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8 文学文化常识汇集2-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素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标题:文学文化常识汇集02
副标题:准确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科学规X答题。

关键词: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识记
难度:1
重要程度:1
内容:
24.柳宗元(773—819),唐朝散文家,著有《柳河东集》。

作品《愚溪诗序》、诗作《渔翁》被选入教材。

25.元稹(779—831),字微之,中唐诗人。

诗作《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被选入教材。

26.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诗人。

诗作《李凭箜篌引》被选入教材。

27.杜牧(803—852),字牧之,晚唐诗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任某某(现在某某黄冈)、池州(现在某某某某)等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

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之称。

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

作品《阿房宫赋》、诗作《过华清宫》被选入教材。

28.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器生。

诗作《锦瑟》被选入教材。

他和杜牧有“小李杜”之称。

29.李煜(937—978),史称南唐后主。

词《虞美人》《浪淘沙》被选入教材。

30.温庭筠(812—870),字飞卿。

宋代词人,他是花间派的创始人。

词《菩萨蛮》被选入教材。

31.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

《雨霖铃》被选入教材。

32.苏洵(1009—1066),字明允,北宋眉山人,散文家。

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

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六国论》选自《嘉祜集•权书》,《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

33.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某某人,政治家,文学家。

作品《游褒禅山记》、词《桂枝香•金陵怀古》被选入教材。

34.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著有《欧阳
文忠公集》,并编有两部史书:《新唐书》(与宋祁等合写)、《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间梁、唐、晋、汉、周五代史实。

其中的《伶官传序》被选入教材。

35.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现在某某眉山)人,文学家。

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

散文《石钟山记》、《赤壁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等被选入教材。

36.周邦彦(1057—1121),北宋词人。

词《苏幕遮》被选入教材。

37.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某某点击查看某某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人。

著有《漱玉词》,其中的《一剪梅》《声声慢》被选入教材。

38.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诗作《书愤》、《临安春雨初霁》被选入教材。

39.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豪放派词人。

著有《稼轩长短句》,其中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被选入教材。

40.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宋代婉约派词人,词《某某慢》被选入教材。

41.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点击查看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人,元代戏曲作家。

代表作《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节选)被选入教材。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X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

42.王实甫,名德信,大都(现在)人,元代戏曲作家。

代表作《西厢记》,全名《X莺莺待月西厢记》。

其中的《长亭送别》被选入教材。

43.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代表作《水浒传》,其中的《智取生辰纲》被选入教材。

44.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元末明初小说家。

代表作《三国演义》,其中的《失街亭》被选入教材。

45.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古文家。

教材中的《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

46.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画家。

初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
等。

著有《四声猿》、《俏词叙录》、《徐文长全集》等。

47.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某某道人,明代戏曲作家。

《牡丹亭》,原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共55出。

其中的《闺塾》被选入教材。

48.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现在某某公安)人,与其兄宗道(字伯修)、弟中道(字小修),都以文学见长,时号“三袁”,被称为“公安派”,其中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

著有《袁中郎全集》。

节选其中的《虎丘记》被选入教材。

49.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明末小说家。

《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被选入教材。

《警世通言》是“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之一。

“三言”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

“三言”中有些篇是冯梦龙的作品。

50.X溥(1602—1641),字天如,明末文学家。

教材中的《五人墓碑记》选自《七录斋集》。

5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代表作《聊斋志异》,其中的《促织》被选入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