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最新力学知识点之直线运动知识点复习(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最新力学知识点之直线运动知识点复习(3)
一、选择题
1.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t图象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前3s内货物的加速度为2m/s2
B.最后2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
C.前3s内与最后2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
D.7s内货物的位移大小为27m
2.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来以2m/s2的加速度刹车,那么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
A.24m B.25m C.96m D.96m或24m
3.一质量为1kg的小球从空中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此过程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则由图可知()
A.小球从高度为1m处开始下落
B.小球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4.5J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D.整个过程中,小球克服重力做的功为8J
4.一质量为m=2.0 kg的木箱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对木箱施加一沿水平方向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拉力F,使木箱由静止开始运动,测得0~2s 内其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关于木箱所受拉力F的大小和运动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5.如图甲所示,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点静止于x轴上的某位置(图中未画出),从t=0时刻开始,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沿x轴正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与速率平方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B.t=4s时物块位于x=2m处
C.前2s时间内物块的位移大小为2m
D.2~4s时间内物块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
6.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 m,然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则物体的()
A.v 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
B.v 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无关
C.a1、a2必须满足
12
12
2 a a v a a t
=
+
D.a1、a2必须是一定的
7.AK47步枪成为众多军人的最爱.若该步枪的子弹在枪膛内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离开枪膛时的速度为450 m/s
B.子弹离开枪膛时的速度为600 m/s
C.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距离小于0. 45 m
D.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距离大于0. 45 m
8.一辆汽车以v0=8m/s的初速度前进,突然发现前面有石块,便以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后2.5s内的位移为()
A.8m B.10m C.12m D.15m
9.汽车刹车时以20 m/s的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那么刹车6 s后汽车的速度和位移是()
A.0 m/s;30m B.0 m/s;40m C.-10 m/s;30m D.10m/s;40m 10.假设在质量与地球质量相同,半径为地球半径两倍的天体上,发生的下列事件中,不
可能的是(

A.跳高运动员的成绩会更好B.用弹簧秤称体重时,体重数值变小C.从静止降落的棒球落下的速度变慢D.用手投出的蓝球,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变大11.2019年9月13日,美国导弹驱逐舰“迈耶”号擅自进入中国西沙群岛海域。

我军组织有关海空兵力,依法依规对美舰进行了识别查证,予以警告,成功将其驱离。

如图是美国导弹驱逐舰“迈耶”号在海面上被我军驱离前后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舰在0~66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7.5 m/s B.美舰在66 s末开始调头逃离C.美舰在66~96 s内运动了225 m D.美舰在96~116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秒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B.3 秒末质点回到出发点
C.质点前7秒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7
m/s
D.第 2 秒内质点的加速度与第 5 秒内加速度等大反向
13.一平直公路上有两条同向并排车道,汽车I和II分别在两条车道上行驶。

汽车I、II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两车在t=2s时同时到达终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0时,汽车I在汽车II前面5m处B.在t=1s时,汽车I、II恰好并排行驶C.在t=1.5s时,汽车I追上汽车I D.汽车II追上汽车I时,距终点还有10m 14.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位置,同时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10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第20s末,甲、乙两车运动速度相同
C.第10s末,甲、乙两车相距最近
D.甲、乙两车一定相遇两次
15.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两物体的形状不同,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将释放时刻作为t=0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0时刻之前,甲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总是大于乙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
B.t0时刻之后,甲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总是大于乙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
C.t0时刻甲、乙两物体到达同一高度
D.t0时刻之前甲下落的高度小于乙物体下落的高度
16.甲、乙两车在同一直车道上运动,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遇到红灯时它们同时开始作减速运动,并安全停车,两车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4s时两车相距最远
B.t=6s时两车相距最近
C.甲、乙两车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2
D.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
17.下列科学家属于“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观点的代表人物()
A.牛顿B.伽利略C.亚里士多德D.爱因斯坦
18.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A.B.
C.D.
19.伽利略为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做了一项实验。

如图所示,将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伽利略手稿中记录了一组实验数据,从表中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A.3
12
123
s
s s
t t t
===…
B.3
12
222
123
s
s s
t t t
===…
C.若以时间为横坐标,距离为纵坐标,其图像是一条直线
D.若以时间的二次方为横坐标,距离为纵坐标,其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20.疫情当前,无人驾驶技术在配送、清洁、消毒等方面的应用,节省人力的同时,也大幅降低了相关人员的感染风险,对疫情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

某公司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过程中,对比甲乙两辆车的运动,两车在开始计时时刚好经过同一位置且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在t = 3s时,两车第一次相距最远B.甲车任何时刻加速度大小都不为零C.在t = 6s时,两车又一次经过同一位置D.甲车t = 6s时的加速度与t= 9s时的加速度相同
2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有A、B、C、D四点,其中CD=10AB。

一可看成质点的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通过AB和CD段所用时间均为t,则物体通过BC段所用时间为
()
A.1.5t B.2.5t C.3.5t D.4.5t
22.某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时间图像(抛物线)如图所示,P(2,12)为图线上的一点,PQ为过P点的切线,与x轴交于点Q(0,4),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2s 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6m/s
C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 2
D .0~1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4m
23.两辆汽车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甲车匀速前进,乙车匀加速前进,它们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前2s 甲车速度大,后2s 乙车的速度比甲车速度大
B .前2s 甲车在乙车前,后2s 乙车超过甲车
C .在4s 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 .距离出发点40m 远处两车相遇
24.在2019年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中,21岁的邢雅萍成为本届军运会的“八冠王”。

如图是定点跳伞时邢雅萍运动的v -t 图像,假设她只在竖直方向运动,从0时刻开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t 1时刻速度达到v 1时打开降落伞后做减速运动,在t 2时刻以速度v 2着地。

已知邢雅萍(连同装备)的质量为m ,则邢雅萍(连同装备)( )
A .0~t 2内机械能守恒
B .0~t 2内机械能减少了2112
mv C .t 1时刻距地面的高度大于
1221()()2v v t t +- D .t 1~t 2内受到的合力越来越小
25.把弹力球从一定高处由静止释放,碰地反弹到最高点时接住,过程中的速度大小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空气阻力恒定,g 取10m/s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过程中球的位移为0m
B .球释放时的高度为2.25m
C .过程中球的运动路程为1.62m
D .球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9m/s 2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前3s 内货物的加速度
22m/s v a t
∆=
=∆ 故A 正确; B .最后2s 内,货物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26m/s 3m/s 2
a == 小于重力加速度g ,故受到重力和向上的拉力作用,故B 错误;
C .前3s 内的平均速度为
16m/s 3m/s 2
v == 最后2s 内的平均速度
26m/s 3m/s 2
v == 故两者平均速度相同,故C 正确;
D .速度-时间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7s 内货物的位移
276m 27m 2
x +=
⨯= 故D 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汽车从刹车到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 ,则有
010s 5s 2
v t a =
== 故刹车后6s 内的位移为 22011105(2)5m 25m 22
s v t at =+=⨯+⨯-⨯= 故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B 。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小球下落的高度等于0﹣0.5s 时间内对应的v ﹣t 图象面积,则有
110.55m 1.25m 22
h vt ==⨯⨯= 故A 错误;
B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0=5m/s ,弹起时速度的大小v =3m/s ,则小球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
2201122
E mv mv ∆=
- 代入数据解得E ∆=-8J ,故B 错误; C .小球弹起的高度等于0.5-0.8s 内v ﹣t 图象的面积,即
110.33m 0.45m 22
h vt ==⨯⨯= 故C 正确;
D .小球只在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则有
W 克=mgh =1×10×0.45J=4.5J
故D 错误。

故选C 。

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由a-t 图像可知,a=4-2t(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μmg=2(4-2t)+0.2×20=-
4t+12(N),可知图像A 正确,B 错误;由v=at 可知,a-t 图像的“面积”等于速度的变化,则,当t=2s 时v=4m/s ;则选项CD 错误;故选A.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
()202v a x x =-
整理得
2
02v x x a
=+ 结合图像可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0.5m/s a =
02m x =-
故A 错误;
B .由
2012
x t x a =- 当4s t =时,解得
2m x =
故B 正确;
C .由
212
x at =
将2s t =代入,解得 1m x =
故C 错误;
D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根据
v at =
24s 3s 2
t +== 解得
1.5m/s v =
故D 错误。

故选B 。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匀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
02
m v v +=
匀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 02
m v v += 两个阶段平均速度相等,则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为
2m v ,那么有2m v t vt =,即2m v v =,选项AB 错;
CD .匀加速时间
11
2m v v a a = 匀减速时间
22
2m v v a a = 那么有
12
22v v t a a += 整理可得12122a a v a a t
=+,选项C 对D 错。

故选C 。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根据v at ∆= 可知,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则子弹离开枪膛的速度为:
351310210m/s 300m/s 2
v -=⨯⨯⨯⨯= 选项AB 错误;
CD.子弹在枪膛内的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则平均速度大于
150m/s 2
v = ,故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距离大于 3150310m 0.45m 2
v t -=⨯⨯= 故选项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008s=2s 4
v t a == 即汽车经2s 后速度为零,故刹车后2.5s 内的位移等于刹车后2s 内的位移,则有 002v x t =
代入数据解得x =8m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0002045
v t a --===-s 则刹车6s 后汽车的速度为0;刹车6s 后汽车的位移等于汽车经过4s 位移:
002044022
v x t ==⨯=m 。

ACD.由上分析可知刹车6 s 后汽车的速度和位移分别是0m/s 和40m ,ACD 错误;
B.由上分析可知刹车6 s 后汽车的速度和位移分别是0m/s 和40m ,B 正确。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2
GM g R = 质量与地球质量相同,半径为地球半径两倍的天体上,重力加速度为地球上的四分之一,又跳高运动员挑起的高度为
2
2v h g
= 所以跳高运动员跳得更高,成绩会更好,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A 错误;
B .重力为mg ,所以用弹簧秤称体重时,体重数值会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B 错误;
C .有自由落体运动可知,落地速度为
v
由于g 变小,所以v 变小,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C 错误;
D .用手投出的篮球,水平方向不受力,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符合题意,所以D 正确。

故选D 。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v t -图像的斜率为加速度,若美舰在0~66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大小为015m/s 7.5m/s 2
v +==,根据图像可知美舰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所以平均速度大小大于7.5m/s ,A 错误;
B .美舰在96s 末速度开始反向,此时开始调头逃离,B 错误;
C .v t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位移,则66~96 s 内运动了
1(9666)15m 225m 2
x =⨯-⨯= C 正确;
D .美舰在96~116 s 内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 错误。

故选C 。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v t -图象秒可知1末质点的速度仍为正值,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故A 错误;
B .由v t -图象秒可知3秒末质点速度第一次减小到零,距离出发点最远,故B 错误;
C .在v t - 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位移,在前3s 内物体位移
1132m 3m 2
s =⨯⨯= 在3~7s 内位移
()2142m 4m 2
s =⨯⨯-=- 因此前7s 内位移大小为1m ,因此平均速度大小为17
m/s ,故C 正确; D .在v t -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2~5s 时间内图象斜率不变,因此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故D 错误。

故选C 。

1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题图知,车Ⅰ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
a =
151.5
m/s 2=10m/s 2 车Ⅱ做速度v =15m/s 的匀速直线运动,2s 内位移分别为
21102m 20m 2x =⨯⨯=Ⅰ 152m x =⨯=Ⅱ30m
由于t =2s 时两车同时到达终点,则位移差为
x ∆=x Ⅱ-x Ⅰ=10m
说明t =0时车Ⅰ在车Ⅱ前10m 处,故A 错误;
BC .在t =1s 时,车Ⅰ前进5m ,车Ⅱ前进15m ,由于初始位置车Ⅰ在车Ⅱ前10m 处,所以此时两车对齐,故B 正确,C 错误;
D .两车对齐之后,经1s 到达终点,所以这个位置和终点间的距离为
151m x '=⨯=Ⅱ
15m 故D 错误。

故选B 。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乙车的速度一直为正,说明乙车的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选项A 错误;
B.第20s末,甲、乙两车运动速度相同,都为20m/s,选项B正确;
C.在第20s前,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大,两者间距一直增大,选项C错误;
D.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位置出发,在第20s末前两者间距一直增大,此后,由于乙做匀加速运动,甲做匀速运动,乙可能追上甲并超过甲,故只能相遇一次,选项D错误。

故选B。

1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ma
速度时间图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物体的加速度,t0时刻之前,乙的加速度不断减小,先是大于甲的加速度,然后减小到等于、小于甲的加速度;故乙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不断变大,先是小于甲的阻力,然后等于、大于甲的阻力,故A错误;
B.t0时刻之后,乙的加速度一直小于甲的加速度,故乙受到的阻力一直大于甲受到的阻力,故B错误;
CD.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故t0时刻甲下降的高度小于乙下降的高度,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6.A
解析:A
【解析】
A. 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在t=4s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两者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故t=4s时两车相距最远,故A正确;
B. 在4−6s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两者间的距离逐渐减小,6s时,甲车停止,乙车继续靠近甲车直到8s时停止,所以8s时两车相距最近,故B错误;
C. 在v−t图象中,斜率代表加速度,则a甲=△v/△t=(0−15)/6m/s2=−2.5m/s2,乙的加速度为a乙=△v/△t=(0−10)/8m/s2=−1.25m/s2,故a甲:a乙=2:1,故C错误;
D. 根据AB可知,甲乙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在v-t图象中,可以判断出速度的变化关系,判断出甲乙的速度大小,当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斜率代表加速度,即可判断.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牛顿第二顶定律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所有物体的加速度
都等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即所有的物体下落的一样快,故A 错误;
B .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下落的一样快,故B 错误;
C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故C 正确;
D .爱因斯坦主要成就是在量子力学,故D 错误。

故选C 。

1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开始时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有:v ,故选
项C 、D 错误;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v A 正确;
选项B 错误.
1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伽利略最初猜想沿斜面向下运动的物体的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v kt =
由此伽利略推论位移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则
'2x k t =

'2x k t =
结合以上的分析,则比较2x t 即可,考虑到测量的误差等原因,可以认为2x t
是一个常数,即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A 错误B 正确;
C .以时间为横坐标,距离为纵坐标,即
2x kt =
其图像是一条抛物线线,C 错误;
D .以时间的二次方为横坐标,距离为纵坐标,即
2x kt =
其图像是一条直线,D 错误。

故选B 。

20.A
解析:A
【分析】
【详解】
A .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出发,03s ~内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甲在前乙在后,距离越来越远,36s ~内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距离越来越近,所以3s t =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第一次距离最远,A 正确;
B .v t -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为加速度,图像的斜率可以为0,所以甲车的加速度可以为0,B 错误;
C .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代表位移,可知前6s 内,乙的位移比甲的大,故C 错误;
D .甲车在6s 时和9s 时加速度方向不同,D 错误。

故选A 。

2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运动学规律可得,AB 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
1x v t
= CD 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
210x v t
= 则AB 段时间中点到CD 段时间中点所用时间
211v v t a
-=
又因为 212
x at =
联立解得 1 4.5t t =
因此BC 段所用时间
21t t t =-
代入数据解得
2 3.5t t =
故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22.A
解析:A
【分析】
【详解】
AC .质点的位置-时间图象为抛物线,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2012x v t at =+,v 0=8m/s ,时刻t =2s 时位移x =12m ,代入解得a =-2m/s 2,图中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为x =8t -t 2,即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2,故A 正确,C 错误; B .2s 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08(2)2m/s 4m/s v v at =+=+-⨯=
故B 错误;
D .t =1s 时质点位移
2187m x t t =-=
故D 错误。

故选A 。

2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前2s 甲车速度大,后2s 乙车的速度比甲车速度大,A 选项不合题意,故A 错误;
B .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小等于物体的位移,由图可知,前4s 内甲一直在乙的前面,4s 末时两车相遇,B 选项符合题意,故B 正确;
C .由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4s 内两车的位移相等,用时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C 选项不合题意,故C 错误;
D .4s 末时两车相遇,由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
10440m S =⨯=
所以距离出发点40m 远处两车相遇,D 选项不合题意,故D 错误。

故选B 。

2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0~t 1时间内,邢雅萍做自由落体,机械能守恒,t 1~ t 2由于降落伞的作用,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空气阻力做负功,故0~t 2内机械能不守恒,故A 错误;
B .机械能损失发生在t 1~ t 2的时间段内,设t 1时刻物体距离地面高度为h ,则有
22f 211122W mgh mv mv +=- 解得 22f 211122
W mv mv mgh =
-- 阻力做负功,故机械能的减小量为 22f 121122
E W mv mgh mv ∆=-=
+- 故B 错误; C .v t -图象与时间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如图
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有21~t t 时间里平均速度
122
v v v += 由图可知运动员21~t t 时间里位移小于红线表示的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故21~t t 两段时间
里,邢雅萍的平均速度小于
122v v +,故t 1时刻距地面的高度小于1221()()2v v t t +-;故C 错误;
D .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像可知,在21~t t 时间内运动员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
减速运动,故D 正确。

故选D 。

2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球释放时的高度
110.5 4.5m=1.125m 2
h =⨯⨯ 下落时的加速度
221 4.5m/s 9m/s 0.5
v a t ∆=
==∆ 由牛顿第二定律
下降过程
1mg f ma -=
上升阶段
2mg f ma +=
解得
2211m/s a =
则上升的时间
222 3.30.3s 11v t a ===
反弹的高度
210.3 3.3m=0.495m 2h =⨯⨯ 则球的位移
120.63m x h h =-= 球的运动路程为
12 1.62m s h h =+= 则选项C 正确。

ABD 错误。

故选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