇的命,比杏仁苦。
李满秀不让猪圈闲着,一养就到了90年代末。
人们经常看着李满秀,她用背篓装着刚满月的猪娃,用自行车推着到处卖;人们看不见李满秀捉猪娃的时候,她摔倒在猪圈里。
浑身衣服,下面喝了猪尿,上面泡了猪屎。
人们还看不见的是李满秀把别人不要的秸秆拉回来粉碎了拌猪饲料。
三年以后,李满秀把房子翻修了一下。
一排五间大瓦房,雪亮雪亮的。
屋檐下的燕子一住就是三窝,赶都赶不走。
人们说:“燕子到了,运气来了。
”李满秀无心照顾燕子,还是操心她的猪圈。
她的窑洞猪圈里已经有上百头猪,院子旁边安了一口电磨和一台粉碎机,专门粉碎猪饲料,另有一间安了半圆门的窑洞里面全是药盒子,那是李满秀的猪医院。
李满秀要给猪打针,那可是马虎不得的事情。
李满秀的儿子要去外面打工。
年底,李满秀和儿子算账,儿子竟然差了她很多,李满秀说:“我这命真苦,靠老子靠不上,靠儿子也靠不上。
”儿子说:“妈,你可别靠谁啦。
”
这话说得可真准,又过了几年,已经是千禧之年,李满秀的儿子结婚了。
李满秀当了奶奶。
人们说李满秀终于苦尽甘来。
李满秀把现代化喂养的猪们交给儿媳妇,她开始哄孙子。
可是李满秀又该埋怨命了:李满秀的儿子在那一年的四月,毫无征兆地走了。
据说是被人打死的——李满秀的儿媳妇长得太美了。
李满秀这一次把埋怨卡在喉咙里,半个字都没有吐,就又开始接管猪圈。
忽然有一天记者就来了,问了李满秀许多问题,李满秀就上了电视。
又过了一些日子,李满秀出席了县里的人代会。
介绍李满秀的镇长跟人们说李满秀是养殖大户。
李满秀回村的时候,书记开了会,号召人们向李满秀学习。
大家说李满秀好命,镇长书记都看得起她,李满秀,现在该讲讲话了。
李满秀憋了半天说:“还是我的命好,咱村没有别的养殖户,我贷款的时候没人竞争,我有好几次困难都是国家帮助我的。
这一下。
我可是靠了共产党了。
吃了40年的苦没白吃,我现在啊,是发了!”有人说:“为啥你发啦,怎么不给大家发红包?”李满秀说:“我给大家发个猪娃,我们一起搞养殖好不好?”大家说:“好!”有人说:“嗨!
成嫂的命还真的好。
”
李满秀走在回去的路上,可没有时间想命好不好。
她在想联合开养殖场的事情,那些小猪崽的命,才是她的命根子。
可是,没有那些贷款,命根子也没有啊!还是好命!
(有删改)
7. 下列选项中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村里人看不到李满秀摔倒在猪圈里,看不见她把别人的秸秆拉回来做猪饲料,不是人情冷漠,而是李满秀具有农村劳动妇女低调踏实、任劳任怨的品格。
B. 李满秀多次抱怨自己命不好,又说“靠老子靠不上,靠儿子也靠不上”,流露出她希望依赖丈夫、儿子的好逸恶劳的思想。
C. 李满秀的儿子被杀,她把埋怨卡在喉咙,半个字都没有吐,接管猪圈。
这虽然没有太多细节描述,但更好地凸显了人物形象。
D. 村民们让李满秀讲话,李满秀的话句句平淡,但是句句贴心,她愿意带着大家一起劳动,共同富裕,更有力地表现出把握命运的主题。
8. 下列选项中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题目“李满秀的发家史”,看似充满富足和喜悦,却与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和这命运给人带来的沉重感形成了巨大反差。
B. 小说以时间为序,叙述的故事都是平常事,但是作者写得有波澜,如准备养猪丈夫被土块砸死,抱了孙子准备安享晚年儿子被杀,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C. 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社会环境等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生活在农村性格鲜明的妇女形象。
D. 小说构思精巧,立意深远,通过写农村妇女李满秀的发家史,赞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党和政府对人民脱贫做出的努力。
9. 李满秀虽是一名普通的农妇,但她身上凝结着中国劳动妇女的美好品质。
请简要概括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10. 小说中村民说李满秀“好命”,她却说自己“命不好”。
她在遭遇中年丧夫晚年丧子之后,村民说她的“命比杏仁苦”,但文章最后她自己却又说自己“好命”。
你认为李满秀到底是“好命”还是“命不好”呢?请结合文本情节,做出具体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禹锡,字梦得,世为儒。
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
工文章,善五言诗。
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
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
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
擢屯田员外郎,兼崇陵使判官。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
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
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
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
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
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播极远,猿狖所宅,禹锡母八十有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
”宪宗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
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
”度无以对。
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
”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非天不生材也,郁堙不扬也。
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
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
旧时,凡学官,春秋祭于先师,斯止于太学辟雍①,非及天下。
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子庙,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则古时之风,粲然可复。
”当时不用其言。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
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予不量力,往往犯之。
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
一往一复,欲罢不能。
太和三年春以前,纸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
”
开成初,复为太子宾客分司,俄授同州刺史。
秩满,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分司。
会昌二年七月卒,时年七十一,赠户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刘禹锡传》)注:①太学辟雍:国家设立的大学。
11. 下列对本文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B. 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C. 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D. 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言诗,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唐以前的五言诗通称为“五言古诗”,初唐后出现了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
B. 礼部尚书,“三省六部”中礼部的最高长官,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财政、科举等事务的大臣。
C. 秩,指古代官吏的俸禄,也指古代官职级别,如“委之常秩”“贬秩三等”。
“秩满”意为古代官吏任期届满。
D. 禁中,也作“禁内”,指帝王、后妃等所居宫内。
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随意出入,故称宫禁。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叔文得势时,名重一时的刘禹锡受到重用,王叔文失势后,刘禹锡也受到牵连,被连续贬官。
B. 刘禹锡的诗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涉嫌讽刺,招致朝廷的不满,最终被贬为播州刺史。
C. 刘禹锡认为培养人才不应过分注重祭祀孔庙的形式,应该省出钱来增加教育的投入,但意见没有被采纳。
D. 文中交代白居易与刘禹锡在诗歌方面的唱和往来以及白居易为之作序,意在侧面衬托刘禹锡的文学成就。
1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
(2)度无以对。
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
”
(3)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裴侍御归上都
张谓
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
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注]此诗作于潭州(今长沙),诗人时任潭州刺史。
上都,指都城长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首联写战乱平定后,裴侍御来潭州公干,现在要回去了。
B.颔联写裴侍御一路所经之地,沿途风景优美,洞庭与武陵水陆并举。
C.“离魂”指分离的愁绪,尾联将送行化实为虚,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D.这是一首送别诗,用语平淡,但诗味浓郁,着重渲染了离别的凄然和伤感。
16.颈联“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是后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赏析其艺术特色。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静女》中,因为是中意的女子馈赠的,虽然是茅草也让人感到美得出奇。
这两句原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对后唐兴亡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推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3)王实甫《长亭送别(碧云天)》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苏轼《水龙吟》“点点是离人泪”,浑然天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8.下面是某商品网络购买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9.请说明下面漫画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字。
内容:
寓意: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电子音乐人蒋亮在电音节目《即刻电音》中拿下冠军,顶着一头脏辫、看上去很酷的他自嘲:“很想体会一下赚钱是什么感觉”。
在流媒体平台上,他五年里只拿到过301元的版税。
蒋亮并不是个例。
2019年,在《乐队的夏天》成功出圈之前,click#15乐队两名成员依靠音乐获得的月收入不足千元,曾犹豫要不要结束音乐梦想。
《2019中国音乐人报告》显示,在音乐产业处于创作环节的词曲作者、歌手、录音师、混音师、DJ等职业中,全职音乐人的占比仅有一成,近半数非学生音乐人的税前月收入不足2000元。
2019年12月9日,网易云音乐宣布,其平台入驻原创音乐人超过十万,原创作品数量超过150万首,但除了周杰伦这样的一线歌手,或者网红艺人、流量金曲,大多数音乐人目前几乎没有从流媒体平台赚钱的可能。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从全文来看,首先苏七块医术非常高明,其次结尾也表明他并非不善良,也谈不上没有医德。
故选B。
【2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