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测试题1 鲁科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一、选择题
1.200℃时,11.6 g CO2和H2O的混合物气体与足量的Na2O2反应,反应后固体增
加了3.6 g,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 5.8
B. 11.6
C. 23.2
D. 46.4
2.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 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B. 氢氟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C.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橡皮塞的玻璃瓶中
D. 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3.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B. 钠块熔化成小球
C. 钠块沉在乙醇液面的下面
D. 钠块表面剧烈放出气体
4.NaOH、KOH等碱性溶液可以贮存在下列哪种试剂瓶中()
A. 具有玻璃塞的细口瓶
B. 具有玻璃塞的广口瓶
C. 带滴管的滴瓶
D. 具有橡胶塞的细口瓶
5.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用钠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航天金属钛
B. 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C. 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 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利于食品安全
6.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A
B. B
C. C
D. D
7.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稀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③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
⑤向酚酞试液中加入Na2O2粉末,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生成
⑥钠与浓NH4Cl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中含H2和NH3
A. ④⑥
B. ②③④⑤
C. ②⑤⑥
D. ④⑤⑥
8.将5.6LCO2气体缓慢通过一定量的Na2O2固体后,得到3.36L气体(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所得气体的质量为()
A. 3.8g
B. 4.8g
C. 5.4g
D. 6.6g
9.一定量Na2O2和NaHCO3均匀混合物分成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份。
将甲投入100mL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收集到标况下的干燥气体2.24L。
再将生成的气体全部导入装有乙的干燥管中,充分吸收后,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2.016L。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份混合物中均含Na2O2 0.16mol
B. 甲乙两份混合物中均含NaHCO3 0.02mol
C. 原混合物中Na2O2和NaHCO3物质的量之比无法确定
D. 盐酸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3.4mol/L
10.将一定质量的钠、钾分别投入到盛有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盐酸(足量)的两个烧杯中,产生的气体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投入的Na、K的质量一定相等
B. 投入的Na的质量小于K的质量
C. 曲线A表示Na与盐酸反应,曲线B表示K与盐酸反应
D. 参加反应的HCl的量不一定相等
11.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时,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A. Na2O2与CO2
B. Na与O2
C. NaOH与CO2
D. NaAlO2与HNO3
12.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灼烧时火焰呈黄色
B. 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光亮的表面变暗发生2Na+O2===Na2O2反应
C. 过氧化钠在潮湿空气放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的反应主要是:2Na2O2 +2H2O===4NaOH+O2↑
D. 过氧化钠投入硫酸铜溶液可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氧气
13.下列关于碱金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碱金属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B. 碱金属元素的单质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
C. 在空气中加热均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D. 碱金属与水反应,均漂浮在水面上
14.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B. 金属钠用煤油液封于广口玻璃瓶中
C. 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
D. 实验时用剩的钠块应该放回原试剂瓶
二、非选择题
15. 2.3g Na在干燥的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得到Na的氧化物3.5g试确定该氧化物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它们的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若将此氧化物投入足量水中,可得O2__________g。
16. (1)某学习小组通过实验研究Na2O2与水的反应。
①Na2O2的电子式为,它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甲同学认为ⅱ中溶液褪色是溶液a中存在较多的H2O2,H2O2与酚酞发生了反应,并实验证实了H2O2的存在:取少量溶液a,加入试剂______ (填化学式),有气体产生。
(2)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可有含有大量的NO3-、Fe3+、NH4+、H+、K+、Mg2+、Al3+、SO42-、Ba2+、CO32-、Cl-、I-,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知溶液显酸性;
②取样加少量四氯化碳和数滴新制氯水,四氯化碳层溶液呈紫红色;
③另取样滴加稀NaOH溶液,使深液变为碱性,此过程中无沉淀生成;
④取少量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⑤将实验③中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由此可以推断:
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溶液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
17. 过氧化钙(CaO2·8H2O)是一种在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的供氧剂。
(1)Ca(OH)2悬浊液与H2O2溶液反应可制备CaO2·8H2O。
Ca(OH)2+H2O2+6H2O CaO2·8H2O,反应时通常加入过量的Ca(OH)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2)向池塘水中加入一定里的CaO2·8H2O后,池塘水中浓度增加的离子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Ca2+ B.H+ C.CO32- D.OH-
(3)CaO2在受热时能分解成CaO和O2。
如图是测定样品中CaO2含量的装置。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小试管中的样品时,随着过氧化钙分解,量气瓶内的液面逐渐下降,为防止试管和量气瓶内气体压强过大,可将漏斗_______________(填“上提”或“下移”) 。
(4)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方法如下:向一定量水样中加入适量MnSO4和碱性KI溶液,生成MnO(OH)2沉淀,密封静置,加入适量稀H2SO4,待MnO(OH)2与I-完全反应生成Mn2+和I2后,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测定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写出O2将Mn2+氧化成MnO(O H)2的离了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取加过一定量CaO2·8H2O的池塘水样l00.00ml,按上述方注测定水中溶解氧量,消耗
0.01000mol/L Na2S2O3标准溶液13.50 ml.计算该水样中的溶解氧(用mg·L-1表示), 写出
计算过程。
18. 过氧化钙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物质,带有数量不等的结晶水,通常还含有部分氧化钙.(1)称取0.542g过氧化钙样品,灼热时发生如下反应:2(CaO2•xH2O)2CaO+O2↑+2xH2O,得到的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ml.该样品中Ca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2)另取同一样品0.542g,溶于适量的稀盐酸中,然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将溶液中Ca2+全部转化为CaCO3沉淀,得到干燥的CaCO3 0.70g.
①试计算样品中CaO的质量.
②试计算样品中CaO2•XH2O的X值。
检测题参考答案
1. 【解析】设CO2的物质的量为xmol,H2O的物质的量为ymol,
2Na2O2+2CO2=2Na2CO3+O2△m
2 56
x 28x
2Na2O2+2H2O=4NaOH+O2 △m
2 4
y 2y
根据信息,则有44x+18y=11.6,28x+2y=3.6,解得x=0.1,y=0.4mol,根据摩尔质量的表达式M=m/n=11.6/(0.1+0.4)g·mol-1=23.2g·mol-1,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2. 【解析】A、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故说法正确;B、氢氟酸腐蚀玻璃,应保存在塑料瓶中,故说法错误;C、盛放碱液的玻璃瓶,应用橡胶塞或橡皮塞,故说法正确;D、新制氯水中Cl2+H2O HCl+HClO,HClO见光受热易分解,因此新制氯水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说法正确。
【答案】B
3. 【解析】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钠小,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下,故A错误;C正确;B、钠和乙醇的反应放热很少,不足以将钠融化,故B错误;D、钠粒在乙醇中反应,逐渐变小,缓缓产生气泡,在钠的表面产生氢气,故D错误。
【答案】C
4. 【解析】试题分析:NaOH、KOH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NaOH、KOH等碱性溶液可以贮存在具有橡胶塞的细口瓶,故D正确。
【答案】D
5. 【解析】A.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易与水反应,则可用钠与熔融的TiCl4反应制取航天金属钛,故A错误;B.明矾可作净水剂,但不能使海水淡化,故B错误;C.丝、毛均为蛋白质,组成元素除C、H、O外还含有N元素,燃烧产物中还有氮的氧化物,故C错误;D.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口味、延长食品保存期甚至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但如果被过度使用,则会危害人的健康,如即便是食盐,过量摄入会患高血压等病症,故D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6. 【解析】因煤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煤油在上层,水在下层,又因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因此介于两者之间,而钠能与水反应产生气体,在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后被气体带离水层,进入煤油层后停止反应又下沉,如此往复,直至钠反应完;故选A。
【答案】A
7. 【解析】①Na2O2是过氧化物,故①错误;②NaHCO3溶液不与CaCl2溶液反应,故②错误;
③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成过氧化钠,故③错误;④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而Na2O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生成氧气,故④正确;⑤向酚酞试液中加入Na2O2粉末,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溶液先变红,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溶液后褪色,故⑤正确;⑥钠与浓NH4Cl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H2和NH3,故⑥正确;选D。
【答案】D
8. 【解析】令参加反应的CO2气体的体积为a,生成的O2的体积为b,则:
2CO2+2Na2O2=2Na2CO3+O2气体体积减小△V
2 1 1
a b 5.6L-3.36L=2.24L
解得a=4.48L,b=2.24L,所以3.36L气体中CO2体积为5.6L-4.48L=1.12L,O2的体积为2.24L,则3.36L气体的质量为1.12L/22.4L/mol×44g/mol+2.24L/22.4L/mol×32g/mol=5.4g,答案选C。
【答案】C
9. 【解析】2.24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标况下2.016L的单质气体为氧
气,2.016LO2的物质的量为:=0.09mol,则:
2Na2O2+2CO2=2Na2CO3+O2气体物质的量减小△n
2 2 1
n(Na2O2) n(CO2) 0.1mol-0.09mol=0.01mol
所以, n(Na2O2)= n(CO2) =0.02mol,
由于CO2完全反应,则第一份生成CO2的为0.02mol,O2为0.1mol-0.02mol=0.08mol,则:2Na2O2 +4HCl=4NaCl+2H2O+O2↑
0.16mol 0.32mol 0.08mol
NaHCO3+HCl=NaCl+H2O+CO2
0.02mol 0.02mol
所以消耗的HCl为:0.32mol+0.02mol=0.34mol,当氯化氢完全反应时,盐酸的物质的量浓
度为:=3.4mol/L,故D正确;每份中含有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6mol,故A 正确;每份中含有碳酸氢钠为0.02mol,故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能够确定碳酸氢钠、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故C错误;故选C。
【答案】C
10. 【解析】A.二者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两金属的物质的量相同,钾的摩尔质量大于钠,所以需钾的质量要大,故A错误;B.根据A知,需要钾的质量大于钠,故B正确;C.钾的金属性比钠强,所以K与氢离子反应剧烈、速率大,故生成等质量氢气所需时间短,则曲线A为钾与盐酸反应,故C错误;D.盐酸和水都与钠、钾反应生成氢气,生成的氢气不一定是金属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所以参加反应的HCl的量不一定相等,故D 正确;故选BD。
【答案】BD
11.【解析】A.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气,反应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故A正确;B.钠在氧气中放置生成氧化钠,在氧气中点燃生成过氧化钠,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故B错误;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1:1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按照2:1反应生成碳酸钠,反应物用量不同,产物不同,故C错误;D.NaAlO2与HNO3反应,硝酸不足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硝酸足量时硝酸铝溶液,反应物用量不同,产物不同,故D错误;故选A。
【答案】A
12.【解析】A.焰色反应为元素性质,钠的焰色为黄色,故A正确;B.钠与氧气常温下反
应生成氧化钠,故B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2Na2O2+2H2O═4NaOH+O2↑,氢氧化钠潮解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故C正确;D.过氧化钠投入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硫酸钠和氧气,所以看到现象,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氧气,故D正确;故选B。
【答案】B
13.【解析】A. 锂的密度小于煤油,不可以保存在煤油中,故A错误;B. 碱金属元素的单质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故B正确;C. 在空气中加热锂只生成氧化锂,故C错误;D. 铷、铯密度大于水,不能漂浮在水面上,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碱金属的密度从上到下趋于增大。
【答案】B
14.【解析】A、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会置换出铜,选项A错误;B、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须隔离空气保存,钠和煤油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煤油,可保存在煤油中,选项B正确;C、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选项C正确;D、钠是活泼的金属,因此实验时用剩的钠块应该放回原试剂瓶,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答案】A
15.【解析】设混合物中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则2x+2y=2.3÷23=0.1,62x+78y=3.5,解得x=0.025,y=0.025,因此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质量分别是0.025mol×62g/mol=1.55g,0.025mol×78g/mol=1.95g;氧化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根据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可知生成氧
气的质量是0.025
32/
2
mol
g mol
=0.4g。
【答案】Na2O、Na2O2;1.55g、1.95g;0.4g
16.【解析】:(1)①Na2O2的电子式为,根据实验现象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说明有氧气产生,溶液变红说明有碱生成,据此写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
②能使H2O2产生气体通常用MnO2作催化剂;故答案为:MnO2;
(2)①溶液呈强酸性,说明溶液中肯定含有H+,而H+与CO32-反应发生反应而不能共存,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CO32-;
②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有I2,这是由于I-被氯气氧化所产生的,从而说明溶液中含有I-,而I-与Fe3+、NO3-和H+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Fe3+、NO3-;
③根据实验(3)现象: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均无沉淀产生,而Fe3+、Mg2+、Al3+能与碱反应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肯定不含有Fe3+、Mg2+、Al3+;
④取出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肯定含有Ba2+,而Ba2+能与SO42-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SO42-;
⑤将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一定含有NH4+,综上所述:一定存在的离子是H+、NH4+、Ba2+、I-,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Al3+、Fe3+、SO42-、CO32-、NO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K+、Cl-,故答案为:H+、NH4+、Ba2+、I-;K+、Cl-。
【答案】(1)①;2Na2O2+2H2O=4Na++4OH-+O2↑;
②MnO2(Cu2+、Fe3+也可);
(2)H+、NH4+、I-、Ba2+;K+、Cl-
17.【解析】(1)依据方程式Ca(OH)2+H2O2+6H2O=CaO2·8H2O可知,反应时加入氢氧化钙是为提高H2O2的利用率;(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气和水,因此箱池水塘中加入一定量的CaO2·8H2O,池塘水中浓度增加的离子有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正确选项是AD;(3)①该实验有气体生成,要收集气体,就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漏斗中注水,量气管两边形成一定的高度差,作好标记,一段时间后高低差不变,证明气密性良好;加热小试管中的样品时,随着过氧化钙分解,量气瓶内的液面逐渐下降,为防止试管和量气瓶内气体压强过大,可将漏斗下移;(4)①O2将Mn2+氧化成MnO(OH)2的反应中O2是氧化剂得到4个电子,Mn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失2个电子,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以及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2++O2+ 4OH-= 2MnO(OH)2↓;②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I2+2S2O32-=2I-+S4O62-,n(I2)=[c(Na2S2O3)•V(Na2S2O3)]÷2=(0.1000mol/L×13.50mL×10−3L/mol)÷2=6.750×10-5mol,n[MnO(OH2]= n(I2)==6.750×10-5mol,n(O2)= n[MnO(OH2]÷2=3.375×10-5mol,所以水中溶解氧=(3.375×10−5mol×32g/mol ×1000mg/g)÷(100.00mL×10−3L/mL)=10.80mg/L。
【答案】(1)提高H2O2的利用率;
(2)AD;
(3)①连接好装置,从漏斗中注水,量气管两边形成一定的高度差,作好标记,一段时间后高低差不变,证明气密性良好;②下移;
(4)①2Mn2++O2+4OH-=2MnO(OH)2↓;②10.80mg/L。
18.【解析】(1)n (O 2)=0.067222.4/L
L mol =0.003mol ,则根据方程式可知
2(CaO 2•XH 2O )2CaO+O 2↑+2XH 2O
2mol 1mol
n (CaO 2•XH 2O ) 0.003mol
n (CaO 2•XH 2O )=0.006mol
则n (CaO 2)=n (CaO 2•XH 2O )=0.006mol
(2)n (CaCO 3)=0.70
100/g
g mol =0.007mol
①根据Ca 元素守恒,可知:n (CaO )=0.007mol-0.006mol=0.001mol 所以m (CaO )=0.001mol ×56g/mol=0.056g
②样品中水的质量为:
m (H 2O )=0.542g-m (CaO 2)-m (CaO )=0.542g-0.006mol ×72g/mol-0.056g =0.054g
所以n (H 2O )=0.05418/g
g mol =0.003mol
则X=()
22()
n H O n CaO =0.003mol ÷0.006mol =0.5
【答案】(1)0.006mol ;(2)①0.056g ;②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