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哦,香雪》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哦,香雪》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品析人物,及其折射出的时代气息。
2.探究主旨,理解作者对人性的思考。
3.审视自我,领悟人物的成长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小说折射的时代信息
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案
教学过程
自主探究+启发式教学
导入:一个闭塞的小山村、一方小小的站台、一群漂亮的姑娘、一个铅笔盒、火车一分钟的停留,会演绎出怎样的青春激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铁凝的《哦,香雪》。
一、了解作者
铁凝,原姓屈,女,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
代表作长篇小说《大浴女》、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短篇小说《哦,香雪》等,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
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
二、写作背景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
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三、问题探讨
(一)品析人物
1.你认为哪些词最能表现这一人物形象,并用准确的词语(不超过5个)概括人物形象,并在小组间讨论交流。
(找出以后请本组代表整齐的书写在黑板上。
)老师筛选信息,把黑板上重复的删去,保留一些关键信息
香雪
胆怯、善良、勇敢、向往外面的世界、孝顺、
凤娇(姑娘们)
大胆活泼向往外面的世界
2.同是向往外面的世界“香雪”和“凤娇”有什么不同?请在文中找出依据?明确:当火车开进闭塞的小山村时,“香雪”关注的是书包、文具盒、城市人的生活方式等;而“凤娇”们关注的却是手表、丝袜等,由此可知,“香雪”更在意的是精神文明,而“凤娇”更在乎的是物质文明。
3.造成香雪和凤娇最大的不同点以及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因为香雪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是知识使香雪有比别人更高的追求,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这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
4.“香雪”的勇敢表现在哪里?为什么?
明确:“香雪”义无反顾的踏上火车,以及“香雪”独自走三十里夜路。
主要是为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铅笔盒。
5.“铅笔盒”在文中出现它们象征的意思一样吗?
明确:不一样。
“自动铅笔盒”能够改变命运,让她上大学、让她想要什么就要什么,象征着知识与文化,“香雪”勇敢追求“铅笔盒”象征着她对知识与文化的追求。
“木制铅笔盒”象征着贫穷,让她第一次意识到贫穷,预示着“香雪”意识的觉醒,而意识的觉醒让“香雪”更加勇敢的追求知识与文化。
6.从第63段分析人物内心意识的觉醒
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对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
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贫穷,同学才敢一遍又一遍地盘问她。
她盯住同桌那只铅笔盒,猜测它来自遥远的大城市,猜
测它的价值肯定非同寻常。
三十个鸡蛋换得来吗?还是四十个、五十个?这时她的心又忽地一沉:怎么想起这些了?娘攒下鸡蛋,不是为了叫她乱打主意啊!可是,为什么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7.从文章的最后两部分,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并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
明确①第72段“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写出香雪“害怕”。
②第75段“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合了许多。
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
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写出香雪找到信心和勇气。
③第76段“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犹豫
④第77段“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
明确:怕----不怕----犹豫----坚定,一步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明确:意识的觉醒----对文化知识的主动追求
(二)“大山”“火车”“铅笔盒”的象征义
明确:“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铅笔盒:象征文化知识、精神文明
五、探究主题
那么本文塑造了这么一群青春年华的姑娘们,想要表达怎样的主题呢?
明确:小说续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宁静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表达了她们善良,纯洁,纯美的心灵以及对山外文明的向往以及对改变山村落后贫困的迫切心情,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摆脱封闭落后,走向开放进步的开始。
六、课堂小结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
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七、课下作业
不管是生活在“闭塞台儿沟”渴求文化知识的香雪,还是注重物质文明的凤娇们,还是生长在“小康时代”的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正青春”,那么“正青春”的我们学过本文对你有何启示呢?。